陆严河笑了笑。
陈思琦:“这样一来,这本书好像又曲线救国地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计划的那样。”
“嗯?”
“做一本杂志,我们过去都经常读的那种杂志。”
陆严河回过神来,“是哦。”
陈思琦:“但是,现在我们的虚构小说部分还只有三篇约稿哦,目前一个交稿的都没有。”
陆严河说:“我今天问一问他们,看稿子写得怎么样了。”
“得告诉他们一个截稿时间啊。”陈思琦说,“要不然可能赶不上我们在九月份面市的计划了。”
现在已经七月底。
陆严河点点头,说好。
他问:“我们的小说篇数是不是比较少?”
“嗯。”陈思琦点头,“我这边约的都是杂记和散文,小说那边都是你去约的,除了刘家镇、明音,还有一个你的同学,白雨。”
陆严河:“那我去请小茵姐帮我约一下熟悉的作家老师?”
陈思琦:“你上次不就这么说了吗?你上次就说你要找出版社帮你约稿啊。”
“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一直没说。”
陈思琦鄙视的眼神立即看了过来。
“你的脸皮还是那么薄。”
陆严河讪讪地摸了摸鼻子。
“不过,陆严河,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哦。”陈思琦忽然说。
“嗯?”
“叶脉网不一定会再负担我们这本书的制作经费。”陈思琦说,“一旦要实体出版了,那叶脉网就不是唯一可以阅读这本书的渠道了,对他们来说,可能这本书就不值得他们出十万元了。”
陆严河点点头,说:“我想过这件事。”
“嗯?那你怎么考虑的?”
“如果他们不愿意再负担的话,我就准备自己来负担了。”陆严河说。
陈思琦惊讶地看向他。
“不怕赔本吧?”
“怕啊,不过我想了想,就算赔本,十万块钱全部砸进去了,也没关系。”陆严河灿烂地笑了起来,“大不了就是吃阵子土,以后再赚嘛。”
陆严河很庆幸,他来到这个新世界,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给了自己说这种话的底气。
人生在世,谁不想活得肆意一点,尤其是在十几岁的年纪。
陈思琦点头,说:“那你别忘了,既然主编上挂了我的名字,收益也是五五分,回头负担制作经费的时候,我们俩五五分,算了,谁知道你会不会故意把数字报低,还是我来管账吧,回头找你要。”
陈思琦一脸小富婆的淡然和洒脱。
她的眼底却藏着不想让陆严河看出来的快乐。
-
叶脉网果然提出了异议。
他们本来是希望要独家版权的,但因为知道自己这十万块钱买不下全版权,所以才只要了电子传播权,谁知道《跳起来》这本书因为陆严河和陈思琦意外被人拍到上热搜而火了,吸引了一帮出版社的瞩目,开始调查这本书的出版前景。
这一调查可好,都发现有利可图,都向陆严河抛橄榄枝。
叶脉网知道这事捂不住,才想着那就找跟他们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出版社出版,这样的话,出版上市的时间就可以讨论着延后到叶脉网上架一个月之后,给叶脉网的电子阅读留下一个月的独家时间。
但陆严河不同意,要把出版交给江印出版社。
叶脉网的高层一商量,《跳起来》这本书肯定不可能不继续做下去,但是如果叶脉网的上架时间没有任何优势,他们也不愿意提供十万元的制作经费了。
本身就是想要靠这本书来引流、建立品牌效应,都不独家了,怎么引流,怎么建立品牌效应?
辛子杏听着高层们的质疑和讨论,无奈的同时,也在思考该怎么样顺利地让《跳起来》跟叶脉网继续合作下去。
“如果我们不能够按照前期承诺的金额提供制作经费,我想他们也是不会同意《跳起来》这本书在叶脉网做免费阅读的。”辛子杏直接说道,“大家买一本实体书,按照现在纸质书的价格,至少是二十五元以上,我们在前期不承担制作经费,不做投入,人家凭什么提供给我们版权做电子阅读呢?没有我们,他们的书还能多卖几本。”
辛子杏一番话让高层们陷入了另一番讨论之中。
辛子杏最烦开这种会,因为吵来吵去,都是一些车轱辘话。
可是不开这种会也不现实,他们这些人不通过这个会达成共识,很多事情就无法执行下去。
争吵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最终刘桥转头看向辛子杏,“你有什么建议?”
辛子杏知道这是刘桥的暗示——这些人讨论了半天也没有新东西出来了,没有别的意见了,知道他们的意见都没办法实施了,你赶紧拿出一个建议出来,一锤定音就行了。
辛子杏微微一笑,说:“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减少制作经费,花钱买下《跳起来》这本书的独家电子版权,按照市场价格,预计在三到六万之间,第二种方案,不再做免费阅读,改为收费阅读,在我们叶脉网阅读这本杂志,一样要收费,价格可以比实体书便宜一些,但肯定便宜不了太多,否则陆严河他们不会同意,当然,即使是后一种方案,也是需要先预付一定的版权费的,除非我们连独家电子版权都不要了,据我所知,很多网站都对这本书的电子版权感兴趣,大家都知道了,这本书已经引起了小范围内的讨论。”
刘桥点点头,说:“辛子杏说的这两个方案总结得挺到位,各位,你们支持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方案,表态吧。”
……
会议结束以后,辛子杏没有回自己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刘桥的办公室。
“你准备给人家多少预付金?”辛子杏问。
刘桥看了她一眼,说:“你还追上来了,你对陆严河这事儿挺上心啊。”
“那不然呢,我后面的重头戏《城市游记》都要请他来做主介绍,要是因为这事搞僵了关系,我从哪儿去请这么一个能担得起这种城市纪录片的艺人?”辛子杏说。
刘桥:“行了,你别磨磨唧唧了,我明天一早去跟社长报告一下这件事,不会亏待他的,你放心吧,人家一个大明星,公众人物,谁还能亏待了他啊。”
辛子杏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说了,为了这几万块钱的事情,吵这么半天。”辛子杏吐槽。
“现在是几万块钱,你别忘了,这本书是将来要做成系列的,十几个二十几个几万块钱加起来是多少钱?很多规则就是要从一开始定下来,到后面再改,有多难改?”
“行了行了,您也别说教我了,我走了,下班。”辛子杏马上就转身要走。
“你等等。”刘桥喊住了她。
“干嘛?”辛子杏回头看向他。
刘桥弯腰提起一个纸袋,“这是别人送我的一包咖啡豆,我不爱喝这玩意,你自己拿回去煮吧。”
辛子杏也没客气,直接接了过去。
“好嘞,多谢桥哥啊。”
“这时候就桥哥了,出息!”
第213章 电影改编来了
陆严河给白雨发消息,问:白雨,我们之前说的稿子,写得怎么样了?
白雨很快就回复了,说:写完了,我正在修改!修改好了我就给你发过去。
陆严河松了口气。
白雨又说:不过,字数可能稍微有点超。
陆严河:嗯?
白雨:差不多有四万字。
陆严河大概是知道的,一般一本杂志上刊登的短篇小说只有1万到1.5万字的篇幅。
这个4万字都属于中篇小说了。
陆严河想了想,反正他们现在虚构类的文章本来就还比较少,于是说:没事,你修改好后先发给我,我们回头再看一下版面。
白雨:这个是电子Mook,应该不涉及到占版面的问题吧?
陆严河发过去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说:这本书可能还要同时出版实体书。
白雨:!!!
陆严河:暂时还不确定,所以需要先等一等。
白雨:如果需要调整的话,你跟我说,我可以把它修改得字数更少一点!
陆严河:没事,我们先看看。
让陆严河没有想到的是,他第二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就看到了白雨在凌晨三点半发来的稿子。
一看就是人家连夜修改完发过来的。
陆严河惊讶不已。
他先同步转发给了陈思琦,才打开文档,坐在床上读了起来。
陆严河一口气读完了这篇小说。陆严河本来以为是个言情小说,因为小说开头太言情了,没想到小说的走向并非如此.
小说的剧情其实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女高中生高考失利以后,在偶然认识一个患有听力障碍的男生以后,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慢慢找回自己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平心而论,陆严河觉得这篇小说写得比他预期的要好多了。
一开始只是因为知道白雨在写小说,所以试着跟她邀了一篇稿子,没有想到她写得比他预期的还要好。
陆严河现在很好奇陈思琦的反馈。
但这个点,陈思琦估计还没醒。
他搓了把脸,起床去洗漱,跟着颜良去跑步。
平时不运动,现在开始动起来,让陆严河跑了不到两千米就开始喘了。
“……”颜良回头看向陆严河的表情一言难尽。
陆严河挥挥手,喘着气说:“伱先跑,我慢慢追上来。”
颜良一脸无语,说:“你确定你能追上来?”
陆严河不敢应这个话了。
颜良放慢了速度,“慢慢跑吧,太喘了就先放慢速度,千万别停,停下就不愿意再动了。”
陆严河嗯了一声,双眼失神,目光涣散。
那些说运动能够让人精神的话,是怎么说出口的?!-
跑完六千米,陆严河实在跑不动了,停下来,摆摆手,说:“你跑吧,我得停下来休息会儿,慢慢溜达回去了。”
颜良看了一眼手表,点了下头,说:“我也跟你一起回去了。”
陆严河:“别呀,你跑你的,不用管我。”
“没管你,我也差不多了,你以为我每天要跑多远。”颜良说,“而且,今天也忘记带水出来了。”
陆严河浑身都是汗,听他这么一说,更渴了。
“走吧,走吧,赶紧回去喝水。”
两个人大汗淋漓地回去,进门的时候,正好赶上李治百一只手抓他鸡窝头、另一只手抓屁股从房间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