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226节

  辛子杏有些诧异地看了陈思琦一眼。

  陆严河也一样。

  陈思琦深吸一口气,说:“但是,第一期十万元,只要你们同意仅仅是要网络传播权,我认为我们可以先试试,看看第一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再说以后的事情,说实话,十万元光是支付这些人的稿酬以及设计费都很难。”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这笔经费跟传统杂志时代的投入没有可比性,但我也说实话,除了我们叶脉网,没有第二家公司会拿出十万元的制作经费去尝试这样一个现在没有人做的东西。”辛子杏说,“只要这本Mook能够获得五万人以上的订阅,从第二期开始,我们就会追加制作经费,至少追加到15万元一期。”

  陈思琦说:“订阅数怎么算?既然你们不打算售卖,怎么算订阅数?”

  “同一个用户阅读时间超过三十分钟,我们就算一个订阅数。”辛子杏说。

  陈思琦心中估算了一下,如果是免费上架,大家不需要花钱就能订阅这本书,五万的订阅数并不算多。

  光是江玉倩他们几个明星艺人能带来的忠实粉丝就不止这个数了。

  但有一个问题,他们会读他们自己偶像的文章,可那能坚持阅读半个小时吗?

  陈思琦心中持疑。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愿意阅读半个小时以上,说明他对这本书的内容差不多是接受的,真的愿意读了。

  这样一算,五万的订阅数又很高。

  -

  这一次见完辛子杏,陈思琦和陆严河都沉默了一会儿,在思考。

  该怎么做,该怎么决定?

  陆严河对这些其实没有太多的概念,比起这些东西,陆严河更关注的是内容本身。

  所以,想了一会儿,他就没再想了。

  就交给陈思琦去想好了,反正她对这件事似乎比他熟练多了。

  陈思琦抬头看向他,问:“你怎么想?”

  陆严河说:“我听你的。”

  陈思琦惊讶地看了他一眼,说:“这是你想要做的书。”

  “嗯,但我发现我实在不太擅长这些东西,我只想着别亏本就行了,要是让我来考虑,我们可能马上就要失败于我的不想事了。”陆严河自曝其短,诚恳地解释,“在跟谁合作、怎么合作、利益怎么分配这些事情上,你比我敏锐多了。”

  陈思琦:“……不带你这样做甩手掌柜的。”

  陆严河说:“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

  陈思琦沉默片刻,说:“只要叶脉网不狮子大开口,要这本书的所有权,我会倾向于跟他们合作,合适的书要放到合适的平台上才能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陆严河笑了起来,还松了口气:“那太好了,我还真担心你不愿意跟叶脉网合作呢。”

  “我又不傻,人家只是抠门了点,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但也没坑我们。”陈思琦说,“而且,十万元来制作这本书已经足够了,只是我们两个人大概率要为理想而买单,赚不到什么钱了。”

  “要是以后这本书能按子杏姐所说,做成一个书系,开始盈利,我们两个人的收益五五分。”陆严河说。

  陈思琦翘起了嘴角,“这么大方?”

  这本书说是两个人一块儿在做,实际上真正让这本书能够做起来的,是靠陆严河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否则,邀请不到江玉倩他们写文章,叶脉网也不会这么爽快地要跟他们合作。

  陈思琦从没想过要跟陆严河收益五五分。

  陆严河说:“本来就是我们两个人一块儿做的嘛。”

  陈思琦点点头,说:“行,那我可信了。”

  “嗯。”陆严河点头。

  “现在我们还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

  “为这本书取个名字,也是为这个书系取个名字。”陈思琦说。

  陆严河问:“你有想法吗?”

  陈思琦:“这不是废话,我就不信你没有想法。”

  陆严河笑了起来。

  确实,既然有做杂志的想法,怎么可能没有想过要给杂志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陆严河问:“你想的是什么名字?”

  陈思琦:“你自己先说。”

  陆严河说:“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跳起来》。”

  “跳起来?”

  “嗯。”陆严河点头,“我之前写作文的时候,写过一句话,我记得挺深的,当时就想要改变我平庸的生活,我写,我不想看着世界地图、无聊地想象环游世界的未来,我想跳到宇宙深处,去黑洞那里看看它的另一端有没有新大陆。”

  陆严河看到自己说完的那一瞬间,陈思琦看着他的眼神发生了变化。

  “你这句话,我挺喜欢的。”陈思琦说。

  “我也很喜欢,所以我一直记得。”

  “就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期的简介吧。”陈思琦说,“名字就叫《跳起来》,挺好的。”

  “那你之前想的名字是什么?”陆严河问。

  陈思琦摇头,“我更喜欢你这个,不说了。”

  她拿出纸笔,在纸上把陆严河刚才那句话写了下来,又在后面写了一个“跳起来”。

  “陆严河,我现在对这个名字突然有了一点感情,写下它的时候,我特别希望它能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那我们就努力吧。”陆严河认真地笑。

  -

  后面几天,陆严河就开始了糟心的催稿之旅。

  陈思琦给他发消息:那些人的稿子就交给你来催了,我给一些我认为合适的作者都发了邀稿函,看他们愿不愿意供稿。

  陆严河问:你给哪些作者发了邀稿函?

  陈思琦发过来一个名单,陆严河发现自己谁都不认识。

  陈思琦说:都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些讲述自己学生时代故事、帖子内容很火的作者,我想请他们更详细、更丰富地写一下学生时代,也许能收到不错的稿子。

  陆严河觉得陈思琦这个思路挺另辟蹊径的。很多人在网上找稿子,却很少有人通过网上的内容去邀请作者创作出更丰富的内容。

  让陆严河惊讶的是,第一个交稿的人竟然是宋林欣。

  宋林欣只花了五天时间就把她写的文章发了过来。

  陆严河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快,吃惊不已。

  打开一看,宋林欣讲的是自己高中时代玩乐团的经历。

  陆严河马上就拿着宋林欣的文章去找李治百:“她已经交稿了,你还一个字没写!”

  李治百:“颜良也还没写呢!”

  “他都写了一半了!”陆严河决定对李治百就发挥磨人战术,“你今天怎么也给我写个开头出来吧?李哥,百哥,大哥!”

  李治百一脸发愁:“行吧行吧。”

  陆严河看他坐在电脑面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真的努力了,但不行,陆严河意识到自己可能要想别的办法了。

  他想过一个办法,自己帮李治百写,但一想,又不行,这个栏目,他还要写自己的呢,到时候两个文章的风格太相似,有问题。

  那就改成采访体?

  问题是,谁能来采访呢?

  而且,这个栏目就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更有代入感。

  而且,跟李治百不熟悉的人,也没办法从他嘴里听到一些真正的故事。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不亲近的人,就算是专业的记者,他也只是敷衍。

  -

  催稿的过程中,陆严河也想着自己这本书,现在的内容还太少,知名人物够了,但内容不够。

  除了陈思琦邀稿的那部分人,还需要别的稿子。

  陆严河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班上的同学,琳玉和白雨。

  琳玉作为学生里的“六边形战士”,又做班长,又是学霸,也许可以请她来写一篇?

  还有白雨,她平时就经常写小说,还被罗子程给当着全班的面念过段落,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白雨有一个写作的梦想。

  陆严河犹豫了一下,决定向他们邀稿。

  稿子实在不合适再说,但既然想要做一个真正和学生时代相关的Mook,怎么能没有真正的学生来创作呢?

  陆严河马上给琳玉和白雨都发了消息。

  给琳玉发的时候,陆严河还有些担心琳玉会拒绝,因为琳玉八月份有一个比赛,她正在准备,时间很紧张,但琳玉马上就答应了,问有没有字数要求。

  陆严河说两千到四千左右比较合适。

  因为是电子书,相对纸书来说,少了一些版面的限制,对字数的控制没有那么高。

  琳玉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白雨的第一反应是:我?我可以吗?

  她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

  陆严河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说可以,一定会用稿:先写写看好吗?现在我也不能承诺一定会用你的稿子,这是一个正式的电子Mook,到时候刘家镇和明音的短篇小说也会在第一期发表,但我希望能够在上面刊登你的创作,我也需要你的支持。

  白雨:好,那我试试。

  陆严河松了口气。

  -

  白雨放下手机,人都是麻的。

  自从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她家里的气氛就变得很低压,因为她只考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完全没有达到她爸妈的希冀。

  直到现在,她爸妈都没有对她露出过笑容。

  她自己都哭了好几次,考砸了吗?也不尽然,平时的成绩就是那样。

  但确实,高考成绩一出来,一考定终身般的压力就来了。

  白雨自己也郁郁寡欢,一直把自己闷在房间里看书,都不出门。

  忽然,“咚咚”两下敲门声。

  “今天晚上我和你爸不在家吃饭,你自己弄点。”她妈妈在门外说。

  “嗯。”白雨应了一声。

  她听到她妈妈和她爸爸到玄关换鞋的声音。

  知道他们要出去,白雨心里松了口气。

  可以稍微从这低气压中缓口气了。

  这时,她爸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考得那鬼分数,还一天到晚待在房间里不出来,书没读好,脑子还读傻了。”

首节 上一节 226/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