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负责编辑半个小时前给我发了消息,我没有看到。”
陆严河赶紧回复:好的。
他马上复制链接地址,在自己各个社交平台上都发了一条动态,请大家观看。
现在陆严河各个社交平台的粉丝加起来也有好几百万了,只不过其中有大量都是重合的。
陆严河一发动态,就有很多人点了进去。
冲着好奇都会看一眼。
徐明月知道叶脉网跟陆严河的这个合作,这个合作还在江印出版社的小说编辑部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合作思路,以后出版社也可以邀请陆严河这样的艺人或公众人物跟作家一起拍纪录片。
“这个纪录片拍了多久?”徐明月好奇地问。
“主要内容都是一天拍完的,第二天也拍了一些,但不多。”陆严河说,“这个纪录片不长,我刚才点开看了一下,只有差不多四十分钟左右,之前负责编辑也跟我说,这个纪录片只要是拍摄廊化这座城市,我们就挑了几个地方来拍,我觉得跟我们常规理解的那种纪录片不太一样。”
徐明月说:“很少看到艺人拍这种片子。”
“主要是酬劳很少吧。”贺兰马上说道,“我看到网上还有人说这种片子其他艺人都不会接,说酬劳肯定很低。”
“确实不高,但本来这种片子也不是冲着赚钱去拍的,当时我在廊化拍戏,因为有几天没有我的戏,我正好有时间在廊化转一转,这种时候正好有这样一个合作找过来,为什么不做呢。”陆严河说。
“嗯,喜欢你的粉丝都知道你的性格,知道你为什么会接这样的片子。”贺兰说,“大家看你的直播都看了一年多了,要是你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怎么会坚持做这样一个直播间,不是真正的粉丝,谁能坚持看下去啊。”
陆严河:“……”
这话听起来是夸奖,但似乎也不是那种让人能高兴得起来的夸奖啊。
他的直播间是很无聊没错,可也不要当着他的面这么说啊!
“陆严河在高中是不是特别受欢迎?”贺兰看陈思琦一直没有说话,于是专门向她问道,“他在直播的时候说自己并没有像大家所以为的那么受欢迎,我总觉得他是在谦虚,今天终于有机会可以求证一下了。”
陈思琦说:“他在我们学校……嗯,很多人可能误会了,他在我们学校确实没有大家所以为的那么受欢迎,可能是因为他艺人的身份,也可能是因为别的,总而言之,大家对他都有些敬而远之,不敢接近,后来他们班一些同学才慢慢跟他走得近了,就是上午一块儿来的那几个人。”
“为什么?我还以为像陆严河这种人,在学校里肯定走到哪里都被人注目。”
“这倒是真的,但不是每一个看向他的目光都是欢迎他的,主要还是因为他很有名。”陈思琦说。
徐明月感慨:“感觉陆严河高三这一年的奋斗,都可以拍成一部电影了。”
“对,励志电影。”贺兰说,“我永远记得在高考之前,直播间里每天都有人说陆严河只是在作秀,等高考分数一出来就会现原形,说得陆严河好像每天学到凌晨都是在表演一样。”
“确实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也没有办法。”陆严河说,“其实我觉得没有几个人会真的相信吧,我自己都战战兢兢的。”
“那你当初为什么要给自己的直播间取那个名字?”贺兰问。
“当时就是觉得好玩,开个玩笑,谁知道很多人都当真,拿那个名字来嘲笑我,被嘲笑久了,我就憋了口气,经常在学得很累了的时候暗暗想,可别让我真的考上了振华或玉明,啪啪打你们的脸。”
“现在你真的啪啪打了他们的脸了。”贺兰说,“可解气了,自从你高考分数出来以后,直播间里就再也没有见到那些人出现了,估计自己在家里面把脸抽肿了,不敢再出来见人。”
从贺兰口中,陆严河得知原来他们还建立了一个粉丝群。
这个群主要是直播间的一些固定粉丝组成。
贺兰说:“大家经常在群里面分享一些你的动态,包括网上有人拍到你出现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会在群里分享。”
陆严河有些意外,问:“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分享的?”
“粉丝心态,你不懂。”贺兰义正词严地说。
陆严河:“……”
-
这是陈思琦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陆严河的粉丝。
不是那种走在路上看到陆严河以后发出声声尖叫的粉丝,而是正儿八经地粉了很久的粉丝。
陈思琦有些难以形容自己的心情。
就跟自己初中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两个人上了不同的高中,上了高中以后,她很清楚对方肯定有了另一个要好的朋友,也理解,也接受,直到现实中跟她们见了面,看到她们关系亲密地说说笑笑,就算朋友没有疏远她,她也觉得从前属于自己的某种东西被抢走了。
没有道理可言。
陈思琦也诧异,自己对陆严河竟然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占有欲。
早就知道陆严河有着大量的粉丝,尤其是女粉丝。
陈思琦一直没觉得什么,直到今天亲眼见到贺兰。
贺兰对陆严河已经不是那种完全崇拜的小粉丝心态,她甚至会跟陆严河开玩笑,会怼他,也不是以女友视角来看待陆严河,可即使这样,陈思琦仍然有一种被侵略的感觉。
陈思琦知道自己这种想法很自私,也没有道理可讲。
但知道也没用,心里面是什么感受,根本不由大脑控制。
-
四个人一块儿吃了午饭,他们就分开了。
陆严河跟陈思琦一块儿去江边散步,消食。
陆严河察觉到陈思琦的情绪有点低,跟吃饭之前有很明显的变化。
他也不知道怎么了,只频频看她。
陈思琦被看得多了,问:“你总是用那种担心的眼神看我干什么?”
“你看着好像有点不对劲。”陆严河直言不讳,“是不是心情不好?”
“没有。”陈思琦否认,“就是吃撑了,犯困。”
陆严河闻言,“那我送你回去?”
陈思琦一时无言。
“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一下?”陆严河又说。
陈思琦看了看江面。
此刻,阳光曝晒,幸好江边专门修了一条林荫道。
尽管如此,还是很热。
两个人都在出汗。
陈思琦说:“我们还是找个有冷气的地方吧,这外面真的来不得,走一圈就是一身汗。”
两个人找了个小店,点了两杯冰茶,坐着喝。
陈思琦努力赶走了自己的消极情绪,说:“我就是在想,大学这四年,我要做什么,努力读书吗?好像也不是我的路,我要是爱读书,就不会只考到江广大学去了。”
“那你想做什么?”陆严河问。
陈思琦摇头,“我之前没有想过,但今天回去之后,要认真想一想了,既然下定决心要摆脱我爸和刘薇安对我的控制,我就必须要在接下来的几年给自己攒够资本和底牌才行。”
陆严河点头,赞同陈思琦的说法。
陈思琦的家庭还不是一般的家庭,要摆脱这种家庭的控制,会比一般人更困难。
陆严河并没有意识到,陈思琦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除了她由来已久的家庭问题,还有一个变因,就是他。
以后能不能跟陆严河在一起还两说,但现在这种差距,让陈思琦难以越过自己的自尊,心无旁骛地跟陆严河在一起。
这是陈思琦的性格。她无法坦然接受自己跟男朋友有着巨大的差距,她已经受够了在亲密关系中被这样巨大的差距剥夺一切选择权利的处境。
-
叶脉网,总部。
辛子杏刚睡了个午觉,打了个哈欠,忽然就听到旁边的人尖叫一声,说:“纪录片的观看人数超过一百万了!”
辛子杏有些惊讶地看向尖叫之人。
是刘雅靓。
她仍然穿着不适合来公司上班的精致服装,把自己拾掇得像个要出镜的艺人,只是尖叫起来的她,一脸兴奋和激动,失去了表情管理,也让她这个精致得像明星的外表多了几分活人生气。
刘雅靓对辛子杏说:“《城市游记》的纪录片观看人数超过一百万了!你太厉害了!”
在这个纪录片里,导演和剪辑是辛子杏,摄影是陈亮,而辛子杏也没有忽略刘雅靓,给了她一个导演助理的身份。
说来也有些不可思议,这是刘雅靓来到叶脉网之后第一个正式挂了名的作品。
辛子杏笑笑。
刚笑完,内线电话就响了。
辛子杏接了电话,有些惊讶地听到了网站内容主编的声音。
“子杏,你来我办公室一下。”
叶脉网的内容主编刘桥,今年四十岁出头,曾经是一家媒体公司的内容负责人,后来被挖到叶脉网来负责网站内容建设,也是辛子杏这个时装板块编辑的上司。
辛子杏跟他关系一向不错,他欣赏工作能力强的人,对于辛子杏的很多策划,刘桥都会直接开绿灯。
包括这一次的廊化策划,说起来,这个策划主题跟她负责的时装板块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他也爽快地在她临时提出策划以后同意,批了五万元的经费。
现在看当然是值得的,不过当时谁知道这么一个临时弄的小策划,能获得这么大的影响力。
“刘总编。”辛子杏敲敲门,进了他办公室的门。
刘桥对辛子杏点了点头,说:“坐。”
辛子杏这才坐了。
“恭喜,刚刚你们的纪录片观看人数超过一百万了,是我们叶脉网上线的纪录片中最火的。”刘桥说,“十分钟之内,三家视频网站来跟我买转播权。”
辛子杏笑了起来,说:“这么受欢迎吗?”
“你这个选题做得好,给我们一直想要做的城市地理板块成功打了个样。”刘桥说,“这个月你的奖金翻倍,算作奖励。”
辛子杏露出惊喜的笑容,“哇哦,谢谢主编。”
“今天找你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关于城市地理这个板块。”刘桥说,“你之前负责的都是时尚、时装这一块,这一块在叶脉网其实也有很多用户,现在城市地理这一块,你意外的一个策划获得了这么好的反馈,我肯定希望能够用廊化这个例子把城市地理的板块给打开,我想问问你,你有没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我继续做下去?”辛子杏说,“但是我现在的工作量已经很饱和了,这一次做这个策划,用的也是我原本用来休假的时间,如果不是意外地正好跟陆严河一拍即合,我也不会牺牲我休假的时间。”
“休假的时间,你自己找时间补上,我来批。”刘桥说,“我也知道你一个人负责时尚这一块,工作量已经很饱和,你如果愿意做城市地理,那你有什么要求,你可以写个报告上来,我们再研究。”
辛子杏只思考了两秒,就点头,说:“我做,但我需要公司为我提供一个团队。”
刘桥笑了起来。
“我等你的报告。”
辛子杏也笑了。
-
工作没有简单一说,但如果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就能从这份辛苦中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
离开刘桥的办公室以后,辛子杏给陆严河发消息:纪录片的观看人数破一百万了,很受欢迎。
她想了想,又问:之后我们打算到不同的城市拍城市游记,你有没有兴趣继续参与?后续如果有品牌赞助的话,我们给你提供更高的酬劳。
等了一会儿,陆严河也没有回复。
辛子杏便暂时放下了手机,回到工位上,思考起来。
如果要接城市地理这一块工作的话,自己服装时尚这一块势必要有一个人能够把具体的工作接起来,让她从琐事中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