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严河:“其实,以后要是有机会收购叶脉网就好了。”
“我们这种没有资本的屁民,哪敢想这种事。”
“以后未必没有机会。”陆严河说,“当然,要是实谨进军文娱这步棋走对了,那估计就难了。”
辛子杏有些惊讶地和陆严河对了一个眼神。
陆严河:“不过,也不一定,这种事情,都是等机会,在这之前,就先好好积累,免得到时候机会来了,没有能力吃下来。”
辛子杏点点头。
她忽然想到什么,说:“其实,叶脉网挺适合被跳起来收购的,各个业务板块都能接上。”
陆严河:“跳起来收购叶脉网?哈哈,争取看看二十年后有没有这个可能吧。”
辛子杏说:“其实,以你们现在发展的速度,未必需要那么久。”
陆严河:“不给自己这么大的目标和压力,现在的状态我已经很满意了。”
“这倒是。”辛子杏笑着指黄楷任,说,“他可羡慕你了。”
黄楷任:“作为一个演员,像严河拿奖什么的就不说了,关键是,他现在想做什么项目,就有什么项目来找他,如果没有,就自己拍,这种选择权和主动权,哪个演员不羡慕。”
陆严河问:“黄哥,你是有什么想要做的项目吗?”
“我?我没有。”黄楷任摇头,“我觉得就现在这样,挺好的,不想跟以前一样那么拼了。”
陆严河点点头。
“能够主动慢下来是最好的,而且,以你现在在这个行业的地位,也不用那么拼了,一年拍一到两部戏就够了。”
“我本来是这么想的,但是一看到你们,那么夸张,光是你、李治百和颜良,你们三个人,每年开的项目加起来就超过十个。”黄楷任说,“我都还没有四十岁呢,我就被你们卷得开始感觉到中年危机了。”
“我们这是情况特殊。”陆严河说,“而且,也不可能一直这么拍。”
“是吗?我怎么觉得,你们能一直这么拍下去?”
“现在是打江山的时候,都顶着一口气呢。”陆严河笑称。
“你们这还打江山的时候呢?江山都被你们三个人占大半了。”黄楷任听了陆严河这句话,都没有忍住吐槽道。
陆严河则笑着说:“你看看我们接的项目,可不就是打江山的时候?”
辛子杏点头,“可不就是打江山的时候,全都打到国外去了。”
黄楷任恍然,“好吧,要这么说,也确实是这样。”
陆严河他们三个,现在几乎一般的项目,都是海外项目——灵河在海外的项目。
黄楷任说:“虽然我知道你肯定不缺演员,不过,如果有谁跟你放鸽子了,需要我来救场的,你随时找我,我现在一年就接1-2部戏,时间充裕。”
辛子杏马上白了他一眼,“你可真行,想拍严河的戏就直说,还让人找你救场。”
陆严河哈哈大笑,说:“黄哥能跟我说这样的话,我可太感动了。我记住了,谢谢黄哥。”
对黄楷任这样的演员来说,好项目找他是一回事,好项目找他救场是另一回事。
别看辛子杏嘴上把陆严河的项目捧得很高,把黄楷任的位置放得很低,事实是,全中国不是只有陆严河一个人能做好项目,而黄楷任这样拿过影帝、又有知名度和人气的演员,是任何一个好项目都在抢的。
别的不说,当时的《武林外传》,因为各方面的要求,其实黄楷任并不是陆严河的首选——陆严河不想让白展堂被一个这么帅气、高人气的演员来演的。
可是,作为北极光的S+级别大项目,当陆严河选择了刘孜这样当时不出名的女演员来演女主角,萧云虽然小红,却没有达到可以扛剧的程度,江军只客串出演配角,其他演员都是新人,必须有一个各方面都认可的扛剧的男演员来,就只有黄楷任——
光是这一点,其实就能说明黄楷任现在的位置了。
事实上,如果没有黄楷任,《武林外传》也许也依然会很火爆,但是,第一季的商务收入也好、剧集本身的投资也好,都会大打折扣。
所以,黄楷任愿意跟陆严河说这样一句话,确实是很讲义气了。
陆严河说:“黄哥,等《武林外传》明年播完最后一季,你要不要来拍一部美剧?”
黄楷任有些意外,“美剧?”
“嗯。”陆严河点头,“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想法,剧本也还在构思。”
“行啊。”黄楷任说,“不过,我是不是得去学英语了?”
“你要是能说英语是最好的。”陆严河说。
“行吧,那我去找个老师教我。”
“不着急,你可以慢慢学。”陆严河笑着说,“接下来几年,我的项目会慢慢地同时面向全球市场,做一些可以在全球同时上线的项目。”
黄楷任:“你这是要大干一场啊。”
“是啊。”陆严河点头,“出去那么多次,总觉得,我们这么好的文化,这么好的创作者,为什么不能在有机会的时候,去获得更大的关注呢?好莱坞能在全球建立渠道,我们当然也可以。”
“别人都在说文化差异、文化隔阂,你不担心这些吗?”
“它存在,我也不认为它能够完全被消弭。”陆严河说,“但是,文艺作品,从来都不是去获得所有人的感同身受,好的创作,总是能够找到它的受众,我始终相信这一点,那难道一部电影只能在美国卖五百万美元的票房,你就不去卖了吗?如果能够在五个市场卖超过两百万美元的票房,是不是海外票房就可以破千万?换算成人民币,那也是六七千万,这不是收入吗?这不是影响力吗?日本也没有在全球建立渠道,它的那些动画电影,现在在全世界各地开花,在北美动辄就能拿几百万美元、甚至时不时就能拿到上千万美元的票房,这不是也花了很多年的积累,然后才在这几年才做到吗?慢慢做呗,一点一点积累。”
“你说得很对。”辛子杏点头,“你看韩剧在Maxine上,常年能有作品在全球收看前五名待着,虽然有钟本硕的照顾,不过,韩剧自己也确实做得够硬,在题材等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我看现在很多平台都开始压缩剧集的集数,做短剧集。”陆严河说,“而且,这种情况比几年前更甚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大家都在降本增效。”黄楷任马上说,“可不是为了跟国际接轨什么的,剧集的价格和成本体系,基本上还是跟集数挂钩,集数减少了,每一部剧的购片成本和制片成本也跟着减少。”
“都在说降本增效,可最后每年最火的几部剧,其实还是那种三十集往上走的剧。”辛子杏说完以后,忽然想到什么,看向陆严河,“哦,你的剧除外,不过你的剧也不能按常理论,要么是情景喜剧,本身就是按季做的,要么就是大咖云集的顶级大剧。”
陆严河:“我是不太喜欢拍特别长的那种戏,当然,碰到好的本子另说,但我之所以拍的戏都比较短,是正好赶上了,你看从《十七层》开始,就是京台的一个尝试,做的是类型剧,因为陈碧舸愿意演,这个戏才开起来,不然估计也开不了机,然后我自己就开始做《老友记》之前的《六人行》,接连两部都是短剧,之后就是玲玲导演跟Maxine合作的剧,完全按照Maxine平台常见的短剧打造的,真的就是赶上了,后面我就只拍《老友记》和《十七层》,没有再接别的剧了。”
辛子杏:“你是忘了《仙剑奇侠传》了吗?”
“哦哦,它还没有播,我就没说,《仙剑》就是一个例外,这部剧我觉得就是我认为的,应该要按照长剧来打造的,它是一个群像,而且涉及的世界观很庞大,但是,故事线又是一气呵成的,分季来做的话,很影响观感。”陆严河说。
辛子杏点点头,“说起来还是你懂戏,还有话语权,自己开公司来做戏。”
黄楷任说:“我还挺期待《仙剑奇侠传》这部剧的,罗导第一次执导这种题材,又是你们三个演,很难想象这部仙侠剧是什么样子。”
辛子杏:“确实,其实从叶脉网的后台数据就可以看到,《仙剑》的期待值很高,现在这部剧都还没有开始密集地宣传呢,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搜索这部剧的相关消息,想要看看有没有新的物料。”
“就是你之前说要做的那个资料页面吗?”陆严河问。
“对。”辛子杏点头,“我们不是跟各大影视剧组都有联系合作吗?影视资讯板块,现在每天的浏览量也越来越高,像《仙剑》的,每天都有四五千的用户浏览量。”
那确实很多了。
“这个数据,我们只在后台掌控,以免被一些粉丝做水军、做数据,但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很多的东西,比如一直在追踪关注这部剧的用户有多少,第一次来浏览的用户数据是什么情况。”辛子杏说,“一开始我们邀请很多剧组来跟我们合作进行咨询发布的时候,还有很多剧组不愿意,但后来他们就发现了,我们这个后台数据,能帮他们做很多提前判断。”
“是啊,我光是听你这么说,就能想到,要是近期新浏览用户多,说明最近的宣传有效拉人了,要是追踪用户大规模地不见了,说明有什么东西让他们开始抵触这部剧了。”陆严河说,“这个数据用好了,对于的剧宣、甚至是反推到制作环节,都有很大的意义。”
“是的。”辛子杏说,“而且,由于叶脉网在用户的权重和系数的设计,让最后呈现出来的数据质量是相对比较高的。”
“如果叶脉网能够把这个用户数据质量维护下去,以后估计所有的内容方都要来找你们合作了。”陆严河说。
“希望能做到这一点。”辛子杏笑着说,“我们每年的运维和技术费用,有很大一笔就是放在这个用户数据质量的监测和提升上。”
-
这顿饭吃完,陆严河就跟他们分开,自己一个人开车去拾火。
有几个补充协议,需要他过去签。
包括黄峰、彩娜等人的经纪代理收益分配的补充协议。
主要是因为,陆严河在拾火这家公司股分占比不高,但是,很多客户都是陆严河带来的——
在外界看来,陆严河是很占便宜的一方。实际上,便宜主要是陈梓妍和卢庆珍占了。
陈梓妍和卢庆珍也觉得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陆严河吃的亏越来越大——
毕竟这些演员,完完全全可以签在灵河,毕竟他们都是因为灵河的影视资源,才会跟拾火签约的。
所以,她们要通过几个补充协议,给陆严河一些收益上的补偿。对于陆严河带来的签约客户,她们做了一个非常详细具体的计算公式,从陈梓妍和卢庆珍名下的股份里,各拿5%出来,以公司赠与的方式给陆严河。
对此,陆严河也没含糊,说了声行。
现在家大业大,他很多账虽然算不明白,但是“亲兄弟明算帐”的道理他懂。
而且,也没有他大大方方地把灵河的股份给陈梓妍、却不大大方方地接受陈梓妍给来的拾火股份的道理。
商业性合作,必须清晰,没有糊涂账。但是清晰之外,一举一动,也有人情。
他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彼此的关系绑定得更加紧密。
挺好。
-
此时此刻,陈梓妍也正在跟卢庆珍聊工作上的事。
“于莎可能会走。”卢庆珍说,“据说蒙粒给她开了一个高价,想要把她挖过去做自己的经纪人。”
陈梓妍也有些意外:“于莎?蒙粒动起她的主意了?”
“于莎不是在带小白吗?小白之前跟蒙粒录了一个节目,发生了一点冲突,于莎公关得很不错,让小白全身而退,而且都转化成了热度,人气反而更上一层楼了。蒙粒虽然吃了亏,不过大概也是因为看到于莎的手笔,就动了这个念头,据说已经接触两个月了。”卢庆珍说,“蒙粒她跟周平安的合作快结束了,我听到的消息是,她准备自己开工作室,非常需要一个手腕硬、不仅能对外还能对内带队伍的人。”
“蒙粒这姑娘,说聪明也是真聪明。”陈梓妍眸光一敛,“看来,周平安八成是要离开星娱了。不然,以周平安跟蒙粒合作的这两年,蒙粒怎么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离开周平安才对。”
“周平安要去实谨吗?为什么他不带蒙粒一起过去?”卢庆珍也有些疑惑。
“谁知道呢,蒙粒聪明归聪明,疯也是真的疯,总是不按常理出牌。”陈梓妍说,“于莎是什么想法?”
“人往高处走,于莎去蒙粒那边无疑比在拾火更有发展空间,她想过去,我们也拦不住。”卢庆珍直言,“不过,她估计也犹豫,毕竟蒙粒不是什么善茬,真说合作,未必能合作得愉快。”
陈梓妍笑了笑。
“这倒是。”
“而且,于莎她虽然手腕硬,短板确实资源人脉不足,带小白这样的上升期艺人还行,但是对蒙粒这种一线女明星来说,她手里那点东西就不够看了。”卢庆珍说,“不在拾火这个平台上,很多资源她用不了,她也是清楚的。”
陈梓妍:“于莎能力确实不错,也有潜力,你可以找机会跟她好好聊一下,如果她能够把小白带成一线艺人,不是没有成为合伙人的机会。”
卢庆珍:“行。”
陈梓妍:“拾火现在兵强马壮,对于很多艺人来说,我们的经纪人都是香饽饽,以后这种情况还真不见得会少,得防范一下了。”
“咱们之前说的合伙人制度,可以尽快研究一下,推出来。”卢庆珍说,“真正有本事的人,没有愿意一辈子打工的。”
“是。”陈梓妍想到这里,忽然笑了一下,摇摇头,“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做一家经纪公司,如果有一个不错的公司,我倒是愿意一辈子打工也行。”
“你可拉倒吧,你不是愿意一辈子打工,你是希望有个地方,所有你不想做的事情,都有人替你做,你只需要做好你想做的事情,而且,别人还没法儿说什么。”
陈梓妍:“你说,是不是陆严河发展得太过于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是觉得我要是不做这个拾火,有点儿跟不上他成长的速度,所以才被他卷起来了?”
“当然,我就是这么觉得的。”卢庆珍说,“你不记得了吗?你以前虽然工作努力,但其实追求没有多大的。”
第754章 被套牢了
在陆严河之前,陈梓妍无论是带商永周,还是带陈碧舸,都是当他们登顶之后,就直接选择“好聚好散”。
但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陈梓妍可以早早地做好各种规划和准备。
在陆严河这里,陈梓妍却碰到了一个问题。陆严河的上升速度,远超她的想象,她甚至都没有找到一个契机去“好聚好散”,就在陆严河火箭一般的上升速度所导致的“空门”面前,意识到,如果她不尽快把团队辅助跟上,陆严河未来爬得有多高,就可能跌得有多惨。
就像卢庆珍所说的,为了给陆严河补足这一块短板,陈梓妍可以说是被卷得开始“不从容”了。
毕竟,正常情况下,以陈梓妍过去积累的人脉和资源,足以帮助陆严河在国内演艺圈登顶,再萧洒地跟他“好聚好散”。
现在,陈梓妍既是灵河的大股东,也参与着灵河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又是拾火的掌舵人,集两家之力,才将将能够把陆严河创造出来的平台、机会和资源吃下,并在陆严河需要的地方,给予支持。
这是一个跟陈梓妍预期完全不符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