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1139节

  穆肯·佐尔格露出惊讶之色。

  “你写了一个恐怖惊悚电影剧本?”

  “是的。”陆严河说,“之前如真姐跟我说过,你一直在找一个好剧本,改变大家对恐怖片就是简单粗暴的感官电影的看法,你想要改变主流的声音。”

  穆肯·佐尔格:“但这个题材是边缘的,没有办法。”

  “其实,《迷雾》具备的社会议题性,就本应该获得奥斯卡的瞩目的,但是当时错过了颁奖季,也没有做任何公关,没有人觉得《迷雾》符合奥斯卡的标准。”陆严河说,“我写的这个剧本,你要看看吗?”

  穆肯点头:“当然,你带来了吗?”

  陆严河从包里拿出一本剧本。

  穆肯接到手中,看了一眼封面。

  《Get Out》。

  下面还写着一行中文:逃出绝命镇。

  -

  《迷雾》之后,陆严河短期内都不打算再演恐怖片,是因为好莱坞再怎么标榜自己,它本质上一样是一个充满了歧视和偏见的地方。

  如果陆严河身上的恐怖片标签太深刻,票房成绩太出色,即使他已经接了《无神》,回头《无神》票房表现不错,好莱坞对他的定位也肯定还是恐怖片演员。

  因为《迷雾》是靠他单扛出来的票房。

  在好莱坞的历史上,这样靠一个人的属性单扛起票房来的演员,都不是那么多。这完全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但是,陆严河也不打算放弃自己对恐怖惊悚题材的优势。

  《活埋》也好,《红眼航班》也好,其实都是带着惊悚元素的片子。

  尤其是之后灵河自己在北美开始制作电影,恐怖惊悚类电影就是非常好的去完成“原始积累”的题材。

  小成本,大回报。

  太多的案例。

  它们没办法像《阿凡达》《泰坦尼克号》那样赚大钱,可是,小钱却是可以源源不断地赚的。

  温子仁这些年在好莱坞赚到的钱就比詹姆斯·卡梅隆少吗?

  就以他的产量和票房爆率来说,还真不一定。(纯作者自己的想法,没有任何依据)

  所以,现在陆严河其实就是在用这一个个的剧本,来向好莱坞证明自己对北美市场,一样有着不弱于本土的成功率。

  穆肯·佐尔格在读剧本的时候,陆严河就自己一个人在对面坐着,看看手机。

  读了一半,穆肯·佐尔格就抬起头说:“这个片子——”

  他神色有点复杂。

  陆严河点头:“就像我刚才说的,这是一个社会议题性的恐怖惊悚片。”

  《逃出绝命镇》的票房大爆,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这个故事与“黑人为奴”那段历史的呼应。讲的都不是种族歧视了,它的内核,其实是现代背景下,黑人对于那一段历史仍然深藏心底的精神恐惧。所以,电影一出,美国社会议论声之鼎沸,让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了。

  这也恰恰是现在最适合穆肯·佐尔格的一个剧本。

  社会议题式的主题,精神恐惧的惊悚内核,加上穆肯·佐尔格的恐怖美学,陆严河可以想象出来,这部电影拍出来以后,一定会成为一部比《迷雾》更火爆的片子。

  因为在美国,黑人的声量可远远比亚裔要大多了。

  -

  推荐文娱题材新书《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第708章 野望

  穆肯·佐尔格读完《逃出绝命镇》,当即意识到了这个剧本的珍贵性。

  有的时候,一部电影好不好,试映的时候可能都看不出来。

  但是,一个剧本好不好,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几乎是不会有太多争议的事情,一看就知道了。

  如果陆严河是拿了一个更艺术、更有深度的剧本,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的本子,穆肯·佐尔格肯定不感兴趣。

  或者说,陆严河拿出《沉默的羔羊》这样的经典惊悚片,穆肯·佐尔格也未必会觉得适合自己。

  但是,陆严河拿出来的是《逃出绝命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看的、吸引人的惊悚故事,那种被催眠控制为奴的精神恐怖式故事,是跟穆肯·佐尔格过去恐怖美学一脉相承的。

  从《迷雾》这部电影其实就可以看出来,穆肯·佐尔格其实喜欢在现代背景之下的一点超自然、超现实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去打破人们日常生活的表象,把主角放到一个极端的、惊悚的环境里,去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恐惧。

  在这个基础上,《逃出绝命镇》还有一个天然的好选题——黑人为奴。

  如果说《迷雾》的亚裔复仇主题是一开始并没有、到后面D19根据市场反馈慢慢归拢起来的一个主题方向,那《逃出绝命镇》的主题,就是直接从文本就昭然若揭、几乎没有做任何的掩饰的直白。

  穆肯·佐尔格心想,也就是他自己不是黑人。如果他是黑人的话,这个电影恐怕从立项之初就要成为一些极端份子的眼中钉了。

  他对陆严河说:“这个剧本,是你专门为我写的吗?”

  陆严河笑着问:“你喜欢吗?”

  “开什么玩笑,这个剧本太令人吃惊了!”穆肯说,“你怎么会写出这样一个故事?这简直——”

  简直就是它明明不是一个艺术电影,但光是靠着这个主题,就势必要成为一个议题性的电影文本,从而靠着巨大的讨论度,保送颁奖季。

  不是只有艺术电影才有艺术价值,艺术价值里,还有一个维度,叫做社会性。

  当初《逃出绝命镇》以这样一个完全商业性的、感官式的惊悚风格,在票房大爆的同时,闯入颁奖季,就是靠着它掀起的社会性大讨论。

  它具有的意义,超过了一个普通的惊悚片原本蕴含的意义。

  在很多人都在说黑人早已经平等了很多年、为什么还总是以被歧视者自居的社会背景下,一针见血地戳出了部分白人群体的虚伪,以及黑人群体内心无法驱散的恐惧。

  一日为奴,世代阴影。

  穆肯·佐尔格问:“这个剧本,你真的愿意交给我来拍?”

  “是的。”陆严河点头,“不过,我希望我的电影公司能够参与影片的制作。”

  穆肯一听,顿时皱起了眉头。

  “我不是想要干涉你的创作。”陆严河马上解释,“我只是希望能通过这个项目,来学习一下,你知道,我有一家电影公司,以后我自己的剧本,有几个我想要自己来拍,但我并不了解这边的拍摄环境,如果有一个机会让公司的人真正参与到一个项目的制作,对我们来说,意义很大。”

  穆肯·佐尔格:“我很喜欢这个剧本,但是,如果要跟你一起来制作这部电影的话,我需要跟我的制片人商量一下。”

  “没有问题。”陆严河点头,“理解。”

  “陆,这是我拍摄《逃出绝命镇》的前提条件吗?”穆肯·佐尔格问。

  陆严河点头。

  “《红眼航班》《源代码》这些电影,我都提出了一样的条件。”他说,“我并不打算要争夺你们对电影的主导权,但我也不想只是单纯地提供一个剧本,穆肯,我并不只打算做一个好莱坞的点缀。”

  穆肯·佐尔格有些惊讶地看着陆严河。

  这些年,因为他妻子是华如真的关系,他算是欧美导演里,跟中国演员接触最多的之一了。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自己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演员的“出海热”逐渐消退。

  像陆严河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当红演员,是极少数。

  但是,穆肯·佐尔格也只是觉得,陆严河只是想要扩宽自己的演艺之路而已。

  他之前没有想过,陆严河对好莱坞竟然有这么大的野望——

  不仅仅属于演员的野望。

  -

  《迷雾》续集两个拿过奥斯卡提名的演员,一个叫里恩·沃特斯,饰演片头那个袭击捉鬼小队、最后被陆严河这只鬼重伤赶走的鬼,另一个叫艾琳·华莱士,饰演捉鬼小队的队长。

  里恩·沃特斯今年已经三十六岁,整个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就是他拿奥提的那部戏,除此之外,基本上属于“表现平平”,不过,他的演技倒是一直挺受好评,没有掉过链子。

  艾琳·华莱士现在28岁,曾经以19岁的年纪,在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里出演一个花季少女,是一个类似于“洛丽塔”式的角色,当时震惊了影坛,是当年最佳女配角的大热选手,结果最后惜败。

  他们两个之外,捉鬼小队里,有一个三年前从英国跳水队退役的运动员,退役之后,他转型做了演员,杰森·波特,一个有知名度、但严格意义上还只是刚做演员的人。

  除此之外,因为陆严河主演的关系,达伦·威尔逊也为他手下另一个华裔女演员王嘉琦争取到了一个捉鬼队队员的位置。

  这几个人加上陆严河,也组成了《迷雾》续集的主要明星阵容。其他的演员相比起来,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知名度了。

  陆严河抵达美国的第二天,先去试装,试造型。

  穆肯·佐尔格也来了。

  整体造型跟第一部相比,乍一看上去,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不过,很多细节都做了调整。

  整体呈现出来的效果,要更有鬼魅之气。

  把这个造型和第一部的造型放在一起比的话,效果的差异就像是同一套衣服,一个是买家秀,一个是卖家秀。

  D19的人看到这个以后,对此也没有异议了。

  要知道,在电影里,他的形象本身是有非常多的特效部分的。

  基本上,他每一次出场,都会有几个鼓风机,通过制造一些柔风,来让他身上的衣服产生一些飘逸的非实体之感。

  当鼓风机一开,陆严河身上的黑色长袍如云如雾地摇曳摆动,其效果堪比电脑制作出来的CG特效——

  这意味着后期要减少很多的工作量,也意味着要给D19节省很多制作成本。

  D19无话可说。

  陆严河的造型师一没有瞎搞,二尊重了第一部的造型,没有大变样,三也摆明了就是审美和技术更高超,比第一部的造型师水平高多了。

  陆严河也很满意这个造型。

  穆肯·佐尔格说:“你现在这个造型让你看上去可比第一部英俊了太多。”

  陆严河:“都十年过去了,我的力量恢复了很多,形象更英俊了也很正常吧?”

  穆肯·佐尔格:“正常,我没说不好,我的意思是,我估计你这个形象,估计要吸引不少女影迷了。”

  “我很期待。”陆严河点头。

  做演员的,谁没有几个颜粉。要是真没几个颜粉,讲实话,可真难成为传奇。就没有哪个传奇演员,不是一个形象好的。很残忍,甚至很残酷。

  现实中,当然有一些形象不好的演员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演技也爬到了一线甚至是超一线的位置,可是,如果去盘点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演员,从来不会被一个行业推到“代表”的位置上。

  你只能说,他是演技派。

  演员就是一个靠脸吃饭的行当。

  陆严河可不会因为自己拿了几个演技奖,就觉得自己是可以靠实力吃饭的了。没有他这张脸,他连第一部戏《黄金时代》里的角色都接不到。

  看到陆严河这么不介意自己“靠脸吃饭”,穆肯·佐尔格再一次震惊了起来。

  在欧美影坛,一般来说,形象越好的演员,也避讳在表演专业领域被人夸自己的脸好看。这是因为欧美整个主流的观念中,专业是可敬的,皮囊是肤浅的。

  在中国,专业领域当然也是这样的看法,但是,一方面,演员和艺人的界限远远没有欧美那边分明,这让这个观念对于演员的影响,不是那么的“戒律”化。另一方面,演艺圈很多演员,别说科班出身,甚至在演第一部戏之前,没有任何表演经历——

  甚至都不说很多,可以说是大量了。整个环境都一批并不真的把自己当演员的演员充斥的时候,你很难去通过大环境的主流观念,去告诉这些演员们,什么是你要敬畏的东西。

  陆严河并不忌讳自己被人夸英俊,不是因为他受到国内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也不是陆严河不是不认同这些东西,他只是觉得,人吧,有的时候还是要对自己诚实一点。

  太把自己的脸当回事是一种毛病,非要用摧残自己的脸要证明某种“专业”和“可塑性”,也是一种毛病。

  陆严河真的从来没有去故意地“自毁形象”去演一个角色。

首节 上一节 1139/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