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1045节

  詹芸:我自己开直播带货。

  柏锦:……拜托了,你又不是过气了,他们让你这么做,就不怕你的形象大跌,你身上那些代言都跑掉吗?

  詹芸:他们后面想到了,所以不提这个事了。

  在詹芸身上的一些大牌代言,是肯定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代言人突然一下变low的。

  柏锦:你有没有考虑过,你跟这边的合约结束以后,去哪?

  詹芸:没想好,更倾向于自己开工作室,但是李治百和颜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选择开工作室,而是自己续约,让我有点疑惑,是不是自己开工作室没有那么容易。

  柏锦:自己开工作室的前提可能还是得有一个像陈梓妍那样的经纪人,否则,即使再红,也要自己单打独斗,不一定能撑得过去。

  詹芸:是的,有时候看到陆严河遭受的那些黑和攻讦,我都在想,如果我没有经纪公司——虽然他们做得很烂,但没有这些的话,很有可能就撑不过去了。

  柏锦:那也不是,主要是自己开工作室,方方面面的开销都是自己承担,法务,公关,宣传,营销,商务对接……运营成本挺高的,尤其是如果你合作的都是业内顶尖的人的话,以你的人气和知名度,每年这些方面的成本都不小。

  詹芸:干脆我们以后一起成立一家经纪公司,抱团取暖。

  柏锦:现在我们都在上升期的时候,还是算了吧,等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再凑一块儿弄,矛盾少点。

  詹芸:你还是一如既往的直接。

  柏锦:我喜欢这样。

  詹芸:我也喜欢这样的你。

  -

  如果说《破产姐妹》的选角有着一种按部就班推进般的顺利的话,那《小鬼当家》那两个小偷的选角就是始终找不到合适人选的不顺利了。

  陆严河他们觉得适合的演员,都因为档期冲突,无法参演。

  以至于几乎都快要把圈子里的喜剧演员看完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

  陈寅坚持说,这部电影一定要有一个能被院线经理认可的知名演员,否则,即使电影再好,再卖座,可能都因为没有排片,上映不过几天就结束了窗口期。

  陆严河明白陈寅为什么这么坚持。

  《小鬼当家》跟《大海啊我呸》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虽然《小鬼当家》也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可它的定位就是一部商业片,那他们的运作思路,就应该是商业片的运作思路。

  商业片的核心,一有卖点,二有明星。

  《哈利·波特》三个主角都是新人没错,可其他的角色,堪称黄金配角阵容,一个没落,全都是在欧美名声赫赫的演员。

  哪怕是原版《小鬼当家》的两位演员,乔·佩西已经主演了《好家伙》,丹尼尔·斯特恩也已经有了《告别昨日》,在当时都是已经成名的男演员,尤其是后者,一开始导演克里斯·哥伦布都担心请不起,是制片方在预算上松口,才有了他们两个人的经典演绎。

  如果《小鬼当家》仅凭编剧是陆严河这一点,这部电影肯定不至于像普通的“三无”电影一样悄无声息地上映,但也肯定无法像《情书》一样,拿到足够的排片,保证想要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不至于增大他们的观影成本,看个电影还要跑很远才有一家电影院上映。

  有明星,才能保证前期有宣传点,保证基础的排片。

  而国内好的、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喜剧演员就那么多。

  “如果把范围扩大到非喜剧演员呢?”胡思维提问,“形象可以通过化妆等方式来调整嘛,不是只有喜剧演员才能演喜剧,很多跨界演喜剧的演员,在喜剧作品里也有让人惊喜的表现。”

  这个是当然。

  就像《小鬼当家》原版的两个贼的扮演者,他们也不是专门演喜剧的演员,但最后出来的效果却非常好。

  只是,真按这个思路去找演员,难度就更大了。

  一是有名的演员,都不敢轻易接非他戏路的戏。

  二是即使人家愿意接,人家演出来什么效果,也不知道。

  还是要试镜。

  但对一帮已经成名的演员,请人家试镜,即使是陆严河,也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可是,电影开拍在即。

  黄蜂也只有寒假有时间可以拍。

  一旦没拍成的话,就只能再等下一个假期了。

  陆严河硬着头皮,给很多人打电话,请他们推荐演员,然后主动联系人家,约出来见面,聊剧本,聊角色,再请他们试戏。

  因为这样的动静,演艺圈里很多人都知道了陆严河有一部电影在不停地见演员,却没有找到合适的。

  有好几个演技好的、实力派的演员都主动来跟陆严河毛遂自荐的。

  陆严河很纠结,很犹豫。

  他甚至都没有轻易请别人来试戏,因为从硬性条件来说,他们就不满足,他们名气不够大,无法打动院线经理,更没有办法给《小鬼当家》撑住明星的光环。

  他不想浪费别人的时间。

  可是,真让他对别人说,很抱歉,因为你不够红,名气不够大,所以我不能给你这个机会。

  这太扯了。

第654章 邀请

  “是的,这部电影的定位就是一部商业片,一部商业喜剧,第一主角是一个机智的小孩,对,这个小孩的演员已经定了,之前跟我一起拍过一部电影,很有天赋,叫黄峰。”

  “这两个笨贼,我们还是希望能够至少有一个大咖来演,不然,对这部电影后面选择档期的影响就太大了,没有大牌明星,拿不到排片嘛。”

  “贾龙老师来演?”

  陆严河一愣。

  “但是,这部电影的绝对主角还是这个小孩,贾龙老师这些年的电影,他都是绝对的主角,请不动他吧,而且,他今年寒假也要忙着《人在囧途之泰囧》的春节档宣传,估计没有时间。”

  “刘特立呢?”

  “刘老师?”陆严河一愣。

  刘特立……这位以演市井小人物出名的大咖,之前确实没有进入过陆严河的脑海中。

  一方面是因为他演的不是这种恶搞式喜剧,所以一开始都不在陆严河的演员画像中。另一方面,在陆严河的心中,刘特立是那种学院派的演员,他对艺术有追求,走的是表演艺术家的路子,人家来演《小鬼当家》这部电影,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但是,当他脑海中刘特立的形象跟《小鬼当家》的笨贼联系到一起的时候,陆严河又莫名觉得……有些吻合。

  刘特立绝对能够演得有趣。

  这种感觉就像是之前没想到就算了,想到了,好像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了。

  而且,刘特立的知名度、以及他如果来参演这部电影会产生的话题度,也完全符合他们对演员的要求。

  就是……刘特立老师未必愿意来演。

  三顾茅庐。

  这个词在陆严河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既然都觉得合适了,就应该三顾茅庐。

  陆严河抱着这样的想法,马上跟陈寅他们说了。

  陈寅一愣,问:“如果是请刘特立老师来演,这两个笨贼的人物设定是不是要做修改?”

  在剧本里,这两个笨贼都是三十岁到四十岁的中年人。

  陆严河说:“人物关系和剧本都不用大改,剧本中的两个笨贼,本身也是一个主导者和配合者的人物关系,他们两个其实都很蠢,但一个自认为聪明,如果刘老师能来演,他肯定是演主导者这个角色,以他的年龄,五十岁出头,充当两人组的智慧担当,另一个贼就得改得更年轻一点,一个脑子更愚笨、但是形象上比较高大的那种。”

  陈寅仔细想了想,根据《小鬼当家》的剧本,确实如此。

  陈寅又说:“这部电影,其实主题最适合的就是春节档。”

  “这部喜剧最大的特点,就是跟儿童片结合了起来。”陆严河说,“它是一部合家欢式的喜剧,它讲的主题就是家庭概念。”

  “我们是不是可以多找一些大牌演员来客串一下?”陈寅说,“我知道,电影它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内容要好,我认为这部电影现在的主题和内容都已经足够好了,笑点很密集,而且很耳目一新,跟市面上的喜剧电影完全不同。但是,越好的内容需要越大的宣传,才能够让人知道。这部电影不是群像戏,如果只靠刘特立一个人去竞争春节档,仍然还是比不过其他的电影。”

  陆严河想了想,说:“但是这部电影能够客串的角色,也就父母、警察、邻居、机场乘务人员……”

  “那就让这些角色都请当红明星来客串吧。”陈寅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得春节档的入场券。”

  陆严河问:“导演找得怎么样了?”

  陈寅:“之前咱们看中的卢笑川,他正在考虑,答应我,这周会给我答复的。”

  “哦,对了,如果我们请刘特立老师来演的话,预算可能要再追加一笔。”陈寅提醒,“原本我们给两个笨贼饰演者的片酬预算是两百万,但刘特立老师这边,片酬预计要给到五百万才能达到他的市场水平。”

  “行。”陆严河点头,“制作预算的事情,如果实际需要,可以追加。”

  -

  陆严河他们一行人是到了刘特立的家里,专程拜访。

  这位成名已久的表演艺术家,因为饰演人物和题材的关系,他一直到前两年才拿了最佳男主角的奖杯,在之前,一直不太受主流奖项的认可。

  但在国内的环境下,这都一直不影响他本身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口碑,足见他本身的能力了。

  陆严河一路上都在想,自己到底要怎么开口跟刘特立说这部电影。

  他怕刘特立想岔了,对这部电影产生别的期待。

  如果说,陆严河拿的是《龙门客栈》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这种题材的剧本去找刘特立,陆严河不紧张。

  因为他知道,刘特立肯定喜欢这样的本子。

  《小鬼当家》……

  陆严河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

  就像是拿着一幅卖得很好的工艺品去某位刺绣大师面前说,大师你看,这个样子你能绣吗?卖得可好了。

  大师恐怕会直接把你扫地出门。

  故而,陆严河一见到刘特立,开门见山说:“这是一个喜剧的商业片。”

  他们的来意,刘特立早就知道了。

  “听说是想要找我演个贼?”他笑着说。

  陆严河点头,“是的,一个跟一个小孩斗智斗勇的贼。”

  刘特立问:“小陆,你能跟我说说,这部电影如果你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你会怎么形容吗?”

  陆严河一愣。

  “啊?”

  刘特立指着茶几上的剧本,说:“我不是请你概括这个故事,我是想在我没有看这个剧本之前,知道它在你心中的定位。”

  陆严河认真地想了想,说:“对于大人来说,它是一个现实世界里的童话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它是一个像童话故事一样让他们快乐的现实故事,它快乐,温暖,让人高兴。”

  刘特立点点头。

  “我去书房看剧本,你们坐。”他拿起剧本,一个人进了书房。

  他夫人端着茶点过来了,招呼他们。

  -

  刘特立跟很多老一辈艺人一样,一路过来,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不容易。

  他夫人陈蔷和陆严河等人聊天,聊到刘特立过去,陆严河才知道,刘特立小时候在戏班子里唱过戏,扎扎实实地磨了很多年的基本功。

  后来,去了地方的剧团,跟着剧团走南闯北,吃了不少苦头,也长了很多本事。机缘巧合之下,开始演舞台剧,演小品,继而又有了去演影视剧的机会。

首节 上一节 1045/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