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当初她和胡婧以及袁荃三人前往北电的时候,不过也就过了一年多的功夫,却是时过境迁,大不相同。
胡婧眼神也是有些追忆,她幸运的参与了吴宸首部作品,算是混了个脸熟,随即又想起了常莉的交代,不禁有些疑惑:
“老师不是说他可能要拍一部昆曲的电影嘛,还让我提前准备来着,怎么吴导的意思好像是拍好莱坞电影?”
曾梨微微一愣,她还以为就她知道这消息,感情是常莉和大家都说了啊。
“.”
此时,吴宸还在完善的《黑牡丹》的初稿,打磨可以细水长流,但是女一和女二这两个角色选角已经迫在眉睫。
张继青还等着他送人过去呢。
就在这时,杰森·布朗姆致电过来,聊的倒不是票房的事,而是派拉蒙和福克斯探照灯询问吴宸新电影一事。
“他们以为你是打算把《黑天鹅》搬上荧幕,显得还挺着急。”
吴宸听着电话里杰森·布朗姆的笑声,随口一问:“那你怎么回复他们的。”
“当然,我说并不打算拍这一部,顺道告诉他们你打算拍一部纯正的商业片,派拉蒙顿时表示不感兴趣,倒是福克斯探照灯多问了两句。”
“还真是现实。”吴宸笑着应道,并不觉得有什么。
派拉蒙的表现太正常,在他们看来有价值的是《黑天鹅》,而且吴宸目前而言还未拍过商业片,谁知道能拍成什么样,风险太高,不合适他们。
福克斯探照灯是福克斯旗下专做独立制片和中小型电影的,认为接触一下并无不可,自然会多问几句。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四月,吴宸还在埋头撰写剧本,自信的凯哥则是已经携着《无极》在产品发布会上大放厥词。
起因是有消息称,冯小钢的《贵族》以及张艺某的《千里走单骑》等强片都将加入贺岁片大战。
记者问陈凯哥有没有做好应战准备。
不料陈凯哥直接高歌:“你们这种说法很容易让我想起三国演义,那么我是谁,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
现在好像角色还没有分配定呢。
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东风吹、战鼓擂,这世界究竟谁怕谁?”
陈凯哥这一番豪言,就连深居浅出的吴宸都从朴松日几人口中听到了。
恰好在学校里,陈凯哥代表的是导演系,而张艺某代表的则是摄影系,这一下两系之争又开始了。
“张艺某师兄这是文艺片,在贺岁档也太吃亏了吧。”
摄影系众人纷纷讨论着,而此时正在做后期的张艺某正和张卫平争辩。
“不要放去贺岁档,同档期有陈凯哥的《无极》,文艺片放去这个档期太吃亏了。”
张艺某没想那么多,本来这个档期就不应该属于文艺片的《千里走单骑》。
“凭什么?你怕陈凯哥?
他一部上亿的电影都没有,贺岁档是我们的天下,哪怕冯小钢来了,都得礼让三分。
就放贺岁档,我说的,明天我就对外开发布会,还给他陈凯哥面子了?”
张卫平大放厥词,扯了一张报纸,上面清楚写着“吴宸好莱坞新片《活埋》北美票房突破2500万美元关卡,三千万近在咫尺,国内两千万关卡在即.”
随即放在张艺某面前。
“你看看,你摄影系的师弟都比你想的明白,要票房就得拿国外票房啊,靠这点国内票房能干嘛?
那边三千万美元在即,国内顶天就两千多万人民币。
电影要成功,必须是一个艺术家与计算器的综合体。
我认为这就是中国电影的出路。
不要被外界骂你庸俗,什么拍电影竟是为了赚钱,张艺某越活越回去这种话给吓到,我就问你,不赚钱你艺术得下去吗?”
张卫平站起身来,神色激动,“文艺片偶尔拍一部就够了,下一部电影,咱们必须搞部大的,冲全球市场。”
次日,张卫平专程找来记者回复陈凯哥这段话:
“山上是不是真的有虎还不知道,有‘野心’是一件好事,但能不能实现‘野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一番回话,致使双方火药味渐浓,这将意味着:中国第5代导演中最为著名的两位导演将第一次展开正面的较量。
一场电影界的德比大战似乎呼之欲出。
而吴宸这边,《活埋》北美票房在进入第三周的第一天便直接冲破了三千万美元大关,虽然工作日票房已经跌落二三十万美元一天,但是这吴宸北美首秀成绩着实令人惊讶。
媒体纷纷加大力度报道,而与此同时,继吴宸《活埋》北美热映后,周星池日前又携《功夫》来到纽约开展宣传攻势,大开首映礼,意在乘胜进军美国影坛。
国内媒体自然是一片叫好,毕竟又一部国内电影冲击国外市场。
“周星池的《功夫》在好莱坞评价如何?”韩三评迫不及待问道。
“美国的观众、影评人均给予这部影片超越《少林足球》的评价。
在著名的烂番茄网站上,《功夫》的好评度达到85%,大部分都是溢美之辞”高成升立马回应道。
闻言,韩三评嘴角都压不住了,今年似乎要有几个大惊喜,先是吴宸,又来周星池,晚些日子还有个陈凯哥。
中国导演和中国电影难道要起飞了?
想到这里,韩三评连忙问了一句:“吴宸最近有联系你吗?”
“最近吴导似乎深居浅出,除了《活埋》的消息,都没其他消息,我前些天问了一声,吴导说还在写剧本”
“行吧。”韩三评颔首。
而此时,吴宸伸了一个懒腰,眼神恍惚的看向电脑屏幕,《黑牡丹》剧本的最后一段上终于多了一个句号。
“两个演员该找谁呢?”
吴宸靠在椅子后背,一时间陷入沉思。
第110章 你对戏曲感兴趣吗?试一试
四月中旬的午后,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宿舍,微风轻轻拂过窗帘,带来春日午后的慵懒气息。
吴宸合上笔记本,长舒了一口气,又揉了揉眉心,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着桌面,思索着女一和女二的人选。
沉思片刻后,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张继青的电话。
“张老师,我剧本初稿已经写完,您要不要看看?”
吴宸开门见山,作为拉进来的《黑牡丹》剧组的重要成员兼昆曲顾问,他自然要知会对方目前进度。
“剧本不急,我既然答应你,自然不会因为剧本出问题。”张继青的声音带着一贯的沉稳,“不过你人选选好了吗?”
“还在思索。”吴宸如实回答。
张继青沉吟片刻,缓缓道:“我给你推荐一个吧,准确来说,是老蔡推荐的。”
“蔡老师?”吴宸微微一愣。
“嗯,他有个昆曲的苗子,今年虚岁十六,一直专攻昆曲,被老蔡视为第五代接班人。”
张继青顿了顿,“人我之前见过,蛮符合你剧本里的描述,女一和女二似乎都能合适。
你要不要过去看看?需要的话,可以和老蔡沟通一下。
不过,她家人可能也会在场,毕竟还小。”
吴宸听着这番描述,心中不禁浮现出一个名字,他试探性地问道:“那位女孩叫什么?”
“李沁。”
吴宸微微一怔,果然是她。
没有犹豫,他很快联系了蔡正壬,对方痛快地应了下来。
挂断电话后,蔡正壬的神情却有些复杂,随后拨通了李沁母亲的电话,定好了见面时间和地点。
解决掉一桩心事,吴宸心情大好,拿起手机翻开企鹅,刘伊菲的消息刚好弹了出来。
“嘻嘻,下旬我就杀青回校啦,开心.”
吴宸嘴角微扬,回道:“师姐,欢迎归来,回来请吃饭。”
很快,刘伊菲回了一句,语气里满是不满:“为什么是我请你吃饭?
我这么辛苦,不应该你请我吃,犒劳我嘛?”
吴宸笑了笑,正准备继续调侃,脑海中却闪过前些天“襄阳大战”中刘伊菲的模样,以及上次探班时的场景。
他顿了顿,把编辑好的文案删除,重新写道:“我过些天要去魔都的上戏曲,找一个年纪和你差不多的人,师姐,你对戏曲感兴趣吗?”
“啊?你找谁啊?”刘伊菲第一时间关注的是这点,嘴角此时仿佛拖着油瓶般,手指飞快的在键盘上按着,“好看不?”
“没见过,谁知道好不好看。”吴宸忍俊不禁,“对了,你还没回答我,对戏曲感兴趣吗?”
“兴趣啊,那还是有的。”刘伊菲回道,“感觉上了妆特别酷,而且上了妆后,别人可能就认不出我了,就不会总是说,哎,那是刘伊菲.”
“行,我知道了。”吴宸笑了笑,结束了话题。
春日下午的微风吹拂着整个《神雕侠侣》剧组众人,刘伊菲靠在椅子上,嘟囔了几声,见吴宸不再回复,便继续调整状态,准备《神雕侠侣》最后的拍摄。
魔都,4月20日上午。
魔都依旧是繁华喧嚣,街道上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
阳光洒在石库门的老弄堂上,带着一丝淡淡的温暖。
穿过市中心的喧嚣,魔都戏曲学校坐落在MH区一角,校门口朱漆大门上书着遒劲有力的“魔都戏曲学校”六个大字。
教学楼前一池小荷塘泛着涟漪,透着股安静的书卷气。
校园内,古朴的教学楼在晨曦中泛着柔和的光,一些学生穿着戏服,在练功房里翻腾跳跃,空气中回荡着婉转悠扬的唱腔。
戏剧舞台上。
一群学生正在排练《牡丹亭》,李沁站在中央,身着戏服,眉眼低垂,动作婉转优雅。
台下,则是上海戏曲学校校长荣广闰与昆曲大师蔡正仁,以及李沁的母亲。
学生们窃窃私语,不知道为何今日特意安排众人一起排练。
而李沁心中了然,她悄悄望向舞台侧门,心中隐隐期待着。
李沁母亲站在一旁,眉头微蹙,略显担忧道:
“蔡老师,沁沁如果只是拍吴导的《黑牡丹》还好,但是如果进了娱乐圈,未来还能回来学戏曲吗?”
蔡正壬一脸复杂,“想回来自然是能回来,但还得看孩子愿不愿意回来。”
荣广闰微微点头:“吴导是国内有名的导演,也是为数不多能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中国导演,孩子拍他的电影倒是件好事。”
“这个我知道,报道我们也看了,票房都突破三千万美元了。”李沁母亲轻声说道,眼里透着复杂的情绪。
这个数字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敢做的梦。
就在此时,蔡正壬的手机铃声响起,他看了一眼屏幕,随即说道:“应该是吴宸到了。”
荣广闰点点头,笑道:“我已经安排人在门口接他了,蔡老师,不着急。”
与此同时,校门口,吴宸刚挂断电话,一个身着职业装的男子迎了上来,微微一笑:
“吴导,荣校和蔡老已经在等您了,请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