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782节

  钱进立马说:“请他上来,请他赶紧上来。”

  又一个能干事的来了。

  常住海就是他下乡去安果县农村找工匠时候收下的人才,这个人是大柳树公社民兵大队的副队长,部队转业下来的战士,还立过三等功。

  钱进准备让他去建筑大队当副大队长。

  陈井底管理人的本事不行,只是他是钱进的心腹和嫡系,用起来信得过而已。

  钱进提拔常住海进城,这也是他的嫡系,用来管理队员最合适。

  常住海当真是人才,大柳树公社不放人,是钱进这边给了好处,那边才恋恋不舍的放人,而且一直到现在四月底才把人放过来。

  此时建筑大队这边的旧城改造项目已经进入下半场,估计再过俩月就能全数完工。

  这么看,常住海来的有点晚了。

  不过好饭不怕晚,只要他是人才,那他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钱进手下太缺能带队的人才了!

  一身绿军装的常住海规规矩矩的进来,敬礼向他报道。

  钱进看着他利利索索的样子很满意,然后将一份报纸递给他:

  “把头版内容好好看一下,看完了我再跟你好好谈谈。”

  这是前天的《海滨日报》,然后在头版显著位置,用整整一个版面刊发了题为《从“忧居”到“安居”——海滨市旧城改造工程惠及千家万户》的专题报道。

  报道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安居升级”工程的背景、进展和成效。

  文章开篇便高度赞扬了市委市政府“心系民生、情牵百姓”的执政理念,肯定了政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投入。

  而报道的重头戏,自然落在了钱进和他带领的劳动突击总队身上。

  记者深入工地,采访了多位队员、专家和受益居民。

  然后文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这支队伍如何从最初的街道劳动突击队,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旧城改造的主力军”。

  常住海坐在桌子对面跟小学生上阅读课似的认真读了起来,还很郑重的将上衣口袋上挂的拿下来做了重点标注。

  他读完之后,敬佩的看向钱进:“钱总,您和劳动突击总队、劳动光荣建筑大队的光荣事迹我都了解了,你们太了不起了,我要向您和同志们学习。”

  钱进哑然失笑:“给你看这个,不是让你拍马屁,而是要告诉你,我调你入城是准备让你管理这个队伍。”

  常住海震惊的看向他:“啊?”

  钱进指了指报道中一段话:“这里注意过了吗?”

  常住海点头说道:“报告钱总,注意过了。”

  他重点读了一下:“在劳动突击总队成立之初,这支曾分散于各条街道的队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

  “大量待业青年聚集,精力无处释放,一度成为社区管理的‘老大难’。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事件时有发生,让街道干部头疼不已。”

  “然而,在突击纵队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在钱进同志的感召和引导下,这支队伍迅速实现了蜕变。”

  “他们组织学习班,提升文化技能;他们投身除雪救灾工作,展现责任担当;如今,他们更是成为了‘安居升级’工程的骨干力量!”

  “昔日的‘刺头’王小毛,如今是建筑大队瓦工组的骨干,技术精湛,工作认真;曾经的‘打架王’孙强,现在是副中队长,每逢劳动必然身先士卒,不怕脏不怕苦,带领所在的第八中队屡创佳绩……”

  钱进听到这里摆摆手:“对,就是这些,我要派你就是去管这些人。”

  “建筑大队目前扩军到了六百二十人,一共十六支队伍,其中十二支队伍是成熟的队伍,还有四支队伍全是业务骨干,人少,将在六月份扩充到千人规模。”

  “你要当副大队长,去管这一千人!”

  常住海当场震惊:“我、我们营作为野战主力营,当年营参战时候也不过才八百六十人,现在——上千人?!”

  钱进问道:“有问题?”

  常住海咬咬牙说道:“报告钱总,没有问题!”

  其实人数不是问题。

  钱进之所以要挖他,而不是在自己手下突击队员里选退伍兵当主管领导,是因为人家常住海在公社当民兵队副大队长。

  这年头民兵队还是补充性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乡镇的民兵可不少,拿大柳树公社来说,普通民兵足足有接近两千人!

  另外他名义上是副大队长,其实管的就是整个民兵大队。

  因为大队长是公社武装部门的领导,只是挂名而已。

  当然现在民兵不是全职的武装力量,每年分批次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而已。

  常住海平时一次性管理的人员大多在一两百人之间,但总体来说他是两千人级别的大型队伍的管理员,管理能力肯定是很强的。

  此时之所以感到踌躇犹豫,并非是要管的人多,而是管的这些人身份复杂。

  人家都是城里人,他是个乡下人。

  光这个身份差距,就足以让不少刺头不服他了。

  但常住海也不是善茬。

  既然钱进相信自己,那让他把手段施展出来,管理上千城里的青壮年也不成问题。

  看着他表情重回自信严肃,钱进笑了起来:“那就好,放心吧,我不会给你个烫手山芋的。”

  “你上面有个大队长,你看你没来的这三个月,他也管理的不错。队伍里还已经有了两个副大队长,一位是徐卫东同志,一位是石振涛同志,都是很出色的管理人才。”

  光靠陈井底肯定管不住劳动突击总队这些青壮年,所以钱进把徐卫东和石振涛临时派到了建筑大队当副大队长。

  但这是暂时的。

  徐卫东同时还管理着一家人民食堂火锅店,石振涛那边则还负责治安突击队。

  治安突击队的存在很有必要,以后它会改制成治安联防队,有自己人进入这样的队伍,等钱进给他们帮帮忙,到时候就能把自己人插入正式的治安所里。

  所以钱进需要常住海赶紧能带队,最好对建筑大队进行半军事化管理。

  到时候解放了徐卫东和石振涛,他另有重用。

  他继续往下说:“另外我还会再设立副大队长,所以你的压力不会很大。”

  “最重要的是,有任何问题如果你感觉棘手,那就随时可以联系我——我是你们的后盾,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后盾会解决。”

  这话从侧面告诉了常住海一件事。

  你们其实是我推出去的代理人,你们要是碰到管不了的事情可以找我,我来管。

  结果常住海脑瓜子没那么灵活,他误会钱进的意思了,当即表态说:

  “报告钱总,请钱总您放心,我有信心带好这支队伍,但我要向您讨一张军令状,我的管理手段会比较严苛,如果有人就是不服管教,那我要上手段!”

  钱进无语。

  不过他想让常住海对建筑大队进行半军事化管理性改造,这也是必须手段。

  他说道:“可以,就是你上手段之前跟我打个招呼。”

  “另外如果有什么你感觉不好解决的事,也可以向我汇报一下,咳咳,我的意思是,咱们虽然认识时间短,但我信得过你,你这个副大队长呢,其实也是我和队员们沟通的桥梁……”

  他把话点到这个份上,常住海终于明白了:“好的,请钱总放心,我有数了。”

  考虑到常住海本来也是有编制人的人员,钱进本想先把他编入核准委。

  工作关系留在自己单位,但人去劳动突击总队工作。

  常住海不在乎这点,等钱进说了自己的打算,他就表明态度愿意将自己劳动关系放入劳动突击总队去。

  劳动突击总队现在是没编制的,他们跟市里的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一样,属于社会群团类组织,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事业编制。

  确切的说,这支队伍是市府领导的海滨市待业知青和劳动分子自愿结合的新型服务性的人民团体。

  常住海表明的态度让钱进更加满意。

  是个能当断则断的狠角色!

  他中午趁着午休的时间,就把常住海给陈井底带了过去,晚上又给劳动突击总队目前的领导干部队伍开了个临时会议,将常住海介绍出去。

  得知常住海是之前管理两千名民兵团体的领导,陈井底欣喜若狂。

  来强有力的帮手了!

第371章 城建工作受赞,建工培训班开设

  同样在四月底,IBM推出了首部个人电脑。

  钱进关注外国媒体报刊,发现此时欧美能人辈出,个人电脑一经推出就引爆了电子传媒圈。

  就在这个时候,省府召开各地市主要领导干部大会来探讨社会闲置劳动力安置问题。

  钱进以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的总队长身份参会。

  成为了本次重要会议中,唯一的非市府主官人员。

  他等于是一位特邀嘉宾,开会的时候进行了发言,分享他安置海滨市回城知青和待业青年的经验。

  钱进提出了开门广纳人才、工农兵结合走新路等方针,这成为了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把手听闻后对他的成绩大加褒扬:

  “钱进同志带领队伍在海滨市取得了了不得的成就,尤其是在解决知青工作问题和以前劳动突击队队员思想改造工作上,他做的很好。”

  “我最近通过个人渠道得知了现在海滨市一些市民的反应,他们都说,这劳动突击队员们不再是街坊邻居眼中的麻烦,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成为了真正的‘城市美容师’和‘建设者’!”

  “这种转变,我认为是‘以工代训、以工促稳’模式的巨大成功,更是海滨市在解决待业青年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探索出的宝贵经验……”

  他在会议上亲自做了批示,要求各部门学习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的经验,将解决待业青年就业与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相结合。

  上级报刊对此次会议进行了隆重报道,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将有关领导对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的评价放了出来,还称赞海滨市的做法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意义”。

  对于劳动突击队员们的口碑转变,这是钱进当下颇为得意的一件事。

  上级领导的夸赞是事实。

  五月份海滨市绿草红花茂盛,阳光和煦温暖,老百姓很少待在家里,尤其是老人,没事干的时候他们会出来晒太阳、聊天。

  钱进回到海滨市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外出检查工作的路上,总能通过街谈巷议听到居民们对劳动突击总队提出的看法。

  对于以前被称呼为盲流子的队员们,市民们现在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提到这些人,很多居民会皱眉摇头。

  主要是一群回城知青没有工作凑在一起确实容易不务正业,偷东西打小孩的都算是小事,有些荷尔蒙旺盛的青年会跑到女厕所偷窥!

  像嵩山路、太行山路这些老城区街道,左邻右舍对突击队员很抵触。

  即使突击队要去帮忙搞卫生,他们都不愿意接纳,前几年社会上有个说法:

  海滨市的贼,八成跟突击队有关系,白天突击队借着搞卫生、干劳动的借口进居民楼,那其实是去踩点的,晚上小偷和飞贼便针对性的去偷去抢。

  现在完全不一样,钱进偶尔从人群边上经过,听到的关于突击队员的评价统统变成了正面:

  “现在突击队那帮人改性子了,真是在干实事……”

  “我家那小子以前游手好闲,现在在建筑大队干得可起劲了,人也懂事了!”

  “他们的服装厂真厉害,开了三个了吧?我看现在她们又生产什么琼瑶服?哎呀,那生意可真好……”

  人民服装厂规模扩展很快,主要是确实能赚钱。

首节 上一节 782/7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