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系学霸 第187节

  一篇论文,被发布在了国内顶尖的人文社科刊物上。

  《论网络文学作品叙事当中的两难原则及其社会属性——以周越教授的‘道诡’为例》。

  这篇论文被发布在《当代文学》期刊上。

  这是国内最顶尖的社会科学期刊之一。

  也是当代文学领域的领头羊。

  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为在这之前,根本没有任何关于网络文学的著述,能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国内最顶尖的期刊论文上。

  网络文学逐渐的被主流的文学所接受,但这个接受是需要漫长时间的,现在那些主流的文学作家们,只是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东西而已,对其褒贬不一。

  甚至于说听说了一些风声之后,对于网络文学就存在着一些刻板的偏见。

  当然这种偏见是很正常的。

  新兴事物很难去辨别它的实用性和商业化价值。

  但是这篇论文似乎是一个号角一般。

  从无到有。

  把网络文学抬进了这个文学的殿堂之中。

  很快这个期刊就收到了很多匿名的投诉信,甚至还有一些实名的投诉。

  说网络文学这个论文,凭什么能够登上当代文学的期刊?

  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或者是走了什么后门?

  不然的话,就以国内对于网络文学的态度而言,他们也很难想象,这篇论文直接出现在这种级别的刊物上。

  为此,《现代文学》杂志特地为这一篇论文做出了说明。

  说这篇文章里面的学术性绝对足够发布在这个杂志上的。

  文章里面用“两难性”,来解释和衡量一个作品的基本取向,已经具有足够的学术价值。

  至于说举例子是不是网络作品,那是他们在学术性后面要考虑的东西。

  偏偏很多的学者看过了这篇论文之后,确实觉得学术价值很高。

  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

  这就已经足够了。

  尤其是这个论文当中提出的“两难性”来衡量剧情的标准,而且甚至给这个两难性加上一些社会属性。

  比如带着一些两难的思考,和一些现实生活中看似两难,但实则没有选择的议题。

  至于说后面附带的作品是不是网络文学,那已经不太重要了。

  光是这个核心论点,就已经足够让这一篇论文成为这个期刊的录取因素之一。

  事实上,周越是在几个月之前做的报告,但却也一直没有顶尖的论文出现。

  因为他说的两难性,几乎已经和网络文学绑定了。

  而且这个题目很小。

  不值得单独的为这一个题目去单独做一篇论文。

  如果和网络文学联系起来,那么这个题目也就很圆满了。

  只是。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网络文学究竟是不是文学,暂时还没有一个定论。

  很多知名的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就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了。

  更不要提这篇文章还结合一些社会现象,来更映衬这种两难。

  这文章发布出来之后,肯定会得罪那些不把网络文学放在眼里的传统文学研究的大佬。

  所以,那些知名学者基本上不愿意触这个霉头,或者哪怕是教授级别的,也不想做这种事情。

  林洛羽看着论文的发布,他知道,这一篇文章就足够自己毕业了。

  哪怕是申请博士,似乎也已经足够了。

  毕竟这是文学领域最为顶尖的期刊之一。

  那些大教授们不敢写,怕吸引仇恨,但是他是学生,可以写。

  传统文学研究的大佬,不会记恨上他。

  和他计较,那就太掉价了。

  至于说期刊的那些编辑主编,他们地位极高,完全不惧怕这些。

  是以,只要这篇文章发布出来,受益人,就只有他自己了。

  事实上,这篇文章改了好几次稿子,几个月的时间才发布出来。

第191章 把天捅个窟窿!(求月票!!!)

  这件事,从林洛羽文章发布开始,就已经转为了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震动。

  这篇论文,给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很多老一辈的学者纷纷发声。

  很快。

  一则聊天记录被发布了出来。

  “平州大学在搞什么,还搞网络文学的培训基地,他们平大,是想要把网络小说这种东西,堂而皇之的抬进文学殿堂吗?”

  “还教人去写这种网络作品,这不是误人子弟吗?网络小说有什么好写的,有什么用处?有半点价值吗?”

  “还是说,他们那边的一些学者,研究不出来什么东西了,想要把网络小说抬进来,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可笑,我还真的去看过网络小说,什么兵王校花的,一写写个几千章都写不完,但那种东西,你说能跟当代文学的那些表现山乡巨变的题材相比?”

  “真是脸都不要了!”

  “平大真是给我们上了一课啊,他们拿着别人的东西,来发自己的见解,当真是把我们当猴子耍。”

  “网络小说,就说小说的,说什么网络文学?”

  “网络小说是文学吗?什么时候文学等于文字了?而且网络小说的门槛那么低,识字不识字的人都去写了,甚至还真有人赚得到钱,他们之中,真的有人懂什么是文学作品吗?知道什么是思想内涵吗?”

  “千百年后,别人会把《凡人修仙》奉为圭臬吗?”

  “真的以为,什么人都能来写作品了,什么东西都叫文学了。”

  这个讨论,影响的范围很深。

  哪怕是平大。

  也开始承受这种学术界带来的压力。

  这则聊天记录很长。

  但句句都在控诉平大。

  显然,那人的低位很高。

  就连发文的学生都不去指责,直接开始攻击平大。

  直言平大的网文实训基地,一点用处都没有。

  然而,这个聊天记录倒是让很多人赞同。

  “教别人写网络小说?大学生兼职写小说?先不说能不能赚到钱,据我所知,网络小说几乎是最没有什么前景的行业了,即便是头部作者,也比不上其他行业的中层。”

  “赚不到钱,没有社会地位,行业又不稳定,平大要培养全职作家,想要把人都带沟里去是吧?”

  “网络小说居然能够堂而皇之的进入文学之中,如果说道诡的话,那我没意见,如果是其他的网络小说的话,我不觉得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地方。”

  “悦动给了你们多少钱,居然能够在大学里面教网络小说的写作?”

  “简直是误人子弟!”

  “……”

  铺天盖地的质疑声音。

  林洛羽彻底的没了脾气。

  他们平州大学,第一次遭受这么铺天盖地的攻讦。

  以至于一时间有些疲于应对。

  不过还是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应。

  “第一点,我们开办这个网络文学实训基地,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网络文学,并且可以有一些孩子,能够在网络文学上面发布一些作品,来缓解一些经济上的压力。”

  “网站有六百块的全勤,甚至是底薪,这已经是足够让一些孩子们在很多时候,不用过得那么拮据,而且是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兼职,我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第二,我们也不觉得把网络文学作为一个当代文学的题材来研究,是一种很掉价的行为。”

  “就比如最近大火的‘新东北作家群’,有太多的人没看过他们的作品,他们作品的传播程度甚至不如这些网络小说,你们说是表现那些底层人物,表现山乡巨变的主题,表现出时代文学的先锋性,这没什么问题,但是按照传播渠道和受众的理解来看,一个新的领域的提出,或许只是养活了一些文学研究的学者。”

  “再比如,此前提出的一些学派,比如白洋淀派,甚至有些作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纳入了进去,只是因为一些地域的原因,你说他们写作风格相同吗?可能也不尽相同吧。”

  “这些东西我觉得甚至要比网络小说纳入到文学研究的领域更加的值得探讨。”

  “第三,当代文学之中,那些最为顶尖的作品,至少有六成到八成,是出自一些非科班出身的作家之手,我们是中文系出身,中文系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我们不培养作家,只培养精英的读者。”

  “能够从中文系之中走出来的好的小说创作者少之又少。”

  “还有最后的一点就是,你们一直在强调的是大众文学的雅俗趣味,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网络文学逐渐已经变得更好了起来,就连周越教授这样的高级人才,也会去进行网络小说的创造,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甚至在商业化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一些顶尖的传统作家,读者受众能够接受,已经是一个鲜明的证明。”

  “再者,我们要说的是,现在短平快的文化依旧在不断的流行,不仅仅是小说,这种网络文学的形态,似乎是一个时代的必然。”

  “所以,商业化的文学写作,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这一篇声明一出。

  整个学术界几乎都宁静了一瞬间。

  平大在干什么?

  他们是想要把天捅个窟窿是吧?

  这是从被质疑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到直接把当代文学的遮羞布直接撕了下来?

  当代文学友好的作品吗?

  有!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好的作品也就只有那么几部而已。

  值得单独列个学科,去被那么多的学者讨论吗?

首节 上一节 187/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