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板。”
张寅嘉笑着点了点头,显然对自己的新职位和新待遇都比较满意。
在致富宝时,他看上去风光无限,但P9只能算是中层管理人员,而陈延森给他的职位,却是橙子支付的项目总负责人。
直接向大老板汇报!
尽管此时的橙子支付,刚从橙子科技和拼呗商城中剥离出来,所有员工加在一起,只有200人出头,与致富宝2000多人的规模无法相提并论,但张寅嘉却无所谓。
在他看来,橙子支付的期权价值,要远远高于致富宝。
拆分橙子支付时,陈延森并没有跟企鹅和DST打招呼,因为在接受两家的融资前,他就提前把橙子支付单独拎了出来。
劳动合同和工资发放,走得都是橙子支付的公司账号。
这200多人只是占用了橙子科技和拼呗的一部分办公区而已。
毕竟一开始,橙子支付的研发工程师和运营人员,总共只有三十多人,没必要为他们再单独租一栋办公楼。
陈延森和张寅嘉又聊了一会,主要是沟通橙子支付在2012年的盈利业务方向。
这方面张寅嘉经验丰富,哪怕不动脑子,把致富宝的那套搬过来都成。
反正核心的盈利点,无非就两种:支付手续费和理财产品的销售佣金。
一个小时后,陈延森摆摆手,示意张寅嘉可以出去做事了。
等张寅嘉离开后没多久,林晨峰的电话就打了进来:“陈总,您昨天提的要求,马总同意了。”
“行,我知道了,签约的事我会让高伟林跟你对接。”
陈延森简单回复道,接着寒暄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企鹅的这两亿资金无关紧要,他更看重对方的流量资源。
之后三天。
裴毅带着团队,迅速搞定了写字楼,并以龙漕路为中心,在附近搭建了13个地推办公点,将服务范围覆盖了大半个许汇区。
2月1日这一天。
筷跑外卖正式登陆沪城,市场部不仅在电视、报纸、流媒体和门户网站上投放了广告,还安排了一部分没有订单的骑手,站在商业中心发传单。
同时,云速快递的员工在派件时,也会顺手递上一张筷跑的宣传单。
“筷跑外卖,首单立减12元!”
一时间,筷跑的广告遍布整个许汇区。
“嘭!”
章旭豪坐在办公室,拿着一张筷跑的宣传单,不由地深吸了一口气。
他没想到,筷跑来得这么快!
二月的第一天,就杀到了沪城。
第一波的宣布力度就这么大,线上线下的广告随处可见,就连QQ弹窗,都为沪城的用户,推送了筷跑外卖上线的消息。
在流量加持下,筷跑进入沪城的第一步,走得极为顺利。
中午十二点,直接爆单。
廖威临时抽调了100名快递员,换上筷跑外卖的工作服,帮裴毅缓解配送压力。
一个上午,总订单突破1万,把两百多名骑手累得够呛。
饿了么在许汇区的外卖员,则根本接不到订单,不是系统不派单,而是这个区域的外卖订单,都被筷跑给抢走了。
午高峰之后,随着订单减少,不管是饿了么还是筷跑的骑手,都聚在商业街的空地上休息。
“兄弟,你们筷跑外卖的单价怎么样?”
这时,一个饿了么骑手,主动上前搭话。
“算上冲单奖励,一单七八块,你们呢?”李州说完,笑着反问道。
要知道,庐州平时的单价只有五块出头。
他一听公司要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骑手去沪城,而且单价要高出两三块后,没有丝毫犹豫,就跟着裴毅来到了沪城。
“靠!饿了么这边才六块!”
这么骑手听了之后,心里顿时有了落差感。
“你们有五险一金吗?有意外险吗?有底薪吗?有季度奖金吗?”
李州倒没有恶意,只是好奇地问道。
底薪?
五险一金?
一连几个问题,把这名饿了么的骑手小哥给问懵逼了,脑子掉帧了几秒,随即反应过来,不可置信地问道:“这些你们都有?”
“肯定啊,我们连电瓶车、餐箱和工作服,都是公司免费发放的,你们不会连底薪都没有吧?”
这次轮到李州震惊了。
他觉得筷跑有的,饿了么作为竞争平台,应该也有才对。
你们不会连底薪都没有吧?
李州的这句话太扎心了,这名饿了么的骑手,差一点骂出声来,可他脑子一转,突然问道:“大哥,你们还招人吗?”
“当然招了,特么的,一上午差点累死老子。”
李州咧嘴,先是笑了一下,接着骂道。
“去哪里面试?大哥给我指条路。”饿了么骑手连忙追问道。
“不是哥们,你要跳槽啊?”李州愣了愣,哑然失笑道。
“大哥,我也想加入筷跑。”饿了么骑手苦笑一声,跟李州坦言,饿了么什么福利都没有,连电瓶车都是自己买的。
李州这才知道,原来筷跑的待遇,对饿了么骑手的杀伤力这么大。
结果几个小时后,饿了么在许汇区的骑手,有一大半的人,都换上了新衣服,摇身一变,成了筷跑外卖的骑手。
只是在送餐时,话术说得还不够利索,偶尔蹦出来一句“饿了么祝您用餐愉快。”
搞得用户一脸茫然,还以为筷跑和饿了么是同一家公司呢。
随着下线的骑手数量越来越多,章旭豪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得知这帮人全部转投筷跑外卖后,差点气吐血。
第214章 周弘毅:360的四亿用户去哪里了?决裂,骂战!
国定路335号,饿了么总部。
“截止七点半,许汇区的配送单量为713单,目前还在线的骑手只剩29人,占该地区三成。”
负责市场部的汪渊眉头紧锁,逐一汇报道。
环比昨天的订单数据,饿了么在许汇区的市场份额,暴跌九成,就连外卖骑手都跑掉了七成。
一时间,会议室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章旭豪摘掉黑框眼镜,点燃一颗香烟猛吸一口,烟雾在胸腔翻涌,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
他看向一旁的康嘉问道:“你是物流部门的负责人,现在许汇区的骑手基本都跳槽去了筷跑,你说该怎么办?”
作为饿了么的创始人之一,康嘉主要负责商户合作、地推扩展和配送业务。
在项目初期时,他白天送外卖,晚上和章旭豪一起写代码,许汇区那些跑路的骑手里,更是有不少跟着他打拼过三四年的老伙计。
可在面对筷跑每月1600元底薪、五险一金、意外保险、季度奖金和恶劣天气补贴的优厚条件时,这些人却瞬间动摇了。
短短一个下午,就跑掉六十多人,剩下那二十多人,不过是在观望饿了么总部的态度。
“只有涨薪一条路,否则我们辛辛苦苦在杨浦、虹口、静安和许汇区打下的市场,恐怕用不了两周时间,就会被筷跑抢走。”
康嘉摊了摊手,一脸无奈道。
主管行政和财务的邓烨,适时开口道:“按饿了么当前的订单规模,如果把骑手薪资拉到与筷跑持平的程度,每个月物流部门的人力成本,就得额外增加30%的支出。”
“筷跑有的,饿了么也要有!康嘉,通知所有骑手站点的负责人,从二月份开始,饿了么的全体外卖员,全部缴纳五险一金和意外险。”
半晌之后,章旭豪猛地站起身,冲着康嘉吩咐道。
他明白,若不赶紧行动,一周之内,饿了么骑手就会全跳槽到筷跑。
“我会尽快拟定全新的劳动合同。”
邓烨点点头,他见章旭豪下定了决心,立刻回应道。
“没问题,我马上去打电话,先把骑手团队的人心稳住再说。”
康嘉微微颔首道。
筷跑与饿了么的初次交手,以饿了么完败收尾。
与此同时。
两家外卖平台争抢客户的新闻,经自媒体博主报道转发后,很快冲上了热搜榜前20。
“羡慕沪城地区的网友,上午在饿了么点一杯不要钱的奶茶,下午在筷跑点一份不要钱的炸鸡排,日子惬意哟!”
“@筷跑外卖@陈延森金陵什么时候上线筷跑外卖,我等不急了!”
“虽然饿了么是沪城的本土企业,但有一说一,论服务质量,还是筷跑更好!”
“筷跑CEO也是沪城本地人,再说了,我吃个外卖,难道还要看老板的户籍?”
“第一次点筷跑外卖,骑手打电话过来和我说外卖被偷了,还好平台又送了我一张12元的无门槛红包。”
网友们聚在评论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尤其以沪城当地的网友居多,反馈的意见虽杂乱无章,但大多数点过筷跑外卖的用户,都有统一的印象:配送及时,骑手衣装整洁,脸上带笑,说话有礼貌。
这让沪城有外卖需求却从未下载过筷跑的网友,纷纷在橙子应用商城、豌豆荚和应用宝里搜索“筷跑”,然后安装试用。
一小时后,微博涌现出更多的沪城网友评论。
“饿了么的配送速度真不行,平时我只敢点奶茶和卤味小零食,根本不敢点热饭热汤,经常送来都凉了,这个筷跑完全不一样,不到半小时就送来了。”
“App首页有文案说明,承诺商家出餐后,29分钟之内送到,比时效,饿了么真该跟筷跑学学。”
“学?怎么学?我今天跟筷跑的外卖小哥聊过,人家有底薪、有五险一金、有季度奖金,电瓶车、工装服、头盔和外卖箱,都是公司免费提供的,月薪保底七八千。”
“多少?七八千?楼上的兄弟,能不能把评论删了,我有个兄弟,他看了有点难受。”
2012年的沪城,很多大专、渣本的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起薪连4000元都没有。
就在网上热议之时。
裴毅、寇震等人,也都在办公室里,盯着当天的实时数据。
“2.1万单!销售额67.9万!不愧是沪城,客单价比庐州高了一大截。”
寇震笑着说道。
“第一步比我想象的顺利,好在有云速的兄弟支援咱们,否则卡单、爆单,都会造成商家和用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