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215节

  走到巷口时,王子豪问道。

  “不用了,你们玩就好。”陈延森挥了挥手,坐进宾利车后排,吩咐小李先回盐业公司的家属区,去接老陈。

  坐在车上,陈延森不由地回想起上一世,每逢大年三十,他顶多只给老陈打一通电话。

  之后再随机挑选一个女性朋友,陪他过春节。

  银色宾利一路疾驰,向着西城驶去。

  与此同时。

  庐州的筷跑骑手,依旧穿行在大街小巷中,忙着为客人送餐。

  临近春节,活动组又策划了一场年夜饭的专题活动,参与商家大多都是连锁餐厅,谁曾想效果出奇的好。

  原本今天只安排了200名骑手在线挂单,可还没到五点,所有的活动餐厅就爆单了。

  在这座七百多万人的城市里,没能回家过年的打工人,要比裴毅想象中的更多。

  于是夏翔宇,紧急又召集了100多名骑手,这才缓解了订单配送压力。

  李州便是其中之一,他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外面的天色虽冷,但他的心却是火热的。

  今天上线的筷跑骑手,除了500元的加班补贴外,还有一系列的冲单奖励,他瞥了一眼手机屏幕,一共37单,收入却有592元,单价拉到了16元。

  这要是干一晚上,还不得搞个1000元!

  李州咧嘴一笑,骑着电瓶车,赶往庐州太太取餐。

  另一边。

  陈延森陪老陈吃完年夜饭,又让小李把人送回了小区。

  他则进了一家酒店,在顶楼开了一间行政套房,站在玻璃幕墙前,掏出手机给宋允澄打去电话。

  “你不在,我睡不着怎么办?”

  陈延森嘴角挂着一抹混不吝的坏笑,轻声问道。

  “陈老板这么大的人,还没学会一个人睡觉吗?”宋允澄反问道。

  “过来陪我。”陈延森直奔主题道。

  “我我走不开的,总不能跟小姑说,大年三十还要去老板的房间,跟他汇报工作吧?”

  宋允澄笑着调侃道。

  “你这么聪明,肯定能找到借口,我在酒店等你。”

  陈延森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嘟嘟嘟——”宋允澄听着话筒里的忙音,脸色一僵,气得牙痒痒。

  这家伙根本不讲道理!

  庐江和春申相距一百多公里,走高速都得两个小时。

  可她想了想,还是转身进了堂屋,对小姑和小姑爷说:“韩雪约了我,还有几个同学,一起打麻将,要是结束的太晚,我就在她家睡。”

  韩雪是宋允澄的高中同学,小姑是知道的,但在她的印象中,宋允澄很少打麻将,更别说是通宵麻将了。

  小姑思索片刻,虽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说什么,只是叮嘱一句:“外面冷,多穿一件衣服,别冻着了。”

  宋允澄听后,不禁长舒了一口气,拿着车钥匙就出了门。

  “小橙子的变化真大。”小姑望着宋允澄的背影,不由地感慨道。

  “小橙子也算转运了,谈了一个优秀的男朋友,这才二十岁,又是电商公司老板,又是科技企业总裁,身家上百亿。”

  小姑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笑着附和道。

  “小橙子自己也争气呀,她跟着陈延森卖电话卡、出差拜访客户,哪一笔生意不是她辛辛苦苦谈下来的?”

  小姑瞥了丈夫一眼,开口反驳道。

  “是是是,你说得在理。”小姑爷嘿嘿一笑,并没有跟妻子争辩。

  宋允澄出了门,按下解锁键,上了阿斯顿马丁Rapide的驾驶座。

  放假之前,陈延森把车钥匙给了她,让她留着回家开。

  原本她还不明白陈延森的用意,但当她开着这辆车回到庐江后,明显感觉到了亲戚朋友的变化。

  其实宋允澄心里挺不是滋味,四年前,家里出事以后,除了小姑愿意照顾自己和哥哥外,其他的亲戚唯恐避之不及。

  所以,哪怕她现在赚了钱,也没买一瓶酒、一盒烟,去看望那些‘叔伯婶姨’。

  深夜的高速路无比冷清,有时十几分钟,都看不到一辆车,

  还没到十点,宋允澄就赶到了春申。

  “师父,下来接我。”宋允澄把车停好,走进了酒店大厅。

  陈延森收到短信,放下电脑,乘坐电梯来到一楼。

  “是不是想我了?”宋允澄抿嘴,白皙的脸蛋上泛起一抹绯红,笑吟吟地问道。

  “你猜。”陈延森神色平静地说。

  “你一个电话,我就过来了,还听不到一句自己想听的话吗?”

  宋允澄嘟嘴,可怜兮兮地望着陈延森。

  “行啊,胆子大了不少,敢跟老板提要求了是不是?”

  陈延森抬手,在宋允澄的脑袋上敲了一下。

  宋允澄立马痛得龇牙咧嘴,陈延森这狗东西,手上的力气好大。

  “陈扒皮。”宋允澄小声骂道。

  “明天带你去见我妈。”陈延森径直走进电梯,随口说道。

  宋允澄连忙追了上去,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大着胆子问道:“萌洁是不是也去过?”

  “她?当然没去过。”

  陈延森实话实说。

  “嗯,好呀。”宋允澄拉着陈延森的胳膊,乖乖点了点头。

  回到房间,陈延森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手指飞快地敲着键盘。

  “这是什么?”宋允澄好奇问道。

  “一款语音识别工具的代码框架,我打算在下一代的橙子手机里,内置一款智能语音助手。”

  陈延森回答道。

  “类似Siri这种?”宋允澄坐在床边,接着问道。

  “差不多,不过我觉得CMU Sphinx不好用,尤其是识别准确率低、训练效率低,还没有可视化的操作界面,所以我才想着自己开发。”

  陈延森说话的同时,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下来。

  说完他见宋允澄一脸疑惑,便补充道:“CMU Sphinx是一款开源语音识别工具,主要用来处理语音和文本数据。”

  “你懂的知识可真多。”宋允澄眼中,闪过一抹崇拜的神色。

  “姿势当然懂得越多越好。”陈延森微微一笑,快速把模型架构的设计工作收尾,随即合上电脑,抱着宋允澄往浴室走去。

  第二天上午。

  陈延森带着宋允澄去了一趟北山。

  “原来你妈妈这么漂亮,可陈叔叔……”宋允澄恭恭敬敬地上香,在看到梁慧珍的照片后,满心疑惑。

  “老陈年轻的时候,有我几分帅气的样子,现在年纪大了,整天不修边幅,才一副潦草颓废的模样。”

  陈延森笑着说道。

  “难怪陈叔叔小时候总踹你,我估计,每一脚都事出有因。”宋允澄捂着嘴笑道。

  陈延森翻了个白眼,没搭理她,冲着墓碑,在心里问道:“妈,你看这个怎么样?要是满意,就给儿子托个梦。”

  宋允澄在春申待到十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庐江。

  接下来几天,陈延森宅在酒店,继续完善语音识别工具的声学、卷积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他只负责构建框架体系,具体的细节工作,会交给来自华科大、庐州工业和徽安工业大学的毕业生。

  通常,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一款语音识别工具的开发工作,因为既要掌握语音信号的处理技术,又得精通编程语言和算法模型。

  可陈延森早就积累了大量相关的技术储备,在别人眼中,属于复杂且综合性极强的研发任务,对他来说,只是初级难度罢了。

  等到1月27号时,这款被命名为“语析”的语音识别工具开发,就已经完成了整体框架的构建。

  但距离上线,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款语音识别工具最核心的功能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文字信息,但这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撑。

  要想识别不同性别、年龄、方言、语速的语音,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录制的语音,都需要海量的语音数据,并经过准确的文本标注后,才能启动训练模型。

  如今的“语析”不过是个空壳子罢了。

第212章亿估值,筷跑登录沪城,外卖大战开启!

  1月28号,陈延森乘车返回虚城。

  临走前,他在城外给陈国宾买了一套独栋别墅,三百多平米,精装修,家电齐全,能拎包入住。

  用赵思远的原话说:房东是他朋友,去了深城发展,这套别墅已经空置了两年,陈延森买下来,也算帮了他的大忙。

  陈延森自然不会相信,心里猜测,这房子保不齐就是从哪个开发商手里要来的。

  但他也不介意,反正购买价格与市价持平,手续完整,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至于陈国宾住不住,以及能不能住得习惯,陈延森才懒得去管。

  蚌淮高速上,一辆宾利慕尚和一辆宝马750,一前一后地行驶着。

  陈延森坐在汽车后排,脑子里琢磨着快的打车的营销推广方案。

  程伟星打算邀请一部分司机和乘客进行小规模的灰度测试,先收集使用反馈,再进一步优化调整,争取在上线之后,保证订单匹配算法和支付流程的稳定性不出问题。

  同时组建地推团队,为所有成员提供全方位培训,确保每一个人都要熟悉产品功能和推广话术。

  一开始,程伟星想把线下推广工作,交给第三方的地推公司,但被陈延森拒绝了。

  首先,他非常了解这些地推公司的底色,做事敷衍,数据经常造假,钱花了,却没有效果;其次,快的打车团队的成员,如果不去线下近距离接触司机和乘客,就很难发现用户的真正痛点。

  另外,程伟星借助杭城大学生创业联盟执行董事的身份,轻松搞定了当地的两家出租车公司高层,对方愿意尝试,向自家旗下的出租车司机推广打车软件。

  至于线上推广,程伟星就不用担心了,仅靠橙子手机应用商城,就能为快的打车带来超2000万的曝光量。

  与上一世相比,快的打车的预估上线时间,足足提前了半年。

  而滴滴打车的创始人陈维,至今还在致富宝担任B2C事业部副总经理,丝毫没有辞职创业的迹象。

  去年12月,陈延森找猎头挖过陈维,想让他加入森联资本,负责橙子支付项目组,但被对方给拒绝了。

  由此可见,此时的陈维,甚至连跳槽的想法都没有。

首节 上一节 215/2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