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213节

  另一边。

  宾利车驶入通淝门,朝盐业公司的家属区开去。

  十分钟后,陈延森下了车,抬脚上楼。

  附近几栋楼里,传出轻微的讨论声。

  “宾利慕尚,这车落地得600多万!谁家的车?”

  “还能是谁家的?3单元401,陈国宾儿子!”

  “哦,我想起来了!听说那个橙子手机,就是他儿子搞出来的,去年赚了好几亿。”

  “几亿?几十亿都不止!”

  陈延森皱起眉头,以他的体质和精神力,倒不用在意安全问题,可老陈呢?

  保不齐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他边走边想,来到401门口,才发现大门敞开着。

  陈国宾系着围裙,听到门外的动静,从厨房里探出头说:“还有两个菜,你先去洗手。”

  “老陈,还是去外面吃吧,你对自己的厨艺,心里就没点数吗?”

  陈延森笑着打趣道。

  在他印象里,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很少在家吃饭,要么去王子豪家蹭饭,要么在小吃街解决。

  陈国宾对厨艺的理解,基本还停留在熟了、能吃的阶段。

  “可晚上是大年三十,总不能还在外面吃吧?桌子上有副筷子,你先尝尝看。”

  陈国宾一脸为难,觉得自己这父亲当得不称职。

  陈延森见老陈期待地望着自己,知道拗不过他,索性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牛肉送入口中。

  和他想象中的差不多,熟了、有盐、能吃,他放下筷子道:“老陈,别瞎忙活了,出去吃,司机还在下面等着呢。”

  司机?

  陈国宾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陈延森的意思,脸色尴尬地问道:“我就真没有做菜天赋吗?”

  “你觉得呢?”陈延森反问。

  陈国宾老脸一红,其实每道菜他都尝过,确实还不如小区门口的盖浇饭好吃。

  沉默十几秒后,老陈解开围裙,跟着陈延森下楼。

  “老陈,有没有搬家的想法?”

  半路上,陈延森问道。

  “搬家?去哪里?”陈国宾下意识问道。

  “沪城、燕京、金陵或者庐州都行,我给你买套别墅,再找几个年轻漂亮的小保姆伺候你。”

  陈延森笑着说。

  “越说越没谱,我哪里都不去!就留在春申。”陈国宾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

  要不是有小李在,陈国宾多半要破口大骂。

  “连盐业家属区的人,都知道你儿子身家百亿,要是哪天被绑架了,我可不会掏钱赎你。”

  陈延森见老陈没听明白,便把话挑明了。

  “不至于吧?现在治安这么好。”陈国宾脸色迟疑。

  “我在深城的工厂,给工人开20元时薪,不知道卷死了多少小型电子厂,这些人恨不得弄死我,还有云速快递,从三通一达手里抢走了一半市场份额,去年云速的CEO,差一点被人用大货车活活撞死。”

  陈延森轻描淡写地说道。

  “敢情我要是不搬,就非死不可?你小子在外面到底是在做生意,还是在打仗?”

  陈国宾一脸无语。

  “商场如战场嘛,你自己考虑吧。”陈延森故意挤兑他。

  “反正我不走。”陈国宾没有丝毫犹豫,再次拒绝。

  “一个破县城,有什么好留恋的?”陈延森没想到,老陈的脾气还挺倔。

  “你妈在这呢,我走了,谁陪着她?”陈国宾长叹一声,语气哽咽道。

  “没事,到时候把咱妈也打包带走。”陈延森理所当然地说。

  “……”陈国宾看了看司机小李,要不是有外人在,他非得抽死这混小子。

  陈延森见老陈不肯离开春申,于是就打算在城外,给他买套别墅,再找几个安保人员。

  最好,能再找个本地的地头蛇。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进来,陈延森按下接听键,听了两句后便笑了,真特么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第210章 不花钱,还要把事给办了!

  陈延森吃完午饭,让小李先把老陈送回家。

  他则乘坐电梯,走进八楼的一间小型宴会厅。

  此时,屋里坐着四个人。

  为首之人,是个须发半白的中年男人,四十多岁、临近五十的样子,穿着一件黑色夹克,手里端着茶杯。

  在他身旁,还有一个三十出头的眼镜男,一身靛青西装,只有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正陪着中年人闲谈。

  最后两个都是年轻人,腰板笔挺,站在两人身后,一看到陈延森走进来,立马提高了警惕。

  “能量不大,谱倒不小。”

  陈延森的目光在几人身上匆匆掠过,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陈先生,为您介绍下,这位是唐立新唐先生,咱们县中枢司的负责人。”

  眼镜男连忙起身,站在陈延森和唐立新中间,面带微笑地介绍道。

  陈延森微微点头,定在原地,伸出了右手。

  唐立新见状,稍一琢磨,便跟着起身,上前两步,一把握住陈延森的手,笑着说道:“陈先生,冒然打扰,还望见谅。”

  在陈延森进门之前,他跟秘书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

  要是心里不生气,绝无可能。

  平时县里的企业家,他要见谁,还不得屁颠屁颠地主动上门。

  换作陈延森倒好,直接说,要陪父亲吃饭。

  唐立新当时憋着火,本以为顶多等个十几分钟,没想到对方居然让他等了近两个小时。

  但他又不敢发作!

  随着陈延森在商界的名气愈发响亮后,唐立新自然就盯上了他。

  像陈延森这种百亿富豪,从指缝里随便扣点资金,在春申投几个项目,都能成为他的重要升迁资本。

  两周前,对方更是搭上了孟远志的关系,从国资手里抢股权,一举成为京东方的第三大股东。

  唐立新原本还在想,哪怕陈延森再天才,无非不过是个二十岁的小年轻,自己只需三言两语,就能让他乖乖掏钱。

  可让唐立新诧异的是,陈延森刚才就站在门口,主动伸手,等着他过去问好,一副上位者姿态。

  光从这一点,他就明白了:陈延森这人绝对不好拿捏!

  “唐先生请坐,不管什么事,坐下慢慢聊。”

  陈延森反客为主,轻描淡写道,显然没把唐立新的身份放在心上。

  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的负责人,这样的人,徽安省还有几十个。

  他可以给面子,也可以不给面子。

  以他此时的身家地位,不理会唐立新都行。

  “听说陈先生打算在庐州,建一座十万平米的手机生产基地?”

  唐立新想了想,挑起话题问道。

  “对了一半,橙子科技确实要在庐州建手机分工厂,不过这厂房是现成的,原本是合钢三厂的旧址……”

  陈延森眉梢一挑,故意说出了其中缘由,并刻意强调,这厂房是孟远志亲自审批通过的。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唐立新仔细观察陈延森的表情和神态,再结合自身对此类招商工作的理解,便知道陈延森没撒谎。

  同时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没发火,选择了忍气吞声。

  他心里清楚,像陈延森这样拥有上百亿身家,又愿意投身实体制造业的企业家,对孟远志这种人,具备多大的吸引力。

  “陈先生,您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应该也了解春申当地的情况,除了服务行业外,能提供缴纳社保岗位的工厂寥寥无几……”

  唐立新缓缓开口,说得十分委婉。

  “春申周边的配套设施太差,不符合建厂条件。”

  陈延森摆摆手,直接打断了唐立新。

  两世为人,他深知水浅王八多的道理,为什么大多数的创业者,都喜欢去燕京、沪城和深城?

  因为这些地方讲规矩。

  尽管他的手机里,存着孟远志的私人电话,可陈延森心里清楚,大家只是利益互换罢了,他每找孟远志一次,就要付出一次代价。

  这天下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旦他答应唐立新在春申投资建厂,日后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陈延森虽然不怕,但他觉得麻烦,何况也没必要把精力、人脉浪费在这上面。

  唐立新听到陈延森的回复,不由地顿感失望,对方比他想象的更加难对付。

  陈延森看了一眼唐立新,心道:这家伙倒也沉得住气。

  他既然肯见唐立新,当然不是为了拒绝他。

  “可以换一种合作方式,咱们春申是农业大县,农副商品丰富、产量高,最不缺的就是粮油食品工厂,此外还有酥梨、豆腐、银鱼、咸鸡咸鸭之类的特产。

  唐先生如果能牵头引导这些公司开拓线上渠道,我可以在拼呗商城,向春申本地的产品倾斜一部分流量资源。”

  陈延森淡淡一笑,说出了他的想法。

  如此一来,就得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控制春申当地的企业,进而提升他的影响力。

  唐立新眉头紧皱,他知道拼呗,也明白大致的运作模式,但在2012年,多数工厂老板还是线下经销思维,根本没有‘上网’‘搞电商’的概念。

  更何况,与投资建厂比起来,这种模式见效慢,也不容易出成绩,更捞不到什么资源。

  “唐先生知道西粤的水果,每个月在拼呗能卖多少销售额吗?”

  陈延森摇了摇头,一眼就看穿了唐立新的想法,于是又问道。

首节 上一节 213/2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