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宇澄在桃宝上开了家水果旗舰店,受季节、成本和运营水平限制,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经农业协会介绍,他主动和拼呗搭上线。
虽说拼呗还没上线,可网上都说了,企鹅会在QQ和微信上开放一级入口,每天上亿曝光。
韦宇澄都不敢想,作为拼呗首批入驻卖家,一天能卖出多少吨脐橙。
要是合作顺利,后续还能卖砂糖橘。
所以,韦宇澄对张一峰三人特别关照。
听说他们住在镇上条件差的旅馆,马上邀三人到自己家,好吃好喝招待着。
“张经理,今年脐橙品质不错吧。”韦宇澄笑着,拉三人上楼喝茶。
张一峰坐下,看着韦宇澄,叹了口气道:“韦老板,货确实好,可我把脐橙规格和价格报上去,公司要求每个规格再降3块。”
“多少?3块!”
韦宇澄的笑容一下没了。
他能做到9.9元三斤包邮,靠的是在当地水果行业的影响力。
降到6.9元,不仅赚不到钱,一单还得倒贴八九毛人工成本。
毕竟橙子不会自己从树上掉下来,采摘、筛果、清洗、包装,哪一步都得花钱。
“张经理,之前咱们都谈好了,不赚钱的生意,我怎么做?”
韦宇澄摊了摊手,直接拒绝。
“韦老板,话都不能这么说,你看我们的商品展示页,不同规格的脐橙,全在一条链接上,这与桃宝不同。用户会挑选规格,不会都买最低价的。”
“低价引流,高价提升利润,相信我,绝对亏不了。”
张一峰打开电脑,给韦宇澄看拼呗的UI设计稿,想用阶梯利润率说服他。
“不好意思,张经理,我是个传统商人,不赚钱的生意,我坚决不做。不过,要是把果径要求改成6厘米以下,我倒是能答应你。”
韦宇澄摇着头说。
6厘米以下的果子,倒不是味道不好,而是太小,连水果贩子都懒得收。
这种果子一般用来榨汁、做罐头,或者烂在果园当肥料。
成本只要0.2-0.3元,还没纸板箱贵。
“6厘米?果子会不会太小,影响口感?”李辉家境不好,对食物并不挑剔,他觉得只要味道没差别,能压低价格也不错。
“走,我带你们去车间看看,果子的味道肯定没问题,就是个头小,卖相不太好。”
韦宇澄见李辉感兴趣,便带着三人前往选果车间。
一进去,只见密密麻麻的脐橙,经传送带和筛果器,按果径大小被分成一筐筐,一旁工人正将筛选后的脐橙码放整齐。
“哝,就是这些。”韦宇澄指着角落里的果子说。
张一峰、袁伟和李辉上前查看,不禁皱起眉头,拿起果子在手上比量,这果子只比橘子大一点,直径还没鸭蛋大。
“我尝尝味道。”李辉挺干脆,用力掰开,撕下一片塞进嘴里。
嚼了两口,没感觉到预想中的酸涩,反而甜脆多汁,和8厘米大果径的脐橙相比,味道也不差。
“我尝尝。”张一峰对李辉说。
“给!伟哥,你也试试。”李辉把手中脐橙递过去。
“嘿,你还别说,除了品相,味道一点不差。”袁伟咬了一口,笑着说道。
“韦老板,6厘米以下的果子成本多少?”张一峰尝了一口,扭头问道。
“就按两毛算吧。”韦宇澄不在意地说。
“4斤5.9元包邮怎么样?拿这个果径的脐橙引流,肯定比9.9元的效果好。”
张一峰眼前一亮,征求韦宇澄的意见。
“那我还是亏本啊!”韦宇澄心里一算,光成本就6元左右了。
“韦老板,你要是相信我,附近这几座果园的脐橙,我一天就能给你卖光。”
张一峰为了让韦宇澄答应,睁着眼瞎吹。
“张经理,你知道这几座果园产量有多少吗?说出来能吓着你,至少3万吨,按4斤一单算,得卖750万单。”
韦宇澄轻笑着,根本不信张一峰这话。
聚划算的水果爆款,一天顶多也就卖个几万单!
他韦宇澄又不是没接触过电商的小白,哪里肯相信。
张一峰面不改色,理所当然道:“3万吨而已,要是卖不完,我留下来给你种一年橙子。”
“靠!张经理,玩这么狠?”韦宇澄被这气势惊到。
虽说只是句玩笑,可也让他看到张一峰的自信。
“韦老板,给句痛快话,做还是不做?”张一峰催他表态。
“行,丑话说在前头,5.9元的价格我只做10万单。要是毛利提不上来,后面我可不做了。”
韦宇澄想了想,给出答复。
果子本身亏不了多少,主要是人工成本高。
张一峰松了口气,接着把6-7厘米果径的脐橙价格往下压了1元,其他规格都压了2元。
虽说没达到陈延森要求,但他确实尽力了。
当天傍晚。
陈延森收到张一峰的消息,他沉吟几秒后,还是同意了。
反正不同果径的脐橙都有,把选择的权利交给用户就好。
如果脐橙在拼呗大卖,后续他就能从水果拓展到果蔬,乃至整个食品类目。
再加上服饰、百货、小家电、美妆等品类,陈延森有信心在拼呗上线前,补全主流热销品类。
他和黄筝的起点不同,他一不缺资金,二不缺流量,三不缺商家资源。
项目启动才20天,首批入驻商家就达400多家,近九成是工厂和品牌方。
给不出满意价格,根本没入驻资格。
他心里很清楚,只要拼呗能赚钱,这帮商户闻着味就冲上来了,根本不用他吆喝。
这和当初成立狐狸淘一样,他得打造一个标杆,让业内知道,在拼呗能赚钱!
美特斯是备选,西粤的水果商人才是首选。
因为果蔬品类单价低、订单高,云速快递才能跟着快速扩张。
眼下4300名快递员,每个月能给他贡献2000多缕人道薪火!
如果这个数字涨到10万,一年就是60万缕人道薪火!
这样一来,不到两年,就能把体质和精神提升到100以上!
陈延森给张一峰回复后,便离开了科技园。
DST资本的人明天来拜访,名义上是参观,实际是做投资考察。
在确保控股权的情况下,陈延森不排斥融资合作,特别是像DST这种在供应链掌握大量资源的投资方。
而且DST与高通、微软均有合作,在通信专利的授权价格上,也更有商榷空间。
在陈延森看来,橙子手机工厂的价值要远超橙子科技,出让部分股权,能换来丰富的供应链和专利资源,绝对物超所值。
第161章 入账135亿美币,橙子的A轮融资
次日上午9点多,一列豪华车队驶过虚院东门,朝着朱仙庄科技园开去。
街道两边没几栋建筑,除了学校和对面商业街,大片都是农田,种着一望无际的冬小麦。
“Shou Zhi,橙子科技总部竟在这种地方?”
尤里用英文,向周受志问道。
他来过华国,见过不少科技企业的创始人,他们的办公楼,无一不在地势繁华的电子港或软件园。
而把公司总部设在三四线城郊地带的,橙子科技还是头一个。
“Boss,华国近些年发展很快,这里周边配套是差了些,但附近有大学,能及时补充中低端员工。而且橙子科技给研发工程师开的薪资,比市场行情高20%-30%,在高端人才储备上,并不输给二线顶级手机厂商。”
周受志坐在尤里左边,详细为他介绍橙子科技的组织架构与员工来源。
尤里得知橙子科技研发部人员大多来自华为、中兴、OPPO、小米,甚至还有微软和摩托罗拉的研究员后,马上收起了轻视态度。
“橙子科技和橙子手机工厂分属不同主体,从陈延森拿到乐天和奥古斯塔资金后的动作来看,我觉得他业务重心更偏向制造业,而非通讯产品研发。”
尤里皱起眉头,暗骂陈延森太狡黠。
对方把研发和生产环节分开,DST投资的仅是橙子科技。
其实,尤里对橙子手机工厂兴趣不大,数码产品组装工厂技术门槛低、投资成本高,给DST带来的收益极为有限。
“我认为,这恰恰是对方聪明的地方,从他组建自营工厂和供应链的举措上,不难看出陈延森在通讯行业上的巨大野心。”
周受志给出正面评价。
要知道,橙子手机工厂扩张后,员工数量已逼近6000人,年产能高达3000万部智能机,仅设备成本就投入近20亿,
显然是把手机制造业当成了未来的业务核心!
“Shou Zhi,我不反对投资橙子科技,不过具体估值,得等财务和行业分析师评估后,才能做决定”
尤里望着车窗外的荒凉景色,淡淡一笑。
这项投资案是周受志全力推动的。
起初,他推荐的被投资方是小米,可这三个月,周受志完全抛开小米,把目光转向橙子科技。
尤里很好奇,橙子科技究竟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打动了这位哈佛商学院出身的投资天才。
朱仙庄科技园离虚院东门不到十公里,尤里和周受志聊了会儿,就看到不远处的写字楼区。
其中一栋六层建筑的外立面上,挂着醒目的橙子LOGO。
尤里知道,目的地到了。
陈延森接到前台电话提醒,带着高伟林、叶秋萍和王腾下楼。
今天大家穿得特别正式,平时随性惯了的王腾,也穿上了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他们到一楼时,DST的车队刚到园区门口。
尤里下车,周受志紧跟其后,身后跟着十几个随行人员,有财务、法务顾问,还有几个身强体壮的外籍保镖。
“尤里先生,周总,欢迎来橙子科技参观,请进。”
陈延森笑着迎上去,用流利的俄语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