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浪子回头,国家请我破大案 第76节

  市局,刑侦处办公室。

  十多名刑警被分到了一个个监控视频,一边吃着盒饭,一边查看监控。

  监控主要集中在放学期间,数量不算多,时间也不太长。

  但每个人都被要求认真查看。

  因为要从数百上千的人里面,发现那个可能有异常的嫌疑人,可不容易。看完之后,还得交叉对比,看有没有同时在两所学校门口出现过的人。

  张旸没有留下来,而是将小吴两人送到市局后,便回去了。

  吃过饭,坐在三楼阳台上,张旸手里端着一杯红酒,看着外面的灯火想着案子。

  ……

  按照他的推测和设想,结合两名受害者的共同特征,仔细推敲之后,他觉得,自己的推理没错。

  问题还是集中在孩子身上。

  但光凭这一点,并没有办法确定凶手的行踪,也无法预防凶手的再次行凶。

  甚至连钓鱼都做不到。

  因为两个学校之间距离并不近,且除了之前的推测,无法找到作案规律。

  真的要等凶手再次作案?甚至再再次作案?

  这个案子,让张旸觉得很是头疼。

  没想到,成为顾问遇到的第一个案子,就如此棘手。

  这边张旸在头疼,另一边的局长办公室里,钟鸣和周俊两人也头疼不已。

  两人都没有回家,留在市局等待结果,顺便再分析一下案情。

  这个案子到现在为止,不说凶手的线索,连凶器都没有只是模拟出了形状。这凶器,更像是用铁条或者钢条自制而成的。

  根据死者的伤口,法医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模拟。

  凶器为双刃,厚不到一毫米,刃最宽只有一厘米,上宽下窄,但长度却达到了十厘米。

  如此薄的一把匕首,又要能够顺利刺入人体,刀身的硬度、韧性都很高。

  

  凶器刀刃形状如图所示,类似图

  法医分析凶器是用至少高碳钢级别的材料制作而成的。

  而且样式奇特,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匕首、小刀等都不符合。自制的可能性更大。

  凶器暂时无法调查,就从张旸提到的共同特征来进行。

  可是同样的问题:要从那么多的家长中找出嫌疑人……很难,甚至不可能。因为凶手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校门口的监控又没有进行遮掩,明晃晃的摆在那里,一眼就能看到……

  哎!

  两人同时叹了一口气,对视之后,再次皱着眉头,沉默抽烟。

  不一会儿,整间办公室都变得烟雾缭绕,二手烟覆盖到各个角落,味道刺鼻。

  但两人恍若味觉,直到好久之后,钟鸣才意识到,起身将关闭的窗户打开。

  翌日天亮。

  刑侦处的十多名刑警看了一晚上的监控,后面周俊和钟鸣两人也加入进去,但几个小时通宵旦达的查看,却并没有发现可疑人物。

  “这样不行!”

  周俊站起来,看着一脸疲惫强撑着的手下,道:“凶手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从监控上很难找出来,我们换一个思路。”

  “什么思路?”钟鸣问完不由自主的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人!”

  “人?”钟鸣眼神一动,其他刑警的目光也都看了过来。

  “没错,郑秀梅和杨晓娟的孩子,总有同班同学,他们的家长彼此应该有印象,甚至有关系好的也有可能。当天如果在学校门口,两人都教训过孩子,肯定有人注意到。”

  “派人在放学的时候,到两名受害者孩子所在班级的接送点询问,包括周围附近的家长,也进行走访调查。”

  “另外,凶手能够躲过固定的探头,却躲不过无数的人眼,或许会有发现!”

  等周俊说完,在场的刑警眼睛全都亮了。

  钟鸣也一拍额头道:“确实,我们既然觉得可能是孩子的原因,也调取了校门口的监控,怎么就把那么多的目击者忘记了呢?”

  “很好,老周,马上派人出去,多派点人去,家长、孩子可不少。”

  “知道了。”

  有了新的思路,刑侦处再次忙活了起来。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挺长一段时间的,周俊让大家先好好休息一下,等到下午再出发。至于监控视频,则被暂时封存起来。

  ……

  下午四点半左右,两队人从市局出发,分别驶向双眼井小学和育贤小学方向。

  五点左右抵达学校门口后,下车的刑警们立刻分成两人一组,主要在对应的放学点走访家长,另有两组人前往走访询问其他家长。

  自然,他们手里分别拿着郑秀梅和杨晓娟,以及她们孩子的照片。

  换了个调查思路,事情一下子明朗了。

  经过大量的询问,警方终于找到了目击者。根据郑秀梅儿子班级的一位家长回忆,他看到过郑秀梅在马路边教训儿子。

  原因则是郑秀梅儿子考试成绩下滑了,在郑秀梅接孩子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叮嘱了一句。

  另一边,育贤小学的调查结果,和之前了解的情况一样。

  杨晓娟儿子放学后想要买路边摊的土豆饼,杨晓娟不同意,小孩子不高兴闹了一会儿,被其拉到一旁单独教训。

  两件事,一个在郑秀梅遇害之前的第九天,一个发生在杨晓娟遇害前四天。

  这是两个重大发现。

  如果按照张旸分析的动机,加上时间接近,这两件事就是强有力的证明。

  但仅仅是这样么?

  目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现在掌握的线索,很有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

  可是……嫌疑人呢?

  他是做什么的?如何出现在两个小学门口?又如何确定两名受害者行踪的呢?

  杨晓娟不说,她被杀害在回家的路上,那里是必经之路,比较好确定。但郑秀梅呢?她是死在工作的时候。

  而且她工作的性质是在全城到处跑,根本没有固定的路线。

  遇害前也没有网约车订单,凶手如何确定目标,然后选择在那里动手的呢?

  一名刑警提出了一个设想。

  “凶手有交通工具,跟踪郑秀梅的车辆之后,在进入滨河路后,超车赶到前方然后停车招停出租车,上车后继而实施作案。”

  这个设想有道理。

  但要一路跟踪郑秀梅的车,肯定会暴露在道路监控中。

  可是从之前的调查来看,并没有这辆可疑汽车出现。

  “上一位乘客呢?会不会是那个乘车的人?”

  又有人提出想法。

  在郑秀梅遇害前半个多小时,她完成了一单,是路边招手的乘客。

  “不会,那名乘客上车之后,一直在车内摄像头的拍摄范围,而且抵达目的地后就下车了。”

  “出租车行驶到案发现场路段之后,车上的摄像头停止工作,失去影像,之后才出的事。”

  “……”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案子进行到这里,有了新发现,但转回来再看,又陷入了僵局。

第103章 散心,湖边美女

  街上,张旸开着车漫无目的的游荡着。

  自从转行破案以来,他就越来越喜欢这种破解谜题的成就感,同时也能实现社会价值,让他很喜欢。

  如今更是当上了顾问。

  不仅每个月工资不错,破案也有奖励,要是发现了情报,情报费也同样不会少。

  和画室那边一起,两个工作他都很看重。

  嗯,当然了,还有国安那边的事。不过那边一般情况下倒是用不到自己……

  对于当前的这个案子,凶手的恶劣行径让他心生厌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将自己的不幸施加于他人,这种人其实就是一种懦夫,邪恶的懦夫。

  他极度厌恶这样的人。

  因而,他迫切的想在下一个受害者出现之前找到线索,将凶手绳之以法!

  可是偏偏,人力有时穷。

  即使现在的他掌握了诸般技能,在这个谨慎小心,又有极强反侦查意识的凶手面前无从下手。

  嗯,最关键的,还是无法根据现有的证据,分析出凶手行事的方式。

  要是能够确定凶手的行动轨迹就好了……

  银色POLO汽车减速后缓缓靠边停下,不知不觉,他已经离市区好远了。

  拿出手机查看电子地图才确定位置——兴隆湖!

  看了一眼前方马路上停下的一排汽车,以及顶好的天气,张旸觉得下车走一走也挺好。

  停好车,下车穿过人行横道进入公园。

  锦城人喜欢晒太阳,当然仅限于春冬两季,夏季和秋季的太阳终究是热情了些,一般人承受不了。

  现在刚入初冬,太阳光照时间长,也没有那么火辣,暖暖的,照在身上很舒服。

  顺着沿湖步道往前走,两边的草地有不少游客,或直接坐在泛黄的草坪上,或铺上防潮垫、布匹和毯子,坐着、躺着享受阳光。

  要么三五成群的闲聊,打打扑克玩点游戏,让这休闲的时光增添些乐趣。要么闺蜜好友一起,谈着自己的近况,或一些想不通、需要帮助的事。

  受到这样的氛围影响,加上暖融融的太阳,张旸的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不再那么忧愁。

首节 上一节 76/3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