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飞离飞机之后,第二枚导弹接踵而至,在机翼附近炸开,这一次F-105就没有那么幸运,直接在空中炸开了花,设计过飞机的同志都知道,机翼那儿油多。
半空中的F-105飞行员,突然感到自己被一阵巨大的力量向上猛的一拉,坠落速度慢了下来。
恢复了一些意识的他,转头四顾,寻找着自己的座驾,却只看见空中尚未散去的浓烟和四散飘落的飞机碎片。
此时他都不知道自己运气是好还是差了。
说运气好吧,飞进了东方人的防空区被干净利落的打了下来。
说运气差吧,飞机被打到空中解体,他居然还没事儿。
不管怎么说,反正他现在是真的是死里逃生,他定了定神,跟着降落伞一起缓缓飘落。
然后,另外一种恐惧又罩上了心头。
自己能获救吗?
这片海空,从刚才自己被击落的过程来看,自己这方的搜救估计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东方人能来救自己。
只要他们愿意来,他知道自己的命就算是保住了。只要自己没有威胁,对方对俘虏的态度那是出了名的好,非常有保证。
看了看降落伞下方吊着的已经充气的橡皮艇,他心里略为心安,至少这东西没漏气,足够自己飘在海上等待救援不会淹死或者喂鲨鱼,而且颜色足够显眼目标足够大。
这一切,都被在远处盘旋的交趾战斗机看在眼里,他只知道敌机突然开始疯狂掉头,然后就凌空爆炸。
交趾飞行员大喊了一声“好!”,掉转机头飞向自己的基地,油快要不够了。对他来说,不论是谁击落这架F-105,能看到轰炸自己的飞机被击落,他的心情无疑是愉快的。
飘在海面上的花旗飞行员很快就高兴起来,就在他落入水中,狼狈的爬上救生艇不久,他就看见远方飞来一架飞机,距离自己已经不是非常远。
毕竟降落伞降落需要花时间,而我们的米-4搜救型几乎是在F-105信号从雷达上消失的同时,就得到了雷达站的通知,向着敌机被击落的坐标直奔而来。
东方人果然都是好人,一时之间,F-105的飞行员仿佛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已经忘记是谁把他打下来的了。
他马上撕开充气艇的应急包,拿出海水染色剂撕开,洒在水中还用力的搅了几下。
一片荧光绿从他的救生艇边晕开,将一大片海水都染了色。
做完这一切,他一手拿着反光镜凑到眼前,通过中间的小孔死死的盯住远方飞来的直升机,把阳光反射向对方。
而他的另一只手,则是拿着一枚信号弹发射器,准备等到对方飞过来就往天上打一发,确保对方能发现自己。
至于同样是用于定位的无线电信标,被他扔在了一边,来捞自己的是东方人,这玩意儿估计没什么用。
搜救直升机上,负责观察的同志很快就发现了蔚蓝的海水中那一片显眼的荧光绿和明晃晃的反光镜光点,转头招呼开飞机的同志。
“在那儿!在那儿!”
眼看着飞机飞到了自己上空,悬在机外的绞盘开始下放绳索,F-105的飞行员马上把自己身上的手枪、信号弹往救生艇上一扔。
这些东西没用,容易引起误会。
——
南交趾某花旗空军基地,理查德上校正在统计出击返回的飞机数量以及战果。
“又有5架飞机没回来,但愿小伙子们不会失踪。”
花旗军队里很清楚,失踪其实就是K.I.A的代名词,但是这种方式甚至没有K.I.A值钱,所以总是失踪的多,K.I.A的少。
眼见时间已经超过出击飞机的最大滞空时间,他拿着统计结果返回指挥室。
这里是花旗空军驻交趾最大的基地,此时驻军空军指挥官也在这个指挥室内。
看着走进来的理查德上校,空军指挥官知道这一次的损失可能不小,甚至都不用理查德向他报告损失数量,他从理查德上校脸上阴霾的表情就能猜出来。
理查德上校是个好人,和基地里的小伙子们都挺熟的,所以他总是会为小伙子们的失踪而伤心。
“又有5架飞机没回来,都是执行轰炸任务的F-105。”
理查德没有说战果,而是先说的损失,果然是好人。
相比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的F-105更加的脆弱和笨重。
“知道都是为什么被击落么?”空军指挥官旁边的一位参谋问道。
“两架被防空火力击落,两架被战斗机击落,还有一架不知道。”
编队飞行的飞机,有时候能看到自己身边的飞机是怎么死的。
“Uhmmm……交趾人的防空火力越来越强大了,然而国会那帮混球甚至连为战斗机加装红外箔条干扰弹的预算都在拖拖拉拉。”这让空军指挥官很是不爽。
红外箔条干扰弹,同时有红外干扰和箔条干扰的效果,理论上对于当前的雷达和红外制导对空导弹有不错的效果。
他为这4架飞机的飞行员感到担忧,他们就算是没有死在空中,但是落到了北交趾人的地盘上,能不能活下来也不好说。
北交趾的官方层面,肯定是希望活捉飞行员用于必要的交换和舆论宣传,但是在这些幸存的飞行员落到北交趾官方之前,他们的生死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降落的那片土地被炸得惨不惨。
抱怨过后,还是得说正事:“那战果怎么样?”
“无人侦察机的侦察结果现在还没回来,但是根据后续进入攻击的飞行员目视判断,效果不是太好,我们意图攻击的所有主要桥梁都完好无损。”理查德拿着统计结果,满脸的不豫。
“SOB!!!”空军指挥官骂出了口。
此时,一位参谋人员推开门,将一张纸交给了空军指挥官。
指挥官迅速扫了一遍,抬起头来:“我们不用为最后一个小伙子担心了,他出于某种原因,飞到了北海湾海域东方人的头上,被东方人打下来了,好消息是他还活着,被东方人俘虏了。刚才,东方人在广播中发表了声明和对我们的谴责。”
“上帝啊,我们在他们手上的人,已经快要能打橄榄球了!”理查德上校惊呼道。
加上上一次送人头的蛙人部队,他们被我们俘虏的数量的确是在向15人逼近,这正好是一支橄榄球队的人数。
“至少他们能真的打上橄榄球,而不会有任何的生命危险,东方人会把他们照顾得很好的。你敢相信吗,他们甚至会组织战俘开奥运会,十多年前我的一位弟弟就参加过这样的运动会,对了,他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空军指挥官甚至为这最后一位飞行员感到庆幸,他知道这名飞行员被我们俘虏,绝对比被交趾人俘虏要安全和舒服得多,除了没有自由之外,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情。为自己的一位小伙子放下了心的空军指挥官,甚至有心情拿自己的弟弟开涮。
“感谢东方人那无处安放的道德感。”好人理查德也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可是我们不能这样,持续不断的损失,效果不大的轰炸,我们在这个泥潭陷得越来越深了。”
“不不不,我的将军,也许对于国会的某些老爷来说,这些都算不上损失,而他们想要的效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理查德上校,这个问题不要再说了,你明白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花旗军队的手并不比国会山那些人的手干净,否则也不会老是有审计人员在审计花旗军队海外部署相关资金的过程中,随着飞机一起坠落了。
发出自己的警告之后,空军指挥官开始抱怨:“这个漫长的冬季赶快过去吧,我们需要一个机会,给东方人找一点麻烦。”
而差不多同时,老毛子也收到了我们的声明。
“部长同志,看来南方同志把我们的S-75使用得相当好。”利诺奇卡笑道。
负责与我们的军事装备交流的部长同志则是摇了摇头:“利诺奇卡,你太小看对方了,有证据表明,他们拥有一种新型的、体积和长度比我们的S-75小得多,甚至能展开机动部署的防空导弹。”
虽然没法直接凑近了看,但是我们的中程防空导弹在转运过程中还是被散布各地老毛子看到了,帆布包起来归包起来,轮廓还是能透露很多信息。
而且老毛子的人中不乏拥有不错美术功底的,凭记忆画个大概还是没什么问题,众所周知,美术生无论是考没考上,都是很能整活儿的。
这种图在专业的卢比扬卡人眼里,能判断出不少结论来。
“近程防空导弹?看来南方同志在近程对空导弹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利诺奇卡道。
他的判断依据,来自同样是近程的红外空空弹、便携防空弹,再结合比自家中程防空导弹S-75小得多的尺寸。
部长同志满脸凝重的再次摇头:“不,他们这个导弹是中程的。”
“中程?”利诺奇卡惊呼出声。
部长看来是很想栽培自己的这名心腹手下:“是的,这一次他们击落花旗F-105的作战现场,有一架交趾的米格-19。从米格-19提供的情报来看,此次的交战距离,不会低于25公里。”
随着老毛子觉得北交趾“此子大可栽培”加大对北交趾的援助力度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始向如胶似漆蜜里调油前进,这类和交趾人自身无关的情报,交换得非常快。
“不可能吧?部长同志,您是说,他们用和我们S-125差不多的尺寸,实现了S-75的性能?”
“你又猜错了,这个导弹比S-125还小。”
S-125,就是大洋公约组织口中的萨姆-3“果阿”,弹长接近6米,射程16公里,射高12公里。这东西21世纪之后才入坑的军迷可能不是特别清楚,但是一说它最大的战果,就无人不知了。
——击落F-117A的,就是它。
比起我们这个弹长不到5米,射程30公里的弹来,的确是差点意思。
“那我们是不是……”利诺奇卡觉得,是不是又该到了换技术的时候了。
部长笑着摇摇头:“算了,我的达瓦里氏,我们也有不错的防空导弹,更新式的导弹还在研制中。而且……我们上次想和他们交换雷达抗地面杂波的技术,但是现在军事进出口管理委员会的同志们都还没决定下来用什么和他们换。”
这个事情,大概处于他们想给的我们没看上,我们想要的他们不想给的程度,就这么僵住了。而每换一次可供提供的技术,老毛子的军事进出口管理委员会都要扯很久的皮,让这件事情的进展极为缓慢。
第1221章 这个洋芋不正常!(4k,还有8k)
部长说起这件事情,颇为遗憾,官僚,太官僚了!他心里愤愤的想到。
他不知道的是,现在的老毛子,已经开始进入下滑道,官僚主义这事儿,是他们除了信仰缺失这个核心问题之外,最大问题之一。
如果说老毛子只是略微心动但是没有行动的话,那么另外一个国家就是狠狠的心动。
心动的原因在于,不少事情卢比扬卡知道了,那高卢鸡也就可能知道,更别说还有南交趾这个老关系在。
——高卢的情报机构在谁面前别人都敢说他一声拉垮,唯有在卢比扬卡面前,高卢人是能昂首挺胸的。毕竟从公开层面来说,给卢比扬卡造成最大损失的卢比扬卡叛徒,叛变对象就是高卢人。
这真是不得不感叹革命老区之间神奇的匹配机制。
“5米长,30公里射程,哈,真是一个好消息。”高卢装备总署的人在拿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笑开了花。
“我们还要从他们那里继续买多少东西?”旁边一位同样是装备总署的人摊了摊手,抱怨道。
“你必须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同样在找我们买东西。至少相比起民用产品,军事装备至少我们双方在科技级别上是等同的。”
想起被反向骑脸输出高科技的民用板块,装备总署的这人就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笑过之后,他正了正脸色:“好了,我们正经一点。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既要考虑在欧洲平原上抵御白熊,又要考虑在花旗的体系下保证自己的自主性,这实在是太难了,别忘了,我们的海外殖民地已经分崩离析,即使还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是为数不多的海外领地不但不能为我们带来足够的利益,甚至……甚至还需要我们养着。我们需要利用一切资源和机会,用手上的东西换来我们需要的能力。”
对于高卢人来说,海外大爹的存在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当然,比起风车国的那些更加抽象直接吸血的海外巨爹,还是要略好一些。
所以他们实际上也处于需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境地,尤其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人口和足够的潜力。
这人的话,将其他人拉回了现实。
选择东方人作为合作对象的必要性和好处,早就在高卢内部讨论多次,不需要再次重复,实际上,这是一个讲究诚信、能力足够且在增强的好合作伙伴。
“那我们用什么和他们换?马舒卡?”
马舒卡,高卢人自主研发的一种远程防空导弹,现在只是有了眉目,但是并没有成型,不过基本的样子是已经确定。
这货在1959年开始试射,1960年利用无线电遥控制导方式击落靶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高卢人搞到了一套花旗佬的RIM-24“鞑靼”防空导弹,然后马舒卡就变成了花旗佬的样子,外形几乎全变了。
一直到1967年,马舒卡才开始上舰。
这个导弹要说硬指标也不差,到定型的时候,射程高达55公里,射高接近23公里,虽然比不上花旗佬的标准-1ER的74公里,不过也能在这年头沾到远程防空导弹的边。
但是这个射程的代价巨大。
——马舒卡长度8.7米,直径0.41米,重达接近2.1吨!
形象的说,这货立起来差不多有三层楼高。
这些指标远超射程比它高出接近20公里的标准-1ER那8米、0.34米、1.34吨的数据。
这个分量,连高卢人自己都受不了,马舒卡导弹的上舰数量极为有限,5000吨以下的军舰想要装这东西很困难,只装了三条船,然后就彻底没有然后。
实际上在这之后,高卢人的舰队区域防空是靠的花旗佬射程38公里的标准-1MR,等到高卢人再次搞出自己的舰载中远程防空导弹,已经是21世纪初左右“紫菀-15/30”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