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花旗佬对于自己在半岛的失败,是清楚、明白,对过程非常清晰的。
但是到了交趾,事情好像发生了变化。
“将军先生,我并没有说胡话。我永远不知道每一场战斗的战术目标和我们在这里的战略利益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中间好像隔了一层东西,没法相互影响。”
地面行动指挥官对自己的感觉有些沮丧,作为经历了S2、半岛之战的他,甚至对自己的指挥和判断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总结起来就是几个字。
——我特么到底在干啥?
“指挥官先生,那你就不要去考虑战略,你让你的小伙子们打好每一场战斗就行。”驻军司令耸了耸肩膀。
“问题就在这里,将军……我们每一场战斗都是胜利的,但是所有的下一次战斗,却几乎还在原地发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对于花旗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占领和控制,他们只能从各个守卫森严、防御严实的基地、城市出发,坐着直升机赶到作战地点。
这个赶路的过程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
不成功的,直升机在半路上就被丛林里袭来的防空火力击落,自然就没有然后,非要说然后的话,那就是下一批直升机过来捡尸或者救人。
而成功的,他们有极大概率会赢得一场战斗,然而,事情就到此为止了,赢得战斗的花旗地面部队,交换比打得的确漂亮,毕竟从地面到天空,他们都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而情报和其他作战条件在这种从天而降、短兵相接的战斗中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可以说,花旗佬在交趾的这种主要依靠直升机机动的战术,的确是大大提升了战斗突然性,发挥了自身优势,大大降低了伤亡率。
不过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作战方式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根基不稳,能形成有效杀伤,但是没法获得有效控制。
同时这种零敲碎打的方式,难以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对战争的总体形势产生不了影响,尤其是在面对游击作战的时候。
这一点,从花旗佬在交趾打了这么多年,双方死了这么多人,但是却找不出几次能大书一笔的战役就能看出来。
打游击的巴不得你这么干,今天搞两下,明天搞两下,我输了,但是你总会死人。对于立足于将侵略者赶出自己国土的游击队来说,这种伤亡他们承受得起,只要灭不掉他们的骨干,俗话说得好——春风吹又生。
花旗人意图利用对游击力量的杀伤来瓦解对方的斗志,但是缺乏实控,就让他们的意图成了镜花水月。
解放者的斗志哪儿是那么容易瓦解的?
持久战可不是吃素的,也许有的国家因为禀赋问题打不了持久战,比如太小,又比如太平,像格林纳达这种弹丸之地,那是真打不起来,一泡尿都能尿穿国土,这已经没法用斗志来分析了。
但是但凡能有条件打持久战的,花旗佬对他们毫无办法,比如从来没有过上安生日子的“帝国坟场”,花旗人也只能再次上演“机场铁拳”。
实际上,直升机垂直突袭是一种好战术,但是却不是对付游击队的好战术,因为断不了根。它更适合正规作战,可以说,花旗佬是在用正规作战的战术打治安战。
这对于花旗佬来说,就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几十年后,花旗佬妄想着用打治安战的战术战法和大国打正规战,那就是另外一个极端。
史密斯专员:不这么折腾怎么会断代更新武器?不断代更新武器怎么能搞好……搞好工作?
“这意味着南交阵的游击队得到了北交趾的大力支持!他们总是能更新出武器来,这些武器像是从树林子长出来的一样!”驻军司令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这个判断没有错,但并不是问题的要害。
问题的要害是,总有人愿意去拿起这些从“林子里长出来的武器”,和他们作战。
武器不是问题,人才是。
“是的,我们总是要在差不多相同的地点和相同的对手打一次差不多的战斗,这让我的小伙子们无比的疲惫,将军先生。”对于武器的迷信,让地面行动指挥官也没能看到问题的本质。
这不奇怪,传说持久战那本书虽然是花八天写出来的,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连开启第一天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一定要截断他们的物资补给通道。”
“这很困难,将军先生,由于雨林的存在,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道路在进行物资补给。”
“那就截断南北交趾的分界线!那条线并不宽!”
那条线虽然没胆子跨过去,那我在南边这一侧防守总行了吧?只要截断他们的后勤补给通道就好。
对于花旗佬及其仆从军来说,这条几十公里长的线并不难封锁。
“将军先生,这恐怕很难。他们在利用他们西边邻国的国土进行后勤补给。”虽然不知道交趾人到底从哪些具体的路线在进行后勤运输,但是对于大致的区域,花旗佬的地面指挥官还是有所察觉的。
驻军司令皱起了眉头,这就麻烦了。
交趾地形狭长,这就意味着他们和西边的邻国有着漫长的国境线,这条国境线的长度加上热带雨林地形,很难防守和控制。而且对于花旗和南交趾来说,又很难正大光明的去跨越打击,但是对于得到西边邻国支持的北交趾,却是来去自如。
不过也许是这条路太好用让北交趾上了瘾,他们在赶走花旗佬、消灭南方伪政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吞并西边的邻国。
所谓忘恩负义,莫过于此。
“加大对北交趾轰炸的规模、范围,同时重点轰炸他们的各战略要地、桥梁、和物资集散中心。”
相比隐藏在雨林中神出鬼没的小道,这些重要节点的位置几乎是公开的。
毕竟南交趾有心向北交趾的,那反过来也一样。
听见这个,二等人就有话说了,地面行动是三等人和四等人在打,正所谓天上的负责飞,地上的负责死。
而对北交趾的轰炸,那就是二等人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最近也不是那么的愉快。
“有一些麻烦,将军先生。”二等人表示他有话说。
“说吧,又有什么麻烦。”虽然知道作战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驻军司令还是感到非常的不满。
“我们对北交趾的轰炸路线,被压缩得很严重,这让北交趾人能有效的利用他们有限的防空力量,抵抗我们的空中打击。”二等人指挥官耸了耸肩膀。
“被压缩?谁干的?”
“东方人!”
“东方人?不可能,他们和我们有默契,我们地面上不跨过那条线,他们不会主动攻击不在他们领土和领海上空的我方飞机。”东方人虽然穷横穷横的,但是人家讲道理啊。
“是的,他们没有攻击我们的飞机,但是他们在北海湾中心的岛上那座雷达,让我们从那座岛周围150公里范围内路过的飞机都像是脱光了衣服在百老汇大街上奔跑!小伙子们会在接近目标海岸线的第一时间就遭到拦截。”
说起这座岛,在座的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当然,最不好看的是一等人,毕竟SEAL是他们的,一个都没回来,潜艇还是他们的,是被押出境的。
驻军指挥官不是傻逼,他明白了其中的严重性:“所以,你们不得不从更靠南的位置发起进攻,进攻扇面被大大压缩了。那你们为什么不从交趾的西面邻国突进去?”
北交趾借道地面,我们借道空中,完美!
第1193章 他们从哪儿来的?
不论是交趾西面这个落后的邻国,还是东方人,对于这种有克制的越线都不会有太敏感的反应,前者没法反应,后者不会反应,除了在媒体上打打嘴炮之外,没有任何的风险。
二等人的指挥官用一种看傻逼但是又不太好说出口的眼神看着他:“将军先生,那里的情况更加复杂……”
“复杂?”
虽然这位驻军司令对空中作战多多少少熟悉一点,可是他原本出身是陆军。
所以对于对方说的“复杂”有些不太理解。
而对于他,空中力量指挥官有那么一点点微妙的不屑,花旗佬各军兵种之间的传统了,谁看谁都不顺眼。
“是的,将军先生,复杂。从西面进入北交趾的话,距离东方人的大陆同样距离很近,在那里,东方人能部署更多的雷达。所以我们遭遇的问题和从东部海上进入一样——我们可用的攻击线路会被急剧压缩,实际上,从这里进入,和从东面进入一样,我们只能在交趾北部那个倒三角形的南半部想办法。”
这同样无法对北交趾的北部区域发起打击。
驻军司令却有他自己的想法:“不不不,我的指挥官,那你们就不能低空进入?”
你们别想骗我,低空进入是极为常见的空军作战方式,对此,他有些自得。
“这不太可能,将军先生,从西线想进入攻击区域,需要低空穿过一大片山区,非常大的一片。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样会带来几个很大的困扰。”
花旗驻交趾空军指挥官将“专业”二字咬得很重,仿佛意有所指。
不等驻军司令询问,他就自顾自的解释起来。
“首先,这条线路比从东线进入要远得多!而低空突袭是极为耗油的,这意味着我们能攻击的区域,依然有限。”
他甚至详细的对对方解释了什么是高-高-高和低-低-低作战剖面。
“那就用大航程的作战飞机!”驻军总指挥一句话就堵了回去,气氛逐渐变得微妙起来,此时,事情仿佛不仅仅是为了讨论作战计划了。
“轰炸机笨拙的身躯,对于低空突袭是极为不友好的,将军先生。”
此时他们手上真正能用的轰炸机的设计思想,还源于S2,恰好不适合做低空突防。
“那就用战斗机!国会给你们花这么多钱,你们一定有这样的飞机。”
“可那是一片广袤的山区,低空突防的危险性远超海上,而且并不能带来比海上进入更多的好处。”反正我就不想去。
“不不不,正是因为这样,交趾人才想不到我们会从这个方向进入,这样才能达成战术突然性。”那不行,你一定得去。
“这样仅仅能获得一次效果,然后交趾人就会有应对的办法,对于我们需要长期、大量的进行轰炸来说,冒如此大的风险,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将军先生,现在不是1942年,我也不是杜立特将军!”
他的意思是,这不是1942年需要在战略上达成轰炸倭人首府,鼓舞国内士气,那种战略性质的行动,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可以的,但是对北交趾轰炸这种战术行动,就大可不必大费周章仅仅是能获得一次效果。
“不,我的指挥官,交趾人手里的防空力量是有限的,现在他们防空效果较好,是因为我们的进攻路线被压缩的结果,他们收到攻击,醒悟了又如何?我就是调动他们的防空力量,一旦他们的防守面积增大,那防空效能就会急剧下降。你要明白一点,当刺猬蜷缩成一团的时候,任何动物对它都毫无办法,但是如果它一旦跑动起来,那别的动物机会就多了。”
要不说人家才是驻军司令呢,这话还真不失有几分道理。
作战理论方面先不说,单单是对北交趾的防空力量的评价,就十分有道理。至少他们的防空导弹,就没有能机动的,高炮部队也很难进入西线山区,因此在这里能发挥效果的,也仅仅是战斗机而已。
但是北交趾的战斗机数量,这时候并不多。
“但是飞机在低空受到的威胁更大,有更多的武器能把他们从空中打下来!”空军指挥官仍然在垂死挣扎。
“如果飞机停在机场上,那甚至一块石头都能打伤他们。重要的是不被发现,或者将北交趾的防空力量调动起来。”驻军司令的话带着几分嘲讽。
地面部队的指挥官在一旁看着,突然开了口。
“先生们,不能总是让地面上的小伙子去死,对吧?”
一天以后,一个由十二架F-105组成的轰炸编队从最靠近北纬十七度的南交趾机场起飞,向西北方向飞去。
他们此次正是承担从西部邻国山区低空突袭的任务,此次的目标,是北交趾政府首府所在地以东的一个港口。
这个港口在海边,但是这个港口比北蛟岛还要靠北,被北蛟岛上的雷达掩护得严严实实,虽然明知道那里每天都在吞吐着对南交趾战况至关重要的物资,甚至不只是来自东方人,还有来自老毛子的,但是花旗人在这之前却对此毫无办法。
而这一次,被逼无奈,发了狠的花旗空军,将目标定在了这里,甚至都没有想着向对方的首府发起打击。
一路都很顺利,在这个落后的西部邻国上空飞行,不用担心任何事情。
“到达导航点,下降高度至1000英尺,转向东偏北。”
编队指挥员在电台里招呼其他飞机。
毫无疑问,执行此次任务的,都是他们的精英。
整个编队动作非常一致,完成整个降高、转向的动作之后,阵型看起来甚至没什么变化。
编队向着目标飞速前进,在路过一片山区的时候,还是被北交趾发现了。
“飞机!”一群北交趾的民兵看见了天上低空飞过,震耳欲聋的飞机。
“是不是我们自己的飞机?”
飞机的发动机声音非常的大,北交趾的民兵们交流非常困难。
“不是,是花旗帝国主义者的F-105!那个飞机我认识!参加防空训练的时候学习过。”一位民兵骨干大声喊道。
飞机飞得如此之低,就算看不见机徽,但是也足够分辨飞机外形和型号。
“他们这是要去轰炸我们的首府?”军事地形学这块儿,北交趾的民兵同志还是很扎实,很快就分辨出了大致方位。
只是他们方位判断对了,但是方向搞错了。
这批飞机是不可能经过北交趾的首府的,那里的防空力量强得一批,而是要从北交趾首府以南大约60公里的位置斜插过去。
“快快快,通知上级领导。”一位民兵跳上自行车,向着最近的电报室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