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是1962年3月敲定的,而此时,一架飞机都还没有交付,高卢人还在花旗佬这里接受培训呢。
扣别人的飞机,对花旗佬来说是常规操作。
“统领先生,我不建议这么做!”军事幕僚人都麻了。
如果非要说高卢人和对方阵营的二哥建交是大逆不道的话,那人家买F-8,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对付对方阵营的老大,这才是最主要的。
当然,高卢人未免就没有一点顺便对付约翰牛的意思,但这都是小问题。
“必须让高卢人知道,这种隐藏的小动作会带来什么后果。”统领坚持己见。
“可是这批战斗机已经生产出来,或者是已经纳入了生产商的预算和经营数据,这样会对他们带来很大的困扰。那可是40架单座和6架双座!”军事幕僚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小。
“只是暂扣,这并不影响他们最终的交付。如果最终无法交付,那就让海军那边按照国内价格买下来!”左手倒右手,统领觉得这很好。
“可是国内价格和卖给高卢人的价格,是两回事,他们的盈利会大幅下降。同时这样会大大增加生产商的资金时间成本,进一步降低生产商的利润。而且……”
“还有什么而且?”统领有些不耐烦,在雪茄导弹危机中捞取了大量政治声望的他,此时对于这些人的耐心并不多。
“而且,这批飞机是舰载机,海军并不需要这些飞机,你这样的决定,会影响他们的预算和实际到手的武器配置,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建议。”
此时,F-4II“鬼怪”已经研制完成,花旗佬的海军更倾向这种新式重型战斗机,对于最大起飞重量仅15吨多的F-8兴趣下降。
至于高卢人为什么没有选“鬼怪”战斗机,原因倒也不复杂——他们的克莱蒙梭级航母太小,装不了几架。
如果要海军捏着鼻子接收这批“十字军战士”,就意味着会对“鬼怪”的采购产生影响,后者比前者可贵得多!
能一个决定把链条上的所有人都得罪,这让军事幕僚不寒而栗,你是觉得你的破事还太少么?
“不,如果必要的话,我不介意直接签发统领令,我必须要让大洋公约国家都看到,做这种事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统领很坚持。
在雪茄导弹事件中捞取的巨大政治声望此时发挥了效果,军事幕僚和政治幕僚面面相觑。
“好吧,我们去向相关方斡旋此事。”两位幕僚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
实际上,花旗统领的想法是错误的,高卢人和我们在技术上有很好的互补性,或者直接说,我们的缺口大但是大体量降低了我们的急迫性,高卢人缺口小但是缺的都比较急迫。
在高卢,他们的人也在讨论着这件事,建交带来的不只是一边杵个大使馆那么简单。
“我的先生,我们对东方人此次在和南猴的冲突中,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武器非常有兴趣。也许,现在我们能尝试着向对方求取获得。”这是高卢国防部装备总署的人。
“那就请你告诉我你需要什么。”高卢男人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国内都是虫豸,整得想要独立自主的他心力交瘁。
“一种导弹、一种从飞机上发射的反舰导弹。”
作为各项参数和高卢人后来的明星货——飞鱼反舰导弹很相似的争先-62,能在第一时间引起高卢人的兴趣并不奇怪,这就是他们的心头好啊。
他们的舰载攻击机是军旗,这玩意的最大载弹量才1.3吨多一点,可做不出花旗佬舰载攻击机扔铁炸弹的豪横行为,轻量化、同时命中率和威力又都达到一定程度的导弹才是他们需要的。
“空射反舰导弹?你们不是在和汉斯佬合作AS34鸬鹚么?”和花旗统领不同,作为军队起家的高卢男人,对这些情况并不陌生。
“是的,我们和汉斯佬的工作刚刚开始,但是从传闻来看,这种导弹简直就是AS34的终极目标。我觉得我们如果可以直接获得它的技术,那么就没有必要浪费资源去进行研究。”国防部装备总署的人道,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维持一个小而全的国防工业体系,其实花起钱来也是捉襟见肘。
AS34始于1962年,飞鱼就是在1967年定稿的AS34方案的基础上发展的,等到量产已经是73年,而空射型的量产,更是到了77年的事情。
所以此时争先-62在高卢人脑海里,虽然只有一点点印象,但是一点都不影响他们对此极感兴趣。
“说具体一些。我没记错的话,东方人的反舰导弹是白熊的冥河的仿制品,虽然是世界上最早击沉战舰的反舰导弹,但是非常的笨重,对于我们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东方人碍于白熊的原因,不见得能提供这种导弹的销售或者是技术。”高卢男人不傻,甚至可以说,他是高卢最清醒的那个。
“不是P-15的仿制型。我们在南交趾还有些影响力,能得到一点情报,根据情报,我们相信,东方人有一种重量不超过800kg、体积不太大的固体反舰导弹,同时拥有空射和舰射两种型号,威力足以对3000吨以上的军舰造成重大甚至是致命威胁。”
还别说,我们在西礁群岛的整个战斗是围绕海棉岛展开的,海棉岛上的敌人虽然投降得快,但是也把整个作战看得清清楚楚,并且在投降之前把情报送了回去。
高卢人从获得的情报里,根据体积、尺寸推出重量,再结合发射方式不难推断,这是一种固体反舰导弹,并且空、舰齐全。
至于命中率和威力,甚至都不需要情报,东方人的公告就足以说明一切,能一举击沉敌方6条船,这比什么材料的说服力都强。
450mm鱼雷:嘿嘿,其实有一条是我打沉的。
争先-62:滚!捡漏的闭嘴!
“你为什么强调800公斤以下?”太细节的东西,那个男人就没那么清楚。
“因为我们的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只有1.3吨多,800kg重量,是我们舰载攻击机在考虑自卫或者副油箱的情况下的极限。”装备总署的人道。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他可以更乐观一些,空射型争先-62K总重不到700kg。
“啊……我明白了,看来这种导弹的确是很适合我们。”那个男人不是傻子,高卢人的数学也非常好,简单计算就知道,这东西真的是好。
“所以,我们希望能从对方获得销售或者技术,从此前的军事技术交流情况来看,这应该有可能。”前面因为SS.11等装备的交流,装备总署的人对此还是有信心。
“嗯,也许我们可以和对方开诚布公的谈一谈,也许,他们不止那一点东西。”那个男人笑道。
正在气氛轻松之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的工作人员手上拿着一份文件,神情有些紧张。
“我的先生,这里有个不好的消息。”
“噢?什么消息?白熊打过来了?”高卢男人甚至有闲心开了个玩笑。
“没有,但是也许花旗佬想让白熊打过来。”开玩笑嘛,大家一起开,领导先带头的。
“嗯?”
“花旗佬通知我们,因为技术原因,将暂时中止与我们的F-8舰载战斗机交易,并且款项不予退还。”
这件事情可不算小,男人转过头来:“什么?我们的飞行员不是已经过去开始培训了么?还能有什么技术原因?我知道了,他们这是在警告我们和东方人的交往问题啊……”
这个消息,让国防部装备总署的人也瞠目结舌,这可是他们的工作范围。
“花旗佬不能这样!他们难道想让白熊从黑海一路长驱直出,威胁地中海沿岸?或者从波罗的海出来之后,在大西洋方向毫无阻碍?”
那个男人摇摇头:“他们并不担心,他们有海上和空中力量在这两片区域。”
某种程度上来说,欧洲那一帮后来武备废弛,真的是花旗佬给得太多了。不过这还是冷战初期,老毛子还没死,这帮国家还不敢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那……”
“通知外交部门,向花旗佬斡旋,要求他们按合同供货,并且强调这批飞机对控制白熊海上力量的重要性。”男人向工作人员道。
同时他转过头来,看着装备总署的人:“我们要做好花旗人一直不供货的可能,继续使用‘北风’战斗机,一定时间之内,这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老二生日,今天11点两章,明天4章补齐
我摊牌了,今天陪儿子去某达广场电玩城打了一下午游戏……
家里也有一台街机,但是不是花钱买的币,他是一点儿都不珍惜啊,花钱买的币他才能有兴趣一直玩到把币都花光,连他姐姐都沾了光,哈哈哈哈。
那啥,今天11点两章哈,明天四章补足~~~~~~
第1069章 给他们
说起来,高卢鸡也是实惨,这货自从S2之后,一直在瘸腿中缝缝补补。航母有了,没有战斗机,这个“北风”战斗机还是许可生产的约翰牛的货。
对于高卢人来说,这件事情简直想起来就心气儿不顺,没别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就是这玩意儿原产自约翰牛。
不过高卢人比起海峡对岸千百年的邻居,至少在S2之后心气还是足够高的,别看他缝缝补补,还硬生生让他把这套军工业体系给补得差不多,基本齐全,这一点上,即使调侃他是下两常,但是至少还是维持了体面。
话又说回来,“北风”这玩意作为平直翼的亚音速战斗机,其实对于高卢人来说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因为他的航母其实主要目的不是要钳制老毛子,而是要在遥远的非洲维持存在,这就基本上够用了。
这可是60年代,不是老毛子千古之后,拼了老命往外卖武器的年代,亚音速战斗机在非洲作为维持存在和彰显力量的工具,还是非常够用的。
高卢人其实是很务实的,这也就是“那位男人”说不是不能接受的原因。
他们非常有特色的殖民地巡防舰用得飞起,比如像是“花月”级驱逐舰这类,所以对于暂时用一下“北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先生,北风的性能有限……”装备总署的人觉得自己必须要把这件事情指出来。
“我知道,但是我相信,我们不会永远用北风!告诉三角飞机公司,现在是他们该加班的时候了。”那个男人看向装备总署的人。
高卢人对于争先-62的兴趣,很快就传到了我们这里,这件事情让我们的同志犯了难。
从心情上,那肯定是高兴的,我们的先进武器居然让西方最先进的国家都有了兴趣?
但是从操作上,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干?
遇事不决问领导,这时候,就该领导发挥自己的作用了。好的领导,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替自己手下的同志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帮他们背锅。
只可惜这么好的传统美德,后面却是不太常见了。
这件事情,他们的领导也没法决断,事情太大了,得,往防工委报吧!
所有的武器是否外卖,防工委是最重要的决策机构,除非出于某些目的,有首长亲自发话要求提供。
防工委接到这个汇报,也是有点抠脑袋,没办法,开会!
自然而然的,高振东虽然几乎没有参与争先-62的任何具体工作,但作为争先-62事实上的发起人和核心技术提供者,也收到了通知。
坐在防工委的会场上,高振东其实心里还是懵的,在通知里并没有说清楚这次开会的目的,这也是常规操作。
不过当他听见负责与高卢鸡沟通交流的同志提起高卢人的时候,大概就猜到了,大约……高卢人又想要什么东西了?
对于这个,高振东是无比的欢迎,相比我们,对方的技术毕竟总体上先进得多,这种生意只要操作得当,稳赚不赔!
“……各位领导、同志,情况就是这样,现在高卢人对我们的新型反舰导弹非常有兴趣,同时,也提出了和我们在更为广阔的军事技术层面进行交流的要求……”
防工委领导接过了话头:“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就是为了这一件事情,往小了说,争先-62是否要提供?往大了说,是否要和高卢人展开更多的军事技术合作?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在这里的同志,都是在相关岗位上的领导或者是带头人,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听见防工委领导的话,他们也从各自的角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年头在这些方面,相对来说氛围更为健康一些。
高振东默默的听着同志们的发言,总的来说,同志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反对,这方面,以部队的同志为多。
理由就一个,我们好不容易有了先进武器,还没爽够呢,这就要送出去了?
这种对新技术外流的担忧,其实所有人都有,而且是一种难以具体描述的感觉,有时候可能外在表现是别的原因,但是根子上是对于新技术的把握不足,难以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分析其真正的能力和影响范围的外在表现。
当然,部队的同志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这种技术外流,会不会对我们刚刚掌握的局部优势造成影响?会不会使因为技术优势带来的一些部署变得失去意义乃至造成重大损失?
这种保守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同志们负责任的表现。
而另外一派以技术人员多一些,则是赞同在此基础上同高卢人开放接触,理由也很简单,也许,我们能从高卢人那里获得一些什么?
人家可是发展了几百年的老牌工业国,对于我们几乎是全方位的领先,而现在,我们有了对方感兴趣的东西,也许就能从对方手里换来自己想要的技术。
但是这派人,最大的软肋在于,他们没法在“危险性”这个问题上说服对方,危险性评估这个事情,需要的不只是对技术的把握,这派人对技术并不陌生,多多少少还是能说出点门道来的,但是他们的缺陷在于,对国际总体局势的把握。
技术本身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局势息息相关,否则几十年后那些五大善人之外的有核国家、各种看起来先进的让花旗人都一筹莫展的高技术武器,也就很难出现。
穿着拖鞋打高超,这件事情怎么想怎么诡异。
眼见两帮人争执不下,防工委领导敲了敲桌子,看向了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高振东。
也该你小子上场了。
“振东同志,说说你的看法?”防工委领导笑道。
哟,这是点将了,而且是点到了高大炮,不论是部队的同志还是搞技术的人员,都压下了表达的欲望,看向了高振东,想看看他的想法是什么。
经常和高振东一起开会的都知道,这位的想法,不但有新意有思考,而且说服力极强,他总是能找到一些非常有特殊的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话是有必要性的。
可以说,在两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他的意见几乎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砝码,而且他甚至有直接压倒任何反对意见的能力。
高振东清了清嗓子,看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