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机部领导兴致很高。
发动机功率从70飙升到120,那速度可不得高出老大一截子?
扭矩也有大幅上涨,提速可不就快了?
高振东也赞不绝口:“嗯,这个车子不错。”
虽然还没开起来,但是好话说前头总没错。而且这车是真的不错,实际上我们在建国后10~15年左右,有一段的部分技术并不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多少的窗口期。
主要原因,是我们仿制或追赶的这部分技术本身也在发展阶段,我们能拿到最新的仿制对象,并且这些对象的技术并没有先进到难以追赶的程度。
所以高振东说这个车不错,并不算是瞎说,那是真不错,底盘来自花旗、汉斯和老毛子的多家融合,外观风格融入了我们自己的风格,而最大的短板——发动机,被高振东一举抹平甚至还略有超出。
这可是一台和汉斯佬的奔驰最顶级豪车所用发动机同等技术水平,甚至某些地方还略有优势的发动机。
“振东同志啊,你搞这台发动机,那是真的好啊。”十三机部的总工道:“试验过程中,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甚至比汉斯佬的奔驰220S的那台2.23升发动机还要好!”
高振东一点都不意外,汉斯佬的高级车发动机稀奇古怪的毛病并不少,比如四环素的机油当油烧。自己搞的这台发动机来自小鬼子,在这方面,小鬼子几十年后的技术还是值得信赖的,主要是这东西也没多少地方可以坏,只要材料和制造上去了,那就没有太大问题。
理论上话虽如此,但是能经过同志们证实,高振东还是感到很高兴,某种程度上来说,可靠性比功率还重要。
“说实话,要不是这个发动机总功率和大轿车实在是有差距,我们都想往大轿车上装了,不过用于小一些的高级轿车还是非常合适的。”十三机部领导笑道。
高振东知道他说的大轿车是什么,那个的确是太大,这个463作为普及型发动机,的确要小一些,用在那上面有些小家子气了。
我们的大轿车用的是仿制的5.6升V8发动机,功率200马力,和463发动机2.0升L4的120马力相比,也就占一个排量大功率大,升功率35马力/升与60马力/升之间,差距巨大,但是大轿车不太一样,总功率还是要高一些才好,它要拉动的,可不只是一个壳子那么简单。
高振东倒是无所谓,他要搞的是普及用的发动机,那种特殊发动机也用不了多少,再是难搞,同志们手搓一点出来也够用。
“怎么样?高总工,对这个车子有没有什么意见?”十三机部领导笑道。
高振东点点头:“这个吧,我还真有个建议,你们有没有觉得手自一体变速器操作起来有点不方便?”
现在的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换档还是个档把,和原本的手动档档把位置一样,倒也是经典位置,但是高振东恰好知道有个位置能装这玩意,不是要替代原本的档把,而是要造一个噱头出来。
“倒还好吧,和原来的手动挡位置一样,但是不用挂来挂去,推一推,拉一拉就行。”十三机部总工笑道。
高振东笑道:“这样看起来,就没把手自一体变速器的特点凸显出来,有点泯然众人,在往外卖的时候,少了一些亮点,有点可惜那个手自一体变速器了。”
诶?高总工在这方面想法还挺多?十三机部的领导想起来,和外商部的同志沟通外贸事宜的时候,外商部的同志得知这个新发动机是高振东搞出来的,还专门叮嘱过他,在卖东西这方面也可以和高振东同志多沟通,他非常有想法。
“高总,说说,我们学习学习。”他很有兴趣,记得科技司的同志说过,高总工在车辆的装备方面很有坚持,比如三点式安全带这种发明还没几年的东西。
“我们加个换挡拨片,反正这个变速箱的半自动变速装置是电动的,无非就是加一套开关的问题。”高振东道。
还真别说,以这个车子在当前的吨功率水平,加上换挡拨片带来的运动感,这玩意拿出去坑……不对,满足汽车运动爱好者的需求,那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营造影响力,收割死忠粉,就靠这些细节了,没看见富豪车发明个三点式安全带念叨了几十年嘛。
“换挡拨片?”这是个新鲜玩意,同志们都围了上来,京城汽车厂的同志们更是双眼放光。
“对,加在这里,双手不需要离开方向盘,直接在方向盘后方按一下就换挡了。方便快捷,运动性拉满,而且是个很好的噱头,有利于销售嘛,哈哈哈。”高振东在方向盘后比划了几下。
十三机部领导这回算是领教了外商部领导的话,什么叫做在卖东西方面很有想法。这东西你要说很必要?那是真不至于,但是拿来宣传,那还真就是非常合适,的确是像高总工说的,很有说法。
这不骗外国人钱嘛,哈哈哈,高总工好本事!十三机部的同志开口笑了起来。
“嗯,这是个好建议,你们要搞起来,尽快实装。”领导想起外商部那边的时间安排,心里有些急切,对京城汽车厂的同志道。
这东西好就好在是个新鲜想法,但是实现并不难。高振东也知道,据他所知,换挡拨片这玩意,后来泛滥到几万块的A00级小车上都装上了,技术和成本都很低,也就是个噱头唬人。
“高总工啊,对这个车子,你还有什么想法?”果然,什么事情把高振东同志叫上总没错,十三机部领导心里乐呵呵的。
“其他的倒是没什么,舒适、可靠这些都不用我说,京汽的同志比我熟悉,而且你们应该是要赶外商部那边的节点吧?改动太大也不好,外观有自己的特色并且符合审美,性能足够先进,可靠性够好,有一定的特点就足够了。不过……”
果然高总工是知道外商部的安排的,或者说能猜到。
“不过什么?”
“不过你们可以提前开展一些电子系统的预研,作为技术储备,哪怕十年二十年搞出来,也能维持在汽车行业的特色先进性。”高振东道。
搞出来能保持几十年的先进性?那这个事情就不得不做了!十三机部的同志非常清楚这有多难,又具有多大的意义。
“是什么电子系统?”对啊,这位高总工是电子方面的顶级专家,在这方面必定有很好的建议。
第1046章 这车看着眼熟
“一个是发动机功率控制,通过传感器采集发动机工况和车辆行驶状况,然后控制发动机诸如节气门开度、喷油量、点火时机等等。”
这玩意在几十年后是个车子都有,但是这年头可不多见。
嘶~~~~~~如果说刚才高振东那个换挡拨片的建议是接地气的话,那这个建议就让同志知道什么叫做高来高去。
“高总工,这个是不是有些难?”十三机部总工道。
“一开始很难的,需要大量的经验累积,其实技术上还好,基本的传感器和控制器,都具备条件了,单片机虽然价格不算太便宜,但是用在汽车上就不显得贵了。但是这个事情最麻烦的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长久的积累才能搞好,是个长期的事情,所以我才说哪怕十年二十年搞好都值得。”
除了单片机,像是开度、位置、氧气、温度等基本传感器其实都有办法,甚至是现成的。
眼看十三机部就有机会卖汽车,不帮他们消耗一点研发资金岂不是白卖了?
“可是我们也没法很好的控制汽车喷油量这些啊。”对发动机输出功率的精细控制,除了节气门之外,喷油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高振东点点头:“说对了,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系统的升级——将燃油喷射系统升级为电喷系统。”463好就好在能用于化油器,也能用于电喷车。
电喷系统是什么,虽然大家没见过,但是听名字就能猜出来,但是这个动作也太大了。
但是高振东根本不给他们叫苦的机会:“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关安全的——牵引力控制系统。”
这玩意就不大听得懂了,牵引力是什么是知道的,但是牵引力控制和安全的关系,很多同志实际上都还不太明白。
“高总工,为什么要控制牵引力?牵引力不是越大越好么?”
高振东摇摇头:“不一定的,而且这个系统在我的考虑里,是及时监测车辆状态,改变多个轮上的驱动力,仿制车辆打滑、侧滑等等异常状态的,在车辆没有突破它的工作极限的时候,能有效避免甩尾等事故的发生。”
牵引力控制有很多名字,不同的厂商用的不一样,不过比较通用的、大家都能听懂的,是ESP。
这回有人听懂一点了:“这是ABS的升级啊?”
ABS能防止轮胎刹车抱死,但是没有这个牵引力控制的功能来得多。
高振东笑着点点头:“是的,我们不能躺在ABS上吃老本啊,随着车子技术的发展,更大的功率、更快的速度为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十三机部的领导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东西加起来,的确是能保证很长一段时间的先进性,而且就像高总工说的,这种先进性很有特色,可以算是独门绝活,而且最早做出来的人,在宣传和影响力上有非常大的好处。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第一套牵引力控制出现在1983年,第一套使用的ESP装车于1995年。
看着同志们若有所思但又面带难色,高振东补充了一句:“可能研究是比较麻烦,但想要事情长久的做下去,必要的、持续的研究投入还是需要的。”
对于十三机部领导来说,具体搞什么可能都还在其次,但是高振东这个要持续投入的说法是提醒了他。汽车作为这个年头的高科技行业,没有持续的投入那肯定是不行的:“嗯,这个建议的确有必要,在产量和产能消化都不错的前提下,投入一定资金保证先进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想要把汽车当成是一个产业来搞,那持续的研究投入就非常有必要。高总工,谢谢你的提醒。”
搞什么是战术问题,搞不搞那是战略问题。
但是这件事情吧,对于十三机部也好,还是十三机部下属厂所也好,难度都略高了一些,说得难听点,机械的东西都还刚刚仿制得大差不差、要说多好还不至于,现在就去搞汽车上的这些超前技术,实在是力有不逮。
十三机部领导眼睛一转,诶……这不眼前就有盏灯么?高总工能在所有的同志都没想到的前提下独自提出这些建议,那就说明他肯定有想法。
别看人家不是搞汽车的,可是任何一位汽车专业的人在他面前还真就不敢说自己在这方面比他强了,不搞汽车,可是搞出来的463发动机让所有搞汽车发动机的同志都望尘莫及,这位同志你就别考虑他到底是哪个专业的,你就问他能干啥就行。
“振东同志啊,这方面,我们实在是有些薄弱啊,不知道你能不能伸伸手,指导一下我们的同志。”
高振东想了想,掂量掂量自己的家底,点了点头:“嗯,细节我可能帮不上忙,但是在技术路线、总体方案上,倒是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一些建议。回头请相关的同志来找我吧,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对于他来说,如果能真的帮十三机部的同志把汽车工业的底子打好,那无疑是非常合算的,这东西带动效果非常好,能拉动一大批产业链,加上国内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纺织业、吸纳人数庞大的农业,那基本盘算是稳住了。
这种带一点超前的技术,能引导着同志们先搞起来,也是很好的。
好在这东西对高振东来说,技术细节虽然不知道,但是大致方案这一类东西还是看过,能花比较小的代价就将同志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再加上足够的时间沉淀和积累,想来结果不会太差。
而且最简单的牵引力控制其实就是在ABS的基础上搞的,设备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算法,有了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至少实验室实现其实并不难。
“好!那我就先感谢振东同志!”十三机部领导带头鼓掌,周围哗啦啦一片掌声响起来。
接下来,高振东就没有怎么说话,毕竟十三机部这个“新发匹配”的成果,不只是面对高振东一个人,人家还要完成一定的流程的。
比如,剪彩……
十三机部的几位领导同志,京汽的厂长,加上高振东在内,一字排开,一人手上一把剪刀,在京汽宣传处播音员一声甜美的“剪彩!”声中,压下了手中的剪刀。
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如果说大轿车是解决了最高级轿车的问题的话,那这个车子就解决了普及型高级轿车的问题,而且不是那种缺胳膊少腿的解决,这台车的性能上可以说是遥遥领先,特别是那个升功率,在量产车里几乎是首屈一指。
而对于十三机部来说,他们的眼光远远不只是放在满足国内使用这么一点上。
干完今天最大的重头戏,京汽厂的同志将领导们引到了另外一台被布盖住的汽车边上。
“各位同志,这是我们仿制的两厢轿车,车长4米,除了是后驱之外,和当时高总工当时要求的基本一致。”
高振东有些奇怪,其他都一致了,要坚持后驱是为什么?
不过想来同志们总有自己的理由,在细节方面,还是要尊重同志们的选择。
当京汽厂的同志将盖在车子上面的布拉下来的时候,高振东差点笑出声来,算是知道为什么坚持后驱了,没办法,不是后驱不行。
出现在人们眼前的那辆车,虽然没有模具,是手工敲出来的外形,与原版略有出入,但是那个外形实在太过经典,高振东一眼就认出来是什么车型了。
仿制嘛,不寒碜。
那是一辆汉斯佬威武公司的Type 1,如果说这个名字可能不是那么的出名的话,那另外一个名字就人尽皆知。
甲壳虫!虽然这个名字其实是花旗佬起的。
想想也正常,这是此时最为成熟的,车长在4米左右的两厢轿车,要照高振东的想法搞,可不就只有这个了呗。
至于和它齐名的Mini和500,他们此时车型的车长都只有3米多一点点,有点太小了。
而Type 1是后置后驱,想要改成前置前驱,那工作量可就大了。
“这是我们搞的两厢轿车,现在1.5升3缸发动机正在改进和测试中,发动机舱装的是配重。”京汽厂的同志还是有些高兴的,不管怎么说,这么短的时间手敲一台车子出来,还是值得骄傲。
还多亏他们在十七机部三分厂学习463发动机的同志,利用了三分厂还没正式定型的数控机床加工了部分零件,这才能这么快。
“这个车,有些眼熟啊……”十三机部的总工脸上有些抽搐,这玩意也太像了,没法往外卖啊卧槽。
“对对对,是借鉴了原版车型比较多的风格,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京汽厂的同志一一举例,把改进的地方指了出来。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外形设计这个事情其实也不简单,总是会带有原版车型的影子。
第1047章 这个经典,我抢了!
至于甲壳虫这么一辆个性十足的车子,就更是这样,只要是在原版上改,就绝对一眼能被认出来。
至于搞个新外壳,实在是有些难为我们的同志,一是没经验,二是时间短。
更别说就算是时间长,此时的同志们拿出来的东西其实也有些抽象,高振东想起自己上辈子看到的猎奇图片,心里哈哈大笑起来。
十三机部领导看着面前这辆几乎100%复刻的车子,摸着下巴:“你们这个,恐怕得改一改啊,要不然就算是经助会国家,我们也不太好意思卖啊。”
他现在想的就是尽量卖外国友人的钱,毕竟去年外商部战绩彪炳,要是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也算是扬眉吐气,这才建国几年啊,都能往外卖小汽车了。
“好的好的,我们尽量。”虽然面露难色,但是京汽厂的同志还是回答道。
高振东心里一动,诶,这不趁机圆梦一把?
他哈哈笑道:“这样吧,我给你们画个壳子,你们看看能不能整上去?”
同志们听见他这话,顿时惊为天人,这玩意儿你也会?
其实不会,但是他会抄!
不管怎么说,高总工都主动请缨了,不让他发挥一下实在是说不过去,没准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