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659节

  “也许我们也该再做点什么了,干得漂亮,密切监视。你们是怎么弄到这么详细的情报的?”摄政大臣沉吟道,同时对于西敏教堂的人工作效率非常赞赏,并且有些好奇。

  “因为他是通过港岛转机。”西敏教堂的人耸了耸肩膀。

  2月的一个中午,一架飞机缓缓降落在京郊机场。

  辗转多地,终于再次到达的塞纳先生走下飞机,生理上感到非常疲惫,毕竟两地之间没有直飞,还得从约翰牛暂时管理的港岛那边中转。

  这不但大大的增加了航程,还增加了不少手续和流程,尤其是从约翰牛暂管的地方转机,这让他心里感觉很是不舒服。

  “该死,等到我的工作完成了,第一时间我就要要求高卢航空开通直飞的航班!我再也不想看约翰牛的脸色了!”塞纳先生抱怨道。

  作为数百年来“一衣带水,睦邻友好”的两个国家,他在约翰牛的地盘上受到了热情款待,约翰牛的工作人员非常贴心,事无巨细,极为认真负责,向他这位高卢“游客”充分展示了约翰牛的热情。

  抱怨之余,塞纳也禁不住感慨东方人的智慧,港岛在哪怕是西方世界封锁最为严密的时候,也依然为东方人留下了一个极为巨大的窗口和更多的机会。

  塞纳可不认为如果东方人想提前收回那里,约翰牛有能力保得住。

  想到这里,塞纳对于自己这趟任务的重要意义,就感受得更加明显,绝不能让约翰牛吃独食!能给约翰牛添堵,这个项目,我高卢鸡一定要投!

  他坐上高卢商会派来的车子,向自己的目的地行去。

  当天晚上,几位首长在一起,商讨来自高卢人的新事务。

  “你觉得他们这次来,诚意怎么样?”一名首长问道。

  “我认为他们的意愿很强,诚意非常足。塞纳表示,在原则上,他们承认我们划下的所有红线,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他们认可我们的一切要求和表述。”负责接待塞纳的外事部门领导笑道。

  首长笑了起来:“他们和我们,有点历史包袱,但是呐,不重,没有任何直接的冲突,所以在这几件最核心的问题上,很是自如啊。”

  这就是高卢人的另外一大优势,他们的历史包袱并不那么沉重,也和我们没有主权、领土上的纠纷和争议,这让他们在进行外事工作的时候,回旋余地非常大。

  只要决心够坚定,身段够柔软,对于他们来说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和必须要触碰的红线,在这一条上,他们比约翰牛有优势得多。

  约翰牛和我们的交流是典型的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它是最早承认我们的西方国家,早在50年1月就承认了,但是真正建交,却是72年的事情。

  至于交趾和高卢人的冲突,交趾人和高卢人打架,关我东大什么事情?

  “他们滴主要诉求是什么?”首长问道。

  “从现在来看,他们在近几年与我们的经济往来中,感受到了我们的诚意,也获得了相当的利益。他们想进一步、全面的扩大这种交流,并且,有意将这种交流合作,向政治的方向上延伸。”

  “嗯,你们看,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还是有一点道理滴。我看呐,他们滴目的,可不只是赚几个钱那么简单。高卢人在花旗佬面前,一向是不愿意低头滴,他们想要滴,是同等位置和体量的朋友,这才是他们最核心滴想法。在这个目的面前,其他都可以靠边站。”

  作为拥有抛头颅洒热血(生理)的“花旗国父”路易的高卢,对花旗国低不下头,那简直是太正常了。

  花旗国父路易,毛熊国父丘胖,高卢和约翰在这种破事儿上,那真是一时瑜亮,不遑多让。

  首长一眼就看穿了高卢人的想法和底线,什么钱不钱的,那都是顺带。

  这是冷战刚兴起的60年代,在这个时候,经济上的事情远没有政治和军事上来得重要,特别是大国之间。

  “您说得对啊,从高卢人的情况和实际表现来看,他们的建交欲望是很足的,也有足够的诚意,现在双方建交的条件,我认为基本是成熟的,这可以作为我们在西方世界的第一个突破口和桥头堡。”一位首长点头道。

  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同样有非常强烈的意愿。

  港岛是个好渠道,但是只有一条渠道,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和西方世界和谐共处的强烈和平愿望。

  外事部门领导也及时的补充:“对方甚至暗示,在需要的时候,他们能够为我们重返国联的事务出力。”

  这可不只是高卢一个国家,要知道,高卢的殖民体系虽然被瓦解,但是同时也意味着它手上多了一大堆他们具有重大影响力、能某种程度上左右其国际事务走向的国家。

  别管那些国家是不是拼凑,是不是强行成立,总之在国联里,他们多多少少是有投票权的。

  这让在场的不少同志更是觉得心动,能如此表态,说明高卢人是真的想把建交这件事情落到实处。

  首长却笑了起来:“嗯,是嘛?很好,谢谢他们啊。不过现在急什么?事情还没办完,不急不急,有的事情缓不得,重返国联急不得。当然,他们滴这个态度很好,值得表扬嘛,哈哈哈。”

  这话大有深意,首长们都一起笑了起来。

  “大家看看,觉得这件事情怎么样?都表个态吧。”首长笑道。

  “我同意。”

  “我同意。”

  “……”

  能够和西方阵营中的主要国家建立正常外事关系,这是我们在外事工作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和阶段性的胜利,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

第1026章 炸机了

  见此情形,首长对外事部门领导道:“嗯,接下来,你们就可以好好的展开工作了。记住,原则问题绝不退让,经济和技术上滴事情,无需锱铢必较,要让大家都看得到好处,互利共赢。什么都是自己吃干抹净,很容易没朋友滴。”

  其他首长也点头称是,外事工作,重点不是经济。

  同时,能和高卢人建立正常外事关系,这对于刚刚打过一仗,威慑力显得更加强大的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调和。这项工作的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好的,我们马上就开展相关工作。”有了这个指示,那开展起工作来就方便得多。

  ——

  国家之间的大事正在暗流涌动,悄无声息但是又步调紧凑的进行着,人们手上的工作,也同样没有落下。

  而高振东,则正在为网络准备核心装备。

  一共是两件,一件是最核心的路由器,而另外一件,则是局域网最重要的设备——汇聚设备。

  以前是没有技术环境,现在集成电路这些东西也上来了,算是具备了基础的技术环境,能薅系统商店里的羊毛了。

  能抄为什么要自己做?

  不过这个汇聚设备,高振东并没有准备直接上交换机,交换机的真正交换功能,他准备集成到路由器里面去,主要是太贵了。

  哪怕是能满足基本交换的交换机,也免不了需要使用到CPU,但是以现在CPU的性能,要么就是特别高级特别贵、其他工作同样急需供不应求的C6108以上级别乃至C6132这种顶级货,而且对存储器的要求也不低,两相结合,这东西价格低不了。

  否则做出来的交换机并没有什么功能和性能上的优势。

  既然都那么贵了,还不如连路由功能一起做,搞成路由器。

  他现在瞄上的,是集线器(HUB)!

  集线器是一种在高振东穿越时,除非特殊要求,否则已经不会再使用的淘汰设备,和交换机最大的不同,在于交换机的工作方式是交换,是有基本的寻址功能的。

  但集线器不同,这货的工作方式是广播!

  也就是说,集线器上任意一个端口,都能听到其他端口在说啥。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流行的一种黑客软件——网络嗅探器,在集线器为汇聚设备的局域网上好用得一批,只要网卡工作在混杂模式,加上那时候的网页密码、消息很多以明文方式传输,简直不要太爽。

  这玩意坏处是性能差,安全性差,速度也不行,管理功能等于零。

  好处嘛,就两字儿,简单、便宜!

  说实话,这东西反而让高振东有些麻烦,没别的原因,就类似他好不容易才在系统里找到具备录像机概念的视频播放设备一样,这玩意因为技术过时,在商店里根本找不到!

  交换机倒是有,可提出来就真是个符合现有技术能力的交换机,能用,但是贵!不具备普及意义。作为高端补充可以,但是想要普及,高振东还是想要集线器。

  就在他准备放弃,召集十二机部的同志自己做的时候,转机来了。

  不知道他当年工作的超市周边那些商店里,不知道哪个人才,可能是在哪儿踅摸到了这玩意上了架,被他在系统商店里发现了。

  要知道在别的地方这东西根本卖不出去,但是在高振东的学校周边,这货还真就能卖,而且价格还不低。主要是他们学校学计算机的太多,哪个学计算机的中二少年没有一个黑客梦?

  只要写上“集线器(HUB)!!研究网络嗅探技术专用,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的噱头,那些中二大学生得抢破头的买。

  看着取出来的集线器,高振东总觉得哪儿不对。

  卧槽,线材和接头!看着那个有些庞大的航插,高振东哭笑不得。

  这怎么行。

  RJ-45暂时是用不上了,那玩意的接头和线材,在现阶段制造成本有点高昂,但是这难不倒高振东。

  他靠着自己的记忆,迅速画了一套图,然后打电话给三分厂技术处机械科的同志。

  “高总,有任务?”现在他们可是抖起来了,十一机部和十三机部的同志,正在他们科里一口一个“老师”叫得正欢呢,没办法,谁叫463型L4发动机就诞生在他们手上呢。

  “嗯,有个小任务,你们把这个东西加工一下,要快。”

  机械科科长看了一眼图纸,乐呵呵的道:“好嘞,马上,要几套?”

  “先给我来一套,做好了马上送过来,不要考虑量产,手搓都行,只要达到图上的效果!然后做个百把套出来备用。”

  高振东只是要向系统证明并提示一下,这东西能做了,而且我选的现行连接方式是这个,你赶紧按照这种接口给我进行集线器的技术符合性改造!

  而且这东西有个好处,那就是当网络规模很小的时候,甚至可以不需要集线器,直接靠网卡和线缆、三通就能完成组网工作。

  看着离开的同志,高振东开始倒腾别的,有了集线器,网卡是不是也该安排上了?

  不过这个东西就简单了,有线网卡虽然一般的学生不会使用,但是2.5G的网卡还是有人买的,系统商店里能找到,因为主板上不一定会集成这么高速的网卡。以前没提取,是因为技术环境不够,现在就没什么问题了。

  不只是高振东在忙,全国各地,各个系统的同志们,都没闲着。

  西南,蜀省,一位风尘仆仆的同志走进了蜀省矿冶厅。

  他来自隔壁省份,所谓得陇望蜀这个成语的另外一半主角,甘陇省,是甘陇省会金城大学的一名化工专业老师。

  “甘老师,您可算是来了,我们等你很久了。”蜀省矿冶厅的同志看到他,很是激动,很巧,这位老师就姓甘。

  “很不好意思啊,主要是工作交接耽误了不少时间,学生的课程也得安排。”甘老师有些歉疚,的确是花了不少时间。

  但是看得出来,蜀省的同志,对于这件事情还是非常重视的。等了自己这么久,都没什么怨言。

  “没事没事,工作重要,来了就好。情况你都了解了吧?”

  “嗯,有一定了解,螯合树脂,里面起到主要作用的,是偕胺肟官能团,这方面我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虽然不是非常深入。”甘老师很是谦虚,但实际上,他是蜀省矿冶厅能够在附近找到的对这方面了解最深的同志了。

  虽然工业化生产、高层次应用和深入的特性这些还束手无策,但是至少知道偕胺肟基团是个什么东西。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甘陇的金城大学,在化工方面极为优秀,别看人家地处西北,好像很偏远,但是这方面还真就是杠杠滴。

  这也是蜀省矿冶厅的同志哪怕是跨省合作,也要等待这位甘老师的到来的原因。

  “那就太好了,我们就缺这样的人。这样,就麻烦您和我们矿冶厅的同志一起,去一趟京城,那边有个螯合树脂的课题,和偕胺肟基团有直接关系。”

  甘老师人是懵逼的,这刚到蜀省,然后就被一杆子支到京城去了?

  但是反应过来之后,兴奋很快占据了他的头脑。

  需要到京城的课题,能小得了?这年头出趟差不容易,不是大动作,也没人愿意跑这么远。

  “好的好的!也谢谢蜀省的领导同志能给我这个机会参与这项工作。”甘老师满口答应,非常兴奋。

  螯合树脂这东西,他能听得懂是干嘛的,这一听就是化工行业的前沿课题,一种非常有用的定向提取手段。

  能参加这种课题,而且明显技术上是以他为主导,这对于甘老师的学术生涯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与此同时,大漠那边,同志们终于拿到了新合成的GAP,整出了GAP推进剂。

  “点火!”

  远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上,一枚看起来银光闪闪的金属圆筒被固定在上面。

  随着这声指令,“轰”的一声响起,金属圆筒的尾部不停的向外喷着火。

  眼看试车台的推力数值直线上升,同志们正在高兴的时候,“轰隆”一声,金属圆筒炸了!

  通过望远镜,同志们能看到,金属圆筒是先被烧穿,然后炸开的,好在这种情况主要还是以燃烧为主,爆炸威力看起来并不大。

  同志们面面相觑。

  好消息:这东西劲大!

  坏消息:劲也太大了!

首节 上一节 659/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