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651节

  “宝贝!宝贝!”

  淀粉含量14%,蛋白质2.45%,维生素C16mg/100g……

  据说,土豆是粮食里含有人体必须营养成分的第二把交椅,第一把交椅是藜麦,它比土豆多出来的是脂肪,但是藜麦比土豆难吃。

  反正现在老张老李看着手上的检验报告,双手都在抖!

  这些数字比他们现在手上的品种,要高出不少,可以说有质的跨越。如果这个品种真的种好了,对这边的老百姓是个很好的消息。

  “老李,我们到时候就在农户边上搭棚子,咱们最少要有两个人住在里面,保持有一个人醒着,这一袋可没多少啊,千万不能出事。”说到这里,他有些心疼刚才吃掉的两个洋芋了。

  2月份的草海,温度可不好受,而且阴冷潮湿,体感温度更差,但是老张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黔山土地宝贵,草海县同样如此,他们也没有实验田,而这批土豆,上头的同志信里说了,经费上头包干,他们和农户合作种植。

  虽然这里不会出现畜牧毕设吃掉农林毕设的奇葩事情,但是只要是粮食,这年头就得多上点心,毕竟不是所有群众觉悟都那么高。

  看着那个半人高的大口袋,老李一时间不知道该说老张什么好,你这也太夸张了一点。

  不过看紧一点是没错的,要是不盯紧,就这点点种植量,一个小时就不见了。

  “行,小王,你们俩这两天做好准备,去农户田边把棚子搭好,时间一到,播种机会成熟我们就住过去!”

  种植要求里面对种植时间和气温是有明确要求的,他们现在一点差错都不想出。

  ——

  松江,龙江入海口附近,有一条应该算得上是最晚汇入龙江的支流,就在这条支流的汇口处,一个船厂里,张灯结彩,一个简单而隆重的仪式正在进行。

  ——“62型护卫舰龙骨安放仪式”。

  一条横幅挂在船坞边上的吊机上,船坞外边,是黄色的黄濮江水在掀起微微的浪花。

  如果高振东在这里的话,可能脑瓜子嗡嗡的,直接都是乱的。

  62?62不是火炮护卫艇么?

  护卫舰?护卫舰不是65年么?就算是开建时间,也只是提前一年而已。

  乱了乱了,全乱了。

  不过这种乱,估计是他喜闻乐见的,火炮护卫艇早就搞好了,不再顶着62型的名字,护卫舰提早了好几年,一步快,步步快。

  虽然已经是63年,但是这条舰被称为62型倒是没什么问题,安放龙骨之前,是要切钢板下料的,这件事情早在去年就开始了,更别说设计的时间,那就更早一些。

  这个仪式就一切从简,以工代会,直接开工现场挂个横幅,所有人都到场,拿着大喇叭喊一声,就算是完成了仪式。

  海装局、船舶院、松江船厂的几位领导同志站在船坞边上,看着热火朝天的工作现场,心情愉快。

  “这条船你们的进度很快啊。”海装局的同志看着船舶院的同志笑道。

  “这条船条件好,这都还快不起来,那就是我们有问题了。”船舶院的同志也不居功。

  船体是在最早的国产驱逐舰01型基础上改的,速度自然就很快。

  “但是你们能这么快解决动力问题,我们是没想到的。”海装局的同志笑道。

  按照原本历史进度,不但船是65年开建,而且发动机还没有得到原本想要的,导致船的最高速度只有22节左右。

  “我们通过外商部、外事部门,获得了东汉斯同志的帮助,另外,高卢人那边我们也购买了一些技术。虽然还是有点不够,但是好歹把航速拉到了26~27节。”作为阵营里的技术担当之一,虽然东汉斯比西面那一半技术要差点点,但是他们的技术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足够了足够了,现在的作战样式和以前纯炮战不太一样,航速重要,但是对于我们在远洋采取守势来说又不是最重要,反正都跑不过导弹,续航力比它都重要一些。”反正没有航母,没有必须跟上利用甲板风放飞飞机的航母编队的需求,27节妥妥的够用。

  “这条船的续航还是可以的,3800海里/16节,应该是够你们用的。而且我们结合以前会议上的经验,在增加的吨位上,向适航性、自持力和舒适性做了一定的倾斜,自持力能达到15天以上。比起01的10天自持力,有了长足进步。”

  “嗯,很好,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你们,没想到你们在一条不到1400吨满排的舰上实现了这么好的自持指标和续航能力。”

  “哈哈哈,这也要感谢搞武器的同志,两个4联装的争先-62导弹发射器,比起两个三联装的争先一号反舰导弹发射器不论是在重量、体积还是占地面积上,都优化节约了太多,我们在设计布置的时候,能自如控制的余地很大。”

  说起这条船的武器,就让海装局的同志高兴得不得了。

  其实初看起来的话,这条船的武器大概就是大型导弹护卫艇的翻版+增强,但是这个增强累积到一起,其意义就不一样了。

  2*4联装争先-62固体反舰导弹,射程50公里,之所以只能打50,是因为雷达的原因,不是导弹的原因。

  而1*8联装用雷电-3红外空空导弹改装的“海旌旗-62”近程防空导弹,能打击3000米以下,6公里以内的亚音速飞行器。

  别看现在飞机说起来好多都能超音速,但是实际上他们在发起攻击的时候,都超不了,有迎头打击能力的海旌旗-62射程和性能用于自卫完全够用,特别是最大的敌人在海上压根没有反舰导弹的情况下。

  甚至他们还能为小艇什么的提供一点点防空掩护,区域不区域的,主要看敌人的能力,区域防空能力的距离定义是一直在改变的,在这一点上,海旌旗-62虽然射程近,但是因为使用发射后不管的红外防空弹,结合雷达系统带来的一点点多目标接战能力,反而有那么一点点迷你区域防空的意思。

  这几样主武器让海装局的同志很是满意,所以这条船的火炮配置和原本历史上的第二型护卫舰就不一样。

  100毫米单管主炮从3门变2门,37毫米双管副炮从4座变2座,其他武器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反潜依然拉满。

  250毫米火箭深弹5管发射器*2、432毫米6管火箭深弹发射器*4、2条深水炸弹水雷投掷轨。

  但是有一个小小的区别是,这条船装备了拖曳声呐!这东西是从老毛子那里买来的,水声设备对于我们来说暂时还是个问题,买一点算是顺理成章,说实话,有得地方卖,就算是不错了。

  没有鱼雷,但是干扰弹发射器是标配,另外还装备了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的同志新研制的电子战设备,能对敌人的雷达和反舰导弹进行一定的干扰。

  这年头大家还没想到这份上,这些设备完全能吃到先发者红利,别管好不好用,有和没有,那就是完全两个状态。

  更别说高振东给船舶电子研究所的同志们还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有了这些来自几十年后的经验和理论,这些电子战系统可谓起点极高,大不了大力出奇迹嘛,别忘了我们手上已经有了高精度锁相环、行波管这些,在频率的精准控制上,还是有一定的办法的。

  想着这些,海装局的同志乐得脸上笑开了花,转头对船厂的同志道:“你们生产上有没有问题?”

  “绝对没有,各种钢材供应充足,剩下的,就交给我们好了。有建造01型护卫舰的经验,这条在它基础上改进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就放心交给我们,我们一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第1013章 陀螺

  “不只是你们要建好,你们还要负责培训好粤东船厂过来学习的同志们,如果第一条顺利,全都达标的话,我们是要东、南齐动的。”

  对于这条设计指标一看就爆棚的护卫舰,海军、海装局都很满意,只要制造出来基本满足设计指标,有了足够制造经验,那是准备两边一起建造,争取能尽快形成一定的数量的。

  好在当归省中间那个海峡,敌人的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都被严重压缩,不存在像高振东前世所知的,因为不通航,导致只能将南部舰队的船全部放到粤东去造,零件全部靠火车运过去。

  现在我们想在哪里造就在哪里造,三片海域的相互调动完全不是问题。

  “嗯,你们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粤东船厂的同志在我们这里,就像在他们自己厂里一样,一定包教包会,不会的话,初期我们再调遣一批同志过去支援他们一下都没问题。”松江船厂的同志笑道。

  “好啊,那我们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海装局的同志对于这条船的建造很是乐观。这条船个头不大,也不复杂,速度应该慢不了。

  实际上,原本的第二型护卫舰在那么困难的年代里,建造时间也不过才一年多。后世造得慢,是要考虑总体更新计划,实际上真爆起产能来,这种1千多吨的舰造起来快得一批。

  船舶研究院的同志笑道:“你们现在可以等好消息了,可是我们后面还有更大、更艰巨的任务在等着我们呢。”

  海装局的同志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也笑了起来:“有任务是好事啊,这件事情,在具体的细节上,我们还是建议你们在正式开始之前去京城跑一趟,想来会有不少收获的,至少能掌握电子技术的最新进展,能提前规划好舰载电子设备的配置嘛。”

  “嗯,高振东同志那里,我们在启动设计之前,是肯定会过去拜访的。”都知道,高振东同志不论是在规划方面,还是具体的技术细节方面,都有不少的想法,提供了非常多的建议和技术,为海军这一批舰艇的更新换代,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其中一些,甚至是决定性的。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过去问问总没错。

  想一想船舶电子研究所那边已经越来越有眉目的新型舰载雷达,船舶研究院的同志心中火热,那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

  高振东并不知道这个好消息,此时的他,正在面带喜色,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上的一份报告。

  坐在他面前的,是原研所的同志,负责激光陀螺仪具体工作的莫总。

  此时的他,满脸的喜色:“高总工啊,历经2年多,总算是不负所托,这东西终于是搞出来了。”

  除了高振东手上的材料之外,他面前还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一台设备。

  初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玻璃块,玻璃块的各个角和中间,装了一些附件设备,还有一些线缆连出来,初看起来就这么简单。

  但是高振东知道,这是国内当前激光陀螺仪,也是世界范围内激光陀螺仪的最顶级产品,绝对领先。按照时间计算,现在花旗佬应该是制造出第一台激光陀螺仪的实验装置了,毕竟那东西是63年2月造出来的,但是这个装置抛开精度什么的不说,它的光程总长,是4米!

  如果拿这个东西去导弹上用,恐怕是个人都得掀桌子。

  真正实用的陀螺仪,是1972~75年间出现的,具体的时间没有标准说法,但是第一次用到飞机上,是1975年。

  而高振东面前这个陀螺仪,就是世界上唯一的实用激光陀螺仪,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依然是。

  这东西的原理全世界主要的国家都知道,可是等到做出真正实用的来,已经是差不多十年后的事情了。

  “高总工,你看,经过我们努力,这台陀螺仪的零点漂移、分辨率、标度因子、动态范围和带宽,都能满足当前的需求,甚至大大超出,是当前全世界激光陀螺仪的最高性能……”

  说到这里,莫总自己都笑了起来,当前就只有这一家有这东西,自己就算是做泡屎出来,也是最高性能。

  不过按照这个陀螺仪实际性能的绝对数值,和其他陀螺比起来也绝对不虚,哪怕是现在性能最好的气浮、液浮、磁浮机械陀螺。

  算了,这个没啥好吹的,换个别的来吹。

  “体积18*19*5cm,重量3公斤,相比同等精度的悬浮陀螺,体积和重量大大减轻,这意味着一套三轴陀螺仪,其本体总重不超过10公斤,这无论是用在惯性导航平台还是捷联惯导系统,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对于高精度机械陀螺仪来说,要有足够大的转动惯量,转动摩擦还要足够小,否则陀螺别说分辨率,光是自身的零点漂移就能直接把导弹飞机导引到九霄云外去,零点漂移是陀螺仪最重要的指标,甚至比分辨率还重要。

  V-2导弹的精度之所以差,就是因为这货用的滚珠轴承陀螺仪,零点漂移最高可以达到15度/小时,要不是这货飞得近,它的精度甚至比不上无控火箭弹。原因很简单,瞎指挥不如别指挥。

  这种情况下那就需要使用气悬、液悬乃至磁悬浮技术,一旦用上这些技术,单套陀螺仪的重量和体积可就得蹭蹭往上涨。

  一套高精度三轴陀螺仪,就算抛开惯性平台,上百公斤那是家常便饭。

  而且,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是压根就没有高精度机械陀螺仪用!

  “莫总,你们这个已经提请验收了?”

  “还没有,验收肯定是要你带头的,不过有同志已经要了几个,前几天才给他们生产好带走,哈哈哈。”想起搞导弹的同志们猴急的样子,莫总笑得异常开心。

  这东西的生产速度在现在可快不起来,不过就算是手搓,供应新生产的远程导弹和战斗机、轰炸机总没问题。毕竟这些东西的产量也快不起来。

  “我觉得可以了,提请验收吧,有了这一套东西,我们的飞机、导弹,总算是能靠自己找着路了。”

  这东西的用途可不只是导弹,还有飞机、船舶都可以用,只是船舶相对来说确定自身位置的手段比较多,对精度、定位速度要求也比较低,大抵是暂时用不上这种高级货了。

  “行,你也这么觉得的话,那我们就去操持这个事情,总算是结出果子了,哈哈。”莫总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说完,他又对高振东道:“对了,这个东西,我们写了篇文章,您是通讯作者,文章在这里,你看看,没问题的话,回头我们就把它发出去。”

  对于发文章这件事情,高振东倒是没什么意见,激光陀螺仪的原理和部分技术细节其实几个主要大国都知道,但是也没见谁能提前搞出来。

  只要把大部分技术细节抹掉或者做好处理,想凭着论文就把这东西给复原出来,没那么容易。

  原研所的同志拿到了所有的理论、推导的细节和过程,还有高振东时不时的帮忙,都花了2、3年才把这东西给搞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防工委那边同意?”高振东笑道。

  “防工委和我们科技院商量过了,同意,而且这篇文章的脱敏,也是多方的同志帮着我们一起搞的,这方面没有问题。至于防工委同不同意你的名字出现在上面,我们也请示过防工委的意见,因为您是激光器的发明人,是激光领域在世界上都说得出名字的科学家,在激光应用方面出现是顺利成章的事情,特别是激光陀螺这种最顶级的成果,你不出现反而会显得很奇怪,防工委也表示同意。”

  该出现的地方不出现,那大概率也是有问题的。

  高振东闻言点点头,既然几方都同意,那就没问题了,科技实力方面,想要取得一定话语权,还是要造势的,估计几个单位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

  他迅速浏览了一遍论文,签上自己的名字就交回给了莫总。

  他主要关心的,是有没有什么不该透露的内容,这也是莫总把文章给他审的主要目的。

  至于论文的行文、结构、外语翻译等等,这方面高振东还不如人家呢。

  “下一步你们有什么想法?”高振东签完字,问莫总。

  “想法?就是改进这个陀螺仪啊。”莫总有些奇怪,这不是基本操作嘛。

  高振东想了想:“嗯,我倒是有些想法,这样吧,验收的时候你们提一提,那样能少一点手续。”

  他对着莫总他们耳语了一番,后者听着听着高兴得笑了起来,高总的操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这是想在验收的时候,顺便就当着大家的面,把下一步的计划和经费都敲定?

  “行,我们回去马上作为研究展望章节,放到验收报告里面去,争取能顺利立项。”

第1014章 这活儿没法干了!

首节 上一节 651/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