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620节

  “那好办,白天不用它就是,白天我们用肉眼,不怕不怕。”部队的同志一脸的乐呵,这算啥问题。

  高振东点点头:“那就没问题了,这个比热像仪的确是要差不少,但是能在大多数现实战场上进行基本正常的夜战。”微光夜视仪一直到21世纪都没淘汰,自然是有他的优点的。

  “要是搞出来了,我往62车长那儿加一套。”部队这边有些贪心,既然便宜,那我在62的车长观察系统里加一个,性能差点都没关系,至少保证车长也能晚上看清楚,至少这东西它便宜啊。

  防工委领导闻言笑了起来,你们这毛病怎么就改不过来呢。

  “那就好!这个事情,要搞起来!不但你们需要,空军那边的也是需要的,甚至我们能用在民用上面。”防工委领导笑道,还是高振东同志的脑袋瓜子好使。

  “嗯,我们就按照这个来改5DL,另外,我建议你们防工委把5DL的生产线搬到东北冰城拖拉机厂去,如果62式短期数量上不来,这个也能再生产一点新的。”

  高振东点点头:“领导,如果这样的话,那可以在改进项目里增加一项,增加水平稳定器,那样能把简易火控系统的反应速度压缩到12秒以下,而且增加的成本不多。”

  火炮高低先不说,至少水平方向先对准,最后调俯仰速度很快,对于实际作战非常有利。就这,就能彻底吊打花旗佬的M-60。

  “好!好!我觉得这个建议好!加,加!”部队的领导心情极好,说到冰城拖拉机厂,他想起个事情来。

  “振东同志,罗总师,你们替冰城拖拉机厂出个主意,那个轻坦要怎么改?”这也是他们心里的一个疙瘩,这东西拿来用,是真有点不赶趟,但是不用,又的确是有需要。

  高振东深以为然,这时候全国的道路情况并不乐观,轻坦克这种既拥有坦克越野能力强、防护好、火力强大的特性,同时又能在山区、水网部署使用的装备,的确是有他的用武之地。

  而且高振东知道的是,高原上用这东西,能大大降低高原装甲部队的后勤压力,不论是运输坦克本身还是后续的后勤补给。

  而原来的那个轻坦在打猴子的时候,还是吃了一些亏的,毕竟装甲太弱了,任何一种火箭筒都能打穿它,这就很难绷。

  罗总师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觉得不需要什么建议,把改装5DL这一套给他用上就行。”

  还真别说,5DL这一套用在轻坦身上,还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火力、防护、火控、夜战,全面提升,而且付出的重量代价不算大。

  部队的同志眼睛一亮:“诶……对啊,这个方案就是现成的!但是那个炮比起轻坦的炮来,是不是太大了?”

  罗总笑道:“这门PTH-61比起轻坦那门85毫米线膛炮来,并没有重多少,与其担心扛不动,不如担心炮响车翻的问题,这方面倒是要请冰城拖拉机厂的同志们注意一下。”

  高振东也同意这个建议:“是的,这方面没什么问题,我反倒是觉得,如果轻坦还没有定型的话,有个地方他们倒是可以改进一下。”

  实际上,高振东知道轻坦的长度和5DL差不多,结合车重,这完全不是问题,但是他总不能说自己知道理论上从没接触过的在研轻坦的长度,那乐子可就大了。

  “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如果沿用5DL的各项改进的话,实际上车子本身是不需要动的,但是高振东这句话,明显指向的是车体之类原始结构。

  “如果是铸造炮塔的话,建议把铸造炮塔改焊接炮塔,总体采用基甲加复合装甲的防护形式,然后必要时再外挂爆反。复合装甲在同等重量下,相对于均质钢甲,对于破甲弹的防护效果非常好,再加上爆反,能获得很不错的防护能力。”

  高振东知道轻坦是铸造炮塔,对于布置复合装甲不太好。

  他的想法很简单,首先让猴子几乎啃不动正面,他们的主要反坦克武器,都是聚能破甲战斗部,只要能防住这个,那就好办了。用坦克反坦克?这对他们来说要求太高。

  然后至少获得和脏三几十年内装备的主战坦克的一战之力。PTH-61加上复合带爆反,差不多够了。

  “嗯,这个建议不错,虽然要付出一点重量代价,但是冰拖厂的同志,把发动机的指标做得比较高,超出原定要求不少,这点代价还付得起。那为什么不把5DL的炮塔也改焊接的?”

  部队的领导高兴之余,有些不解。

  这话听得高振东一脸惊喜,大概、也许、有那么一点可能,这个事情和自己在材料上的努力有点点关系?

  同志们都在努力。

  对于部队同志的疑问,他说出了自己的考虑:“5DL改炮塔动静太大,成本高,而且现在的环境下,需要保留一种能快速生产的坦克构型,在现阶段的环境下,铸造炮塔比起焊接炮塔生产速度要快得多。”

  理论上铸造炮塔生产速度决定于有多少个模具,比起需要熟练的高强度钢板焊接工人的焊接炮塔,速度更快。

  “嗯,你的考虑很周全,有道理。打过仗的就是不一样,连战时消耗都考虑到了。”部队的同志想了想,对高振东的建议很是赞同。

  罗总也很是佩服,这方面自己是真的想不到。

  见大家意见都交换得差不多,防工委领导笑道:“那就这么定了,由62坦克的原班人马,继续研制5DL改进型,改进方向为换105滑、挂爆反、增加灭火抑爆、上简易火控、上简易夜战、增加水平稳定器,另外随后我们通知冰拖厂的同志过来取经,按照上述思路修改轻坦,并要求他们将轻坦的铸造炮塔改为焊接炮塔,改进装甲构型。”

  该增加的东西,防工委一点儿不吝啬,水平稳定器直接就给加上了。

  这实际上是62坦克技术的下放,这里面唯一不成熟的,就是那个微光夜视仪,不过没关系,振东同志提出来的,那应该成功率很高,可以先规划进去。

  实在有问题,用红外大灯顶一顶也不是不行。

  就这5DL改,搞出来直接能把花旗佬的M-60屎都打出来,和老毛子的新坦克也能打个有来有回。

  高振东突然有点郁闷,艹,那62式不是白搞了?

  再想想,没有62式,哪来这个5DL改?那没事儿了。

第962章 娄晓娥的感伤

  就在高振东准备收拾东西离开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一个事情。

  那就是上次开会,同志们提出掩体爆破器需求的时候,他心里闪过的一阵念头。

  捡日不如撞日撞日,今天防工委和陆军的领导们都在,正好。

  他又坐了回去:“各位领导,请留步,我这里有个想法,想提个建议。”

  “嗯?什么建议?快说快说!”部队的同志很是急切,这小子开口,绝对有好货。

  高振东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在想啊,我们机械化部队的主战装备算是差不多了,但是辅助装备还是空白,有必要展开一些预研。”

  “辅助装备?你指的是装甲指挥车、装甲侦察车这些?”部队的同志如数家珍,而且他还知道这两个就是高振东建议搞的。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但是我指的,远远不止这些。”

  “还有哪些?快说快说!只要合适的,我请防工委搞起来搞起来。”知道高振东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他的任何建议都是出自自己的深思熟虑。

  那要搞的可就多咯,虽然都不是我搞,那就苦一苦同志们嘛。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些东西虽然现在几乎都没有,但是我一说,你们绝对会觉得不但合适,而且非常有必要。

  “坦克抢救车、装甲架桥车、装甲扫雷车、战壕挖掘机、装甲推土机、装甲工程车……”高振东嘴巴一张,一串一串的,就差操着海河口音报菜名了。

  “停停停停……一个一个说……”同志们听得头都大了,连忙制止住他,没想到这么多。

  高振东笑了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就是觉得这些东西需要,具体的还要同志们去深入落实。”

  他话里的意思领导们听懂了,这些东西我是只管杀不管埋:“那你也得最少给我们解释一下嘛,我们听懂了才好组织力量搞研究嘛,一个一个说。”

  “好嘞,其实头一个,罗总这里比较清楚一点,部队的很多反馈也是反馈到他这里,而且这些反馈部队的领导应该也很清楚。”

  高振东没有只顾着自己High,把罗总请了出来,大家一起发言嘛。

  罗总笑道:“对,这头一个我知道,部队的同志向我们驻部队的代表反映过这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坦克在训练和使用中,一旦陷车、故障、损坏甚至可能还有战损的话,要么只能找其他坦克拖,要么只能派人就地修理,或者想办法弄回营地去修,这样非常麻烦。所以他们想要一种专业的坦克牵引抢救车,专门负责任务中的坦克的修理、抢救等任务。”

  坦克拖坦克算是一种办法,但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至于就地修理,多数仅限于小毛病,大一点的毛病就很难搞了,工具、零件都不称手,特别是零件,坦克的零件经常都是分量十足,运输起来很是麻烦。

  也就是我们使用坦克的时间不长,特别是大规模的装甲部队,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这些问题才浮现出来,但是对于部队来说,这个问题非常急迫。

  部队的领导边听边点头:“嗯,对对,这个事情我们也有听说。的确是非常需要,真应该搞一个。”

  这个事情自然落到了草拖厂的头上,不过不用罗总他们出手,其他搞技术的同志就够了,只要是熟悉坦克结构和坦克维修的同志就可以。

  高振东补充道:“罗总,记得告诉负责此事的同志装个起重机哈。”

  “起重机?拖出来不就完事了?”难道还在战场上换炮塔不成?

  高振东笑道:“罗总,你忘记了?62坦克是一体化动力包,有了起重机,对于发动机损坏的坦克,就能就地修理。而且必要的时候,吊一吊炮塔也不是不行嘛。”

  直接换,换了就跑。

  “噢,对对对,这个的确。”我们第一代的坦克抢救车,就是牵引式的,只能拖车和简单修理,但是没有起重机。

  “别的还有什么?装甲架桥车?”

  “对,针对宽度不是太宽的壕沟、狭窄河流、较高的陡坎等障碍的,就是搞一个桥背在装甲车头上,配上机械收放装置,在遇见上述障碍时,直接快速架设,部队通过之后就收起来继续赶路。”

  高振东在纸上画了一个示意图给同志们看,他们边看边点头。

  “嗯,这个不错这个不错,的确是很常用,非常有用武之地。”特别宽的河流是舟桥部队的事情,但是那种比较狭窄,又没狭窄到坦克可以直接通过的沟坎,这东西很有用。

  部队的同志举一反三,战壕挖掘机、装甲推土机、装甲工程车这些自然都不用说,这几个玩意看看名字就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扫雷车?我记得我们有扫雷坦克的。”防工委总工有些奇怪,你不会连这东西都不知道吧?

  高振东点点头又摇摇头:“我知道,不过我说的这个是专业扫雷的,至少比扫雷坦克多一个组件。”

  “什么组件?”

  “火箭扫雷爆破器。”

  “这是个什么东西?”同志们都很有兴趣,高振东这同志,总是能整出点新花样来。

  我们的第一代火箭扫雷器是69年推出的,走的装备命名序列,和掩体爆破器一样,都是BP打头,爆破器材。

  所以在这62年,自然是大家都还没想到这上面去。

  “用一枚火箭,牵引一根爆破索,在雷场中展开布置后起爆,一次性可以打开数米宽,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雷场通路。”

  扫雷车上扫雷器材众多,但是能一次性快速打开通道的,无疑就是这种火箭扫雷爆破器。

  “诶,这办法不错呢,一次性打开雷场通道,比什么铲子链子锤子的快多了。”

  爆破扫雷是效率最高的扫雷方式没有之一,威力范围之内,地雷在冲击波之下很难幸存。

  别管你是什么引信,反正一力降十会,硬冲。

  这对于崇尚运动战,喜好进攻的部队领导十分喜爱:“嗯,这个可以这个可以,一定要搞一搞,另外,搞点小的,步兵能带得动的那种,用于他们在穿插和突击中突破敌人雷场用嘛。”

  “对对,这样我们的穿插部队就不用为敌人的雷场犯愁了。”

  穿插部队是不太可能带一支工兵部队随行的,即使有,工兵的扫雷效率相对于突击作战所需的时效来说,也有一些欠缺。

  高振东这个想法好啊,做小一点,穿插部队带上几个,有雷场就轰他娘的。

  “我们记下来,回头委里开个会,请部队的同志来一下,搜集一下意见,然后就开搞。”防工委领导笑道,这些东西别看不起眼,但是还真的有意想不到的作用,而且平时也能用得上,算是平战结合、救灾抢险的利器。

  这些东西高振东就不准备掺合了,他只管提建议,开花结果不是他有空去倒腾的。

  ——

  高振东“况且……况且……”的回到京城,直奔家里。

  开门进屋,高振东就感觉到气氛有些异常,娄晓娥的反应不像是平时。

  要往常,她早就蹦蹦跳跳的冲上来,一手接行李,一手取水杯。

  不过今天,娄晓娥虽然看到高振东很高兴,但是却没有往常那么活跃。

  高振东把东西放下,坐在娄晓娥身边,揽住了她的肩膀。

  “有个……有个病人死了……樊老师和其他大夫、护士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还是没有救回来……”

  娄晓娥带着点鼻音,眼圈有点红,看起来很是伤心。

  高振东马上就明白,娄晓娥开始跟着樊老师上台或者上门诊之类的了,虽然还没有承担一个合格医生的全部工作,但是至少已经开始踏上这条路。

  对于娄晓娥的性格来说,最难过的一关可能就是病人去世。

  然而不跨过这一关,她就成不了合格的医生,甚至可能为她自己带来伤害。

  高振东想了想,对她道:“老师们都尽力了,对吧?”

  “嗯!”娄晓娥重重的点了点头。

  “没有人有意的犯错,对吧?”这一点得区分开,犯错误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但有意和无意之间,区别很大。

  “对!”

  “所有人都在尽力去做到最好,选择综合评估后对病人最为有利或者合理的方案,是吗?”

  “是的。”

首节 上一节 620/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