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哪里,他们都是在这一片跑习惯了的,倒是你们不远千里过来,这边的条件实在是有些委屈大家了。”
这话专家组长不好直接接,但是他自有办法,旁边高副组长这个吃货为他解决了问题。
“不委屈不委屈,我看我们高组长在这里都快吃胖了。”
大家看着高振东,都笑了起来。
专家组长这话不算夸张,吃没吃胖不好说,但是高振东吃爽了是真的,唯一就是他吃的那些东西,专家组的其他同志有点不大接受得了,只能让他一个人爽。
比如,粤西五陵螺蛳粉里的酸笋很出名,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东西,黔山东南部也吃。
别人闻着这玩意都能跑出八百里去,但高振东吃得贼香。
对了,如果吃五陵螺蛳粉实在受不了那个味道,那别加酸笋,味道能更容易接受一些。
“那啥,你们不吃,我也没办法,只好代你们消灭它们了。”高振东笑了起来,反正肚子吃爽了。
“高组长如果喜欢,欢迎常来黔山看看,你和这里还是很有缘的嘛。”黔山的领导笑道。
对于黔山来说,哪怕他们对于“完整版”高振东并不了解,但光是现在已经了解的这一部分,就足够让他们意识到,有这么一位人物常来黔山,那是超级大好事。
就算什么都不干,只是常来逛逛,都很有说道。
而且这是位非常年轻的顶级专家,在黔山的同志看来,要是处得好了,甚至能作为政治遗产流传下去,造福后人。
而且这位高组长真的和这边特别有缘,如果说吃折耳根是他那位川菜厨子邻居的功劳的话,那他连虾酸、酸笋、黔北菜、干瘪、马肉这些东西都吃得忒欢,那就真不是身边有个川菜厨子能解释的。
有机会不抓,那是傻子啊。黔山这边穷是穷点儿,可一点不傻。
高振东脑袋里仿佛什么东西又动了一下,他点点头:“那没问题,我也希望我能常来看看,如果黔山真的成为三线电子元器件基地,想来我来的次数应该不会少。”
别看黔山穷,可是人家日后好歹也是数据中心,就算是个大机房,那也是非常特色的产业。
“这方面,请上级放心,我们黔山一定竭尽全力,配合好三线基地落地工作,谁和基地落地过不去,那就是和我们黔山过不去。我们这份决心,也希望工作组的专家同志,能替我们转达到上级领导那边去。”
说完公事,他又转头说起“私事”。
“高组长,你和黔山如此有缘,在我们眼里啊,你就是黔山人,别管是不是工作,只要你回黔山,我们黔山的同志,就一定会把你照顾好。工作之余,也不要忘记常来看看嘛。”虽然知道高振东这种级别的专家,所谓“工作之余”怕是不大余得出来,但是态度得先拿出来。
高振东笑着点点头:“行,那我有空就常回来看看,黔山的同志不要嫌我烦就好。”
大家都笑了起来,黔山对工作组其他同志不能说这句话,有强行拉关系的嫌疑,但是这话用在高振东身上,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看看这货,在这边吃得下睡得香,本地话都快赶上他的京片子,虽说他在京城也没呆太多年,但是他学黔山话的速度明显异于常人。
高组长上辈子一定是个黔山人,这是工作组同志们的共识。
至于黔山同志会不会烦他?别说他此前对黔山做出的贡献,哪怕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知道几十年后院士工作站代表什么意义不?就算是只挂个牌牌在那儿,都足够地方政府趋之若鹜。
第950章 这些金属,要管起来!
“啊?蜀省的同志打上京城来了?”这是高振东回到京城之后,迎接他的第一个消息。
其实也不是打上来,只是防工委领导在内的多个部委领导听取他们的调研汇报的时候,开的一个玩笑。
部委领导先听取汇报,然后再由他们向上汇报。
“那可不,现在还在京城里没走呢。你猜他们想要什么?”十二机部领导笑道。看他脸上的笑容,高振东甚至怀疑他和蜀省的同志当年是不是有点不对付,那笑容,太明显了。
高振东眼珠子一转,好像有点感觉。
“难道是整机?和黔山有关的整机。”
十二机部领导瞪大了眼睛,这小子,在专业方面真是绝了!
“对,就是这个!他们觉着自己和黔山挨得近,正好,黔山生产整机运不出去,但是他们就没这个顾忌,顺着龙江就运出去了。”
高振东笑了起来:“如果只是为了运输的话,黔山顺着赤溪、乌江等河流,也能从龙江运出去,或者从黔山的清水江、柳江、南北盘等河流,顺着珍珠河水系,直下粤东。不过这条水路太绕,而且全程不一定都适合行船。”
高振东这话让好几个部委领导惊了一下,倒不是惊讶高振东跑一趟黔山,怎么就对黔山的水文如此清楚,这种事情对于下去负责搞调研的高振东来说,那是基础操作,一点儿不带奇怪的。
他们惊的是:坏了,这小子该不会脑子里哪根筋转了,跑水利那边去溜达溜达吧?
这种事情换个人,可能性还真不大,但是对于高振东这小子,那可没准,只要他想,那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几个部委领导眼里,他换专业比吃饭喝水还简单,吃饭喝水还需要一个过程,嚼一嚼,吞一吞。而高振东换个专业,仿佛是连过程都不要,直接就把成果怼你脸上,还都是非常重量级的那种。
几人对视一眼,十二机部领导开口笑道:“不说水运的事情,那是交通部门要考虑的。你猜,蜀省给了什么条件?”
“这我猜不着,你们当领导的想什么,我可把握不住。经济上的事情,我不懂。”他其实知道,黔山的同志透露过,但是他决定不说,什么事情都被自己说完了就没意思了,让这些老头子开心一下,也是好事,都上年纪了,作为年轻人,要尊老爱幼。
什么都猜不到,你无能,什么都猜到了,嚯,你可太能了。
汉语之妙,就在于此。
聪明,夸奖人的。
小聪明,骂人,但是不太重,更多是鄙视。
大聪明,纯纯的骂人。
不过他的话听得防工委领导脸上直抽抽,“经济上的事情不懂”,我信你个鬼。
十二机部领导明显很是受用,笑了起来:“他们呐,拿出教育资源,替黔山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还别说,这下子算是打在了软肋上。”
高振东也笑了:“还别说,这建议真不错。”高振东很清楚,最好的电子类专业高校,就在蜀省榕城。
笑完,他给添了一把柴:“领导,我答应黔山的同志,给他们培养一些高校计算机教师,这个事情,到时候可要请你出手了。”
“好说好说,哈哈哈。你自己就直接安排不就完事儿了嘛,运算所还能不听你的?”十二机部的老头子很是爽快,这是自己人的做派,简单直接,一点不扭捏。
“嘿嘿,总要和你先通个气才好嘛。”
十七机部领导在旁边听得忍不住,开口道:“你可是真为黔山着想啊,听说你还给他们铝厂找了两个新产品?”
“嗯,这两种金属都很重要,特别是镓。”
他们在会场上明目张胆的开小会,也没人来制止他们,太过分了,简直是视会场纪律如无物,看得正在作报告的专家组长很是无奈,这几位老老少少的,简直了。
“镓?现在没有很重要的应用吧?”十七机部领导对这个还是有了解的,毕竟这是一种非常特殊,但又特殊得平易近人的金属,让人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下。
“未来有用,而且有大用!这么说吧,在我研究的成果来看,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成分,而且以我们的铝未来产量来预估的话,有一定的战略控制意义。”高振东直接合盘托出。
“嗯?半导体?老X,你们十七机部可把这玩意给我看好咯。”十二机部领导马上就来劲了,现在对于他来说,只要是半导体,他都来劲。
而且这是高振东亲口说的“非常重要”,那其中的意义绝对不容小觑,直接上升到最顶点。
“战略控制意义?”防工委领导伸个脑袋过来,这事儿他不困。
得,开小会的人又多了一位,看着交头接耳的几位大脑壳,大家有些无语。好在汇报只是个过程,真正想了解的内容在材料上都有,他们“开小差”,不影响汇报会议流程。
高振东点点头:“对,镓这东西要说分布不算不广,但是有个大问题,是伴生矿,铝矾土、铅锌矿,里面都有,但是含量极低,这意味着如果不是大规模电解铝或者类似矿产的话,根本凑不够能用的量。”
“啊,我明白了,技术含量高不高先不说,但是对规模要求极高,这是一道很难绕过去的坎。”
“对,这甚至都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大量生产电解铝的地方,才能大量生产镓。”高振东点头道。
铝土矿和铅锌矿等都产镓,但是铅锌矿的开采规模无疑没有铝土矿大,因为铝的用途更多更广,用量大。大约90%左右的镓,来自铝的生产。
“所以你的建议是?”
“生产、囤积镓,而且把镓纳入管控,禁止随意或者低价出口。其实不只是镓,还有一系列的特殊金属,也许我们现在生产不了,但是一旦能够生产,就要纳入管控,从开采到销售都要纳入管控。这些东西不能贱卖,从矿、成品、化合物,都不能,而且这也许是我们将来和别人谈判时候的重要筹码。这些东西涉及半导体、电子、军工、航空航天等等,平时看不出用处,等到别人卡我们脖子的时候,就有用了。”
高振东脑袋里的那份清单,有的东西也许我们现在也同样生产不了,但是没关系,他要的无非是先把规矩立起来,让同志们脑袋里有这个概念,挂着这根弦。
这时候还不存在非国有企业开采的问题,说这个没用,反而容易惹火烧身,但是一句“从开采到销售”,就能把这些东西都管起来,真的需要管控的时候,直接拿条款出来用就行。
“嗯,你这个思路有道理,老X,回头我们和你们十七机部组织点人,制定一个名单,把这些东西管起来。”防工委领导转头对十七机部这边说道。
其实他们不是完全没想过,但是具体的想法那还没有深入,而且这时候我们还不太熟悉这些弯弯绕绕,很多事情考虑没那么周全。
“对了,蜀省的同志,也在找你,都找到部里来了。”十七机部领导对高振东笑道。
“找我?他们的事情,找我也没用啊。”自己就是个搞技术的,既给不了项目,也批不了钱。
“来找你的同志级别还挺高,带着相关专业的同志,应该是专业上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你替黔山那边想了一些办法,他们也想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路子。”
高振东笑了起来:“蜀省别的不说,就一个红棉矿就够他们搞了吧。而且钢铁方面,能放出去的技术我都通过三分厂放出去了,剩下的都是在那边挂着名的,找我也没啥用啊。”说着,他往防工委那边歪了歪头。
而他所说的红棉矿位于红棉村,蜀省与彩云省交界处的一个村子,因红棉树而得名,红棉又名木棉、攀枝花,这里是后来著名的红棉钢铁厂所在地,不过在62年,只是探明,还没开始开采和提炼。这个铁矿的矿石和普通铁矿不太一样,比较特殊,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我就不知道了,正好你也回来了,我看看他们还在京城没有,如果还在,我通知他们来找你。如果他们有什么困难,能解决的就帮忙解决一下。”十七机部领导直接当了甩手掌柜,既然是找高振东的,那就是技术上的问题,自己不用多管,高振东自己就处理了。
“诶,对对对,如果和十二机部有关的技术问题,你能伸手的你也搭把手。”十二机部领导笑道。
“嘴上带个把门儿的啊,别什么都往外秃噜。”这是防工委领导,这小子身上不该说的事情太多了,偏偏他自己意识不到,而且在他没说出来之前,谁都意识不到,这就很难搞,只能要他自己先注意一点。
做完汇报,高振东这次专家组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散会了他连饭都顾不上和大家一起吃,直接坐着车就跑回家,回家rua娃娃不比在这儿吃饭强?
第951章 蜀省的同志
回到家里,两个孩子的声音比娄晓娥的笑声还大声,不成调子,咿咿呀呀的,大概是随机选取一个音调发出来的那种。
娄晓娥笑得开心得很,连自己的课业都暂时放下了。
她现在已经以京二医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进入了樊大夫手下做研究生,京二医其实是很不舍的,但是没办法,毕竟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就建个研究生院,那就太过分了。
这个无可奈何的决定,后来让京二医的老领导们颇为遗憾,要是当时我们也有研究生部就好了。
不过那毕竟是日后的事情,现在娄晓娥还是跟着樊大夫学心胸外,这可不是高振东短时间能帮得上忙的,外科要靠手上把式,就算是要发明新术式,那也不是刚刚进入这个专业范畴的娄晓娥能玩出那些花活的,基本功太重要了。
更别说高振东前世对外科一无所知。
不过高振东也无所谓,一本《简明基层医生手册》就够娄晓娥吃一辈子,你也是成熟的医学生了,该学会自己倒腾技术了。
“诶,他们两脚上这两双鞋哪儿来的?我看着不像是聋老太的手艺啊。”
高振东家的人,只要不是买成品鞋而是那种传统手工鞋的话,几乎是聋老太包了圆,给她成本料子她会收,给手工钱会被她扔出来。几次之后,高振东也就听之任之,在别的地方照顾好就行,还别说,老太太手艺是真不错。
所以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不像是聋老太的手艺。
“噢,这个啊,后院的庞大姐给做的,你还别说,看着还真好看。”娄晓娥笑道,还拉着高振东看两个小娃娃脚上的鞋。
两双虎头鞋,粉雕玉琢的孩子,胖胖墩墩的袄子,虎头虎脑的鞋子,的确好看,谁都忍不住想抱抱捏捏。
高振东有些诧异:“哟,她还有这闲心呐。”
“多新鲜呐,估计是我们家偶尔也帮她说说话,我也教过她不少东西,给孩子做两双鞋不是很正常嘛,这些事情我知道的,回头我回她合适的礼就成,你就别管啦。”娄晓娥拿出主妇的气派来,这些东西家里从小就教,她只是性格天真,又不是不会。
高振东知道这些事情,也许娄晓娥比自己还门儿清,也就不再去想,专心撸娃。
——
十七机部领导说蜀省的同志找高振东,果然动作很快,第二天高振东就在自己的办公室见到了他们。
毕竟是蜀省的高级领导亲自带着人过来,也不至于让他们就在会客室等着,三分厂的内保同志们这点事情还是拿捏得住的。
高振东不认识他们,毕竟他上辈子就是个普通学生,对于级别高一点但又不是最高的领导几乎一无所知,更别说这些历史上的了。
但是介绍之后,他算是知道十七机部领导说蜀省来找他的带队者级别很高是什么意思了。
的确很高,看来他们当时应该是听说黔山的事情之后,一名副手去了黔山先和黔山的同志沟通,表明诚意。
而一把手则赶赴了京城,从顶层解决问题。
甚至他们在向上级表示了地方上的决心和想法之后,又直接把所有可能影响到此事的同志都找上了,也包括自己。
原则上高振东不一定会对这种事情有很大热情,不过现在原则自己都来找他了,也就凑合吧,主要是蜀省的确是个好地方。
打小鬼子的时候,自从运输大队长西狩双庆,就几乎是靠着国外的援助和以蜀省等地出产为主的物资,堪堪顶住他们的那部分战场没崩,蜀省之富饶,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