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498节

  “我也是……”

  “严肃点儿,要说‘全部正常’!”

  “明白!”

  “……”

  高振东笑了:“看看,我没说错吧?你们啊,担心就是多余。别憋着了,虽然没全测试完,但你们可以欢呼了。”

  “噢噢噢噢!!!!!!”

第767章 自动化的种子

  小伙子们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肆意挥洒自己的心情。

  虽然核心部分是高总工早就完成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的片上结构,是他们设计的,这部分需要的功底,也不浅,如果不是早期经历过SZ61系列芯片的设计工作,相信压根儿就不可能这么顺利。

  看着这批种子,高振东心情极好。

  虽然比他们大不了太多,甚至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里面还有比高振东略大一点的,但是在这条路上,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年轻人”,是这个行业的种子。

  见他们的情绪已经抒发得差不多了,他向负责组织协调的几位小伙子道:“你们再测一遍,注意测试一下频率上限,看看是不是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掌握一下最高频率上限,如果没有问题,就把这一批转入高低温测试和烤机吧。”

  烤什么?对于没有经历过DIY的同学们来说,这个名词略显新奇。

  见他们对此有些不解,高振东把这个词的含义进行了一番解释,毕竟这种规模的集成电路的设计和测试,他们还是第一次,要是换成运算所的同志,就不用干这个事情了。

  安排完这些事情,高振东转头向1274厂的同志道:“你通知一下你们厂的食堂,给包括你们厂参试的同志在内,都安排一顿好的,庆祝庆祝。”

  同学们都呵呵呵的笑了起来,诶,高总工的经典安排,但是话说回来,经典之所以被无数次的重复,关键就在于真的管用。

  比如几十年后,完成一个项目不用搞别的,直接发奖金,哪个公司这么搞上一万遍,也不会有人抱怨没有新意。用高振东导师的话来说,公司的奖金发放条件和算法越简单的,大概率这公司的负责人比较敞亮,奖金算法越复杂、听不懂的名词越多的,那就是不大想给你发钱。

  类似的情况,在几天后又发生了一次,这次,是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虽然在搞FFT、卷积等算法的效率上,比不上专门的优化的FFT处理器和卷积等特化信号处理器,但是在用途范围上就大得多,大不了多路并行嘛,需要进行大量类似运算的设备,一般来说已经不太考虑成本问题了,至少不缺那几片芯片的钱。

  不过高振东在设计这个东西的时候,保留了和C6108通用的数据总线,这意味着C6108可以和它交换数据,甚至直接控制它进行数学运算。

  这种用法,放到几十年后80386、486时代的人会非常熟悉,这尼玛不是数学协处理器嘛。80387、80487这两个东西,在当时只存在于最高端的计算机里面。

  完成这些工作之后,高振东只下了两个后续工作安排。

  首先,准备和展开这两片器件的课题收尾和量产工作,准备定型量产。

  其次,把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学协处理器,扩充成32位的。

  对于年轻的同志们来说,第二个工作有些艰巨,但是想想有高总工站在背后,他们的心又定了下来。

  ——

  十二机部、防工委,同时也包括邮通委和十一机部等对控制类设备需求比较大的部委,都收到了高振东的信件,有一个新的计算机器件要进行发布和介绍,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其实本来是课题验收的,不过这东西也没人能验高振东,验收只是个流程,真正的工作,还是把这个东西推广出去。

  但凡高振东正儿八经的主动邀请的,那事儿就小不了,东西绝对是好东西,而且是意义重大的好东西!

  所以参会的人员名单,那真是群星闪耀。

  高振东只是请相关部委的技术人员参会,但是防工委、十二机部这两个把高振东看作本系统内部人员的自不用说,就连邮通委,他们的领导也来了,原因嘛,他一进会场,看见高振东的时候,高振东就知道了。

  “振东同志啊,我们的交换机,快要搞好了,哈哈哈,你作为课题负责人,抽空去看看嘛。”

  高振东满口答应,这东西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装备,既有硬件,又有软件,而且还涉及到拓扑学的东西,特别是空分交换机,所以进度慢一点也是正常。

  要是邮通委的领导知道高振东心里在想什么,估计会后悔今天来开会了,好啊你小子,这速度你还嫌慢?

  眼看该来的人都来了,高振东宣布开会。

  让领导们高兴的是,这一次负责介绍和汇报的,不是高振东自己,高振东只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首位,看着一位防工委的年轻人做汇报。

  不过让他们纳闷的是,这个所谓的新IC的参数,颇有些平平无奇。

  位宽、主频和C6108一样是8位、2.5MHz,片内有128字节的RAM,大概就是一片C6110的存储量,片内有两个硬件定时器,一个串口,一些输出输入输出端口,还有多个中断源……

  总之听起介绍来,这东西大概就是一片C6108+一片C6110,丝毫听不出任何的优点来。

  参会者虽然心里感到奇怪,但是考虑到高振东的过往战绩,还是耐着性子往下听,振东同志有这么多的重大成果,就算陪他浪费半天时间,那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汇报过后,是常规的演示环节。

  这下子,这玩意看起来就更像是C6108了,很多演示程序如出一辙,基本没有区别,但有意思的是,做汇报演示的年轻人,后面更多展示的,却是控制方面的能力。

  太奢侈了,居然用C6108来做控制。

  仿佛是看出了他们的疑问,大家看见高振东站了起来,走到了机箱边上。

  “可能各位领导和专家,都有些奇怪,这个东西和C6108没什么区别嘛,其实大家想错了,区别还是有的,这东西的内部寄存器等一些参数,比C6108还低!”

  你这话就说得调皮了,防工委和十二机部的领导有些哭笑不得,看来高振东有孩子了,本人也开始孩子气起来。

  “但是,它和C6108,还有另外一个区别!”

  就知道!高振东一旦用上“但是”这个词,就说明事情小不了。

  会场上的人们,就在汇报的几位年轻人的带一点神秘和崇拜的笑容中,高振东伸手从桌子上拿起了一个东西。

  “理论上,这就是它的全部!”

  所有的人定睛一看,高振东手上,有一块只有半个巴掌大小的电路板,上面有一片芯片,一个银色的铁壳元件,还有一个按钮,一个电阻和三个电容。

  这其实就是高振东按照前世的51单片机类似的外围电路设计出来的结果,银色的元件是晶体振荡器,按钮是复位按钮,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形成复位电路,还有两个电容是和晶体振荡器联合工作的。

  实际上还有一些外围电路不在这里,电源、显示器、键盘等,但是这个最小电路只要有电,就能正常工作。

  防工委领导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东西他闻名已久,也想了很久了!

  “振东同志,你说这是全部的意思是?”他再次确认了一遍。

  高振东笑道:“理论上,我手上这一小块电路板,就是一台计算机,一台运算速度超过DJS-59至少50%的计算机,虽然它没有键盘、没有显示器,但是它能工作,只要接上外部存储器,它能完成简单的数学计算、逻辑判断,定时定点,并且具备一定的采集和控制输出能力。”

  这东西2.5MHz的主频,比DJS-59的0.6~0.8高两三倍,不过由于寄存器等资源被裁减了一部分,所以速度没有高出那么多。

  但是就这,已经足够震撼。

  高振东的话,直接就把毫无准备的人们给干懵了。

  就这半个巴掌大的东西?

  “这是一台计算机?”

  “这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怎么可能?”

  “不是……两年多以前,一台计算机还需要一间屋子才能装得下呢。”

  所有人一边压住心中的激动,一边仔细而又贪婪的看着高振东手上这小小的一块电路板,不由得他们不贪婪,有了这个,他们各自负责的方向上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为了工作嘛,贪婪一下不寒碜。

  “贵吗?”有人小心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高振东笑着摇摇头:“和一片C6108差不太多。”

  和一片C6108差不太多,与用C6108做简单控制是两个概念。

  前者意味着只需要投入一片C6108的钱,而后者是要投入整套DJS-61规格的计算机,两者的差别可就大了。

  至于外存,他们都没太在意,在要求高的地方用固件芯片,要求低的地方用磁带磁盘,那两个东西便宜得很!

  这里面想得最多的,就是十二机部的领导和总工,他们能够想像出无数个能用上这东西的地方,东西越小,加固越容易,环境对其的影响越小,投入也更小,再加上这东西本身就便宜,如此一来,能够用的地方就越多。

  他们和防工委的领导一起,想起了高振东在京城工大开的那门课。

  ——《自动控制原理》!

  一硬一软,悄然之间,自动化的种子,已经发芽,正在成长。

  振东同志的布局,早就开始了啊。

第768章 你争我抢

  实现自动控制肯定不止单片机数字控制一种方案,但是从普及的角度来说,没有比单片机、PLC实现数字控制更好的方案。模拟电路控制,电路复杂,价格高昂,对设计人员要求高不说,功能性能经常被数字控制系统吊起来打,非必要情况下,不是最优选择。

  用来普及的技术,如果要让人炫技才能正常使用的话,那证明这东西压根就普及不了。

  而说到PLC,本质上来说,就是个高可靠单片机系统,所以归根结底,还得是单片机。

  而且PLC需要的单片机,从规格上来说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档货,解决了单片机,要搞PLC就方便多了。

  单片机对于普及型自动控制系统的意义,高振东很清楚,实际上十二机部的领导和总工也清楚。很多自动控制系统需要的只是一些简单的控制功能,主要是解决一个有没有的事情,对于很多系统来说,只要解决这个事情,就有了巨大的用途,至于说要多复杂多高级,那倒是不至于。

  像是DJS-59直到C6108组成的DJS-61,不是完不成功能,而是太过溢出,这种溢出包含了体积、重量、成本还是功能和性能等方方面面,所以不可能大规模的用到简单的工业控制上面,但是这个单片机就不一样了。

  它能随便用,不心疼,就算现在还达不到不心疼的地步,但是至少可以说能接受了。

  所以十二机部的人,对于这个事情可以说是大喜过望。多少被卡住的技改项目可以上马了?

  实际上,这个东西的意义对于十二机部不是最重大的,高振东第一个把十二机部请来,主要是他们是推广的主力和正管!

  接下来不管那个部委需要用到这个东西,都是十二机部的工作了。

  而防工委这边,直接就开始考虑,这东西能往哪些武器装备上面装!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想起来,有的同志因为某些装备咨询过高振东之后,有过汇报。

  “……这一块,振东同志说过,即将会有体积重量大幅缩小的控制器件可以投入使用……”

  原来这话最终落到这里!果然是大幅缩小!

  对于防工委来说,固件IC加上这个最小系统,那简直是便携防空导弹里面都能装得下这个。

  对于防工委来说,现在最小的制导武器,就是便携防空导弹,至于固体反舰弹这些,更是完全没问题。

  很神奇的一种感觉是,对于防工委领导来说,他不知道这东西装到那些武器上去能干啥,但是就是觉得这个很重要。

  但是总工就不一样了,他马上都能想出一大堆用途来,更复杂的控制算法、更高的控制精度、更灵活的制导策略、更强的日常自动检测维护能力……

  可以说,这个东西往制导武器上一装,不但能提升最核心的打击能力,还能有效降低维护成本,甚至连生产成本都能大幅降低,特别是功能越复杂,使用模拟电路达到相同控制功能的代价就越大。

  毕竟对于单片机来说,只要程序存储器容量足够,那换一种算法或者一种策略也就是程序内一个跳转的事情,但是在模拟电路上,就往往意味着要付出一整套电路的代价。

  至于邮通委的同志,他们的想法就简单了,那啥,我们先把电报机改改,然后把传真机也改改~~~~~~

  是的,这时候是有传真机的,但是有个大问题是,这东西不能在普通电话线路上使用,这极大的限制了其用途和普及程度。

  但是到底怎么改,他们一时间没想到,总之就是,作为信息技术的另外一大分支,邮通委对于单片机这东西提起了十二万分的兴趣,它能力不强,但是用途很广啊!

  与他们都不一样的是,作为机电结合,研究生产机电设备的核心部委,十一机部的总工比谁都激动。

  “高总工,现在这东西产能有多少?我们包了!”

  顾不上别的了,他着急忙慌的问道。

  这东西再是便宜,前期也多不了,新元件,肯定上不来产量的,可是十一机部总工脑袋里面能想到的,已经不知道提前“用掉”了多少片。

  毕竟和前几个不同,前几个暂时更多的是在生产线、生产设备上用,就算是防工委是用在产品上,但是他们产品用量不大。

  但是十一机部就不一样了,他们现在就能想到,到底在哪些产品上大规模使用,以提升其能力,因为严格说来,负责机电设备研究生产的他们,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大用户。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是可以说是有多少单片机就能消化多少,这时候还远远没有产能过剩的说法。

首节 上一节 498/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