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279节

  外事部门领导点头道:“好的,我明白了。”

  防工委领导笑道:“其实也无需担心,这个红外空空导弹的下一代改进型,我们已经开始立项研制了,高振东同志搞出了一种新型红外材料,提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结构,改变了现有导弹构型和控制方式,总体比现在这个先进得多。”

  那肯定,高振东那是直接拿三代空空弹的技术在搞下一代。

  首长笑了,转头看向外事部门领导:“你看,防工委这边,早就把埋伏打上了,那就更不用担心咯。这个小高,还很了不得唻。”

  防工委领导笑道:“小伙子头脑是很灵活,哈哈。”

  外事部门领导得了同意,也是心情畅快:“那,我可就通知对方了。实话说,这种事情,还真没干过多少,都是我找人家要来着,这回可算是能扬眉吐气一把了。”

  外商部:嘿嘿,这事儿,我早干了。

  首长挥挥手:“相信我们搞科研滴同志,以后这种机会,会越来越多滴。这个事情,你们两个部门联合起来搞,一个懂外事,一个懂军事,珠联璧合嘛。”

  防工委领导点点头:“那我们得加把劲了,以后尽量把这种事情,搞得多多的,哈哈。”

  ——

  高振东的大舅子,带着高振东给的红黄绿三色LED的资料,美滋滋的又去了港岛,这趟家,回得值。

  而高振东这边,这天正好是个星期天,娄晓娥总算是能回家了,这一个多月,想家可想得够呛。

  “你们学校接下来是怎么安排的?”高振东揉揉怀里娄晓娥的脑袋,笑问道。

  娄晓娥在他怀里拱了拱脑袋,找了个自认为最舒服的位置:“下个星期开始,就正式上课了,学校建设的工作,交给负责建筑的同志继续完成,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读书。”

  读书还没几个周呢,娄晓娥的习惯就有了明显的改变,比如,“同志”两字儿,用得贼溜。

  高振东点点头,这个事情不出他所料,学校那边,主次还是分得清的。

  等娄晓娥享受了一会儿回家的宁静之后,高振东拍拍她脑袋:“走,给你看个好东西。”

  娄晓娥知道,高振东说的好东西,大概率都是和他工作有关的,和浪漫这个事情,恐怕是不太沾边,但是她同样非常有兴趣,看着高振东眼里发光的样子,她的心情也会非常的好。

  不过这次高振东给她看的东西,实在是有点颠覆想象。

  东西不奇怪,类似的东西家里多的是,奇怪的是高振东的兴奋劲儿。

  看着高振东献宝似的打开一个红色的盒子,里面是一枚三等功的章。

  嗯?娄晓娥知道,别说三等,就是一等二等,高振东手上那也是不缺的,可是这一枚三等怎么让他高兴成这样?

  虽然有些奇怪,不过看着高振东眼里那个兴奋,娄晓娥还是先夸上了:“呀,你又立功了?我家振东可厉害了,来来来,亲一下。前不久才拿了个二等,这又有了!”

  mua~~~~~~

  当自家男人非常兴奋的向自己显摆一件事儿的时候,只要这件事不违规违法背德,那先夸上去总没错。

  如果是这种奖那种证的,别犹豫,死命的夸!哪怕奖是野鸡奖,证是买的证。

  这至少证明,他在想办法找渠道去强大自己。

  更别说高振东手上,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三等功,一般人就算是有这个能力,等闲也是很难有这个机会的。

  没见日后但凡有小偷抢劫犯之流,从正在拉练的战士身边跑过的时候,战士们那个兴奋劲儿嘛,实在是机会难得啊。

  至于自家男人为什么独独对这个三等功情有独钟,不用问,他自己会说的,这种得意的事情,对于大部分男人来说,不在自家爱人面前显摆个彻底,那这事儿就不完满!钓鱼佬除外,钓条大鱼,那至少得是全小区都看见。

  果然,一脸开心的高振东乐呵呵的拿起奖章在胸前比划了几下,笑道:“有了这个,我总算是把一二三等功都集齐了,你是不知道,我在部队打了那么多年仗,从来没拿到过这个!哈哈哈。”

  高振东这话初听起来口气挺大,细想下来却是凶险无比。

  对于他这很有几分孩子气的强大理由,娄晓娥却一点儿没觉得他有什么问题,而是觉得“我家老高太好玩了”,再次大笑起来。

  “嗯嗯嗯,还别说,这一套看起来还真挺好看的,这样,我托我爸找手艺过硬的工匠,给你做个好看的柜子,你把这些都摆里面?”

  要的就是参与感,对于高振东来说,只要娄晓娥参与了,哪怕她弄个背篼出来装,他都是高兴的,大不了,背篼外面再套一层柜子咯。

  高振东连连称好。

  两口子正高兴呢,房门响了。

  一打开门,人未到声先到。

  “高树树娄阿姨,我来找你们玩来咯!咯咯咯~~~~~~”是小梅,小姑娘豁了颗牙,说话漏风。

  娄晓娥一把将小梅抱起来,小屁孩儿还挺压手,看来吃得不错。

  后面跟的,是王德柱和抱着小成言的万月芹。

  万月芹和娄晓娥一样,上学呢,只是上的是师范学校。

  她也是开学这段时间着不了家,可把王德柱折腾够呛,对此高振东也是爱莫能助,自家媳妇儿也不在家,想把小梅接过来住几天都没空。

  如今总算是能松快一点儿了,马上带着全家老小跑高振东这儿蹭饭来了,这边还有谢建业两口子呢,热闹。

  吃饭的时候,王德柱有意无意的提起一个事情。

  “最近在京城的外国人好像都比较活跃,那啥,建业,你们搞内保的,得多留个心眼。”

  在其他国家看来,冷战虽然紧张,但是平时笑嘻嘻,动手MMP的,其实不多见。

  真要上称的话,飞机本身倒是不算特别大的事情,不过这里面反应出来的某些动向和态度,总是会有人觉得心惊,诶哟我去,下手这么狠的么?

  对于在大国旁边的小国来说,可能大国根本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伸个懒腰,但是对它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场地震。

  毕竟大家都知道,这一位不但块头大,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

  在我们史书上可能就短短三个字“夷三国”,猜猜周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听了王德柱的话,谢建业点点头:“我会注意的,还好,我们厂内相对单纯一点。”

  王德柱吃了一口菜,又和两人走了一个:“也包括友好国家的。”

  谢建业眉毛一挑:“嗯,我明白了。”

  ——

  周一上班,五道口刚毕业分配到三分厂的三小只就屁颠儿屁颠儿的来找高振东了,他们在运算所的学习,算是告一段落。

  作为高振东这里派出去学习的未来之星,本来在运算所就很爽,高振东带着操作系统过去装了个大的、严格说来是装了半个大的之后,那日子就更爽了。

第441章 师弟妹的新任务

  “你们来得正好,学得怎么样了?”高振东笑道。

  “前面的算是囫囵吞枣学得差不多了,但是要说融汇贯通,可能还有一些距离。”伍升远答道。

  聂国兴和马娟:嗯,是是是。

  高振东笑了,嗯,还挺老实。

  他们过去学习的,都是新东西,要说拿一个学期来学,那就差不多,可是一个月,又不止一门知识,记住了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要说都学溜了,那就有点不太可能了。

  “对于操作系统,你们是个什么看法?”

  “这个系统太好了,可以说,把计算机的使用门槛降低了不只一个档次。”

  这话听起来很平实,好像和技术什么的没啥关系,但其实非常有道理。

  说一千道一万,一个系统或者一个设备,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首要问题就是得好用,让人们用得起。

  其实后来普通人用的计算机的发展,相当大一部分硬件的提升,都是被“使用门槛”四个字给吃掉了,一些常用软件要真说性能或者核心功能,不说毫无寸进吧,至少是改善有限。

  但是易用程度,确实是改观了不少。

  不过再往后,性质又有了一些变化,计算机的发展,普通人其实并没有享受到太多,更多的是被程序员给爽到了,游戏除外,毕竟游戏太吃资源,他们再吃点儿,就真没了。

  其实很多普通人根本意识不到一个问题,听起来计算机的性能在大幅提升,但是好像用起来还是那个鸟样,这些提升的性能,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首先,那些花里胡哨根本没什么鸟用的,或者是开发者强加给用户的功能吃掉了一部分。

  然后除了很多软件有速度需求的上限,人的感受是有极限的也是一个原因。

  但是提升的计算机性能还有一个去处,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

  ——被程序员自己用掉了!

  臃肿的各种套件、中间件、现成的框架等等,有的差不多到了用户只需要一根油条,但是却被强塞了包子饺子馒头花卷烧麦外加几十个一次性盘子的程度,不要还不行,否则那根油条你就吃不到。

  如此一来,程序员编程序是方便了,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计算机资源却是为了方便程序员,提升他们编程效率而花掉了。

  所以人们会发现,主流配置的手机能装App的数量,基本没怎么变,手机存储器变得再大,依然会被吃得干干净净,但是使用感受,抱歉,还是那个样子。

  有个笑话说得挺有意思,早期的程序员整块键盘都要用到,后期的只需要Ctrl、C、V、Delete、Backspace五个键就行,对了,最后两个可以只要一个。

  21世纪初的一个非常著名的音乐软件WinAmp,安装包就几M,核心的音乐播放功能和效果并不比后来几个G的差,而且也支持网络播放。

  高振东的导师曾经给他说过一个经验,作为技术口的人,听互联网大厂的人介绍项目,不要太关注他们的那些黑话,直接去看核心原理,你会发现剥开那些黑话,核心的东西可能土得一批。

  当然,仅限技术口,其他口的不太一样,他们关注点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边缘计算网关,听起来很高大上吧,实际上往深了一探究,噢,一个带多种通信功能的、能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的远程数据采集器,核心器件可能只要八块钱。

  这话说远了,再说就更得罪人了。

  “你们想在里面做点儿什么?”高振东继续问了一句。

  “服从组织安排!”

  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种问题的时候,那就用这句话就行了。对于三小只来说,他们连操作系统本身都还没有弄明白,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明显超纲了。

  这可是你们自己选的,高振东乐了。

  他笑道:“你们等一下。”

  在几个师弟妹好奇的眼光中,他转身拧起了保险柜。

  然后,他拿出了一大叠纸张。

  这并没有吓住几个师弟师妹,反而,他们更兴奋了,大课题啊!

  几人期待的看着高振东,高振东拿着一叠材料坐下,笑问道:“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telnet和ftp有了解吧?”

  “嗯,有了解,天才的协议。”协议这个词,还是在telnet和FTP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的。

  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两个协议好像非常简单,好像只要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制定好关键字和流程就好。

  但是对于真正接触过的人来说,才知道这两件事情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尤其是流程。

  更别说这是60年,别说国内了,就连国外,也没有人正儿八经系统性的搞过协议这个东西。

  所以他们做出“天才”的评价,一点都不奇怪。

  “嗯,你们喜欢就好,这个事情,就是你们的后续工作。”

  ???!!!

  对于三小只来说,这简直是喜从天降。

  “高总工,这个任务是不是太重要了,我们怕干不好。”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想太多,真正重要的事情我都做完了,你们要做的,只是根据我的成果进行C语言实现而已,而且短时间没有时间限制和要求,很宽裕的,不要有压力。”

  这是TCP/IP协议簇里,高振东针对当前以及短期内可以预见的未来,裁剪出来的一部分。

  协议这部分,高振东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只是进行C语言的实现而已。可以说,最核心的部分都已经完成。

  马娟性格直爽:“高总工,您放心,我们能做好。”

  高振东笑道:“嗯,你们先看看这些协议,然后再看看才制定的《软件开发文件编制指南》,先别急着写,按照指南的要求,把第一份需要写的开发文件写出来给我审,审定了,再开始做。”

首节 上一节 279/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