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242节

  这看起来非常黑色幽默,但是这就是事实。

  陆工颇有些尴尬的点点头:“是有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想到解决办法。”

  别说现在了,高振东前世,也是到80年代才改进过来,黄花菜都凉透了。

  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原理,反正我们就是几十年没改进,很奇幻吧,但这就是现实。

  还好,高振东知道原理啊,而且还不止一种。

  但是他决定跳过中间那些明知道有问题的,直接跳到红外焦平面阵问世之前,最终极的解决方案之一。

  高振东这个时候不得不装个笔了,不然没法解释接下来的东西是怎么来的。

  “当看到导研院的同志使用的制导原理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种原理是在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红外探测能力上,又雪上加霜,所以工作之余,我也在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话一说,所有人都肃然起敬,包括防工委的人。

  高振东同志这精神,太忘我了,要知道导研院的工作并不是他的本职工作,甚至连正经工作都算不上,他自己的工作有多忙,不用看别的,看成果就行。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不忘抽出时间,为空空导弹的制导殚精竭虑。

  防工委领导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振东,你这”

  叫他不工作或者少工作?不现实,也舍不得。

  高振东笑了笑,说出了一句让大家惊掉下巴的话。

  “我考虑了三四种原理,最后还是觉得正交四元探测最合适。”

关于8月更新安排的说明

  孩子们的暑假作业做完了,为了兑现对孩子们承诺,我得带孩子出去自驾,床车。

  嗯,床车露营占小部分,旅店占大多数吧。

  为此,我把年假用掉了,还好,作为单位的老员工,我的年假还算比较长,半个月,足够孩子们撒欢了。

  其实就算不够长,我也会凑满半个月的,不就事假嘛,该请请。

  所以8月的前半个月,就只能尽量保证日六了,如果实在有特殊情况,可能会偶尔有日四的情况。

  能够尽量日六,这都还得感谢我媳妇,她愿意开车,而且车开得不错,我们能换着开。

  手动挡女司机,厉害吧?

  其实是因为她不喜欢自动挡,总觉得自动挡一脚大油门下去容易出事,哈哈哈。

  8月后半月,恢复三更,我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体谅了。

  嗯,要说的就这么些,祝所有读者快乐。

第387章 来个大改吧

  高振东想着直接给最终方案,简单直接一些,可导研院的同志受不了了。

  明明知道还有好几种办法,可是却被高振东跳过去了,这能忍?

  哪怕不能用到这个弹上面,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开拓开拓思路,再落后的技术方案,都可以听一听的,没准什么时候就能用到别的什么地方。

  更别说很多方案其实精华不在具体技术上,而在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上面。

  再说了,高顾问的方案,应该不会落后吧?

  导研院的型号总师忍不住了:“别啊,高顾问,其他几个你也给说说啊,别跳过去,我们都想听。”

  导研院的其他人,尤其是搞制导的陆工,点头点得飞快,对对对。

  防工委的两位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几个人,太特么有意思了。

  高振东没办法,只好把其他几种也介绍了一遍,并且把缺陷都一一阐明。

  圆锥扫描,也可以叫调频调制,这个东西倒是比调幅调制好一些,盘子不转了,转的是副反射镜,通过反射镜转动,透过调制盘把信号反射到传感器上,当导引头正对目标时,输出的信号是均匀的,一旦偏离,信号宽度和频率都会变化,以此来对导弹进行制导。

  但这东西最大的问题是,抗背景干扰的能力,比调幅的还差!

  四象限探测导引头,把传感器分成四块,四块传感器上信号的强弱差,就指明了目标方向,看起来有点像四元正交探测导引头,实际上两码事,前者是靠信号幅度控制,后者靠信号频率控制,非要说的话,四元正交和调频调制盘的亲缘关系还近一些。

  这东西问题和圆锥扫描一样。

  玫瑰线扫描,用小视场传感器扫描整个探测区域,和正交四元差不多同代的导引技术,从效果上来说,比正交四元好,甚至还能做亚成像,比焦平面阵差,但是比其他的都要强。

  但是这东西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系统复杂,要求高成本高,虽然比焦平面低吧,可是相对其他原理的就贵了。

  整套系统主镜要正转,次镜要反转,后面还有个偏心镜,别说机械了,就光学系统都够麻烦的,而且对扫描稳定性的要求还贼高,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有点儿超标了,而且还有一个截获概率问题,转慢了概率低,转快了对系统要求高。

  不过导研院的同志可不在乎这些,先记下来再说,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在不同要求的弹上嘛。

  这一说,虽然很简单,但是也花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高振东才终于说到了正题,四元正交扫描。

  这种导引头结构其实和圆锥扫描的头差不多,但是去掉了调制盘,并且把传感器换成了四个正交的条形传感器,形成一个十字架,十字架的每条边就是一个传感器。

  输出的信号是脉冲信号,看起来和圆锥扫描也差不多,如果只是控制导弹方向的话,可以直接利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控制。

  陆工听到这里,有了疑问:“那这个方式和前面的有什么区别?圆锥扫描无法区分多个光源,这个如何区分?”

  高振东笑道:“正交四元的镜子也旋转,但是它的旋转是主镜和次镜一起转,机械部分就简单很多,没有偏心镜,光学系统也简单。只要转速一定,对于扫描稳定性要求不高,这些综合起来,其综合性能在现阶段是最好的。”

  “至于区分多个光源,这种方式能够利用主镜旋转自动生成基准参考信号,结合扫描信号,就能获得区分多个光源的能力。”

  甚至这种结构的探测器,就算用激光干扰,只要不是直接大功率烧穿,那连续激光想干扰它,是比较困难的。得用脉冲激光,同时还得考虑干扰源的频率、占空比等等,这就让干扰方很难受。

  正交四元探测,三代防空弹普遍使用的探测原理。也包括老毛子的R-73,这是一个以离轴发射角闻名的导弹,不过老毛子用的是L型二元阵,实际原理差不多,这一点上,还真就得佩服老毛子,总是能用看起来一般的基础技术玩出各种花活儿来。

  导研院的同志顺着高振东的思路往下一想,不禁拍案叫绝。

  这个方案的妙处就在于,全是结构上的调整,但是对于技术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去掉了碍事儿的调制盘,同时又很大的提升整个导引系统的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可以这么说,能做出调幅调制盘导引头的技术,就能做出正交四元导引头来。

  陆工摇着头:“高顾问,你这想法真是绝了!技术不复杂,可是对于解决问题却是非常有效。这叫什么来着?对了,大巧不工,大巧不工啊。”

  正交四元探测导引头虽然是到了锑化铟导引头时代才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能用在锑化铟头子上,其实那只是一个技术发展的时间巧合,两者完全是两个赛道的东西。

  这种方法的原理用在制冷硫化铅上,也是能用的。

  防工委的两个人看着高振东,脸上表情复杂,满意、惊讶、凝重、喜悦.

  空空导弹的型号总师想了一会儿,问出了一个问题:“那这个方法,缺点在哪儿?”

  高振东也想了想:“对于现阶段来说,并没有什么缺点。如果非要说缺点的话,有两个。”

  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对于缺陷非常有兴趣。

  “第一个,想要发挥它的抗干扰能力,对导引控制系统的要求有点高,最好是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否则多目标分辨能力不太好发挥。”

  想要从基准信号、扫描信号出发,结合解算,把多个目标分辨出来,模拟电路是有点儿吃力的,或者说代价很大。

  这大概也是到了第三代红外空空弹,这个技术才大放异彩的原因吧,前面的没计算机啊。

  大家一听,原来是这个啊,那没事儿了,你的DJS-60D是干嘛的?

  “那就要请高顾问伸个手,把伱的DJS-60D再重新布布板了。”

  现在DJS-60D的最小单元长宽都是25cm左右,还得再搞小一点,红外空空弹的弹径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

  “那第二个缺陷呢?”陆工问道。

  “其实第二个缺陷不是正交四元探测原理的缺陷,而是红外传感器本身的缺陷,问题就在于灵敏度还是不高,所以即使采用这种方式,对于迎头攻击的提升还是很有限的,还是达不到可用的程度。不过进一步提升一点后半球攻击距离和成功率还是没问题。”

  导研院的同志一听,心凉了一半,随即又振奋起来,贪心了不是?在没有任何重大技术改变的情况下,能解决抗干扰问题,还想要什么?

  能提升后半球的距离和成功率,就已经是重大提升了。

  防工委总工笑道:“这也不算什么大毛病了,振东同志啊,你拿出来的这些技术,一点儿毛病没有,有毛病都是我们防工系统自己的毛病,传感器不够好嘛,配不上你给我们拿出来的好办法啊。”

  这话说得导研院的同志脸上都有点发烧,嗨,太丢人了!

  不过一回想,制冷硫化铅和火箭发动机不还是人家教我们搞的?

  算了算了,习惯了,这是我们的技术顾问,自己人,不丢人。

  高振东坐在那里,一脸乐呵呵的样子,看得防工委领导心里一动。

  这小子,看这表情,有埋伏吧?

  领导看着他,直接揭他老底:“振东,我看你这个样子,好像传感器也能有点儿什么办法?”

  嗯?听领导这话,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高振东。

  对啊,明知道有问题还能笑成这样,不对,有情况。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高振东有点不好意思:“有是有,其实我觉得吧,现在的雷电-1就不用小改了,成本低,性能也可以,自己用能用,支援别人也能用。刚才我说的那些,加上下面我要说这个,再改改弹体,多花点时间,改一个大改型号出来。这样也不会打乱科研和装备的节奏。”

  弹体不改不行,否则G值上不去,白瞎自己要拿出来的导引头了,至少改到接近三代红外空空弹的水平才好。

  导引头结构改了、红外传感器改了、制导计算机改了、弹体结构也改了,不是大改型号是什么。

  见他直接说改大改型号,所有人都兴奋了,这说明他对自己要拿出来的东西,非常自信!否则不会提出这个来。

  “等等,再清一次场!”防工委领导又叫他停下了,一想到可能涉及到材料的具体名称和组成,还是小心一点好,振东同志这儿,特么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往外蹦。

  这回只剩六个人了,防工委领导、总工,导研院型号总师、陆工,高振东,还有飞行军的一位同志。

  清场完毕,领导看向高振东。

  “快说快说,只要东西好,给你们立一个大改甚至新型号都行啊。”防工委领导双眼放光,非常爽快。

  今天还有一章,下午发吧,上午出城这段我先开,哈哈

第388章 领先同行三十年

  其他几位同志也是一脸没吃饱的样子看着他。

  见大家都这样了,高振东也不卖关子了。

  “我在做硅单晶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国外的文献,发现了一种新的红外敏感材料,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其性能远超硫化铅,而且做成四元正交探测器的话,以其结构特点来说,也不会太贵。”

  碲汞镉做线阵列和平面阵都比较贵,可是做四个长条状的探测单元,那可就便宜多了。

  而且正交四元是输出脉冲信号的,这意味着对于四个单元的一致性要求,与线阵列和平面阵不同,不是太高,这对降成本来说,非常有利。

  “什么材料?”一群人异口同声,恨不得把高振东拎起来抖两下,把他肚子里的货全部都出来!

  “碲汞镉,其红外性能远超硫化铅,而且根据需要,红外敏感波段是可调的。”

  锑化铟是好东西,但碲汞镉也是。

  说实话,所有人对这个东西都一无所知,但是高振东能斩钉截铁的把这玩意给拿出来,那就证明肯定是有底气的。

  导研院的同志心里那个美啊,这就是大兵团作战的优越性么,想啥来啥,甚至自己还没想到的,同志们都给准备好了。

  陆工非常急切:“高顾问,这个材料现在有样品了没有?”

  高振东笑道:“我已经带着我们部里的相关院所,把稳定的多晶体化合物制备出来了,也做了一些先期的测试,性能非常好!回头我把一些现有的测试结果给你们先研究研究。但是要用于红外探测器,需要单晶体,现在单晶体的制造,正在研究,进度很快,也比较顺利,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两个“非常”,直接就把在场的人都搞激动了,在场的大多都是熟人,高振东的用词习惯他们还是知道的,用词偏保守,他都说“非常好”、“非常大”了,那这事儿就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

首节 上一节 242/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