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入我怀 第47节

  截止现在,《问》这首歌的购买量已经达到两百万,试听量是五百万,这样的试听购买转换量相当不错。

  折算成钱的话。

  购买一首歌是三块钱。

  音乐平台抽走一半,剩下三百万,姜伊人的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再抽走差不多一半,具体多少,张友也没有问过,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判断出一个大概。

  所以今天刚发布不到十二个小时的《问》差不多可以为姜伊人带来一百万的收益,之后还有一个礼拜的增速期。

  到底能爆发到何种程度,就看《问》的传播速度以及姜伊人的影响力了。

第74章 没见过这种人一

  经过了前几天的连绵细雨之后,整个城市便进入了云层被风轻轻拨开,千万光线洒落下来的好天气之中。

  身穿一条镂空星星牛仔裤,搭着银色光泽感纱线外套的徐清雅刚跑完一个通告,回到独属于自己的保姆车里。

  伸手接过生活助手准备好的柠檬水,她用吸管吸了两口,便听到自己经纪人用惊呼的声音道“清雅,你的《白桦树》被《问》压下去了”

  “……”

  有着较好面容的徐清雅明显一愣,随即,她将水杯放在保姆车里专门供放置一些东西与平时就餐用的小桌子上,掏出手机,她打开音乐平台赶紧看了起来。

  纵然在听完《问》后,徐清雅就知道这首歌的质量要强过自己一头,倒不是姜伊人唱功有多了得,在唱功方面,徐清雅从不觉得自己的唱功就比歌后姜伊人弱,但就像她经纪人说的那样,姜伊人的人气已经大不如前了。

  在她事业下滑时,她徐清雅的事业正值鼎盛,这一点从开演唱的座次就能看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她知道《问》这首歌作词作曲都很厉害,但演唱之人是姜伊人,她并不觉得自己《白桦树》购买量就会姜伊人差,甚至徐清雅自信凭借她现在的人气与号召力,力压姜伊人几个名次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

  事情偏偏出乎了她的预料。

  昨天好不容易进入热歌排行榜前十位的《问》,仅仅一夜过来,竟然就冲到了第六位,直接将她甩在了后面,而第五位则是吴丹妮那女人。

  徐清雅也懒得评价吴丹妮。

  这女人唱功一般,但经纪人不仅能力强人脉也很广,不仅可以帮她像顶级音乐人邀到好歌,关键……这女人每次都会在MV上下大功夫,用一句将身材开放到极致都不为过。

  抖胸,抖臀。

  扭腰……前几天姜伊人好像也用这招的,但就效果来说,吴丹妮比她强上不止一个等级,吴丹妮的抖……那是一种女人看了嫉妒,男人看了发狂的镜头。

  但凡吴丹妮发布的单曲,很多男歌迷都是奔着MV去的,在MV播放量上,这女人经常占据音乐平台MV播放量头把交椅。

  只要她的胸在没有掉到肚子上之前,这个榜单就像为吴丹妮私人订制的一样。

  连续看了一会,徐清雅这才将手机放在桌子上,她抬头看向自己经纪人问道“前几天和你提过向李宗盛邀歌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韩慧那女人真不是东西,死活不肯透露消息,只说这个李宗盛不希望被其他人打扰,别说你了,吴丹妮也开口向他邀歌来着,结果也一样,倒是宁晓洁见从韩慧嘴里探听不到消息,便给姜伊人打了一个电话”

  “后来呢!?”

  徐清雅疑惑道。

  同在歌坛发展的歌手,她与姜伊人属于竞争关系,但也只是正常的行业竞争,至于姜伊人有没有将她当成竞争对手,徐清雅就不得而知了,可谁让她顶着一个歌后的名头。

  不过纵然她与姜伊人不太熟悉,也知道吴丹妮的经纪人从姜伊人方面要李宗盛的电话,就凭圈内人对姜伊人的评价,也知道十有八九没问题。

  “姜伊人说她也不太清楚,《问》这首歌的音乐人是她老公的朋友,她自己都没有见过,平时一直都是她老公与李宗盛联系的,就连她和张艺想吃这个李宗盛吃顿饭,都被她老公拒绝了,似乎姜伊人的老公还问张艺打算请李宗盛去哪家饭店吃饭,准备了多少钱……,你知道姜伊人那个烂赌鬼老公怎么说的嘛!”

  在徐清雅好奇中,她的经纪人略微停顿了一下,便笑着开口了,道“竟然让张艺将用来请李宗盛吃饭的钱给他,就算她已经请过了”

  “这么奇葩嘛!?”

  徐清雅惊诧了一下,接着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奇葩的一塌糊涂”

  徐清雅经纪人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道“我听宁晓洁说,她向姜伊人要了她老公的号码,刚说到请李宗盛的吃饭的事,姜伊人那个赌鬼老公,又开口要钱,这怕是穷疯了吧!?活了半辈子,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请人吃饭开口要求要求折现的,估计这个李宗盛肯定不知道姜伊人这个烂赌鬼老公的打着他的旗号到处要钱,如果知道,必然翻脸……”

  说到这里,徐清雅的经纪人想起了一件事,道“不过这个李宗盛的才华确实毋容置疑,韩唯导演知道嘛!?”

  “嗯”

  徐清雅应了一声。

  在娱乐圈,歌手与歌手之间可以互相瞧不起,也可以互相不认识,但导演不同,只要在这个圈子里混,哪怕没有进入影视圈,也会对导演的大名相当熟悉。

  “她刚拍了一部电视剧,张艺演的女二号,插曲便是这个李宗盛制作的,据传,韩唯导演听完之后,果断放弃了已经敲定好的赵老师制作的插曲,选择李宗盛这首,除此之外,还提出要花二百万将这首插曲的所有版权购买下来,不过却被姜伊人那个烂赌鬼老公拒绝了,哦,差点忘了说,好像李宗盛和姜伊人老公关系很好,不仅授予了姜伊人《问》的所有版权,就能制作的插曲,也全权交由姜伊人老公打理,这么有才华的人,竟与姜伊人那个赌鬼老公关系匪浅,姜伊人瞎了眼嫁给他,现在这个烂赌鬼竟然还有一个李宗盛这样的音乐人作为朋友,我真有点看不懂这个社会了,还有就是,这个李宗盛好像除了《问》之外,又卖了两首歌给姜伊人,质量比之《问》丝毫不差”

  徐清雅的经纪人忽然叹了一口气,用羡慕的语气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姜伊人事业很可能迎来第二次发展,背靠一个拥有顶级音乐制作人潜质的李宗盛,接下来只要姜伊人再开演唱会,那能拿来在演唱会上唱的歌曲就要多上不少”

  “找专门的人去查,我不信找不到这个李宗盛”

  似乎也被自己经纪人说得心动了,徐清雅目光闪烁了几下,一脸认真道。

  歌手发布的歌曲再多,但只要不能拿到演唱会上演唱,基本都可以被定性为失败之作。

  而判断一个是否是顶级歌手的方式很最简单,只要看她有多少首歌曲得到歌迷的认可。

  如果连续多场演唱会都无法排满,便是毫无争议的顶级歌手。

  与徐清雅一样,《问》这首歌的销售量增加,让李宗盛这个名字进入了很多职业歌手的视野。

第75章 没见过这种人二

  稀松平常的一天。

  好像又有些不太寻常。

  午后的乐器坊内静谧无声,阳光透过透明的玻璃门折射进来,为乐器坊多了一些明暗交替的斑斑点点。

  柜台上,夏知秋一手托着白皙的下巴,另外一只手的手指偶尔划过放在支架上的手机屏幕,她的耳朵塞着耳机,作为姜伊人的铁杆粉丝,在十一月一号那天,她便在姜伊人的动态上得知她发布了一首名叫《问》的单曲。

  于是她急忙登录音乐平台找到这首歌开始临听起来。

  等听完,她就深深喜欢上这首歌了,词曲并不繁杂,却直击人心,她尤其喜欢歌词中那句“只是女人容易一往情深,总是为情所困,终于越陷越深”。

  填词人仿佛化笔为刀,直指姜伊人本人的感情经历。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一个给予自己不幸的男人。

  直到……无意间的一撇,她看到了作词人与作曲人的名字,才从抒情的旋律中惊醒过来,像是无数个夜晚突然惊醒的意识清晰化一样,她不可置信的看着作词与作曲人的名字。

  此时,她一边听着《问》,目光都会下意识落在那三个字的名字上面。

  “李宗盛”

  在安静的乐器坊中,夏知秋默默低喃了一句,她的声音很小也很轻,仿佛带着不确定和某种无法琢磨的迷茫与困惑。

  “你是在叫我嘛!?”

  突然出现的声音,打断了夏知秋有些漂浮得思绪,她放下搭着下巴的手掌,抬起那张轮廓清晰的脸颊,映入她眼帘的便是一张望着她,嘴角泛着似笑非笑表情的李宗盛。

  一时间。

  夏知秋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和窘迫,这是她从未经历过的复杂情绪。

  不过很快,她便稳定住被李宗盛忽然出现扰乱的心神,拿起支架上的手机,指着《问》的作词人和作曲人名字,笑着问道“你该不会告诉我,《问》这首歌就是你创作的吧!?”

  “怎么!?”

  张友笑着反问道“难道我就不能创作出《问》嘛!?是气质不符,还是长得不够帅!?”

  “有些不太敢相信”

  夏知秋轻笑一声,道。

  “多想想就敢想了,夏知秋同志,记住一句话,人从出生后,未来干什么是没有规定的,喜欢就去做,做多了,自然就会出成绩”

  张友一边笑着与夏知秋闲聊,一边低头看她店里玻璃柜的乐器,张友今天过来是想将《如愿以偿》和《有一首歌会变老的》的曲子制作出来。

  等姜伊人自己谱……那今年年底之前就别想着将欠张艺的债务还清了。

  “真是你嘛!?”

  夏知秋的目光随着张友的走动而移动,倒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是她开了这么长时间的店,来这里录音的人也有不少,但直今为止,还没有一首歌是从职业歌手嘴里唱出来的。

  更别是歌后了。

  这样感觉……就像行走在冬日的街道上,无意间注意到光秃秃的树枝上竟在不知不觉中抽出了嫩芽,别提多醒目了。

  “一会要用到这个”

  张友敲了敲玻璃柜台,夏知秋一看,竟然手风琴,她的表情略显惊讶,随后便恢复了正常,上次的《风居住的街道》,这个李宗盛用到了钢琴与二胡,作为音乐人创作人,好像再会一些其他的乐器也没什么。

  接着。

  夏知秋便见到李宗盛走到架子鼓旁边试了一下音,接着又拿起大提琴与双排键。

  “都需要吗!?”

  夏知秋忍不住好奇的开口问道。

  “嗯”

  张友点了点头。

  《如愿以偿》这首歌在李宗盛创作的所有歌曲中不算太有名,可依旧无法掩饰这首歌的质量与李宗盛在谱曲方面的才华,融合了四种乐器,在作词方面,依旧有着李宗盛独特的叙事特点,从不走华丽堆砌的路线,而是直接的情感表达。

  关键一点,他的歌词近似于口语,很容易理解。

  至于不出名的原因也很简单,在那个歌王歌后扎堆的年代,歌迷的选择性太多了,多到根本听不过来的地步,正因为如此……后来很多人才会用“唯一没有辜负八零后的,便是音乐了”。

  “问你一个问题”

  在张友测试大提琴音色的时候,夏知秋笑着问道“很多歌迷都说能写出《问》这首歌的音乐人,必然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之人,你的感情经历是不是特别丰富!?”

  肩膀上架着大提琴的张友一愣,随后哑然失笑,道“能问出这样问题的歌迷,都对歌曲的理解太片面化了,歌曲的创作,很多时候,都是音乐人对感情的想象,然后以“我认为”这个角度创作出来的,打了简单的比喻,像离婚的女人,大多数男人对这部分女性的理解,都是经历了婚姻的挫败,必然对婚姻心生警惕,甚至不愿再结婚,实际上呢!?她们对爱情越发渴望,对婚姻的期盼远比没结婚的女人强烈,说句不好听的,越是离过婚的女人越好骗”

  “我觉得你的理解才是真的片面了,而且还很偏”

  夏知秋反驳道。

  “呵呵”

  张友也不与夏知秋去争论。

  “你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是意味着你骗过很多个离过婚的女人……”

  夏知秋还没说完。

  便被张友开口打断了,他笑道“打住,你提出一个问题,我只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向你诉说我本人的亲身经历”

  “我觉得……”

  “我觉得你现在可以先拿曲谱看一下,做生意就得有一个做生意的样子,要知道女人的好奇心不仅会杀死猫,同样也会伤到自己,所以,别那么多问题,对了,你那个学生呢!?今天没来吗!?”

  想起夏知秋那个声音清澈如水的女学生,张友随口问了一句。

  “人家今年高三,自然要以自己的学业为主”

  夏知秋解释了一声,随后笑道“不过……如果你愿意帮她创作一首歌,我可以让她请假过来”

  “一百万”

  张友竖起一根手指,道。

  “你……”

  “千万别说你怎么不去抢,这话这几天听得有点多了,都觉得自己是土匪了”

首节 上一节 47/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