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155节

  而且他跟所有人都不一样,他还是个演员明星,除了忙航天上的事,还要去拍戏。

  可就是这样,他负责的航天项目不仅没被耽误,还是所有项目里进度最快的。

  是的,所有项目!

  路云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向自己看齐了,他也不客气,冲着人们点点头就拿着自己的任务进度报告上了台。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面由我汇报长征十号任务的进度……”

  路云的报告内容非常详细,并且图文并茂,清晰易懂,很有商业公司的特点。

  长征十号基本型火箭的进度非常顺利,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初就可以首飞。

  同时长征十号重型火箭也在同步进行,只不过重型火箭的前提是基本型,所以在基本型还没首飞的时候重型只能说“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路云掌管的长征十号火箭工程不仅仅是火箭本身,还包括发射塔架、组装厂房等一系列任务流程上的东西。

  相对于超高技术集合的火箭,这些东西的进度就快多了,今年内就可以搞定。

  所以路云非常有自信的断言:“老美声称要二四年重返月球,但我对他们的任务进度进行了估算,我觉得他们是在痴心妄想。”

  “要说二四年有人能实现载人登月计划,那一定是我们!”

  这话一出,会议现场的人几乎都是一惊。

  尤其是负责载人登月任务中其他项目的人,比如新一代载人飞船、登月舱、登月宇航服和载人月球车等。

  这些项目的负责人都是面色一囧。

  路云这是给他们上强度啊!

第232章 没有人敢说比路云更懂火箭!

  国内多次声明不会参与太空竞赛。

  但很多事不是你说不参与,那就不参与的。

  当某个物体的引力太过强大的时候,就算它不向其他的东西移动,其他东西也会向它移动。

  就像很多时候说“我不发表意见”,那其实就是在发表意见了。

  上一世的国内也是这么说的,尤其是老美多次声明二四年会重返月球的时候。

  因为国内知道自己不可能在二四年实现载人登月,必输的竞赛,参加做什么?

  但是没想到。

  国内不参加登月竞赛,老美竟然带着竞赛过来了!

  说什么二四年重返月球,结果SLS大火箭问题太多,一次又一次的推迟。

  “猎户座”飞船试飞了一次,发现隔热瓦的实际灼烧程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月球轨道舱制造起来困难重重,直接被踢出了首次重返月球任务。

  也就是老美的首次重返月球任务不做对接月球轨道空间站的程序了,直接从地球发射就乘坐登月舱着陆在月球。

  而登月舱的进度也达不到要求,也得推迟。

  所以当老中声明自己会在三零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的时候,老美的重返月球时间从二四年推到了二六年,然后又推到了二八年。

  二八年……也不保险,搞不好还得推迟。

  三零年!

  老中,还说你不搞太空竞赛!

  老中:“?”

  这一世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了路云的参与,国内载人登月工程的进度飞快,审核部门多次计算了载人登月的时间,算出来大概会在二五年左右,最迟二六年就可以实现。

  这个时间不算晚,但肯定比老美说的二四年重返月球晚,所以国内坚决不说太空竞赛的事。

  跟上一世一样:必输的竞赛,参加做什么?

  但路云了解国内的保守程度,明明算出来是“二五年左右”,结果只说“右”,不说“左”是吧?

  “左”就是二四年,跟老美声称的重返月球时间差不多。

  不过二四年一月和二四年十二月都是二四年,国内无法保证自己是一月,而老美是十二月,所以还是不提竞赛的事。

  除非国内能二三年……

  好吧,也不一定。

  毕竟国内一向是“少说多做”。

  就像上一世的“自由贸易”一样,当老美拥有强大制造力的时候他们天天把“自由贸易”挂在嘴上,而老中不语,只是一味地默默追赶。

  等到老美放弃了强大制造力,而老中拥有强大制造力的时候,那就轮到老中喊“自由贸易”了。

  现在的老中已经不是以前一穷二白拼命的时候了,而是一直在积攒实力,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之后才会开团。

  会议室里的人也都知道这一点,所以都在努力的推进工程进度,想早点让上边正式同意立项载人登月任务。

  没想到路云今天在会议上直接给了这么一个时间点。

  而路云则不在乎,他是现场最年轻的总师,所以就拥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权限”。

  “我还是个孩子!”

  基本等同于“我蛮夷也”。

  有时候说点出格、说点夸大的话也没问题。

  谁会跟一个孩子过不去呢?

  当然,熊孩子除外。

  所以路云直接说道:“你们都这么看着我做什么,之前我去你们那串门的时候你们可都说二四年就可以完成研发生产任务的。”

  各个项目的负责人:“……”

  私下里说和正式做报告的时候说,那能一样吗?

  正式说的时候肯定要留一些余量啊!

  尤其是领导给你布置了任务,哪怕你五分钟内就能完成,那你也不能真只用五分钟完成。

  更别说他们做的还是跟载人登月任务有关的超级任务了。

  倒是张局和高层代表来了兴趣,张局问道:“路云,你确定老美那边不可能在二四年完成重返月球计划吗?”

  路云非常确信的点点头:“当然,就算不说其他的方面,单就SLS大火箭的问题就很多,首要问题就是不可能在今年秋天首飞,还得继续推迟!”

  “最核心的火箭一往后推迟,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得往后推迟。”

  “更别说其他的东西也不是已经准备好,就等火箭了,它们各自的问题也很大。”

  虽然路云没有说证据,但在场的人可不认为他是瞎说的。

  毕竟就火箭上的事,在场没有人敢说比路云更懂火箭。

  要说路云的火箭设计能力怎么远超一众老前辈吧,很多人都感觉不至于,但要说一众老前辈比路云强,那肯定也不行。

  怎么也得搞一个“各有所长”的名头。

  毕竟国内只有路云搞出了可回收火箭。

  事实上从国家让他负责长征十号火箭工程就能看出一二,路云就是国家钦点的未来火箭领域领军人物。

  一旦长征十号火箭成了,那所有人都必须承认路云在火箭领域的造诣比他们都强。

  而问了老美,张局期待的搓搓手又问国内,:“所以你们真能在二四年准备好?”

  各个负责人互相看了看,然后点头道:“确实差不多。”

  “是,我们计算了时间点,在二四年应该能完成。”

  “主要还是路云同志的贡献,载人登月任务要求的是‘稳’,所以我们就没有采取激进的方案,而采用保守方案正好是在路云同志的‘大技术整合理论’应用范畴,工程进度一下子就快了……”

  国内航天工程的首要任务确实是要稳,就像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它上边就没有什么国际合作设备,一切都是国内航天技术,要保证全流程通畅。

  而等嫦娥五号成功了,作为备份的嫦娥六号就可以大胆一些了,不仅会拆掉一些成熟的设备换成国际合作试验设备,还把采样地点换成了更困难的月背。

  这样一来,事实上半年就可以再次发射的嫦娥六号就要等到好几年后再执行任务了。

  就这样,众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张局就高兴的把这个被大家认可的时间点记了下来,他会整理好交给上边的。

  因为这可是要经费的利器!

  到这里上午的会就开完了,下午继续。

  下午就是有关未来的项目了,也是趁着经费下来之前做做报告,好多要一些经费。

  中午吃饭的时候不少人跟路云聊天,其中魔都八院负责人说的话最让他高兴。

  “路云同志,‘太空码头’的设计已经通过上边的审核的了,我们即将开工建造,按照计划来算的话,大概五个月就能完成制造。”

  路云闻言一喜:“这么快的吗?”

  负责人也高兴道:“哈哈,这不就是你早就计算好的嘛,我可记得你当初看向梦天实验舱工程正样的时候两眼放光的模样。”

  路云:“……”

  果然还是留下黑历史了。

第233章 月球不能说“自古以来”,但可以说“先到先得”!

  嫦娥工程不是只有未来的嫦娥六号了,它还有更未来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

  嫦娥工程的任务非常明确,一号和二号是“绕月”。

  三号和四号是“落月”。

  五号和六号是“采样返回”。

  那七号和八号就是为“常驻月球”做打算了。

  嫦娥七号的任务是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尤其是寻找月球水资源,为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

  嫦娥八号依旧是七号的备份,如果七号失败了,那八号就顶上。

  如果七号成功了,那八号就会做一些修改,不过这次就不会改变着陆地点了,而是着陆在七号旁边。

  毕竟是为月球科研站做基础,科研站可不是一个设备就能完成的,需要多个设备进行合作。

  等七号和八号都成功着陆了,它们就会跟鹊桥中继卫星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重点开展月球科研站的月面指挥通讯中枢技术验证、远程机器人探测和月球资源就位利用的技术验证。

  当然,这是最开始的计划,是很早的时候国家计划在三零年实施载人登月任务的无人前置计划。

  也就是它们最初的发射时间定在了二六年和二八年。

  如果像路云说的那样,要是国内能在二四年实现载人登月,那它们的时间就太晚了。

  所以中午吃饭的时候路云在高兴,这两个项目的负责人在犯愁。

  下午就要开始“未来计划”了,可他们原来准备好的方案不好用了,怎么办?

  无所谓。

首节 上一节 155/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