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他今年好像才二十五六岁吧,这个年龄就能执掌这么重要的任务,更显得他的实力逆天强劲!】
【路云穿西装的样子是另一种帅气哎,往那一坐的气势一点也不比央视主持人和那个中年总设计师的气势差,甚至因为颜值太过出色,目光吸引力都在他身上。】
【对不起……】
【?】
央视直播请路云来自然不是为了增加收视率……好吧,多少也有点。
反正看着蹭蹭蹭往上涨的直播数据,台里的领导相当高兴。
但跟央视合作的航天宣传部门主要是为了借助路云的“明星”身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关注国内的航天发展。
看着蹭蹭蹭猛涨的直播数据和弹幕互动指数,他们也相当高兴。
不过直播的弹幕却有点不太友善。
【这都一九年了,咱们航天飞船的摄像头还这么糊啊,就不能换换吗?】
【对呀,人家老美那边的私人航天公司都发射载人飞船测试了,估计很快就能载人,人家那个摄像头太高清了。】
【是啊,神舟飞船的空间也太小了,三名航天员坐到椅子上都蜷缩着,上下左右都塞满了,感觉好憋屈。】
【我看马一龙之前发射的载人龙飞船,说是能运载七个人,但常规状态下只运载四个人,空余的地方可以装不少货物,咱们就不能跟人家学学吗?】
【说这话之前能了解一下吗,神舟飞船都是二十年前设计的老飞船了,载人龙飞船可是近几年研发的新飞船,并且咱们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去年也试飞过,不仅空间大,还能载人去月球呢,龙飞船可飞不到月球。】
【光说试飞过,人家龙飞船测试的时候对接了国际空间站,马一龙也说很快就能载人了,咱们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什么时候载人啊,去年试飞到现在都一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直播的弹幕是实时的,直播也有回答网友问题的环节,后台在不断的筛选合适问题,当画面切到火箭发射现场的时候直播间这边会看问题讨论一下。
当路云看到这个问题之后说道:“我觉得咱们可以回答一下这类问题,仲总说一下神舟飞船的事,然后我说一下马一龙载人龙飞船和咱们的载人飞船的事。”
主持人闻言说道:“路总,其实这类问题我们略过就可以了,不用回应的,咱们……”
路云则摇头道:“咱们做科普就是为了解答这类问题,如果任由这类发言充斥直播间,那是咱们的科普没做到位。”
这时仲总也说道:“那行,咱们回答一下,路云,你具体打算从哪方面开始说?”
“从神舟载人飞船为了安全飞行进行‘技术冻结’的事说起吧……”
就像“一个代码能跑起来就不要动它”一样。
载人飞船这种关乎航天员生命的设备,只要成功了,它的技术就会被冻结,整体技术和结构就不会再进行大改。
连更换更加高清的摄像头也一样。
毕竟更换摄像头不仅仅只是更换摄像头。
二十年的时间足够电子产品更新很多代了,很多系统和软件都不兼容,并且用电量和信号传输的差距也不一样,所以看似是一个摄像头,其实后边会涉及大量修改,会触发“技术冻结”协议。
当然,神舟飞船这二十年其实也有不少小改动,一直在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模式进行小优化升级。
就比如这次任务就有空间交会和返回技术的升级。
有了之前跟两座空间实验室的多次对接经验,该次任务将采用快速交会技术,也就是在空间站核心舱的配合下,由飞船控制计算机自主计算和执行轨道控制,发射后约6.5小时完成与核心舱的对接。
而路云知道的是,载人龙飞船要十几二十多个小时才能对接国际空间站。
快速对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大大减少地面飞行控制人员和航天员的工作量,让他们保持更好的状态。
并且面对以往卡脖子的芯片,神舟十二号飞船进行了多项国产化芯片应用改进,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实现自主可控,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
随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快速建设,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会采用北斗系统定位数据。
依托国内的中继卫星系统,测控由地基测控为主全面转为天基测控为主,地面站船测控为辅,减少对测站、测量船的需求,既扩大了测控覆盖率,又能节约任务成本。
跟这些相比,尤其是二十年老飞船的安全性相比,“摄像画面模糊”只是小问题。
毕竟载人龙飞船是近几年研发的,它的摄像头清晰和可回收复用功能只是“后发优势”。
就像近些年才研发成功的天宫空间站技术比十几二十年前的国际空间站技术先进一样。
而说到技术先进,不管是新一代载人飞船可以载人飞往月球,还是路云正在研制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都碾压马一龙那个只能费时费力用火箭发射,且只能到近地轨道的载人龙飞船。
等木鸢号太空穿梭机服役之后,估计类似的问题就该老美的网友问了。
“为什么我们研究不出太空穿梭机,还在使用老旧的载人火箭飞船?”
当然,前提是老美不封锁信息,让它的国民们知道世界前沿航天技术。
而现在,是国内的网友们感叹的时刻。
“……马一龙大嘴巴惯了,说各种时间都往夸张了说,他说载人龙飞船很快就要载人,那最起码也要明年,而且他的载人龙飞船还有一次逃逸测试要做。”
路云直接下判断道:“载人龙飞船想要真正载人,最起码也要等到明年年中。”
“而到那个时候,我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也要首飞了!”
【好家伙,我没听错吧,木鸢号明年真要首飞?】
【鬼鬼,龙飞船都研究好几年了,三个月前才首飞,木鸢号研发一年多就要首飞?】
【牛批,既然路云都在央视直播里说了,那肯定算是立了军令状,到时候看吧!】
【关键节点是明年,是不是说马一龙的载人龙飞船和路云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要正面对上了?】
【打起来!打起来!】
【诸君,我好兴奋!】
第164章 自信的新一代,线性气塞引擎试车
自从意识到路云在航天领域不可忽视的地位后,不仅马一龙建立了对路云信息的观察组,其他有实力的航天公司也建了。
所以路云的这次直播就被大量“友商”关注了。
听到路云说“木鸢号太空穿梭机明年年中首飞”,其他公司的反应先不说,洛克希德·马丁的航天部门主管差点兴奋的跳起来!
“快去写报告,我们可以找国会要钱了!”
别看洛克希德·马丁跟波音一块组建了一个“联合发射联盟”,为老美的政府和重要客户提供重要发射服务,但它们之间的竞争也不少。
尤其是波音主导开发SLS火箭,还有和马一龙的“龙飞船”竞争的“星际客机”飞船,洛克希德·马丁羡慕的牙都要碎了。
虽然波音分给了它不少业务,但哪有主导业务爽啊,波音凭借SLS火箭和星际客机飞船找国会要了多少钱,那分明都是两个下金蛋的鸡!
本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有一个新的金蛋母鸡,就是打算接替航天飞机的“冒险之星”。
也就是垂直发射水平返航的无人驾驶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飞行器。
当然,一开始肯定搞不成这种起飞质量上千吨的大家伙,所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著名的“臭鼬工厂”先搞了一个小的X-33验证机。
结果到零一年,由于存在诸多难以突破的技术难关,NASA取消了已经耗资了13亿美元的X-33项目。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那叫一个可惜啊!
没想到十几年后,机会又来了!
“蓝星航天只是偷了我们的技术就搞出了太空穿梭机,可见现在的航天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了!”
“只要国会能投资20亿美元,我们一年内就能让X-33起飞!”
“要是投资40亿美元,我们两年内也能让X-33变成太空穿梭机!”
当然,说是这么说,其实主管也不知道具体能不能成,毕竟他不是技术专家,更不是当时研发X-33的技术专家。
而是反正大家都这么干,波音一次又一次的跟国会要钱,SLS火箭也没见快速首飞。
反正先把钱要到手再说!
路云不知道自己被“友商”当成“摇钱树”了,他们说完这个问题之后画面又切到了火箭发射现场,然后他们就看了看弹幕反馈。
“这次科普非常成功,大部分人已经了解情况了,像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的酸话才是不用在意的,他们越酸就越代表我们科普做对了。”
听着路云自信的话语,人到中年的仲总感叹道:“我太羡慕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自信了,想当年我们那时候,有太多的人不自信,所以很多人留学之后就留在老美那边给它做贡献了。”
“之所以老美现在的航天实力这么强,有很多华人工程师的贡献。”
路云则笑道:“放心吧,仲总,往后的年轻人会越来越自信的!”
“像我们这代九零后其实是经历了时代巨变的,还有不少人脑子转不过弯来,并不自信。”
“而现在更小的孩子,他们从记事起国家的经济就是世界第二强国,航天有国家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航天员轮班常驻,军事上有两个航母舰队,有055大驱,有隐身战机,不可能不自信。”
仲总闻言笑了:“哈哈,也对,新的一代肯定更加自信……”
他们聊着天,搭载了神舟十二号飞船的载人火箭就进入了倒计时,他们立刻回归座位等待发射。
而神舟十二号也不负众望,上午九点二十二分带着航天员安全升空,等到下午三点的时候央视直播再开,直播飞船与空间站对接。
不过路云就不在了,换了两位新专家。
(虚拟图)
“我们看到神舟十二号飞船已经对接了空间站,对接的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的下边的对接口。”
“嗯,是下边,这么说比较好理解,这样它就形成了一个形状比较奇怪的‘T’字结构……”
听着专家这么说,弹幕笑成了一片。
【这哪是“T”字结构啊,这明明是“警棍”结构。】
【对对对,我也觉得特别像那种带把的警棍!】
【哈哈哈,就是这个,不知道咱们警棍空间站能不能把国际空间站肘下来?】
【会不会太粗暴了,咱们的空间站上不是有机械臂嘛,装一个剪刀去把国际空间站的太阳能面板剪了。】
【不行,咱们可是爱好和平的大国,得负责任,可不能跟老美一样跟个强盗似的。】
【没错,没错,看航天员们进入空间站了,是我的错觉吗,咱们的空间站真先进啊!】
【不是错觉,咱们的空间站就是先进,而且各种布置都很新,不像国际空间站里一样都乱成一锅粥了。】
【国际空间站确实太老了,据说都开始漏气了,别什么时候再入大气层报废了。】
【聂海盛第一个进入空间站,哈哈,他已经飞到天宫二号里了,成了第一个进入过三个类型空间站的航天员!】
【牛批,我也想当航天员,在太空漂浮感觉好爽!】
【你是没机会当航天员了,不如等一等路云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然后买一张票去太空旅游一趟。】
【话说下午的直播路云怎么没来?】
那当然是去了公司智能制造基地旁边的发动机试车中心。
木鸢号的线性气塞发动机要进行半系统试车了。
看着经过改造的试车台上不同以往的“方形”火箭发动机,路云就心潮澎湃。
“准备的怎么样了?”
试车主管:“放心吧,路总,完全没问题,随时可以开始!”
“那好,准备开始吧!”
“是!”
路云跟发动机副总站到一块,发现对方有点紧张,就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赵工,之前不是挺自信的嘛,怎么现在紧张了?”
赵工无奈的说道:“还不是路总您再一次定死了木鸢号的首飞时间,并且还是在央视直播里说的,而这款发动机又是木鸢号的心脏,我能不紧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