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从港片开始 第124节

  “若是我要拍摄都市时尚电视剧,集团公司里的素材多的是!”

  “什么办公室文化,什么销售精英,什么商场争斗,这些元素我虽然不是很熟悉,可见过也了解啊!”

  “找专业编剧弄本子,顺便写成小说出版,但凡有不俗人气再拍摄成电视剧,想不火都难啊!”

  这一番侃侃而谈,倒是把林百亿给惊到了。

  不得不说,林大少说得这些,有很大的操作性和操作空间的。

  他哪里知道,林大少完全就是听了武锋的讲述,加上自己的一丁点理解复述了一遍而已,这样的套路锋锐影视公司上下熟悉得很。

  可对于初次听闻的林百亿来说,触动却是不小,感觉自家大儿子给他的印象,都有了极大改观。

  只有林二少,眼珠子都快变得赤红了。

第161章 造星

  武锋并不知晓,鼓动林大少进入时尚圈的举动,竟然差点叫林二少羡慕嫉妒到破防。

  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会加大力度的。

  至于为何如此,也是前世看过的一本港娱小说所致!

  那本小说,就是以一个豪门阔少的身份,征战时尚娱乐圈的故事。

  为何是阔少呢?

  因为豪门阔少人脉广啊,主要是认识的有钱人多。

  其折腾出来的时尚奢侈品,起码有人捧场不是?

  要是设计以及制作真的好,一下子就能打开市场!

  在这方面,林大少显然更有优势!

  而且时尚圈奢侈品,此时的定义权全在欧美手里。

  就是武锋想要折腾,也是阻力重重的事儿。

  倒不是怕了,而是太耗费精力和时间了,其他事业肯定会受到影响。

  之所以鼓动林大少,也是在单独宴请这家伙的时候,这家伙竟然表示最近有大把空闲时间,灵机一动的产物。

  先从高奢时尚服饰入手,等林大少尝到了甜头,再鼓动他进入水更深也更浑的手表行业。

  这方面,德宝的潘生是个正向例子!

  只是,武锋看不上眼,这家伙玩的就是代理,说得难听点便是买,办。

  高光时刻,借助德宝电影公司的宣传,身家达到了三十多亿。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家伙完全就是欧美奢侈品牌开拓内地市场的急先锋。

  事实上,因为内地市场远没有到收割期,此时欧美奢侈品牌一片哀鸿遍野。

  随便调查一下,除了在港岛十分有名的劳力士之外,其余手表品牌一律经营得相当一般,根本就掀不起多少波澜。

  什么浪琴,什么江诗丹顿,名气和后世相比差了几个指数级!

  要说恨小日子,欧洲的老牌手表企业,绝对比漂亮国还要更加仇恨。

  没别的原因,小日子弄出了石英表,并且通过强大的宣传实力,直接将石英表定义为新的时尚潮流。

  没错,二十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的石英表,才是世界手表品牌的主流。

  通过强悍的宣传攻势,还有精美的各种石英表,直接将欧洲老牌的机械表企业整得死去活来,瑞士那边因此破产和即将破产的手表制作公司不要太多。

  太过详细的数据没有,可根据那本小说的描述,在内地的经济开始腾飞之前,绝对是抄底机械表的最好时机。

  不止一本小说说过,此时港岛的手表制造业相当发达,甚至不比吹得神乎其神的瑞士差多少,可惜一直都是以代工为主。

  至于究竟是不是这样,等以后林大少深入了手表行业,武锋自然就知道了。

  此时么,先通过一部以服装设计师为猪脚的都市时尚电视剧打开局面。

  林氏家族本就是服装产业大拿,有许多的真实素材可以收集。

  武锋提供的,就是后世相关女频小说里的狗血桥段,绝对精彩绝伦。

  那些在后世已经烂大街的狗血桥段,都能吸引不少拥趸,更别说眼下的港岛电视剧观众了,绝对能看得他们五迷三道。

  后面还有《流星花园》,众多精品韩剧和湾剧等着呢。

  武锋前世也算是饱读港娱小说,其实心中一直都有一个疑惑。

  以港岛的经济体量,还有八十和九十年代的影视狂潮,完全可以轻松建立时尚都市潮流都市的品牌,起码在亚洲做到这一点不难。

  说句夸张点的,别看小日子经济发达,真论城市名气的话,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港岛,比小日子首都都要有知名度。

  可惜,港岛到了后世依旧只是金融业和房地产出名!

  也不知道是不是别有心思的缘故,林大少对于创建时尚杂志和小型影视公司十分感兴趣,很快就办好了一切手续。

  然后就是招兵买马,在娱乐圈搞得轰轰烈烈。

  特别是招募靓女演员的时候,这家伙一定要亲自坐镇面试。

  大家都知道,娱乐圈又有大水喉加入,一个个有心的靓女大明星,相当积极主动的和林大少结识。

  这家伙一时竟有些乐不思蜀,整天在娱乐报纸的头版或者副版晃荡。

  要不是他的贸易公司,真的不需要他经常坐镇,已经步入正轨有了比较成熟的流程,怕是主业生意都会受到影响。

  据说,只是据说啊,林二少受了不小刺激,整天在集团公司那边板着脸,脾气一点就着,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武锋只是关注一阵,将后续的事宜让亚视对接就成。

  事实上,林大少所谓的小型影视公司,除了女艺人之外的全部工作人员,都是亚视的电视剧部门派遣的工作小组充任。

  此时的林大少财大气粗,心思暂时都放在各种靓女身上,至于电视剧究竟能拍成什么样子,他眼下根本就不甚在意。

  当然,有武锋指点还有亚视高层监督,电视剧是肯定不会失败的。

  到时候能够帮助林大少真的创立时尚高奢品牌,那时候他才会真的重视。

  并且在武锋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进入高奢领域搅风搅雨!

  正如那本港娱小说猪脚说的那样,等内地有钱人多了起来,成为了世界高奢品牌的最大消费国,那时就是他大赚特赚的时候了。

  每年数百上千亿的大盘子,与其让欧美洋人赚去了,还不如让他这个港岛公子哥赚大头!

  当然,此时说这些还太早了,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再说。

  目前港岛最火爆的话题,自然还是亚视推出的《无限制格斗大赛》!

  眼下比赛已经进入了正赛阶段,选手打得更加精彩激烈,观众们自然越发热情的捧场,一些明星选手的周边卖得极好。

  比如东星的何勇,洪兴的大头,还有世界冠军周比利等等。

  目前正是港岛一年最寒冷的时节,路上行人身上都多了长袖外套。

  可今年街上晃荡的年轻人,身上大多穿着休闲运动装。

  而这些休闲运动装,也相当的有特色。

  有的背后是一个竖着的拳头形象,一卷金腰带缠绕在小臂上,下面是中英双文的周比利三个大字,格外的显眼。

  有的则是大头的头像,下面则是大头的中英双文名字特写。

  自然也有何勇的头像运动装,总之港岛的街头,似乎一下子多了不少的运动元素,感觉相当的奇妙。

  还是武锋手下红棍张勇会来事,这家伙一口气买了数百套印着大头头像的休闲运动装,直接以过年福利的方式发放给了所有小弟。

  并且要求小弟们,只要这套运动装没有穿烂,也没有明显的污垢和异味,就必须天天穿着,支持洪兴自家弟兄。

  不过就是几万块港币的事儿,他在大头身上投注的收入都不止这么一点。

  可这一手却是不得了,叫大头一时间成为了所有选手中最靓的仔。

  没别的原因,张勇都出手了,李信和王智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然后,武锋都被动卷进来了,给手下所有员工发放的年终福利里,自然多了一套以大头头像作为标志的休闲运动装。

  咳咳,包括手下小弟在内,加上其他企业员工,数量轻松突破了三千大关。

  尤其是不少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梁晓龙和李赛风这样的成名明星,出行的时候偶尔都有穿戴,那影响力就太大了点。

  然后,洪兴其余堂口纷纷跟进,好像不这么做就对不起兄弟一样。

  洪兴起码有五六千的核心兄弟,加上外围总共十几万成员。

  其中就是有一成穿大头头像的休闲运动装,在港岛就能轻松形成轰动效应。

  事实上,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三成!

  没办法,包括四九和打仔们一个个都这么穿戴,其余想要‘进步’的蓝灯笼们要不要跟进?

  这还是龙头蒋天生有过交代,一切凭自愿的原则,不然只会更加夸张。

  可就是如此,单单洪兴弟兄就买下了超过三万套有大头头像的休闲运动装。

  一套两百多,刨去各种各样的成本,利润足够一百五十。

  武锋也是大方,直接给了大头一套五十的肖像费分成。

  也就是说,单单洪兴弟兄购买的大头头像休闲运动装,就给他带去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收益。

  消息传出,整个洪兴都轰动了。

  然后就是东星,随即整个港岛也跟着轰动了。

  尼玛,要不要这么夸张?

  一套运动装分成罢了,大头这个明星选手,竟然能够分润一百五十万?

  《旺角新闻》的体育板块立即跟进,经过记者的详细调查分析,一百五十万还只是洪兴弟兄提供的分成罢了。

  港岛其余年轻人的购买,陆陆续续数量也不会低于三万套!

  也就是说,单单在一套印有其头像的休闲运动装上,作为明星选手的大头,起码能够分润三百万收益!

  报纸一经宣布,当天足足免费送出去十五万份。

  大头杨添的名气,也是迅速在港岛升温,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格斗明星!

  这下,就是太子都眼红了。

  在接下来的一次总部会议上,忍不住冲武锋说道:“早知道参加比赛这么赚,我说什么都要参加,大头现在可是真风光了!”

  “哈哈,还不是社团兄弟们捧场的缘故?”

  武锋哈哈大笑,悠然道:“话说太子哥,你手下那三位参加了比赛的好手,也有一定名气吧,多多少少都赚了一些啊!”

  “哎,包括卖海报还有明信片,以及公仔玩具还有钥匙扣之类的玩意,总共加起来一人也就二十万不到!”

  太子摆了摆手,好像对此很不满意似的。

  可你丫说话的时候,嘴角不要翘得那么高,老子就信了你的鬼话。

  武锋和一干地区话事人好不无语,很想给太子一根中指表达敬意。

首节 上一节 124/1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