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绯闻之王 第29节

  人们纷纷惊呼:

  “天啊!是加里克!”

  “是那个讨厌的家伙?他怎么了?”

  “你看不见吗?他正在碳化。”

  “那看起来还不错。”

  伊恩轻笑:“你的人缘还真不怎么样啊,加里克先生。”

  眼看着加里克已经从白人变成了黑人,整个人都在焦枯。

  伊恩将摄影机放到一旁,拿起相机开始对着加里克拍摄,一边拍一边道:“能看一下镜头吗先生?”

  加里克还没有死透,火焰灼瞎了他的眼睛,他还在努力伸手。

  如一把火炬!

  “这个动作不错,民众会喜欢这个画面的,能笑一下吗?说茄子!很好!我就当你是在笑。”伊恩快速按动快门,将这火焰中的姿态连续拍下。

  也有正义感爆棚的。

  一名年轻男子拿着灭火器冲了过来,对着加里克一阵猛扑,同时对他怒吼:“该死的,你在干什么?快救人!”

  伊恩大度的表示我不计较你的态度。

  他退到一旁,对着救人者继续拍摄。

  目光专注,表现出一个优秀记者绝对的职业精神。

第36章 冷血的伊恩卡尔

  火焰还在最后燃烧。

  街道的人越来越多,加里克身上的火焰也已经被扑灭。

  但还是晚了,他已经彻底化作了一块焦炭。

  伊恩放下照相机,重新扛起摄像机和麦克风……妈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真的好不方便。

  我需要一个好助手!

  然后他将麦克风对准第一个救人的男子道:“先生,请问您对此次事件怎么看待?”

  那男子怒道:“你这该死的冷血动物,你看着他被活活烧死!”

  伊恩回答:“作为第一个救人者,您有可能成为全美的英雄。”

  那男子一怔,瞬间整理了一下衣襟,面对镜头道:“大家好,我叫亚历克西亚·科菲,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但是对于舍己救人这种事,我认为这是每个良好市民应尽的责任……”

  拍摄完毕,伊恩很是满意,顺带又采访了一下其他人对此事的看法。

  众人议论纷纷:

  “加里克看样子死定了,这是一场不错的意外。”

  “您怎么知道是意外?”

  “因为没有枪声,我一度认为他应该死于枪下。”

  “所以您不喜欢加里克?”

  “这里没人喜欢他。”

  “那您对救人的科菲先生怎么看?”

  “他救错人了。”

  “该死,这和救谁无关!”说这话的是科菲本人,他必须捍卫自己的行为正义性。

  争议声中,远方的救护车声音已然响起。

  虽然救护镜头没什么价值,但新闻要有始有终,伊恩还是拍摄了下来,顺带将加里克屋子里的情况也拍了一轮,理所当然的留下自己的痕迹。

  然后他满意的开车离去。

  ………………

  次日一早,CBS新闻网和洛杉矶先导报联合发布了这则新闻。

  作为一起普通的失火死亡事件,该新闻没有价值。

  有价值的是目标被火烧死的一幕被活生生拍了下来,竟然还被现场采访——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看到这种场面,有也是电影里的,假的。

  现在却是真实的,罕见的,独家的。

  所以说,好的新闻是需要加工的,一如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作者讲述,效果也完全不同——强大的生产工艺可以弥补材料的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该新闻再度成为一个热点。

  又是一条重磅新闻!

  洛杉矶先导报销量再创新高,连带着各大互联网平台上也纷纷出现相关视频与采访。

  对于伊恩采访火焰中的遇难者这件事,更有无数人因此议论纷纷。

  “我就没见过比伊恩卡尔更冷血的混蛋了。他就不能先救人吗?”

  “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就是作为忠实的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参与者。”

  “他首先得是个人,然后才是个记者!”

  “不管怎么说,我喜欢这报道……这场面真是太悲惨了,令人伤心,可为什么我感觉好激动,好快乐?”

  “所以要多看几遍。”

  “确实如此!”

  相比读者评论各有所好,来自同行的妒忌便是喷薄欲出了。

  《今日美国报》发表评论:

  “伊恩卡尔是个擅长捕捉热点的优秀记者,虽然我们不赞同他的行为,但我们还是佩服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今日美国报隶属于美国第一报业集团甘乃特,他们显然对洛杉矶先导报的崛起很感兴趣,不久前还派人联系伊恩,希望能和他建立新闻合作,所以不会抨击伊恩。

  《纽约日报》发表评论:

  “这是一起令人悲伤的意外,但根据本报记者发现,死者是一名黑帮分子,此事不排除是黑帮仇杀所为。”

  我喜欢你们的说法,把事情引申到另一个角度。

  《洛杉矶时报》永远是最针对伊恩的,他们的评论极度强横:

  “对一个正在燃烧的人进行采访,这是对整个媒体行业的羞辱。伊恩卡尔应该滚出传媒圈,他不配做一个记者,不配经营一家传媒企业!他是报业的耻辱!”

  赤裸裸的妒忌!哼!

  CBS新闻发言:

  “伊恩卡尔是一名优秀的记者,他只是做了一个记者应该做的一切。”

  伊恩的视频是卖给CBS的,所以CBS肯定不会说伊恩的坏话。

  ABC电视网发言:

  “我们同情发生的一切,为死者默哀,但是没有必要因此指责一位优秀的记者。”

  ABC和试金石都属于迪斯尼,试金石影业和伊恩的关系不错,所以ABC也没有抨击伊恩。

  NBC电视网发言:

  “伊恩卡尔是一个优秀的记者,但我们认为身为记者还是要遵循一定的底线。”

  NBC和伊恩没什么往来,所以发言还算公正客观。

  同样公正客观的还有CW,FOX等电视新闻网,对伊恩处于观望态度……这么牛逼的记者,有可能将来让他加入我们呢?

  所以不骂不贬也不褒。

  至于南方系,他们哑火了。

  这事怎么都不好洗,无冕之王也不能这么过分的,所以只好装聋作哑,并借助其他话题强调一下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优秀的记者总是擅长找到各种神奇的角度!

  燃烧火炬一事,让伊恩卡尔名声再度大噪,只是和曾经的英雄名号不同,这一次他成了冷血无情的混蛋。

  于是对于伊恩卡尔,美国民众的态度也彻底产生分裂。

  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毕竟他先后救下了凯特贝金赛尔和一个无辜的十岁女孩,也有人认为他是魔鬼,可以看着别人活活烧死,只顾自己的采访。

  对于伊恩卡尔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但这也正是伊恩想要的。

  有了争议,才有热点。

  要想让自己的企业快速发展,那么最快捷的一条途径就是让企业负责人成为名人。

  名人效应带动新闻效应。

  要知道目前先导报销量提升赚到的钱,远不及伊恩卖新闻赚到的钱,这一切都是因为先导报的体量太小了。

  但当伊恩卡尔本身成为名人时,他就可以带动企业的发展。

  所以此次事件带来的不仅是一条重磅新闻,更让伊恩卡尔再一次走进了美国大众的视野。

  两个月时间,伊恩连上多次新闻头条!

  在此基础上,以后伊恩卡尔无论报道什么新闻,都会有天然的加成——自带传播度提升100%。

  不过对于伊恩来说,这些都无所谓。

  地球依然转动,生活也照样继续。

  要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发现,来自伊恩卡尔的超级爆料远不止这些!

第37章 和客户对赌

  先导报报社不远处有个健身房。

  环境有些简陋,但总算设施齐全。

  今天健身房中央的拳台上,伊恩正和健身教练轰隆隆对拳着。

  健身教练只守不攻,奈何伊恩怎么打都无法攻破对方的防线。

  “好样的,干的棒极了!继续!”教练很有职业素养的不断为疯狂出拳的伊恩打气,鼓励着他的信心。

  汗水不断的从额头滴落,伊恩眼前一片昏黑。

  他停下手,挥挥胳膊道:“歇会儿,杰伊斯,我不行了。”

  教练斗志昂扬:“男人不能说不行。”

  伊恩摇摇头:“我不需要通过嘴炮来证明自己。”

  走下拳台,来到一旁的茶座上,随手拿起一张报纸看着。

  报纸上大标题写着“亚历克·布莱尔利私会情人”,下面是大幅的照片。

  伊恩低笑出声。

首节 上一节 29/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