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很卑鄙的话,却让莲娜听的舒心许多——我不会在乎你睡谁,但你最爱的必须是我!
毕竟我可是你长子的母亲!
加斯克尔则呵呵笑了起来:“关于怎么利用这个女人,在你和她接触前我无法给你主意。不过关于阿富汗那边,我倒是已经有了计划。”
嗯?
伊恩大喜。
这段时间伊恩和阿富汗那边又做了几笔生意,都不是很大,但已经成为伊恩目前最赚钱的买卖了。
他也迫切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解决自己的“资金饥渴症”。
加斯克尔也不废话,直接递给他一张华尔街日报。
日报上,麦道夫那张喜气洋洋的面容俨然上了头版头条。
他仔细看去:
“麦道夫投资安心公司,获利丰厚,再一次证明了他的出色眼光。”
“嗯?”伊恩愕然看加斯克尔:“麦道夫?”
加斯克尔点头:“是的,我觉得这事可以利用一下麦道夫。”
和前世的麦道夫不同,本时空的麦道夫除了金融市场的运作外,也会做一些投资。
这些投资存在的意义其实也不是赚钱,而是进一步证实他的眼光。
投资公司是这样的,绝大多数投资都可能亏,但只要一笔投资能赚,就能弥补很多亏损。
越是早期投资,越是这样。
多少带了些赌博的意思。
但麦道夫的操作不同。
他需要的其实不是投资赚钱,而是利用自己的投资搏一个类似巴菲特的投资之神的名头,从而让更多的人愿意借钱给他——否则你怎么解释那高达20%的利息回报?
过去这一年多,伊恩可没少派人查他,他自己都去摸过麦道夫的底。
尽管麦道夫很谨慎,但伊恩还是查出了一些。
他知道麦道夫和自己投资的公司通常会有一些私下的联系。
比如在他投资期间,该公司要尽量做高收益,麦道夫可以借此宣扬自己的投资眼光,必要时还能高价卖出。
总之,麦道夫投资的公司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看起来必须很赚钱!
为此麦道夫甚至可以偷偷的再贴补一些利润过去。
“怎么利用?”伊恩问。
加斯克尔道:“让他投资红石。”
红石是伊恩通过瘸子帮开设的一家企业,就是用来和阿富汗那边做军火药品贸易的。
按加斯克尔的意思,如果麦道夫投资红石公司,到时候他再爆雷,然后红石这边再顺理成章的破产赖账。
一般企业破产赖账,也是要清盘估算的,不可能你说破产了就一分钱都不给。
但如果债权人去坐牢了,那你可就不好要账了!
这么一想,伊恩也乐了。
这是又要圈阿富汗的钱,又要圈麦道夫的钱啊?
好主意!
伊恩看着加斯克尔:“问题是怎么才能让他接受?”
第215章 看上去很美
别墅里,加斯克尔微笑着看伊恩:“首先,这事你不能用威逼的方式。”
伊恩手里有麦道夫的黑料,但这黑料还不够有说服力,主要伊恩自己不是金融专家,找料都不好找,只能通过窃听对话。
但麦道夫又是个很谨慎的人,他说的那些话,基本不吐露太多内情——除非伊恩愿意不回洛杉矶,天天在华尔街陪麦道夫,每天在他家门枯守。
时间成本太高,伊恩不愿意。
这也就意味着他那有限的料对麦道夫伤害不大。
这刻加斯克尔认真道:“这种事只能自愿。你必须让麦道夫相信,红石是一家大有可为的公司。”
“让他相信红石公司的盈利远景?”伊恩问。
加斯克尔连连摇头:“既然麦道夫是骗子,他就不会在意红石是不是赚钱,他要的永远只是看上去很赚钱!”
伊恩点头:“呃,我倒是不太习惯这思路,我通常喜欢看上去不赚钱,实际偷偷赚大钱的公司。”
莲娜抿嘴低笑,这确实很伊恩卡尔!
加斯克尔笑道:“你知道什么样的公司看起来最美吗?”
“什么?”
“军工和医药。”
加斯克尔的回答让伊恩怔然,随即恍然大悟。
军工和医药属于典型的暴利行业,看起来非常美。
一把枪的价值可以数倍甚至十数倍于成本,这还属于合法的,黑幕级别的有1280美元的咖啡杯、1万美元的马桶盖,数百万的山羊……只要和军队搭边,利润程度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关键你就算曝光了都屁事没有!
这就是资本权势的牛逼之处,正是那所谓的有证据都没有用!
医药也是一样,其利润同样高得离谱,几分钱成本的小药品可以卖到几十块,几百块的成本可以卖上万甚至几十万。
但他们其实也有自己的问题。
比如军工和医药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高研发成本。
研究一款新式武器,一种新药,其成本之高是难以想象的,关键还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一旦失败,几千万上亿就打了水漂。
当年美国有一家公司竞标战机,结果输给了洛克希德·马丁,导致所有研发成本都成为沉没成本,直接现场裁员数千人。
医药公司也一样,每一款新药的研发成功,背后都伴随着大量的科研投入和赌博式的押注。
除了海量的研发成本外,还有就是和化工一样的政治投入。
军工企业需要政客们发动战争来贩卖军火,医药企业需要政客们保驾护航,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带来的反噬——美国人止痛片成瘾这种事泛滥,也不是一两桩了。
正因此,牛逼的军工企业和医药企业都是庞然大物,但每年依然会有同类的小型军工或医药公司倒闭。
大起大落很正常。
人们看到的永远是成功的,看不到的是失败。
否则为什么天下最有钱的人不是军工大佬,医药大佬,化工大佬,金融大佬呢?
他们名气很大,影响力无限,但他们的个人财富却比不上互联网的那一波。
无论是吞噬泰国的索罗斯,还是股神巴菲特,又或者洛克马丁,波音,辉瑞,摩根大通等等大佬的个人财富,都比不上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马斯克等等……马斯克虽然是实体,但其经营模式也是互联网方向。
所以论影响力他们很牛逼,但赚钱方面依然是互联网天下第一!
但两边真要交手干架,后者这些大佬干不过前面这些位。
红石公司明面上在做的就是军工和医药——他们贩卖武器和药品,名义上卖到非洲,实际转道偷偷去了阿富汗。
如果说传媒是用他们的影响力换钱,那么军工和医药就是用钱来保护他们自己,所以说以传媒为核心,哪方面都有合作。
卡尔传媒集团麾下的企业,除了好莱坞的影视广告外,有相当部分的广告客户就是保险公司,化工公司,军工以及医药等产业,而非日用品——当然这也和伊恩的选择有关,从一开始他就是奔着“影响力”三个字去的,沃尔玛虽然赚钱,但政治影响力方面确实不如这些企业,毕竟沃尔玛可不能按着自家客户的脑袋让他们选择性投票的。
别以为军工不要做广告,其实也要做的,毕竟美国持枪自由啊。
就连战机都会打广告……你得让民众理解美国政府天价购买战机有其必要性不是?
总之,传媒和这些大企业的关系密不可分。
这刻听加斯克尔这么说,伊恩惊讶道:“你不会是想说让红石正式成为一家军工和医药生产公司吧?别开玩笑了,那需要投入很多钱。红石公司只是个皮包公司而已。”
加斯克尔笑道:“正如所说,只要它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就好。”
伊恩的眼睛眯了起来:“看起来像……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了一件在华国听说过的故事。”
伊恩想起了一件事,那还是他前生听一个朋友说过的故事。
那个时候的李义,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聊到一家医药公司老板。
他朋友告诉李义,这家医药公司老板很聪明,也很钻空子。彼时华国的医药公司,还处于仿制药时代。
所谓仿制药,其实就是钻专利的空子,把别人的药品专利拿来改一改,也算新药。
他朋友认识的那个医药公司老板就是这么干的——把某种感冒药配方稍微调整一下,算是某种新药,药效差些,但保证吃不死人。
然后就是通过渠道关系出售这种新型感冒药,赚的盆满钵满。
据说华国好多医药公司当初都是这么干的。
说白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省掉庞大的研发费用,捞取实利。
这不是华国人的特权,但“模仿”确实是华国人的强项,至少这个时间段就是如此。
作为前世的华国人,伊恩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可以这么操作。
不需要投入巨资展开研发,直接搞仿制就好了——最关键你不用担心客户意见。阿富汗那边不会因此抱怨什么,哪怕副作用大些都没问题。
对他们来说,有就不错了,还想什么自行车啊?
不考虑卖国与违法成本,阿富汗这些人其实就是品质最好的客户!妥妥的卖方市场!
这些客户不会投诉,不会抱怨,不会有各种无礼要求,甚至还愿意给出天价,最后还得说谢谢你!
他们甚至愿意付出生命来维护你们之间的关系,为你干活,为你全世界搞自杀性攻击,为你创造新闻……有谁敢阻挡你的路,他们愿意为你绑上炸弹去冲锋。
比瘸子帮还好用,嘴还牢,办事靠谱!
克瑞普斯:这就开始变心了?
这么一想,伊恩也乐了。
他将思路大致跟加斯克尔说了一下,加斯克尔也笑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医药是这样,军工也一样。我们可以联系一些企业,找一些过时的专利进行改造,创造出所谓的全新产品,以出口为主。然后我们可以随意的虚报利润,提升成本,制造出一个辉煌的假象。麦道夫会很喜欢这样的企业。”
“你确定能骗过他?”伊恩问。
加斯克尔笑道:“那不重要。哪怕他看破又怎么样?骗子不会在意这个,他只会觉得这家公司大有前途,当然你也要承诺他一些好处。不过不能是你亲自出面。”
伊恩和麦道夫有过节,他出面就等于告诉麦道夫,我来坑你了。
伊恩点头:“我可以找到合适的人,但我可不打算自己给他钱……帮他找一些受害者怎么样?”
加斯克尔点头:“他会喜欢这个。你打算找谁?”
伊恩嘴一咧:“当然是我们的同行。金融业的那些大佬,还有传媒业。以后ABC,CNN那些家伙的股东,我们都可以想办法推给麦道夫。别看麦道夫那老小子装得厉害,实际上他对资金来者不拒。”
力诺银行的起步才刚刚开始,最好就是有某家银行快要完蛋,正合收购。
02-03年是美国的军力强势期,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从02年开始,美国的经济起身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经济危机虽然是08年爆发,但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