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也就是这几天了,到时候还得请假回家帮帮忙才行,从这里到县里粮站的距离可不近,许多人家都是拉着板车大包小包的推过去。
有些偏远的地方甚至要跋涉十几公里才行,艰苦中却带着生活的希望,艰苦奋斗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印记。
家里一共就两亩五分地的面积,其中一亩种了玉米,五分地种了小麦,剩下的一亩则是红薯。
红薯得等到十月左右才能收,眼下就收了玉米和小麦,一共得了260公斤的粮食。
其中两百公斤是玉米,六十公斤是小麦。
由于现在大家对于农作物的研究不多,真正的好种子还没有选育出来,所以有这个产量已经很不错了,有的时候小麦都只能有个三四十公斤的。
而这些粮食当中,百分之二十五是要交公粮的,还有百分之十五由国家收购,自己留下的就是百分之六十。
刨除留下种子的部分,剩下的粮食其实也不咋够吃,幸好还有红薯,一亩地产个几百公斤不成问题,配合着玉米面,这一年就这么吃了。
当然了,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人均30斤粮的情况下,这些粮食也仅够两个人吃饱,所以平时玉米面都用来煮苞米粥,配合一些野菜,四个人也勉强够吃。
由于玉米存放的时间要久一些,所以每年最先吃完的存货是红薯,然后才轮到苞米粥。
每年年底到春夏的时节,几乎都是红薯当饭。
别看杨峻家这段时间天天吃苞米粥,那是因为红薯没收获,不然就该天天红薯粥了。
所以,总的来说,粮食是珍贵的,小麦更是贵一些,每年都被老娘全部卖给粮站了的,换得不多的收入,能吃一顿面条贼难。
“这有啥?好不容易收了麦子,给你面条吃你还不乐意了。”
李小花自然知道儿子的意思,不过她对娃的疼爱让她忍住了心疼,千来万去还不是为了孩子?一年到头没能吃点好的,这几天算是提前给家里过年。
“嘿嘿,我这不是想着您去粮站换点钱,给自己扯一块布做做衣服啥的嘛。”
“做啥衣服?有那闲钱还不如弄点粮食呢。”老娘如是说道。
李小花身上的衣服已经有着许多缝补的痕迹,补丁遍身,她已经很久没有穿过新衣裳了。
杨峻呢,身上这身衣服却是老娘去年给他买的新布做的。
不是什么好料子,却也是干净整洁。
平时都舍不得穿,只有上学的时候才穿上。
脚下也从草鞋换成了黑色千层底布鞋,老娘给纳的,废了不少心思呢。
而全家四口人,唯有他一个人有新衣服穿,大姐二姐的衣服都是老爹留下的衣服给改的,和程小瑜家大差不差。
有些他穿着小了的衣服,被老娘丢给两姐妹继续穿,竟也合身。
这些点点滴滴都被杨峻看在眼中,自然是颇为不是滋味。
家里之所以欠债,还是他全身心读书去了。
衣服鞋子不说,光是上课要用的书本,笔,本子,去学校吃的干粮,那都是钱。
几块玉米饼看着不起眼是吧?可是那却是家里三个人一顿口粮才能做成的。
长年累月,光是杨峻一个人消耗的资源,比家里三个人都多。
“算了,以后我给你们买新衣服行了吧。”
杨峻一边喝完最后一口苞米粥,一边说道。
“行了,吃完就走吧,今天娃你第一天去学校,得早点儿别迟到了,给老师印象不好。”
由于他之前读的初中也是在县城,所以李小花倒也不担心他一个人过去。
“娘,那我走了啊。”
杨峻背上了一个布挎包,里面装着他需要用的笔和本子,至于书本,还得去了学校才能领取。
“娃,你急啥,把钱带上啊。”
老娘拦住了他,然后从一边拿过了一个用布层层包裹的东西,揭开一层层的保护,里面赫然放着家里并不多的钱。
拿出一张大团结后,李小花想了想,又拿了一张水电站的五毛放一起递过来。
“你和俺说的学费和书本费都在这儿了,还有五毛钱你带着,要是有用的时候也方便。”
学费是四块,书本费一块,一共五块钱。
可就这五块钱,就已经是老娘手中的四分之一了,留下的钱除了定时还村里以外,还要预防杨峻突然要用。
杨峻没有拒绝,坦然接过了,他身上确实没有钱。
“娃你去吧。”
李小花对他挥了挥手,倚在门口看杨峻渐渐走远,脸上带着笑意。
……
杨峻没有一个人进城,而是叫上程小瑜一起。
迂回到她家门口的时候,小丫头正紧张的跺脚等着。
“小山哥!”看见杨峻一过来,她眼睛一下就更明亮了。
“咋在这儿等着?”随着秋季快要到来,天气已经不炎热了,早上更是有些寒气。
程小瑜身上的衣服过于单薄,他都担心她啥时候就感冒了。
“没事啊,我也刚出来。”
“行,那走吧。”
杨峻率先朝着进城的路而行。
由于去学校有将近五公里的路程,所以需要提前一个多小时出发,何况今天是去报道缴费上课,所以几乎提前了两个小时。
好在初中三年他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倒也没什么不适应。
新书求收藏
第19章 犹豫
早上六点钟,整个世界几乎只有一点点亮光,月亮都还在天边没有完全隐藏。
却已经有人出门干活儿了。
“哟,是小山和小鱼儿啊,你们读书去了啊。”
遇到的人是范家新字辈的范新义范十叔,这是从范元杰这儿论的,实际上辈分应属于爷爷辈,人也颇为慈祥,此时看着两个后生全是满意的神色,毕竟整个庄里,就他们两个去上了高中。
一边说话,一边嘴上叼着老烟枪,砸吧砸吧着,一缕缕烟气升腾。
“十叔,早。”
“十舅公,今天是开学哩。”小鱼儿笑着回答道。
她娘就是范家的女儿,自然要叫舅公。
“好好好,小鱼儿你干粮带好了没有?别中午饿肚子了。”
范新义也知道程小瑜家的情况,可惜大家都不容易,他自己有时候也无能为力帮助。
“带上了,那舅公俺们先走了,待会儿迟到了。”程小瑜甜甜一笑。
“好,去吧去吧。”老人家欣慰地挥了挥手。
“十叔,您慢点啊。”杨峻也招呼一声。
“小山,你多照顾点小鱼儿,可别让她受欺负了。”
“放心吧,只有她欺负人的份儿。”杨峻刚说一声,就感觉衣角被拉了拉,回头果然看见一双白眼。
离开了村里以后,再往北走上较为粗糙的公路,差不多是一路直行了。
“什么我欺负人啊,明明人家都欺负到你头上了,我是帮你呢,好心……”程小瑜路上还想着他那句话,极为不忿。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好心当作驴肝肺?”杨峻补充道。
“就是就是,下次你要再被欺负了,我肯定不帮你了。”程小瑜嘴巴撅的老高。
杨峻看了忍俊不禁道:“我那是和十叔开玩笑呢,你帮我的时候我都记着呢。”
往日的种种他可没忘。
“哼哼,你就是喜欢骗人!”程小瑜嘴角弯了弯,却还故作生气。
“行行行,我发誓以后再也不骗程小瑜同志了,您看这样还行吗?”
“马马虎虎吧。”程小瑜说完后,再也忍不住噗嗤笑了起来。
“小山哥,你以前跟个呆子一样,现在的样子可好多了哩。”
她仔细看了看杨峻,依旧是原来的模样,却不知不觉强壮了许多,脸上竟也更加白皙了一些,活脱脱大城里学生的样子。
杨峻发现这丫头老盯着自己,摸了摸脸疑惑道:“我脸上咋了吗?”
程小瑜不自然了一下,然后看向别处道:“就是看你还发不发呆呢。”
“以后应该不会了。”杨峻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以前确实挺爱发呆的,其实那就是记忆恢复的预兆。
两人距离县城越来越近,天色已经完全亮堂了起来,路上遇到的人也越来越多。
程小瑜这时候猛然展现出了自己社恐的一面,把自己藏在了杨峻的身后。
这样的习惯,好像初中的时候就形成了,杨峻也没觉得不对。
“小山哥,你说你种的那些梨树种子能成吗?”
程小瑜突然好奇的问道。
她已经将梨子的种子都给了杨峻,还知道他把这些种子种在了自家房子后面,当然,只是其中一部分,用来掩人耳目的,更多的已经种进了小世界的小山上面了
“你不是也种了几棵嘛,到时候看谁的先长出来。”杨峻随口道。
程小瑜就是个尝试的想法,还真没想着能种出什么。
要知道现在的土地十分珍贵,每一分都恨不得种上粮食,是不可能用来种果树什么的,所以对于果树大家都很陌生。
“好啊。”
肥县。
当一踏入城里的时候,两人的脚步不自觉加快了一些。
和城外满是田垄的土地相比,城里面就很是不同,偶尔出现的餐馆更是让人吞咽口水,里面的饭菜绝对是比家里的好吃。
街道是泥土的,不过挺平整,道上人来人往,偶尔还能看见自行车经过。
或许比起京城那样的地方较为普通,可是在周边村里人眼中,这座县城已经非常热闹了。
这年头想要弄到自行车很难,除了要票之外,那高昂的价格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不过因为这十年来工业发展的缘故,自行车已经越来越多。
杨峻就想着搞一辆自行车,否则每天上学来回两个小时的路程实在太浪费时间了,主要还累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