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第125节

  她还是担心弟弟一家的,这样的情况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只是在做决定之前,还是问了问杨峻的意见。

  “娘,您做决定就好了,反正对我来说,舅舅也是自家人,这些都是应该的。”

  李小花拍了拍他的肩膀,颇为欣慰,又一个恍惚,才发现儿子更高了。

  “娃真的长大了。”

  “娘,那今晚吃啥?”没吃到兔肉,杨玉梅也不失望,都习惯了。

  “老样子,地瓜粥。”

  结果就被杨峻挥手阻止了。

  “二姐,今晚不吃地瓜粥了,吃米饭。”

  说着他打开了自己带过来的袋子,里面赫然呈现出一颗颗白色的大米来。

  “米!”杨玉梅眼睛都直了。

  杨峻没道理一直不给家里拿点好东西。

  大米看着简单,但是恰恰最缺,能饱腹的同时,也不算特别突兀,好歹隔壁几个村都有种植。

  他偷偷买了一点不过分吧?

  新书求收藏

第170章 腊鱼

  知道老娘要问什么,杨峻提前开口道:

  “娘,这是我用自己稿费买的,好不容易遇着呢,不买回来可惜了。”

  “那也不能花这些钱买米啊,留着买多些玉米面地瓜多好。”

  老娘还是心疼钱,主要是米贵,买米的钱都能多买几倍的地瓜了,能吃更久。

  “那也没办法,总不能我还去把米退了吧?”

  “能退吗?”李小花还追问上了。

  杨峻苦笑道:“这哪儿能啊,卖家是谁都不让看清楚,咋还能找着人?”

  “再说了娘,我这稿费经常都能拿到,不至于这点儿米都吃不起,您就敞开了吃。”

  “你的钱存着娶媳妇儿用,俺们家还有你姐上着工呢,她的工钱都在俺这儿,俺有钱。”

  大姐工资上交确实让家中宽裕了不少,连老娘都有些存款了。

  平日里家里不是吃不起饭,只是没地方买粮食,而且李小花穷怕了,有钱得攒着,花钱的事儿她一般不做。

  距离吃晚饭还有段时间,杨峻借口午睡,到了后屋去。

  实际上等他一进屋,就直接前往了小世界中。

  以他现在的精神力和掌控力,已经不需要太过于忌讳随时进入空间了,因为可以感知到外界的情况,有人靠近的话出来就是。

  小世界中。

  和外界天寒地冻不同,这里保持了恒温,没有冬季的烦扰,也没有夏季的炎热。

  有时候杨峻都担心动物们能不能适应这种永恒的春暖花开。

  但是明显他多想了。

  只见两条本该冬眠的王锦蛇依旧在草丛中游来游去,寻找着老鼠的踪迹。

  杨峻自从丢了一些老鼠进来以后,两条蛇的食物就从鱼儿转变为它们。

  幸亏老鼠繁衍很快,这不,不少家伙已经在山腰打洞住下,其中多了些嗷嗷待哺的小东西,看起来倒也可爱,它们已然开始繁衍下一代。

  杨峻的目光移向鸡场。

  被他围起来的鸡场其实并不大,一开始仅有十只小鸡罢了。

  可是数月过去,小鸡能生蛋后,开始了下一轮的孵化,现在鸡场里面都是半大不大的鸡崽子,兴许再过一月就能吃了。

  小鱼儿找到的七枚野鸡蛋也都成功孵出小野鸡来,此刻已经和家鸡打成了一片,只是体型看起来小了不少,活脱脱营养不良的样子,实际上它们就只有那么大,仅有家鸡一半左右重量。

  彩色的羽毛和家鸡极为不同,一眼望过去就能看出区别。

  “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养殖,到时候都成了肉鸡就好处理了。”

  至于兔子那边儿,还是正常繁殖当中。

  比起鸡,兔子的繁殖能力更强,如今两对兔子已经生了两胎了,兔子家族直接突破两位数,达到了惊人的四十四只,两只母兔每次怀孕几乎都奔着胎生的上限去的,这很有可能和杨峻常喂它们灵水有关。

  “也不知道人喝下去了会不会增加怀孕几率。”他突然这般想到,随即赶紧摇头,这不是把自家人给说进去了。

  又去山腰装了点蜂王的蜜后,他基本不继续逛了,进来还有事儿。

  潺潺流水,亲手打造的小河边,杨峻眼疾手快,一把将一条鱼儿从中捞了出来。

  鱼儿足足有十几斤重,在河水中游动都开始吃力了,这小河终究太浅。

  有机会的话,杨峻想要打造出一条长河,宽度至少得两米以上吧,吃水还得深的那种。

  鱼儿在他手中晃动,却丝毫没有坠落的意思,他的手稳如泰山。

  学习了通背拳中的十二连杆法后,杨峻发现自己的手几乎和腿一样稳了。

  所谓的十二连杆法,其实就是一种大枪之术,练习之时都得用长棍,以手去适应杆法,将十二连杆法练成后,手上功夫不下于谭腿成型,可见其厉害之处。

  要知道每个人的腿天生就比手有力量,这是先天性决定的,而十二连杆法就是将一个人的胳膊练成了另一条大腿,全身发力亦是集中一处,恐怖的力道可以将人都打飞出去。

  所以每次看到练习通背拳的人手上都是大开大合,力道刚猛,那是已经深得十二连杆法的精髓所在。

  当然,所谓阴阳有道,通背拳中不仅仅只有刚猛之法,也有小连手这样的技巧性武学,若是两者合二为一,那么就能刚柔并济。

  只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毕竟刚猛都极为难练,又如何感受到阴柔力道呢。

  所以通背拳传人中,小连手也逐渐没落了不少,只被当做一项核心训练内容,增强手上变招,实则其重要性不下于十二连杆法。

  

  杨峻好在有灵水辅助,哪怕自身骨骼不适应阴柔力道,他也能强行变力,骨骼受损后喝些灵水也就好了。

  这也给了他极大的机会,慢慢练成了刚柔并济的风格。

  转到鱼儿上来。

  他之所以抓鱼,自然是为了做腊鱼了,闲着也是闲着。

  先给鱼儿刮去鱼鳞,再开肠破肚。

  鱼肚和鱼泡都留下了,都是好东西啊。

  至于鱼身,经过他迅速甩干后,就给腌上了盐,继续在风中风干。

  由于有空间的帮助,这干活儿倒也迅速。

  不过两个小时的功夫,本来鱼满为患的池塘,又变得清澈起来,里面的大鱼都没了。

  而在半空中,杨峻多了数十条腌鱼等着变成腊鱼,每条都有十斤以上。

  “这池塘中要是养的是大塘鲺,怕是能拉出来数百条了,可惜这年头没这玩意儿。”

  大塘鲺属于外来物种,真正的名字叫做埃及胡子鲶,又叫埃及塘鲺,是一种特大型鲶鱼,也是被人所诟病的鱼类。

  这玩意儿做出来挺好吃的,但是当知道它是吃什么长大的以后,又有不少人不愿意吃了。

  大塘鲺是杂食性鱼类,什么都吃,可想而知它们吃的东西多脏了,属于另类的池塘清理器。

  也正是因为它们什么都吃,导致很多鱼儿也逃不过其食物的命运,往往一处河域出现了大塘鲺,那么这地方鱼类就很容易绝种,是被它们吃绝的。

  所以后来明令禁止人们往河里投放大塘鲺,此是为了保护本土鱼类。

  虽扯远了一些,但是都源于杨峻颇为怀念它们的味道。

  还别说,就这样养出来的大塘鲺,做出来口味真不错。

  新书求收藏

第171章 又一块围巾

  晚饭时间,杨峻自然而然出来。

  他的神态依旧,没有干了半天活儿的劳累。

  米饭已经被二姐煮上,正眼巴巴地在炉子边等着。

  菜现在也不能做,家里就点了一个火炉子,烤火的同时就做饭了,大炉灶还要等他的锅打造完成才能用。

  半个小时后,一股米饭的清香味道弥漫在空中,引得杨峻都深吸一口,砂锅煮出来的米饭确实很香,比大锅煮的还要好一些。

  “饭好了,俺做菜了。”

  老娘让二姐把饭盛出来,然后做菜。

  实际上就一个萝卜头子,给切了丝,然后呛了点油花,就这样丢进去炒弄,不过一会儿后,油的滋味就消失不见了,萝卜上一点油腥看不见。

  杨峻有油,也给家里弄了一些,但是李小花就是舍不得用,说多少次都一样。

  萝卜是用红薯跟人换的,一筐换一筐,不亏。

  又给弄了一点酱菜热了热,这就开始吃饭了。

  二姐端过来一盘咸菜,老娘琢磨着又用点萝卜丝打了个汤,这就算三菜一汤,看着全乎。

  三人坐在前屋桌子前,人均一碗米饭。

  杨玉梅已经迫不及待尝了一口大米饭。

  “美!”从她的笑容就知道这饭多香了。

  米饭光是干吃,都是甜香甜香的,也就是那种经常喝酒或者吃重口味的人会察觉不出来,这是味觉受损的缘故。

  “美就多吃菜,别光噎饭啊。”老娘说着给她夹了一筷子酱菜,是之前采摘的野菜和红薯藤一起做好的,和咸菜有些许区别。

  然后又给杨峻夹了些萝卜丝,说道:“娃,尝尝这萝卜,俺可是费劲跟人换的,这时节没啥菜吃,吃点萝卜挺敞的。”

  本来大家种菜就不多,所以菜在市面上确实很少。

  人人都想要多种一点粮食,导致国家不得不调控一下,让部分农田专门种菜养殖,久而久之,也就都习惯了这样的耕作。

  有个一亩三分地还好,能够自己琢磨着种点,以后的话还是看大锅饭怎么做吧。

  “娘,萝卜吃多了放屁。”二姐插话道。

  老娘白了她一眼:“吃饭也堵不上你的嘴。”

  吃萝卜是在增加肠胃蠕动,难免产生一些气体,乡下人才不讲究这些,谁放个屁还能咋的。

  “略略。”二姐调皮的笑了笑,倒也有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样子。

  看着杨玉梅,杨峻心里琢磨起了该怎么让二姐也弄上一份工作。

  “短时间还是没啥办法,毕竟年底城里查得更严了。”

首节 上一节 125/4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