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7节

  插一句,对于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们来说,社会是一个巨大的ball场。

  ball场是名利场、社交界的斗兽场…

  最典型的就是港岛!

  灯影霓虹的社交场所里,二代们个个家世显赫、名校毕业,港媒热衷捕捉这些衣香鬓影,小报记者靠版面赚钱,二代们也能满足曝光欲。

  但在内地,没有这种场所…

  娱乐圈就成了选项!

  ……

  《活佛济公》这个戏,其实立项之后,就成了很多经纪公司的选择之一。

  

  一般来说,行业内某个新戏、大戏要开机,启动资金已经到位,剧组已经进入前期筹备阶段的时候,会有很多经纪人接带着小艺人来剧组里面试,套近乎拉关系。

  《活佛济公》的制片人、导演在业内都算有名气!

  上星基本基本能肯定。

  而且这个戏需要一大堆演员,自然而然,很多有名、没名的都想插一脚。

  最主要,两大出品方,上海崇远文化、杭州百乘影业都是制作方,没有艺人经纪业务!

  这两家公司,一个是简远信成立的,另一家则是周之光成立…

  属于新公司。

  新公司想要在圈子里立足,那肯定要让利…

  所以,选角、演员之类的就交给董力、郑世荣负责。

  这两人都是浙江广电系统下海的专业制片人,凭借《倾城之恋》一举成名,做过导演,代表作《红蜘蛛3》、《大汉天子3》…

  圈子里有固定的人脉,几个主要角色都已经分配完毕。

  所以,见到杨樰领着的沈言,两人有点为难…

  董力上下打量了一下沈言,然后道:“…你这形象很好,但主要角色都已经有人选了…”

  沈言正准备说话,杨樰插话:“没事的,导演,随便给个角色就行,最好能跟组…”

  “能跟组…”郑世荣翻了翻剧本,想起了什么:“诶,必清好像还没定吧?”

  “…已经定了,”董力摇头:“高昊!”

  必清…是监寺广亮的小跟班,时常拍广亮的马屁,是一个颇具喜感的角色…

  《活佛济公》搞笑三人组:必清、广亮再加一个赵斌…

  必清可不是啥配角,那是正经主要角色!

  郑世荣看了眼沈言,琢磨了一下:“你这长相适合演古代的公子哥…但你太面嫩,这样吧,你去换一身长衫…我再看看…”

  沈言跟着服装师去了隔壁换衣服…

  董力问杨樰:“这是你亲弟弟?”

  “…我亲戚家的,跟亲弟弟差不多!”

  “那怎么不介绍给花姐?这形象,绝对能红!”

  “…真的?那我过段时间介绍给花姐!”

  “…那我得赶紧定下…花姐要是看上他,指不定下部戏就红了。”

  沈言换好衣服——就古装长衫,头套都没带…

  董力还有郑世荣对视一眼:“行,你们先回去吧…”

  “谢谢两位老师…”

  杨樰带着沈言离开…

  沈言不是很明白这个流程,直接问了了:“姐?咱成了吗?”

  “…应该成了,你回去等电话就行!”

  “那…啥角色?”

  杨樰摇头:“我没看到完整的剧本,但最低也是个配角…”

第8章 一切都在好起来

  试镜流程…其实挺慢的!

  因为不是主要角色嘛…

  按照杨樰的话来讲,沈言大概率要跟组,有合适的角色就上…

  一般跟组演员的酬劳是月结,一个月4000~5000块不等。

  沈言这种会干一些角色演员的活,有台词的角色就有钱拿!

  就跟《人间正道是沧桑》差不多,那部戏下来,他赚了六万多。

  所以,他才觉得做演员有前途…

  然后跑去BJ,做起了北漂嘛!

  是,做演员挺赚钱的,但就是因为这样才有影视圈的嘛——圈外的人根本进不去!

  原身真的太幼稚了。

  殊不知资源这种东西就像艾滋病,只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

  又跟杨樰聊了几句,后者问他住在哪。

  “我住这边的快捷酒店…原本打算明天就走的…”

  杨樰道:“估计你还得在这边待几天,要不我跟剧组说一下,你住我们的酒店吧!”

  “…不用了,我还有点私事…”

  “那行吧,我去剧组了…你记得保持手机畅通…”

  “嗯!”

  杨樰离开…

  沈言并没有担心她想潜规则自己。

  杨樰是很热心的姐姐,她说的住剧组的酒店,就是字面意思…

  都09年了,一般主演早就可以跟剧组要求多加房间的!

  这个要感谢王伯昭…

  要不是他闹了一场,港台主创们依然享受超规格天龙人待遇呢,内地演员们则是低人一等…

  李晓璐、李莲花说过当年拍摄《少年张三丰》,她们住的只是标准间…

  甚至拍外景的时候,她们睡的地方还比不上剧组打杂的!

  这也导致港台主创们在剧组特别豪横,从上到下,副导演、剧务、化妆师甚至他们带来的保姆,多得是是牛逼哄哄、臭脸朝天的,要求贼多脾气暴躁是常态,一不顺心随意打骂人一点也不新鲜。

  王伯昭事件之后,港台主创们老实了不少…

  现在,基本上大部分电视剧剧组,主演们的待遇能跟港台主创对齐了。

  要个房间而已!

  只不过…沈言不太好意思接受这种好意…

  人家百忙之中抽时间陪着你试镜,你还想薅羊毛?

  要不要脸?

  ……

  《今古传奇·武侠版》总部在武汉,主编笔名叫傲月寒,真实名字叫吴帆,中国作协会员,致力于国内武侠、幻想文学的出版,倾力挖掘并培养了一批当红武侠年轻作家,携手众人开创了大陆武侠新时代!

  捧出了大量武侠写手:沧月,步非烟,小锻,方白羽,凤歌,沈璎璎、时未寒…

  甚至连温瑞安(《少年四大名捕》系列),黄易(《边荒传说》)都曾在《武侠版》连载过作品。

  2006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单期最高发行量达到72万,作为发行量最大的武侠小说杂志,树起了“大陆新武侠”的旗帜。

  当时连载的是《昆仑》,在此之后,虽然还有《绝顶》《沧海》等作品继续连载,但杂志的销量并未再创新高。

  孙晓也曾在《武侠版》连载过《隆庆天下》,九把刀则有《功夫》、《杀手系列》,马伯庸也有《我的江湖》…

  事实上,09年,《武侠版》的销量还是不错的,每月销量在30万册以上!

  暂时来讲,是不缺稿子的!

  小椴的《开唐》,足够撑起连载。

  但《莲花楼》足够精彩!

  不仅角色致敬古龙,剧情方面,主角探案的模式,也是古龙首创的侦探武侠风格。

  《莲花楼》分成三部分,总共五十六万字…《莲花楼·故人归》《莲花楼·浮生欢》《莲花楼·扬州慢》…

  沈言投递的是第一部分以及后两部的大纲…

  《故人归》二十万字,七个章节…

  如果连载的话,一册大概三~五万字,能够撑起五册,也就是两个半月!

  《武侠版》属于旬刊,每个月出版三册,上、下还有月末版…

  一般月末版会出一篇中篇。

  连载的话只放在每月的上下两刊…

  沈言为了尽快拿到稿酬,不仅投递了《武侠版》,顺便投了《武侠故事》…

  《武侠故事》也是一本杂志,最初可以跟《武侠版》打擂台,“南凤歌,北晴川”之称的王晴川就是旗下专栏作者,代表作《雁飞残月天》;

  此外还有的刘建良,连载过《鬼剑小子》、《灵鹫飞龙》、《风野七咒》《美女江山一锅煮》。

  巅峰期,《武侠故事》单月销量破五十万!

  只不过后来没出过什么扛鼎之作…

  这两杂志的稿酬差不太多,《武侠版》千字150~300之间,《武侠故事》千字100~250左右…

  沈言在邮件里明确哪家杂志先连载,就优先给哪家杂志供稿!

  《武侠版》的编辑最先联系沈言…

  开出了顶格的千字300块。

  沈言没有理由拒绝。

  

  所以,他说了:“下个月月中,我可以保证《浮生欢》还有《扬州慢》的稿子发到编辑部!”

首节 上一节 7/1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