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361节

  “OK!”

  摄影师早就架好了机器,没有化妆,没有遮光…直接开始。

  “作为电影人,你怎么看待《小时代》系列?”

  “我觉得《小时代》系列,对于中国电影行业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电影人,其实你只要最大程度满足人口中极小一部分人群的需求,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那…对于互联网思维,你怎么看?”

  “互联网思维?”沈言果断摇头:“我不觉得楽视或者郭景明有互联网思维,《小时代》这个项目也不是楽视打造,郭景明执导《小时代》,在我看来就是一次IP变现…只不过电影成功了,硬蹭上了大数据的概念,再加上楽视喜欢宣传自己是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影视公司…所以,《小时代》就成了互联网思维电影。”

  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你信不信,《小时代》不是楽视发行,票房也会这么高?”

  楽视为毛贴上去宣传所谓的大数据、互联网思维?

  因为《小时代》赚钱了呗!

  他怎么不宣传《消失的子弹》、《杀戒》还有《太平轮》具备互联网思维?

  这几部电影不赚钱呗!

  “所以,你不相信大数据?”

  “我相信啊…项目开发和筹备期,大数据对类型选择和演员选择等有指导意义,市场上什么题材类型受欢迎,哪些演员流量高口碑好,这些都需要参考…但是只能参考!”

  “只能参考?”

  “电影质量这种东西,不是大数据能出来的!举个例子,最典型的数据,讨厌《小时代》的观众很多,但没有几个去看《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为什么呢?”

  “为什么?”

  “因为看电影是需要买票的,我一直坚信一句话‘电影属于文化消费,并非必要支出,可有可无。’,当你的电影不符合观众观影需求,自然而然就卖不出票房,这个跟大数据无关!”

  聊了一会大方向,话题转移到了《扬名立万》最终票房没有破十亿上面。

  “您觉得遗憾嘛?”

  沈言有点无语,忍不住反问:“不是,你知道我们这电影就拍了二十天,成本才1000万吗?对我来说,一部商业电影,最要紧的是回本,《扬名立万》可不止回本,这电影赚了不少钱呢!”

  “没想过破十亿吗?”

  “没…”沈言摇头:“没有必要…票房破五亿,就已经拿到了不少奖励,没有必要再做动作了!”

  影视公司属于文化产业,各地对文化产业都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政策、补助政策、奖励政策…

  去年,星火工作室拿到了接近6000万的政府补贴收入,今年估计补贴收入会增长不少…

  毕竟,无论是沈言还是星火工作室,都依法纳税,甚至没有在霍尔果斯建小号。

  足足采访了三个小时,最后问了《火星救援》的事情。

  “科幻电影,尤其是硬科幻属于电影工业的明珠,我一直想做这种类型!而且现在已经是做科幻电影的好时候…科幻片最大层面上是国家要能够支撑,如果你的国家不够强大,其实是没有办法支撑科幻片的!”

  “怎么说?”

  “就是普通观众是没有自信去看这个东西的,《火星救援》的前提就是登陆火星…这玩意,没有一个强大的现实支撑,是做不起来的!如果太小太弱的国家拍了,它的观众也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大前提。”

  “那《火星救援》立项,有什么困难嘛?”

  “还好,这个电影情节简单、全是好人、深度欠缺、但生命力蓬然勃发的故事…最近几年的科幻片,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片,清一色癫狂的科学疯子,嗜血的太空怪兽,极尽扭曲的人性,包藏祸心的队友,还有一堆排队等着毁灭地球的外星文明…当然,这样的风格之下产生了很多佳作,只不过三天两头接受灵魂的拷问和洗礼,看多了也累得慌…”

  “在严酷的现实主义之外,观众偶尔也会需要《火星救援》这样的来重拾下对文明的信心。”

  “有考虑海外市场嘛?海外观众接不接受这种剧情?”

  “没,我是中国电影人,为什么要考虑海外市场?管他们能不能接受呢,我先服务中国观众。”

第502章 不掺和(33)

  《火星救援》从一开始就是中国视角…

  所以,并没有考虑所谓的海外市场。

  先服务中国观众!

  按照沈言的预测,这电影的票房应不该在15亿~20亿左右…

  档期是2015年春节档…

  就那个《天降雄狮》、《澳门风云2》的2015年春节档。

  回本,问题不大。

  甚至有可能拿下2015年票房冠军,就是超过《捉妖记》的24.34亿…

  对了,最后中国航天局跟老美合作了,成功救下了大飞…

  毕竟航天大国就中美俄,俄罗斯也没钱搞航天项目了。

  话说《火星救援》真的不应该美国来拍——现实中,去年6月,波音和NASA合作搞了个叫星际航线的飞船,放两个人去国际空间站待几天,不料飞船发动机故障,这两个人直接被困在空间站里了。

  出差八天点变成了九个月,NASA却一点也不着急…

  一再强调国际空间站东西够吃,俩人饿不着,他们待在空间站是安全的。

  波音的发言人对记者表示,这俩宇航员没有被困住,因为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宇航员并没有处在危险之中,既然没有处在危险中,怎么叫做被困呢?

  牛逼!

  掌握说话的精髓了。

  后来是SpaceX出马拯救了他们…

  当然,现阶段是合理的——人家为了救麻雀华盛顿停电一小时呢!

  对了,NASA的剧情交给了David Fenkel,给了他100万美元,然后他找人拍了出来…

  没找什么大明星,基本都是《广告狂人》里的演员——这个剧他是策划,演员们也都认识,总共就拍了三天,就当给大家赚点外快!

  ……

  《火星救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拍摄技巧…

  原版的《火星救援》只能说没有什么毛病,不算多么出彩。

  太空电影其实在画面上有自己的优势,在你给出足够真实的太空、外星场景之后,再按照一般风格的路数拍一遍,就足够震撼大多数人啦。毕竟这等景色,能在大荧幕上看到就很开心了!

  ——除了《木星上行》…

  那电影是真垃圾啊,一坨华丽的屎。

  说回《火星救援》,它的故事情节遵循着“出现困难——科学解决”这样的思路。

  太空题材的电影,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设定百转千回的剧情,或者深刻崇高的内核,因为太空本身,就是伟大与惊险并存的最佳背景。

  电影最需要的,就是尽可能准确的展示任务过程中的各种细节,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国家却是无法满足的——背后需要强大的航天实力和足够开放的文化氛围作为支撑。

  对了,电影中需要大量的火星风光镜头,摄制组前往大柴旦红崖火星地貌景观区拍摄了一堆镜头…

  红崖火星地貌位于青海,地处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之间。

  沟壑纵横,地貌酷似火星表面,被称为“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

  好吧,剧组特意去那边拍了一个星期——需要拍摄沈滕一个人呆坐在火星的场面…

  当然,这些主要是转场镜头…

  说白了,《火星救援》大部分都是独角戏,需要沈滕一个人完成大部分戏份!

  至于体型变化…

  找替身了!

  毕竟沈滕的航天服就已经够重了,再让他减肥,简直要他的命!

  对了,剧组真的模拟了实验室,让沈滕生产出来水…

  原理就是氢气和氧气燃烧产生水。

  从之前用于着陆的MDV油箱里面抽之前下降中没用完的联氨,用铱催化分解得到氮气和氢气…

  初次造水的时候忽略了呼吸造成的氧气浓度变化而导致氢气燃烧爆炸…

  这些都准备实拍…

  对于沈言还有团队来讲,《火星救援》最有难度的戏份还是太空舱以及最后的救援戏份——调整天问五号飞船速度,成功接到大飞,不得不炸掉气闸舱为飞船助推。

  宇航员中的化学家用糖和液氧做出了一个炸弹…

  这些戏份,记录在了制片表里。

  《火星救援》的制片表详细到每天拍摄的所有戏份…

  总共拍摄周期是97天,不过,杀青时间是12月初——中间有半个月的时间,主演沈滕还有导演沈言要去跑宣传,宣传《夏洛》…

  没错,连请假时间都记录了!

  所以,按部就班拍摄就行…

  ……

  第二天,金鸡奖奖项公布,最佳故事片颁给了《桃姐》,最佳导演也颁给了许安华…

  《中国合伙人》拿了最佳原创剧本。

  还有一个…评委会特别奖!

  另外,影帝奖项没能三黄蛋,黄小鸣还有张国立拿了最佳男主角——《中国合伙人》以及《一九四二》…

  最让人无语的是,沈言并没有拿到最佳新导演,颁给了《致青春》的赵燕子。

  不过,更生气的是冯晓刚——他也没拿到奖。

  冯晓刚早就凭借《集结号》拿过一次最佳影片还有最佳导演了,后来,又凭借《我不是潘金莲》又拿了一次…

  但《一九四二》居然没拿奖…

  他挺不服的,按照他的性格应该直接刚才对…

  但这次没有,主要是颁奖嘉宾倪萍已经够刚了!

  她直接说了:“好多人我都认识,但我没有一个敢上去打招呼的,因为我知道结果…艺术真的不是这样,有的就差那么一票,而且这一票有可能投的就是像我这种水平的人,他不代表什么,但是结果却代表什么!”

  还有黄小鸣领奖…跟获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一样还把他的老师同学都请上台…

  就特抓马!

  对了,倪萍还说了一句‘《中国合伙人》这个电影非常棒,但一个奖也没有,希望沈言不要灰心,继续努力…沈言没来吗?’

  纪翔赶忙起身表示‘他在剧组,请不了假!’

  本来没多大事,金鸡嘛,本身就是小圈子奖项…

  然后,沈言的粉丝沸腾了!

  谁让倪萍说了句‘《中国合伙人》这个电影非常棒,但一个奖也没有…’这种大实话呢?

  沈言的微博粉丝人数高达3600万,虽然比不上微博queen姚辰的4300万,但粉丝活跃度绝对能排名第一!

  随便一条微博,都有十几万回复…

  管你什么金鸡,金牛的,敢看不起沈言?

首节 上一节 361/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