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还真知道!
《失恋33天》后,白百合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找了张嘉译、王志飞、王耀庆给她搭戏。
《浮沉》原著很有名,号称升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
08今年出版,当年就卖了50万册!
不过这个剧没什么可说的…
就挺平庸的!
不过这个剧很赚钱——《失恋33天》主创打造,四大平台联播,网络独播权高价(3200万)卖给了搜狐视频…
滕华涛之后根本不缺投资,甚至拿到三个亿的资金拍摄《上海堡垒》…
而且,沈言这次赚的确实让人眼红!
要知道华宜今年投资了好几部戏,票房破亿的只有《新少林寺》,单着电影成本太高,估计华宜没赚到钱…
除此之外,唯一盈利的可能只有票房5610万的《全球热恋》——成本2500万,票房分账+电视版权基本可以打平!
其他电影都是亏损的,包括《星空》、《老夫子之小水虎传奇》还有《开心魔法》…
《开心魔法》直接气的黄中磊大骂黄百铭,说了‘以后再也不跟他合作’的话,之后的《忠烈杨家将》被华宜选择放弃了!
其实黄百铭对得起华宜了,直接把亲手打造的杨天寳送给了华宜…
就是苦了吴千语——原本她应该是第二个杨天寳的!
咳咳…
这么说吧,仅仅靠着投资《失恋33天》,沈言赚的钱,超过了华宜今年在电影上的所有收益。
你还想投资滕华涛的下一部戏?
做梦吧!
估计滕华涛也没想到《失恋33天》会是他最后的高光——之后,他做了《等风来》、《爱之初体验》、《胜者为王》,没有一部票房破亿的。
估计之后,沈言跟他也不会有交集…
白百合…《捉妖记》,还没想到更好的人选…
先备选吧!
哦,庆功宴,沈言直接拿出之前承诺的1000万分红,当场奖励了所有主创,连郭京飞都分到了20万!
“虽然分账还没有下来,但我算了一下,10%应该不会低于 1000万,我就占点便宜,按照1000万算了…来,大家都有!”
收到钱后,大家都挺开心的…
文章当场亲了沈言好几口,白百合也有样学样,亲了几下…
只是亲一下脸。
现场各种拍照…
然后霸占了一波热搜——《失恋33天》庆功,沈言当场兑现承诺,奖励剧组1000万!
然后一堆网友在底下评论:“土豪老板!”
“我老板要是有言哥这么大方就好了!”
“只有我关心,柳施施为什么会出现吗?”
好吧,拍的照片柳施施也有出现在现场。
《失恋33天》跟柳施施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那只有一种解释了:沈言带过去的!
……
“我还以为你要介绍我跟滕华涛导演合作呢!”
“他…跟我的关系也就那样…”
酒店,施施摘下口罩,想起了什么…
听到沈言的话,施施有点惊讶:“你跟他不熟?”
“不熟,在此之前,我甚至没跟他打过交道!”
“那你怎么投资的《失恋 33天》?”
“不是跟你说过吗?”沈言解释了一下:“是文章哥找我,所以,我才投资的!”
“我看了报道,他们说你最开始就很看好这个项目?”
“看好是一方面,主要我想还了文章哥的人情…你也知道,要不是他介绍,我现在估计也不会留在圈内…我当时准备回老家的!”
施施皱眉:“那要是亏了呢?”
沈言无所谓:“亏就亏呗,亏了我就当还人情…”
“600万…还人情…你当时一年赚多少?”
“扣除公司分账、经纪人分账,应该有 2000万上下…”沈言摆手:“我正式出道第一年就靠着专辑爆红了…然后跑了二十几场商演,挺有钱的!”
“…幸亏大卖了!”
沈言叹了口气:“但现在我又欠了他人情。”
“谁?”
“文章哥呗!”
沈言接着道:“直接赚超过五千万…这个人情真的大发了!”
“是你自己运气好…”施施帮着分析:“这个不能算欠人情,如果能预料票房高到这种程度,文章肯定自己就投了…他又不是拿不出600万!”
“不能这么算…”沈言摆手:“电影投资其实是很复杂的事情…”
施施打断他:“复不复杂我不知道,但你是事实上支持了他的电影梦…按理说,他应该感激你!”
“…但他帮我赚了五千多万啊!”
“你怎么知道他就跟你一个人说过投资的事呢?”
施施反问了一句,见沈言没说话,她又来了一句:“所以,还是你有眼光!”
“行吧,别说这个了…”沈言想起了什么:“你想跟滕华涛导演合作?”
“我也不能一直演偶像剧吧!”
“他主要拍都市生活剧…你对这类剧集感兴趣?”
“嗯…”
沈言点了点头:“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剧本,帮你弄一个!”
其实,施施的演技,除了偶像剧,特别是古偶剧,其他类型根本撑不起来,《黎明决战》(刘江导演)、《亲爱的自己》(丁黑导演)甚至包括《流金岁月》(沈严导演)…
都成了拖油瓶…
她拿捏不了需要细腻眼神和表情的戏,包括情绪激烈的戏,还有活泼可爱傻白甜之类的,容易木、摇头晃脑五官乱飞。
这方面,真比不上柳亦菲。
柳亦菲虽然那也挺木的,但小荧屏还是足够的!
“…那我提前谢谢你啦!”
“就口头感谢一下?没什么表示嘛?”
施施妩媚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蹲了下去…
……
12月到了,贺岁档正式的开打!
然后张卫平的新画面电影公司,要求全国影院将该片的最低票价上调5元,同时将制片方的分成比例从43%提高至45%…
这事挺突然的…
是,张卫平这几年携张艺某以令院线,直接把分账比例从《英雄》之前的 35%提升到了43%…
最开始的分账比例就是35%——第一部商业电影叫《红樱桃》,95年,叶大鹰执导…
然后 02年《英雄》上映,创下了国产电影从没有过的卖座记录,制片人张卫平也由此获得了以往制片方没有的话语权,要求将制片方的分账比例提高到40%,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不断与院线“坐下来谈谈”,以致在2004年《十面埋伏》时终于将片方分账比例提高到41%,到了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一数字上涨到提高到42%…
——最终,在2009年底,总局提出制片方分账不低于43%,沿用至今!
分账比例确实是可以谈的!
但如果像张卫平这么干——电影要上映了,发个通知,那院线没有办法接受!
哦,这个事原本跟沈言无关,有院线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候说了‘沈言的电影会给我们返点比例…’
引发了轩然大波…
我靠,你居然这么干?
第274章 贺岁档大战(14)
电影票房分账的本质就是分蛋糕。
电影票房收入在分配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会从总票房中分得一部分。
所谓的分账之争,本质上就是觉得自己的蛋糕小了,想划分更多的蛋糕!
那屁股坐在谁那边,就帮谁说话呗!
那沈言作为制作方居然主动给影院返点!
这是不公平竞争,
张卫平直接破口大骂:“我涨分账比例,后面一帮人会得益,结果我回头看一个人都没有,甚至还有主动给影院分账的,难怪他的票房那么高!”
引发了一堆人跟风讽刺沈言…
很正常,早就有人看他不爽了…
又是公开说‘保守赚了一个亿’,又是撒币1000万的…
这么高调,想找死啊?
微博上,很多人质疑沈言涉嫌不正当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你这么干,以后别的片商发行电影的时候也可能效仿,导致恶性竞争的局面出现!”
沈言直接在微博回答了这个问题:“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这个帽子我可背不起!
咱们一一个一个来,我记得《三枪》的时候,新画面主动给了影院5%的返点…合着,你可以给影院返点,我给返点就不行了?就犯罪了?踏马的,双标不能这么双标吧?”
“让利影院这种事,本身就属于正常市场行为,好莱坞大片在北美上映,放映一段时间后,也会逐步降低片方的票房分成。
院线觉得继续排映此片有利可图,自然也会保持场次,相反,影院如果觉得继续排映,效果不佳,自然会选择降低排片,甚至会下映…而且影院也会适当的降低票价,观众也会因此得利!”
“其次,所谓的返点是驻地发行人员和影院私下谈返点,当时是由发行公司的大区经理拟定方案,然后报给总公司,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
既然这种方式有用,不如正规一些,由总公司制定方案,和院线影院签订协议,这样操作起来更有效,也避免中间环节执行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