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施问了沈言,后者不是很关注,挠了挠头:“可能电影不好看?”
“…即便不好看,首日票房也应该不止这么点!”
“那就是宣发的问题了…导演矮大紧好像在拘留所…”
矮大紧酒驾,而且出示了美国护照…
——《法治晚报》记者白纸黑字写在那里,文章现在也能找得到。
这事让人挺恶心的!
新中国成立60年了,居然还觉得美国护照高人一等?
哦,这也是《大武生》没法进大档期的原因——真碰到大制作了,人家可不管你有啥背景,直接找水军,把这个事带个节奏,等着被抵制吧。
沈言对这个事的态度很淡定:“甭管他了,反正咱们的电影也上映23天了,就算有影响,也不会有大的影响,反正也上不了六亿!”
杨蜜看了他一眼,来了句:“我估计杨思维肯定乐疯了!”
“…不至于,”沈言摆手:“杨姐应该没空关注这些。”
……
他想错了…
杨思维确实挺兴奋的,但更多则是长舒了一口气…
她一直以为沈言的最大对手是韩更——后者今年在BJ举办了一场演唱会,观众太多…直接加了两场,后者宣布举办世界巡回演唱会…
能办巡演的,都是顶级人气歌手!
而且,韩更也是多栖发展路线…
《大武生》,全国院线给了接近9000个场次…
完全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菜!
《大武生》首日票房没到 500万!
这玩意别说跟沈言的电影相提并论,就是《孤岛惊魂》的成绩都没达到…
杨思维感觉自己有点想太多了…
一直以来如临大敌的状态有点可笑。
只能说偶像跟偶像也是不一样的!
粉丝电影也不是每个人都玩得转。
《大武生》首日票房出炉后,很多影评人说‘目前国内所谓的‘粉丝电影’概念还只是营销的一种方式。
明星效应固然不能忽略,但明星绝不能撑起一部影片,比如刘得华、巩利主演的《我知女人心》,你能说刘得华没有粉丝吗?但票房一样惨败。
纯粹从感情上被支持的电影,高票房现象是难以为继的。集合人气明星来圈钱电影,最终只能是个别人受益,与电影本身并没有多少关系。’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大武生》上映后,韩更的粉丝们做的努力,他们让这部电影不需要发行人员、不需要宣传人员、不需要媒体、不需要明星经纪公司,包办了一切角色:包场、接机、送花、自发宣传、大手笔刷票房、自发组织监督票房、拉拢媒体。’
你看,粉丝们已经很努力了,但票房就是起不来!
甚至没能上热搜…
反倒是沈言深圳演唱会出圈了——他邀请施施,两人合唱《小幸运》,这个不算什么,毕竟大家默认他俩是情侣关系,然后现场跟杨蜜合唱了《爱的供养》…
这段被工作人员拍成视频,然后上传到了微博。
直接上了热搜!
沈言也发了微博‘《爱的供养》还是挺好听的,大蜜蜜唱的…其实还可以,对了,她要出专辑了…拜托我给她写一首歌,你们说我要不要同意?’
……
哦,杨蜜签约了少城时代…
少城时代,张靚颖的经纪公司,负责张靚颖的专辑、歌曲制作,还是很有实力的!
杨蜜签约后,公司帮她打造了《亲幂关系》,找来了王治平、陈秀珠、林夕等人组成专辑幕后团队…
甚至还找来了陈亦迅帮忙创作了《滴答》——不是《北京爱情故事》的《滴答》,是一首不太好听的歌曲。
另外,张靚颖还帮她唱了和声…
不能说这张专辑是纯糊弄的!
否则,绝对不至于花这么多钱,
但沈言写歌…
沈言摇头:“我写歌挺贵的…”
杨蜜问了句:“…能有多贵?”
“反正你们公司给不起!”
“…咱俩的关系,打个折呗!”杨蜜凑了过来:“而且你给会唱歌的歌手写歌,没有意义啊,他们本来就会唱歌,他们只会夸唱得好,你给我写…如果我能唱好,那才说明你有才华嘛!”
沈言无语:“你不是以为我是傻子?这么明显的激将法,我会上当?”
见沈言有些油盐不进,杨蜜缠上施施:“施施,你说说他!”
第233章 找上门了(34)
施施摇头:“不行的,他对音乐要求很严格!”
杨蜜很不爽,嘟囔了一句:“…那《小幸运》还让你唱…”
“你说什么?”
“没事…”
沈言插话:“其实,我也能写口水歌…就看你愿不愿意唱了!”
“什么叫口水歌?”
“就是没有内容,没有营养,没有内涵,但旋律简单,跟着哼哼就会唱…《爱情买卖》就是很典型的口水歌…我举个例子,”想了想,沈言干脆直接唱:“~轻轻贴近你的耳朵,莎朗嘿哟,情话永远不嫌太多,对你说~”
杨蜜好奇:“这是什么歌?”
“叫《123我爱你!》…很好唱的…”
“我就要这个。”
“…其实,我也可以写几首有点深度的…”
“没事,我觉得挺好听的,”杨蜜摆了摆手,顺便问施施:“你感觉呢?”
施施点头:“我也觉得挺好听!”
“那行,我给你写两首,《123我爱你》还有一首《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顿了顿,沈言问施施:“要不我给你也弄一首?”
施施赶忙拒绝:“我不行的,我唱不了歌!”
“你还能比杨蜜差到哪?”沈言丝毫没有隐瞒看不上杨蜜唱功的事:“顺手的事…”
杨蜜…有点生气,但也找不到理由说不…
毕竟她也知道自己的唱功确实尴尬。
“我问问他们可以批多少钱…”
沈言:“不用,版权归我,你只有演唱权…”
“…版权?”杨蜜有点疑惑:“现在,歌曲版权好像没啥用吧?到处都是盗版!”
“现在虽然没啥用,但以后肯定值钱!”顿了顿,沈言解释:“就好像电视剧的视频版权正规化了,音乐版权也肯定要正规化的…”
“真的吗?”
“国家版权局发一条责令整改的通知,然后几个互联网巨头肯定会配合…他们也想早点砸钱,然后把一些没钱的平台干掉…”
“那…什么时候?”
沈言耸了耸肩:“这…我上哪知道…哪天上面感觉时机成熟了,可能就发通知了!”
……
《电话》继续拍摄…
沈言也不是常驻剧组。
毕竟,导演郭书博水平还可以,沈言也不是陈思成,亲自下场指导电影——陈思成制作的《消失的她》、《误杀》系列,导演其实就是执行导演,大多数时候,导演这个位置的人选,往往就是自己的徒弟或者公司员工…
事实上,剧组进入实拍阶段后,监制的权责更多的归属在制片组。
监管摄制组的支出预算以及影片具体拍摄计划的执行和调整,同时监督导演的艺术创作…
沈言的职责,就是给导演站台撑腰,协调演员…
毕竟《电话》这个戏,演员都是看沈言的面子才来的!
而且言哥也是发起人。
《电话》这个电影,无论他是什么职位,都是他的电影。
剧本是他搞来的,资金是他拉来的,他决定谁是导演,谁来演…
即便电影宣传,也要他来扛!
但他对郭书博有信心…
郭书博每天都会按照既定计划表拍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跟个机械表似的!
沈言待了两天就知道这戏铁定成了。
剩下的时间,主要是跟施施、杨蜜聊天…
帮着她俩各自录了两首歌,杨蜜是《123我爱你!》、《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施施则是《绿色》还有《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没错都是口水歌!
唱起来毫无难度那种…
但凡有一点难度,沈言都觉得是对后期修音老师的折磨!
其实还有几首储备,《白月光与朱砂痣》、《纸短情长》…
抖音神曲他记忆很深刻!
当然,他也不可能全都拿出来…
毕竟很影响名声的——他现在人设是华语乐坛新生代创作天才。
截止到 9月20号,沈言的第二张专辑《少年》销量破 80万!
创下了奇迹!
要知道今年到目前为止,实体唱片销量超过20万内地歌手只有三位:李玉春、周比畅还有许崧…
许崧的专辑《苏格拉没有底》一个月销量超过 22万张…
80万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