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164节

  数据这东西,自然包括自己水出来那部分,票房、收视率都有办法注水,何况播放量、热搜这些一直都很水的东西呢。

  所谓的热度,在内娱环境里是离不开过度营销的。

  毕竟,行业制作能力就那么回事,不可能突然出现一部所谓的顶级制作!

  主要靠炒一炒、吹一吹来忽悠目标受众,核心法宝便是借矩阵营销来拉升热度。

  《梦华录》就这么火起来的。

  剧不见得多好,但一定嚷嚷的天下皆知;口碑不一定多高,但热度却能居高不下。

  这恰恰是网播看重的。

  相比实打实的收视,网播更在意这种虚假繁荣。

  但这有时候也会导致一些误判。

  比如北京卫视就曾因相信网上的热度,口碑,引进了网剧《梦华录》。

  原本指望能提升一下收视,结果梦华录的收视只有可怜的0.1%。

  吓得电视台赶紧腰斩了…

  现阶段,大部分搞宣传的并没有意识到互联时代正在逐步向着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型…

  最主要,大部做剧集的公司是没有宣传意识的——他们认为电视剧卖给电视台了,我就赚钱了,干嘛还要掏钱做宣发?

  所以,《莲花楼》砸了300万,属于是很大的一笔钱。

  杨思维最开始只打算投个几十万,试水一下…

  毕竟这个钱是沈言掏的,而《莲花楼》带给沈言的收益只不过是200万——片酬+改编费…

  沈言直接批了300万…

  《莲花楼》的热度直接就炸了——微博上!

  “李慧民+大陆新武侠,年度巨制,《莲花楼》!”

  “揭秘《莲花楼》动作指导——原来是童年神剧《莲花争霸》…”

  “沈言挑大梁,直言《莲花楼》传承《小李飞刀》…”

  然后,以微博为中心,贴吧、天涯社区包括很多门户网站也跟上,分析起来…

  总之,一天时间,关于《莲花楼》的讨论几乎扩散到了全网…

  沈言的百度指数本来就很高。

  《莲花楼》开播,直接冲上了

  ……

  《鲁俞有约》…

  几乎所有华娱文主角必须要上的访谈节目!

  一方面《鲁俞有约》开播的时间点很好——彼时国内几乎没有一个能打的同类型访谈节目;

  另一方面,主持人鲁俞背靠凤凰卫视中文台,那个阶段的凤凰卫视给人的印象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说鲁俞可以邀请到很多真正的大人物…

  最后,鲁俞本身还是很精明的,这么多年的选题,既能做到采访热点人物,又能做到远离敏感话题。

  陈晓楠主持的《冷暖人生》就沉重很多…

  也更容易触及敏感话题。

  所以,《冷暖人生》很快就无了!

  至于鲁俞的访谈技巧…

  其实还不错,她是国内少有的不彰显自己的主持人,节目中尽量让嘉宾多说话,也不强求嘉宾说出自己不想说的事,更不会把嘉宾煽情到流泪,这点其实很难得…

  实话实说,碰到啥也不懂的艺人,沈言都克制不住自己的装逼欲望…

  她能克制住!

  “欢迎沈言…”

  沈言先是跟她握手:“鲁俞姐!”

  “请坐…一直想邀请你,但你好像特别忙?”

  “前两年确实挺忙的…”沈言点头:“除了拍戏,我还要写歌、写小说…”

  “我知道你写过网文,叫《一世之尊》是吧?”

  “对…”

  “怎么想起来写网文的?”

  “赚钱嘛…”沈言解释了一下:“我当时很穷,身上就500块钱了,必须要想办法赚钱…但我又没啥本钱,就想到了写点东西…”

  “他们说《莲花楼》和《一世之尊》是同时连载的?”

  “对,《莲花楼》投给了《武侠版》,《一世之尊》正常网上连载…”

  “那你写的也太快了,听说你写网文时候,每天更新一万字?”

  “嗯,差不多…”

  “…怎么做到的?”

  沈言想了想,然后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道:“天赋吧…我的速度很快,而且可以快速进入状态…”

  鲁俞问;“现在不写了?”

  “还在写,新小说《雪中悍刀行》第一册已经出版了,卖的也不错…”

  “也是武侠小说?”

  “偏向武侠,算是奇幻武侠…毕竟现阶段正统武侠确实不太好卖!”

  “《一世之尊》,我有看几章…太长了,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么个故事的?”

  “你看过《佛本是道》嘛?”沈言科普了一下:“网文发展到现在,各种流派,有洪荒流、无限流,我的《一世之尊》就是结合了无限流然后加上洪荒流的一些东西…”

  “那《莲花楼》呢?”

  “《莲花楼》是我看了一本小说叫《琅琊榜》,感觉不太真实,《琅琊榜》的开头也是天纵奇才陨落,不过,它讲的是一群人历经沧海横流,仍旧不改初心,要为冤魂翻案匡扶正道的故事…但这个世界上,像《琅琊榜》那样的故事…还是很少的!

  所以,我写了《莲花楼》,四顾门门徒众多,却无几人期盼李相夷回来。”

  “从高位跌落被人遗忘很寻常,这世上锦上添花的人远多过雪中送炭的。”

  “但李莲花本人是豁达的,《莲花楼》本质上是李莲花与江湖道别的故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鲁俞接着问:“…我看很多人说有借鉴《小李飞刀》?”

  “对,”沈言点头:“其实古龙写李寻欢、龙啸云、林诗音的三角恋,某种意义上传承王度庐写的李慕白、俞秀莲、孟思昭这对三角恋…”

  “王度庐先生的作品你看过?”

  “看过《卧虎藏龙》…不好看,没有古龙、金庸的作品看的舒畅…而且我觉得李寻欢这个角色不太符合现在的思潮…”

  “怎么说?”

  “他把心爱的人拱手送人,不尊重女人,为了报恩把女人当物品,把感情当施舍…女性角色属于男主们的附庸!

  《莲花楼》里乔婉婉最开始就想跟李相夷分手…她承认自己或许就是个普通人,追不上天之骄子李相夷的步伐…后来,认清了肖紫紟的为人,终止了婚约,只称自己“乔女侠”,而不是“肖夫人”。”

  顿了顿,沈言接着道:“古龙先生自己评价李寻欢,拿不起又放不下…所以,我写李莲花,他一定是豁达的,既拿得起,也放得下!”

第196章 继续砸钱(34)

  《莲花楼》,重点是李莲花对于江湖的漫长的告别。

  他从神坛摔下,被朋友背叛,爱人移情,甚至失去健康,没有自怨自艾,没有自我放弃。

  他依然能够关心粮食和蔬菜,努力生活,依然能够对新结识的朋友报以信任,没有因为他所遭受的种种而失去爱人,爱己的能力…

  对了,《新还珠格格》首播收视率超过2%…

  根据央视索福瑞27城市的统计数据,湖南卫视在《新还珠》首播当晚的平均收视率为2.02%,收视份额为8.96%,成为同时段电视剧的全国收视冠军…

  而且,第二天的收视率下降0.6个点,平均收视率只有1.4%…被《莲花楼》反超…

  后者的收视率是1.7%…

  这个事让人很难绷。

  《新还珠》诶!

  输给了一部大陆新武侠?

  其实,原时空《新还珠》,最高收视是2.22,最低收视1.17.平均为1.506…

  没错,并不算很高的收视率!

  如果是一般剧集,平均收视率破1.5,那绝对属于开香槟庆祝的事情,但这玩意是《新还珠》…

  ——老版还珠13年来有增无减的人气,毫无疑问会加持在《新还珠》身上,居然开播第二天就被反超了?

  无形间,为《莲花楼》原本就热得发烫的热度,再度烧了一把火!

  鲁俞有约聊了一堆关于《莲花楼》的事,然后提到了《内在美》,不过她提问的是:“《莲花楼》,你不是编剧?”

  “对,编剧是李小平老师…”

  “为什么不做编剧呢?你本身就是编剧…而且是很有名的电影编剧…”

  “电影跟电视剧不太一样,电影剧本最多六万字,电视剧起码二十几万字,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包括之后的《相爱穿梭千年》,我也是写了个剧本大纲,主要内容还是让专业的编剧们负责…”

  “电影,你自己写剧本?”

  “嗯…”

  “自己写剧本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演主角!”

  鲁俞:“但是《内在美》,你不算主角吧?”

  沈言点头:“《内在美》本身就是写给兵兵姐的…整场戏就是为了体现她的美…我演不演主角无所谓!”

  “李兵兵对你的帮助很大?”

  “嗯,我写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建筑学概论》,之所以有资方愿意投资,就是因为她加盟了。”

  “她加盟了,所以有资方愿意掏钱?”

  “对,”沈言点头:“我们投资人一般不看剧本,他只看类型还有主演卡司阵容,比方一部喜剧片,你请来郑中基或许只有两千万,你能请来周星弛,那就能做到一个亿的成本…我不是说周星弛的片酬值一个亿,而是个人价值的连带作用…”

  “《建筑学概论》有李兵兵,所以,有了其他演员的加盟,顺带着我也能演主角…这个恩情很大!”

  “所以,兵兵姐说想拍一部轻松点的电影…我肯定要想办法满足她的想法,而且找了一大堆演员给她配戏!”

  “我听说对你帮助很大的还有文章和马伊利?”

  “对!”沈言点头:“我是在拍摄电视剧《国歌》的时候,认识的文章哥…当时我是剧组的跟组群演,文章哥演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家,聂耳是天才音乐家,擅长小提琴演奏,文哥对小提琴一窃不通,我刚好比较精通小提琴…他就找我做他的老师,指点他的专业上的一些东西…”

  “我还以为他想速成呢!”

首节 上一节 164/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