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虽然有点怨言,但他不是鲁迅!
当年,鲁迅给报社投稿却发现稿费不对,于是质问报社缘由,报社回答:“标点符号不算稿费!”鲁迅听后心生一计,再发稿子,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也不分段,每张稿纸的字都密密麻麻,一片漆黑。
报社没办法,只好写信给鲁迅说:“请先生分章节、分段落,加新的标点符号。”
鲁迅说:“标点符号不是必须的吧?要不然怎么不算稿费呢?”
于是,编辑乖乖地掏钱买了标点符号。
……
其实做群演挺无聊的…
大部分时间都在等戏,而且赚的不多!
如果不能跟组,单纯跑组的群演,生存更艰难。
尤其是BJ的群演,你算一下,光是房租就得大几百,再加上日常的开销…
所以,大部分群演都去横店了!
一方面,横店的机会更多,日常都有十几个剧组开机;另一方面,横店的消费水平确实要比BJ低不少…
剧组也更愿意去横店拍剧,最重要的是配套齐全,完全可以实现一站解决任何需要,甚至只需要带剧本来就可以了。
如果是在别的地方,可能连剧组的盒饭的盒都要自己去买。
又待了一个星期左右,沈言明显有点心思躁动了!
怎么说呢…
动了淫心。
很正常的事情,他毕竟二十岁左右,处在人生最好的阶段,精力旺盛的可怕…
剧组也是有女性的,一般化妆师都是女的,特约、群演也有姑娘…
凭着这张脸,沈言经常被调戏…
他还能克制一下。
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剧组夫妻——很大可能是吊桥效应。
就剧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小社会…
一起拍戏三五个月,拍戏时恋爱,杀青时分手!
事实上,任何项目,只要满足,多人、半封闭、长时间,这三个条件,都会产生临时性的夫妻!
另外,他居然有了一点偷奸耍滑的心态…
就很多群演、跟组演员的日常都是偷懒的…
包括张无愁!
可以理解,时间是人生最大的磨砺…
漫长时间的,你的雄心、初心,会被导演和剧组的其他部分慢慢的抹掉…
意识到这些后,沈言…干脆等戏的时间就去文章的休息室看书!
除了《演员的自我修养》,他还买了《演技六讲》、《表演的艺术》以及…《救猫咪》、《剧本》…
文章的助理挺喜欢他的。
有时会给他很多建议,比方现在:“你可以去参加《快乐男声》啊!”
沈言摆手:“…我唱歌不行!”
“选秀主要看的是长相…我记得那个《我型我秀》的马天宇,他就五音不全,全靠修音,现在演戏了,听说挺火的!”
沈言打断他:“…马天宇好像是《加油!好男儿》出道的?”
“甭管是啥出道的,人家现在不缺戏演,这个社会很现实的,有名才能有钱!”
“…但这种选秀最重要的还得是唱歌的水平以及背景…这两个我都没有。”
“…你的长相很适合传统正小生路线,找个经纪公司签约…”
沈言摇头:“还是算了,我有自己的规划…”
“我还想把你推荐给小马哥呢!”
“小马哥?”
“马伊利啊…我们都叫她小马哥!”
“…是因为性格豪迈?”
“差不多…你再看一会书,小马哥待会应该过来…”
“…那我先走了?”
“不用,小马哥对你挺感兴趣的…”
“啊?”
……
马伊利…
她的经纪人是王景花。
不过她能混到现如今的咖位,除了经纪人,更多靠自己!
大三的时候就跟管唬谈恋爱,六年的感情。
她挺幸运的。
赶上了好的时代,和如今手握权柄的大佬们相遇于微时。
见证了影视圈的变革,从国家统筹由几大制片厂生产内容,到国退民进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也见证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制片编剧们如何一步步成长为扛鼎之才。
一早就见识了影视剧背后的资本运作,剧本的筛选修改,以及攒剧组积累人脉和资源等幕后工作。
管唬、滕崋涛、江坪、夏钢,到刘海波、张黎、江删、刘孜等等都是她的圈内好友。
管唬和滕崋涛是北影厂的影二代;
江坪早年在上影厂,后来做过电影局的副局,之后任职中影集团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江坪之前还写过一篇叫《江北人马伊利》的文章,专门为马伊琍站台。
夏钢、刘海波、张黎都是电视剧导演圈的大腕!
所以,文章绝对是靠着马伊利混上去的。
文章的两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蜗居》、《裸婚时代》,导演都是马伊利的铁哥们滕崋涛。
文章的首部电影《走着瞧》的导演李大为,是马伊利的异性老友。
文章大荧屏的成名作《失恋33天》,还有他执导的首部电视剧《小爸爸》,前者滕崋涛是导演,后者是滕崋涛做监制,马伊利是制片人,为他保驾护航。
可惜,后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不过,马伊利对沈言感兴趣?
第15章 无所谓
文章的每一项开支都要经过马伊利的批准…
早年《鲁豫有约》上,刘云说文章买一把吉他都需要马伊利批准;
《快乐大本营》上,文章场外连线马伊利,说一直想要养一只狗,结果马伊利当众拒绝了文章的要求,文章一直也没养成狗。
对了,两人离婚后,终于可以养狗的文章,晒了两张柯基狗的图片…
文章雇佣沈言,肯定是经过马伊利的批准的!
那现在马伊利来探班,顺便看一下沈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沈言对马伊利…没啥感觉…
就一个想法:这女的烟瘾真大!
简直烟不离手啊。
文章也抽烟,但也没这么大烟瘾啊…
一会功夫,整个休息室已经烟雾缭绕…
“你签经纪公司了吗?”
沈言摇头:“…没。”
“你的形象不错…有没有想过签个公司?”
沈言依然摇头:“我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
“干演员不需要什么学历…演个几部戏,差不多就懂了,你今年多大?”
“…21了。”
马伊利打量了他一下。
沈言长得确实好看,面部轮廓线条清晰明朗,额头饱满眉骨的弧度恰到好处。
俊挺的鼻梁,眉心至山根能看出缓和却鲜明的高低落差,鼻背到鼻尖线条干脆利落,线条犹如刀裁。
嘴唇偏薄,不笑的时候,有种清冷禁欲的气质。
尤其是那双眼睛…
她忍不住说了句:“你这个年纪还有形象稍微包装一下,很适合做偶像的…”
沈言辩解:“…我不怎么听话的!”
“我就随口说一下,你要是有想法,就打这个电话…我可以把你介绍给花姐…”
“谢谢姐姐!”
“…你不是会拉小提琴吗?给我拉一首《卡农》…”
“好!”
《卡农》,首先明确一点,受音乐界推崇的卡农是指一种谱曲方式,即同样的旋律间隔两拍或一小节、两小节不等先后演奏。
《D大调卡农》是一首曲子…
作曲家是约翰·帕赫贝尔。
它的特点是所有的声部都模仿同一个声部,曲调是连贯而追随的,多个不同声部重复同一种旋律,还存在交叉,模仿,追逐等等表现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连续而缠绵…
而这种平凡的韵律里面隐藏着变化万千的生命力。
卡农的魅力在于,你幸福时能听到忧伤,沉沦时能听到希望。
沈言自己也挺喜欢卡农的…
所以,演奏的时候,嘴角带着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