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严重怀疑,苏离可能是打着拍剧的幌子泡妞,真下血本啊!!”
“才子风流嘛,你看湾湾那个周结轮,今年几段绯闻呢,又是蔡依琳,又是侯裴岑的~~”
“说到湾湾,听说林至玲坠马,凶被踩爆了啊,据说假体都出来了!!”
“林至玲是假凶?!”
“不知道啊,港岛的报纸这么说的!”
“港媒你也信?港媒还说苏离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呢!!”
网上各种各样的猜测。
无疑助推了《来自星星的你》的热度。
一部原创都市剧,未播先热。
也侧面印证了苏离如今的人气。
一张专辑便走到如此高度。
不管是当歌手的,还是当演员的,无不羡慕:
放眼内娱。
还有谁比苏离红得快?!
当初的周结轮也花了两三张专辑啊!!
湾湾。
一家名为华研唱片的公司。
密切关注着苏离的方方面面。
他们公司参考寒国男团,打造了一个名为“飞伦海”的三人男子组合。
苏离在网络以及娱乐报刊上搅风搅雨,越争议人气越高。
让华研的宣传部门,自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决定等“飞伦海”正式出道。
将苏离走红的这套。
加以实践....
9月23日。
程龙第99部电影《神话》在内地上映。
我们龙叔爱撒点小谎,《神话》首映礼上,说拍完一百部电影可能会考虑息影,把龙迷骗得泪眼汪汪的。
龙叔的倒数第二部电影,怎能不支持?!
上映首周,在龙迷的热烈追捧下,《神话》狂砍2650万票房,轰动影坛!!
9月份最后一天。
苏离收了个早工。
跟范小胖一起前往附近的电影院看《神话》。
开车过去的路上。
范小胖翻着刚买的报纸,一脸羡慕,“《神话》首周票房卖得特别好啊,有机会破亿。”
苏离不以为然,“有机会而已,还得看后续两周的票房走势。”
跟专辑销售一样。
华夏电影当前最大的敌人是盗版。
尤其是热门电影。
往往上映不到一周,网上就能找得到枪版。
程龙的电影。
更是盗版片源的重灾区。
《神话》首周票房2650万,按道理应该很容易破亿。
但苏离记得。
这片子最终止步于9700万。
而这.....
已经是国产电影2005年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第一名是陈凯哥的《无极》。
《无极》虽然被喷得够呛。
但这年头观众进电影院,尤爱看大片,加上宣传上舍得砸钱,所以总票房高达2.1亿!!
当然。
也跟上映档期有关。
《无极》投放的是贺岁档,在春节档没被开发之前,国内电影市场最热门的档期!!
聊了几句《神话》。
范小胖将话题转移到了苏离身上,“你跟我出来,你那两个小情人没意见啊?!”
“明明只有一个小情人,哪来的两个?当心我告你诽谤。”
“你就装吧,师师也喜欢你,少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一看就是情场老手!”范小胖撇嘴。
说着。
拿手指戳了戳苏离的大腿,“看不出来你人不大,心够花啊,一个公司,两个女孩都对你心生爱慕。”
苏离一把捏住她的手,“首先,我大的很,其次,我更在意你对我心生爱慕了没有?!”
“有啊,但我老了啊,怎么跟年轻小姑娘们争?!”范小胖古灵精怪,一副自怨自艾的语气。
苏离拿着她的小手把玩,“你才二十四岁,怎么就老了?!”
一提起范小胖,想到的就是四旦双冰,仿佛她跟章紫怡等大花旦一个年龄层。
实际上。
她就比唐焉大两岁。
唐焉是硬往八五花里凑。
她则是硬往大花旦里凑。
虽然两人都凑成功了,但得到的评价完全不同。
唐焉是装嫩,很多圈内人不齿。
范小胖则是真有手段,圈内人说起来大多佩服。
毕竟。
理论上她应该跟80后女明星争锋。
可事实上。
她争的都是比她大一轮的女明星!!
70~75这一批大花可个个不简单。
她们的明争暗斗。
八五花只能望其项背。
至于更年轻的小花,边都沾不了,太嫩了。
范小胖看着苏离从把玩自己的小手到摸到自己的腿上,而且越摸越上,一副不阻止就要直捣黄龙的架势。
一脸无语道:“就算我才二十四岁,我也是你前辈,有你这么对待前辈的?!”
按住他作怪的手。
苏离嘿嘿一笑,“我以为你喜欢。”
范小胖哼了声,“你跟我公开谈恋爱,我就随便你摸。”
苏离立马收回手,正襟危坐,“马上要到了,看完电影回去早点睡,明儿加班拍夜戏。”
范小胖翻了个白眼,“我也不是很差吧?跟我公开谈恋爱至于让你这么为难?!”
苏离认真道:“跟谁公开谈恋爱都让我为难,不限定你一个。”
“看来你跟刘天王是一路货色啊。”
“刘天王怎么了?”
“他为了事业,地下恋情几十年啊。”
刘得华2008年才正式对外公布朱立倩的存在。
但消息灵通的圈内人
都知道他有一个相伴许久的恋人。
苏离还是很认真的语气,“刘天王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但我比较博爱。”
范小胖竖起一根中指。
苏离作势要舔,吓得范小胖连忙收回中指。
到电影院已经很晚了,苏离跟范小胖选的最后排,可以很清晰的将整个影厅收入眼底。
苏离观察了一下上座率。
一般般吧。
前两天跟中影的韩三坪通电话,说是《神话》的主要观影群体集中在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占比不高...
《神话》后来的评价不错,但刚上映这会儿,口碑呈现两极分化。
夸赞的多是夸视效、动作场面。
贬低则多是指责剧情有漏洞、程龙古装丑、角色塑造不够深入。
很多艺术作品都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证明的。
比如苏离给予厚望的《新贵妃醉酒》。
发布之前。
他觉得这唱法、这戏腔、这流行与戏剧的融合,简直碉堡了,肯定一经问世就乐评人狂舔、戏剧届狂吹。
结果却是。
这首歌在乐评届跟戏剧届都不讨喜。
尤其是戏剧届,有几个老家伙,仿佛苏离刨了他们祖坟,大骂苏离在破坏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