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梳子色泽金黄,一看就喜庆,而且还有非常好闻的天然香味。
至于孙儿哪里搞的金丝楠木?老太太并不觉得,自己孙儿去山里遇到了,砍几根树枝回来犯法。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一般的山里哪有啊,有的话也都是有主的小苗,人家都要靠这个卖钱的,须得那种原始森林,才有这般巨大的免费的枝丫。
既然做了木工活,一时半会上瘾停不下来,李响又给三股钢叉重新配了一根叉把。
用的是红椆木。
红椆木最大的好处就是结实,而且是不用处理,直接就能用的那种。
取合适粗细的一截,削、刨,木屑翻飞。
若是一般的木工师傅看见,都要惊呆。这么硬的红椆木,怎么到你手里,跟软木差不多?
红椆木确实是非常硬,之前截长度砍下来的一点边角料,大约巴掌大,扔水缸里跟石头一样,直接沉到底了。
但对于双臂一振一千五百多斤力量,且对劲力收放自如、炉火纯青的李响来说,加工难度并没有增加多少。
打磨光滑,非常笔直的一根叉把就做好了。
之前用桦木做过,有经验。
不得不说,这红椆木比桦木真的好多了,同样大小一根叉把,红椆木的要沉重很多,李响拿起来当棍子使了使,虎虎生风。
这一次,更用心一点,他去了姜建国的打铁铺,自己动手,用熟铁打了一个“枪纂”,装了上去,整杆叉子的平衡性就好多了。
在古代,“枪纂”的用途可不仅仅是配重,还有刺击、当拴马桩等功能。
比如长枪不小心折断了,枪头飞了,这时候就可以掉转过来,用带有尖刃的“枪纂”攻击。
而古代士兵,若是有马的,需要下马休息或安营扎寨,如果处在平原荒野中的话,想找一个拴马桩比登天还难。因为古代大部分地方的绿化,其实比现代要少得多。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枪纂深深插入地下,马缰绳拴在上面,立马变成了拴马桩。
三股钢叉做好,李响将黑山玄甲铠召唤出来,浑身覆甲,挥舞着这杆三股钢叉舞了一段,拍了个视频,有点像混世魔王。
这个视频发布之后,粉丝们纷纷点赞,但是也有人开玩笑:“响哥儿,你的铠甲是很漂亮,但这兵器逼格不够呀。弄个这么老土的粪叉子,不说方天画戟,好歹搞个银枪铁枪什么的,才配得上这一身威武霸气的铠甲嘛。”
李响就笑:“将就着看吧,咱用粪叉子是因为咱是农民,每天要干活的,不能忘本。”
有人就询问:“响哥儿,你这铠甲是哪儿买的,赶紧上链接。”
李响就解释:“自己做的。”
“我去,该不会是野猪皮吧?”
毕竟李响打了那么多野猪,别的不多,野猪皮肯定多。但实则,李响都卖了,留下来的野猪皮没多少。
对方猜的虽然不对,但居然也“八九不离十”,因为这副铠甲,确实是“十二阶超级黑鬃白牙兽”的“掉落之物”,至于是不是黑鬃白牙兽的皮,李响也不确定。
李响又一次开直播,雯姨并没有出现,何智翔则来支持了一下,刷了好几个贵重的礼物,成为了榜一。
何智翔还跟李响连线,在视频里表示了隆重的感谢,说是幸亏听了李响的提醒,现在他的咖啡庄园受灾情况比较小,而那些同行就惨了,冻死冻伤的无数。
有些粉丝是大雪之前就关注的,此刻听何智翔“旧事重提”,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觉得李响简直是“神预测”。
不过何智翔的榜一地位并没有维持多久,居然被一个特别的人给打破了。
不是洛菲菲,而是之前那个城里人队长。
对方居然这次也进了李响的直播间,一口气刷了八万块钱的礼物,并邀约他,如果来省城,可以来找他。
李响微微愕然,之前还以为对方是县城的呢,没想到是来自省城的公子哥。
而何智翔也认识对方,私底下联系李响,告知,对方是川省很有来头的一位公子哥,之前他想搭上对方的线,但一直没机会。
“响哥,下次你去蓉城,也带上我,看看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何智翔苦笑,他是认识对方,但对方不认识他,之前去川省省城出差好几次,也没能约上,如果能通过李响跟对方产生交集,也许对自己在川省的生意很有帮助。
李响更加惊讶了:“这么厉害?行,如果去的话,我提前叫你。”
何智翔自然连声感谢,他没想到,认识李响还有这好处。
感谢“08a”打赏。感谢“风的咆哮1994”;“◆抹不掉ヽ迩给俄的依赖”、“皮峥嵘”、“书友20170903084438108”、“陌上青苔_cb”;“.百晓生※”、“☆一只小书虫☆”、“万水干山”、“书友20191012202332388”、“一叶一问”、“啊灬国”、“永远对你的爱”、“书友20180223005414793”、“书友20210301105355958228”、“风之物语之”、“书友20200102144655894”、“迦陵鸟”、“xiaoxiao”、“书友20240816103754596”、“书友150107224640896”的月票。
第98章 烟熏腊肉,高筑墙
风和日丽,白天最高气温二十多度,李响之前腌制的那些野猪肉,都早已晾干,但是,还少了一点点风味,缺乏最后一道工序,需要用松柏枝来烟熏。
而此时,元旦已过,已经进入了腊月之初,烟熏腊肉正是时候。
这是南方保存肉食的一种传统工艺。因为在古代,没有冰箱,而南方地区气温又高,肉类很容易变质,所以需要风干、熏制等种种手段来储存。
有些没有吃腊肉习惯的地区的人就会好奇问了,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冰箱,吃新鲜猪肉不好吗?为什么还要费劲制作腊肉呢?
其实,腊肉,尤其是烟熏腊肉,不仅仅是长期保存肉食的手段,更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美食,其具有的浓郁的香气、柔韧的口感,都不是新鲜猪肉能比的。
李响在后院盖了个简易的熏房,将腊肉一条一条挂在里面的,下面则堆放了松树枝,点燃开始烟熏。
因为这些松树枝是砍下来不久,还翠意盎然,尽管其富含油脂,但依然无法大火燃烧,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浓烟。
松树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香味,经过燃烧,烟熏,芳香类物质渗透了进去,腊肉便也产生了独有的风味。
用柏树枝也十分不错,但李响家后山松树更多一些,所以砍回来的基本上都是松枝,然后里面夹杂了少量的柏枝和青冈枝。
青冈树也叫橡树,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香味的树木,西方常用其制作酿酒桶。这种树上经常会长一些黑木耳,味道比其它树木生长的黑木耳更佳,营养也更为丰富,被尊为山珍极品。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用其它树木的,比如苹果树、梨树、樱桃树、杏子树、香樟树之类,通常是就地取材,哪种合适的树木多就用哪一种。
奶奶也在一旁帮忙,但火燃起来之后,烟有点儿大,李响就让她出去了。
事实上也不用一直待里面,当烟雾浓郁之后,就可以掩上门,出去稍作休息,待松枝燃得差不多了,再进来补充。要不然是熏肉呢,还是熏人?
这个过程会比较长,一般是烟熏一两天。烟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消毒杀菌以及缓慢加热的过程,当烟熏结束,腊肉基本已经熟了,吃的时候只需要简单加工即可。
而野猪肉风干之后比较干硬,这时候再用松树枝慢慢烟熏,加热,能让肉质变得松软,改善其口感。
其实,如果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可能会更好,只是现在很多人不喜欢吃肥肉,而野猪身上的肥肉本身就比较少。
随着年关的临近,很多人家都开始制作烟熏肉、烟熏香肠。
只是,最近有些地方出台了一些不近人情的公告,说是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熏制腊肉、腊肠等需送到指定的集中熏制点,官方的理由是为了应对大气污染。
很多人认为是打着环保的幌子,为了推销某些公司的肉制品。而对农村人来说,自己在家里熏熏不好么,送去加工点集中熏制还要多出一笔加工费,额外又增加了开销。
好在李响家所在的县城并没有出台这样令人难以理解的规定,他在家里干得热火朝天。
大气污染?末世都要来了,谁还管你大气污染。
烟熏肉做好之后,李响拿起一条闻了闻,确实非常不错,野猪肉的那股子腥臊味基本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独特馥郁的肉香。
他用白牙匕首削下薄薄的一片,放入口中,仔细品鉴,滋味十分奇特,除了腊肉的咸香,还有青草、柠檬、花椒、桂皮、丁香、豆香、果香等等复杂的风味,嗯,还有淡淡的甜味。
之所以有甜味,是因为腌制的时候加入了少量白糖的缘故。
至于其它那些香味,一是蛋白质、脂质氧化降解和微生物发酵等产生的风味物质,二是烟熏过程中松柏枝、青冈枝燃烧产生的酚类、呋喃类等化合物赋予的特殊风味。
李响将烟熏肉做好,视频录好,之前答应给粉丝的那些预定的订单,就第一时间通过顺丰发了出去。至于剩下的,自己家里留了一些,挂在地窖里木架子上,然后给外公外婆和小姑家各送了一些。
晚饭的时候,取了一小条烟熏肉,简简单单做了一道辣椒大蒜炒熏肉,辣椒赤红,蒜苗青翠,熏肉则是棕红,又夹杂了白的蒜瓣,黄的姜片,煸炒的时候还加了一点点高度白酒,混合了高粱烧酒的酒香,盛盘之后摆在餐桌上,色香味俱全,味道绝绝子,即便是奶奶也比平时多吃了一小碗饭。
天气晴朗,没有特别多的农活,李响家终于开始动工,高筑墙了。
之前没修,是因为没钱,现在李响可不缺钱了。
所以他亲自设计了方案,请了施工队,让师傅帮忙看过后,对方案进行了完善,然后立马开工。
院墙绕着之前的后院,蜿蜒一大圈,足足长三百余米,高2.5米,厚60厘米,说是高墙大院并不为过。
之前种的油菜花,经历过大雪的覆盖以及雪水的滋养,长势喜人。
油菜本身就耐寒,大雪之前李响就对自家的菜地做了防护处理,所以并没有冻死多少,反而经历过风雪后,剩余的油菜花们更加顽强了。
高高的院墙建在油菜花的外围,将其圈在了里面,只等春暖花开,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然后院墙留了一个后门,一个侧门,后门可以通往后山。侧门则可以通往房子的前面,这个门比较大,以后若有什么东西运过来,都可以走这个侧门,将车子直接开进后院。
然后还留了一个狗洞,方便二黄出入。至于小猫咪们,高来高去的,这么点院墙拦不住它们。
猫妈妈已经开始教小猫咪们飞檐走壁以及捕猎的本领了,天天带着小猫咪们在屋顶上或者树上跑来跑去。
当然,洗脸、舔毛、埋藏粪便隐藏自己的气味等也有教授。
李响还特意拍了几个猫妈妈教孩子的视频发到了网上,引得粉丝们纷纷点赞。
有一只小老鼠特别惨,被猫妈妈不知道从哪儿逮到,然后就被当成了教学道具,轮番被五小只折磨。
李响家里其实没有老鼠,一般的老鼠也不敢来,估计是猫妈妈“劳师远征”,从比较远的废弃房屋里抓回来的。
村子里有不少房舍,都无人居住,成为了蛇虫鼠蚁们的乐园。
除了围墙,李响还建了一个猪圈,可容纳两三头的那种。
不敢养多,倒不是怕猪瘟,而是养多了,万一自己有事出门,几天不回家,那奶奶一个人喂那么多猪,会比较辛苦,忙不过来。
奶奶毕竟年纪大了,喂喂鸡鸭还可以,撒几把谷子就行,猫咪和狗也还可以,吃得不多。那猪可不一样了,能吃能造,光是那么多猪食搬过去都老辛苦了。
三婆家的房子也盖好了,依依不舍从李响家搬了出去,没怎么装修,所以不用通风散甲醛,在李响家住了这么久,三婆也十分不好意思,想要塞钱给李响奶奶,但李响奶奶没有要。
其实,如果三婆一直住自己家,李响也不介意的。
第99章 泡灵酒,做葫芦瓢
李响只建了后院,没有建前院,亦不是整个院子将房子包在中间的那种,因为他只是为了防野猪等可能从后山下来的一些凶猛动物。
虽然今年野猪打得差不多了,但野猪的繁殖能力惊人,又缺乏天敌,明年估计又多了起来。
也就是说他家的前庭仍旧是敞开式的,如果有野猪来,躲进家里将门一关就行。
在农村里面,前面不适合搞院子,搞了院子就没人来串门了。本来李响家就住得偏,远离村中心,再建个院子把门一关,谁还上门唠嗑啊,那奶奶就更寂寞了。
现在好歹隔三差五还有人来坐一下。
李响骑着三轮车去了镇上,之前光顾的那家老字号烧酒坊。
“哎哟,这不是咱们县的大红人吗?”店老板热情招呼,他也是看了李响打野猪视频的,毕竟200多万粉丝呢,虽然粉丝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都有,但本地也不少,一些人就算没关注,也都看过或听过。
“小打小闹而已。”李响摆摆手,谦虚几句,然后开始挑酒。
他自然是想买好一点的酒回去泡灵酒和普通的蛇酒。上次在这里买的高度烧酒品质非常不错,性价比极高。
店家就带着李响参观,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介绍,如数家珍。
上次李响来的时候,店家没带他进来,就是在外面的临街铺面里简单聊了聊,然后成交的。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店老板知道李响有钱,是大主顾,就直接带到了后面的酿酒作坊里。
除了成品酒,还带他参观了原料区、酿酒区。
李响忍不住赞道:“您这里收拾得挺干净的。”
老板就拍着胸脯说道:“那当然,我做这个生意几十年了,来光顾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口碑很重要!”
李响点了点头,确实。对方的作坊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卫生条件可能比很多酿酒厂都还要好。
然后参观完,店老板就取了一些样品,让李响品鉴。
对方这里的酒都是58度的,有普通的放了两年的,45元一斤,就是李响之前买的那一种。
口感和市面上两三百一瓶的差不多,这也是李响当回头客的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三年陈60元一斤,五年陈100元一斤,十年陈180元一斤,十五年陈280元一斤,通常卖得较多的就是45一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