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慈善之名,还有他这个娱乐圈超级顶流亲自操盘,用上了许多后世的手段,这双十一购物节的病毒式宣传,在短时间内就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网上也是热度非凡。
当然人一多,各种苍蝇也开始嗡嗡叫,尤其是在宣传期间和徐琨结了仇的南方都市报,更是屡屡跳出来叽叽歪歪。
不过这次毕竟顶着慈善之名,哪怕是南都也不敢锋芒毕露,只能拐弯抹角的酸几句。
时间很快到了08年11月11日。
从半夜凌晨开始,马总就亲自坐镇淘宝总部,另外还按照徐琨的意思,请来了灾区的政府官员和国家公证处的公证员。
他们将负责现场核实交易数据,计算出捐款数据,并在乐视网上进行实时公开。
在各种超前手段的促进下,在外贸商疯狂清库存的情况下,虽然08年的淘宝整体还没有09年的声势,但这个提前一年举办的双十一购物节,却比原时空09要强出许多。
到12日凌晨的时候,全天交易额定格在了10.76亿,不仅远远超过了原时空09年的5200万,还超过了2010年的9.3亿。
当然,和2011年的33.6亿比起来,还是大有不如的。
凌晨一点,在淘宝内部的庆功会上,马总专门敬了徐琨三杯酒——虽然用的是小酒盅,但也足见他对这次宣传效果的满意。
不过比起销售金额,马总更看重是徐琨在这期间想出的各种营销噱头,以及他本人的强大影响力。
所以在敬完酒之后,马总直接对徐琨提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出任张永的副手,同张永一起为淘宝掌舵。
说实话,知道淘宝后续情况的徐琨,那心肝是扑通扑通的跳。
要是能坐稳这个位置,未来他一个人就能抵得过一大堆明星,甚至是半个娱乐圈。
但最终徐琨还是婉拒了,毕竟他就这三板斧,今年购物节已经用的差不多了,真要是贪这个便宜,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家当成水货给清退了。
所以徐琨还是决定守在娱乐圈这一亩三分地。
马总对此很是遗憾,不过还是对徐琨表示,就算他不愿意加入淘宝,以后也可以多多合作。
对此徐琨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靠上淘宝这棵大树,他起码能吃上十几年红利。
旋即马总又宣布把捐款金额定在11.11亿的百分之五,毕竟也差不了多少,淘宝出点钱就当是讨个吉利了。
这时突然有人凑到马总身边,跟他小声耳语了几句,马总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嘴里嘟嘟囔囔的好像是在骂娘。
徐琨不好询问究竟,但张永却忍不住问了出来,毕竟越是形势一片大好,他就越是担心会出现意外。
“不是咱们的问题。”
马总挥了挥手,霸气道:“要不是受支付系统桎梏,咱们今天的销售额还能更高——哼,如果银行再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注,最后这话是08年12月公开演讲时说的。】
在场的人都觉得马总是在开玩笑,只有徐琨下意识往他头顶看去——知道后来‘剧情走向’的他,总觉得好像有颗死兆星在悄悄闪耀。
…………
当天上午,徐琨会同淘宝再次向灾区捐献5555万的消息,立刻冲上了各大媒体头条,徐琨也凭此再度出现在当晚的新闻联播里。
而这个消息,又倒过来刺激了《鲲鹏行动》的票房,到08年11月17日,本来增长已经大幅度放缓的票房,提前突破7亿大关。
到月底正式下映时,国内总票房停在了7.87亿,而全球总票房暂时停在了10.48亿——因为一些国家刚刚获得代理权,所以这一数字后续还会有所变动。
这个数字不仅大大提高了国内的票房纪录,也让官方和从业者,看到了国内票房的无限潜力。
于是很多预定中还要拖上几年的电影院,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纷纷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徐琨这也算是间接推动了行业进步。
受2222万个人捐款的影响,最后对《鲲鹏行动》的盖棺定论,也少了许多阴阳怪气的言论。
而且徐琨在双十一购物节的操作,也受到了许多称赞,还有人把乐视初期,徐琨给老贾出谋划策的事儿挖了出来,并以此力证徐导是货真价实的商业奇才、营销天才。
等到马总的邀请和徐琨拒绝被披露出来,又有一大堆人高唱赞歌,认为徐琨是真正的影视人,对影视这一行爱的深沉、爱的纯粹。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拍出《鲲鹏行动》这样的爆款电影;也只有这样的人,能引领青年一代走向辉煌——青导协的事儿已经被媒体披露出来了。
而原本徐琨那‘娱乐圈经济学家’的外号,多少还带了点儿调侃的味道,这一下子直接就给坐实了。
不过他华语圈商业电影第一人的称号,却遭到了老谋子的‘黄金搭档’张卫平的质疑:
“《英雄》全球票房14亿,按照《鲲鹏行动》现在的势头,能到12亿就算烧高香了,说他是国内商业片第一人,你们把张翼谋放哪了?”
对于张卫平的说法,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
认同的觉得《英雄》全球总票房就是高。
不认同的认为《英雄》在很多国家都是打包价,别看全球总票房比《鲲鹏行动》高,利润只怕还不到《鲲鹏行动》的一半。
商业片除了票房,还应该看收益多寡才对,不然总投资一百亿,你拍出来卖了十五亿,你就是国内第一商业片导演了?没这个道理嘛!
双方的拥趸为此吵的不可开交。
但事实上张卫平放炮的第二天,老谋子就亲自摆了一桌给他赔礼道歉,并再三表示这不是自己的意思。
只是老谋子虽然私下里道了歉,却并没有公开放话,显然内心深处还是觉得自己技高一筹。
不过徐琨私底下也认头,以总票房论,确实还是张翼谋的《英雄》更高一些,虽然钱都让外国人赚去了,但这并不影响人家的江湖地位。
而另一方面。
已经被执念冲昏了头脑刘晓丽,却从中窥出了说服徐琨的绝佳机会,《鲲鹏行动》已经在国内做到了极致,把大船的纪录生生提高了两倍有余,却还是不敌《英雄》。
这是因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国产电影的主要票仓,被局限在内地这个小池塘里,如果徐琨借着这个势头去了美国,立足好莱坞放眼全世界,那还不分分钟突破《英雄》的14亿票房?
唯一的问题,就是刘晓丽还没能说服刘艺菲乖乖听话。
不过没关系,事情完全可以变通一下,马上到了12月,几位大导演的片子相继上映,到时候母女两个肯定要去参加首映式。
只要自己中途用些手段,茜茜难道还能跳车逃走不成?
…………
与此同时,华宜总部。
徐琨拿着一张邀请函,疑惑道:“陈恺歌这是什么意思?《人在囧途》和《鲲鹏行动》的首映式,他好像都没有参加吧?现在直接给我下帖子是怎么个意思?”
难道陈大导是想向自己示好?
就在徐琨异想天开的时候,王忠军面色怪异的道:“我本来也有些奇怪他为什么要给你下帖子,后来听中间人传话,说是陈大导想让你亲眼见识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电影艺术。”
徐琨:“……”
这位真是‘不装能死’的典型。
“他就不怕《梅兰芳》扑了,让咱们看笑话?”
“呵呵~”
王忠磊笑道:“他这人就那吊样,永远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哪怕电影真的赔个精光,他肯定也会说现在的观众看不懂,要等着时间的沉淀。”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王忠军又道:“其实要我说,陈恺歌现在搞的是房地产电影,他拍的几部电影都赔本,但盖的景观可都赚了。”
众人又笑。
过了会儿王忠军问:“徐导,你准备怎么回复?是去,还是……”
“当然要去。”
徐琨道:“再怎么说他也算老前辈,我要是接了帖子不去,容易被人诟病——因为让我一个半文盲主导青导协的建立,现在上面说怪话的不少,还是尽量别让人抓把柄的好。”
第496章 琨之大
【跨年交公粮,就4Q3】
12月1号。
距离电影《梅兰芳》首映式还有三天,距离《画皮》首映还有四天,距离《叶问》首映还有十一天,距离《非诚勿扰上映》还有十七天。
短短半个月,四部国产大片扎堆儿首映,这让刚刚见证了《鲲鹏行动》狂突猛进的媒体,又再次躁动起来,纷纷祭出了‘贺岁档票房大战’的噱头。
这天上午。
陈虹正在卧室梳妆打扮,忽然听到了陈恺歌在书房里拍桌子的动静。
她无奈的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化妆品,转到了隔壁书房,就见陈恺歌正背着手,气咻咻的在书桌前团团乱转。
陈虹放缓了脚步,略有些拿腔拿调的埋怨道:“亲爱的,你最近血压有点高,怎么还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子。”
然后才问:“这回又是因为什么?”
一般人装逼是给别人看的,但陈大导的段位比较高,他是装逼装的自己都信了,为了迎合他,陈虹也只能端着说话,尤其是在陈大导心情特别好或者特别坏的时候。
陈恺歌挥了挥手,摆出伟人挥斥方遒的姿态道:“笔下生风无实据,镜头闪烁尽荒唐!”
懂了,起因是带图片的报纸和杂志。
陈虹走过去翻了翻桌上的报纸,很快就从中找到了让陈恺歌大发雷霆的源头——某篇给《画皮》捧臭脚的软文。
九月份徐琨先后斩获威尼斯影帝和百花影帝之后,原定要和《鲲鹏行动》同日上映的《画皮》决定避其锋芒,改成了和《梅兰芳》隔天上映。
当时这一决定备受嘲讽,很多人都觉得《画皮》未战先怯,指定没什么大出息,估计电影质量也不咋地。
但时移世易,面对《鲲鹏行动》超乎想象的成绩,《画皮》临时调整档期的做法,突然就被吹捧成了先见之明。
这倒也罢了,主要是这篇文章反复提到《梅兰芳》是贺岁档里的软柿子,认为《梅兰芳》本身的题材就不占优,‘无极馒头’事件又败坏了陈大导的路人缘。
所以这篇报道大胆判断,《梅兰芳》很可能会在与《画皮》的正面交锋中溃不成军。
众所周知,无极和馒头是陈大导的逆鳞,而踌躇满志的翻身之作,被人说成是贺岁档鱼腩,就更让陈大导无法接受了。
只是……
陈虹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她倒不觉得选这题有什么问题,毕竟陈恺歌本就是以故事片、艺术片见长的。
无极对于陈恺歌而言,反而是一种离经叛道的尝试。
现在选择重回本心,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真正的问题出在选角上。
饰演少年梅兰芳的新人演员余少群发挥的相当出色,甚至到了有些惊艳的地步。
但余少群表现的越好,就越是与黎明饰演的成年版梅兰芳割裂——换句话说,电影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有些脱节了。
这一点陈虹看出来了,章紫怡应该也看出来了,陈恺歌肯定也看出来了。
但因为当初选择黎明时受到诟病,陈恺歌急着跳出来维护黎明,把调门起的太高、话说的太满,导致骑虎难下没办法换角。
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换,只是陈恺歌抹不开面子罢了。
因为这个问题,让陈虹其实不太看好《梅兰芳》的票房表现,但当着陈恺歌的面,又不敢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于是只能睁眼说瞎话道:“记者哪懂什么叫电影,什么叫导演的艺术?还不就是谁给钱多,就捧谁的臭脚。”
“这就是不正之风!”
陈恺歌屈指在书桌上戳了几下,傲然道:“我这次主动给徐琨发邀请函,就是为了拿他当个典型,杀一杀这股歪风邪气!电影首先是艺术,如果一味拿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去讨好观众,那和旧社会的下九流有什么区别?!”
这个观点,陈虹基本上是认同的,但有些事情还得具体分析——徐琨现在是什么声势,想踩着他宣扬自己的艺术,这一不小心翻了车可如何是好?
“他毕竟还年轻。”
陈虹拐弯抹角的劝道:“要允许年轻人犯错嘛,你私下里批评几句可以,当着外人的面最好忍一忍,别让人家说咱们以大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