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 第384节

  简·阿诺当然有自己的绘画工作室,但模式和维尔莱茵画室不同。

  维尔莱茵的体量更大一点,有接近十位画手员工,类似包工头模式,出版插画、电影海报、广告设计,游戏立绘,他们靠着维尔莱茵的名气和人脉吸引约稿,什么任务都接。

  维尔莱茵不仅自己画,也分给手下的画师画,给予相应的报酬或者抽成。

  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插画工作室的运营模式。

  简·阿诺则因为他太特殊了。

  他是在世的最好的插画家,他本人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IP和活体广告。

  基本上所有找到工作室的客户,都是那种愿意付出高额的数倍合同溢价,只为了换取和插画家本人合作的甲方。

  换句话说,客户都是来找他的,而且也只会要他。

  因此,他的工作室里便仅有自己一位画师,剩下的人都是给他打下手的服务人员。

  其实员工们干的都是偏向于助理的活。

  插画工作室要是突然多了一位画家,本身就是一个行业内的大新闻。

  此般念头只是在简·阿诺的脑海中闪了一下,就被驱逐出了脑海。

  招侦探猫进来,对方怎么定位——是雇员?还是合伙人?

  是给自己打工的手下雇员的话。

  人家侦探猫本人愿意吗?

  以简·阿诺所知的内幕,她这套《小王子》可在Scholastic集团那里能拿到天文数字般的报酬。

  自己开多少工资才能让她心动?

  要是合伙人的话,只是因为对方画猫画的好,会不会有点不值当。

  他很清楚,侦探猫身上依旧牢牢绑定着《油画》杂志社那里的负面影响呢,也是个非常大的麻烦。

  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插画家重新将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儿子身上。

  在这张作品出现在屏幕上的那刻,托尼的神情就已经变了。

  他眷恋又追忆的盯在画作上的小猫身上,那双灰色的眼睛里流露出不属于自闭症孩子的深遂来。

  “艾米……莱因克尔、别拉诺夫、马拉多纳……玩球。”托尼嘴里慢慢的嘟囔着。

  “他在说什么?”安雅好奇的问道。

  “好像是球星的名字。”金安庆医生大学时踢过球猜测道,“应该是非常老的球星了。”

  “1986年世界杯上的明星,马拉多纳和莱因克尔一个金靴奖、金球奖,别拉诺夫则被称为苏维埃闪电,对战比利时时完成了帽子戏法。艾米来到我们家的那个季节,正好是世界杯。全新西兰的电视机和广播电台都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几个名字。让人耳朵都要磨出茧子来了。”

  “那时候,我记得医生让托尼多融入外界的环境,所以经常收音机在旁边放着体育广播,佣人陪伴着托尼和艾米在草坪上玩手推足球。”插画大师幽幽的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从来都没想过,原来托尼至今还记得。”

  有多少人还能清晰记得四、五岁大时发生的事情?

  30年前的往事那么久远,连简·阿诺脑中都很模糊了,这个智力问题的中年人却依然能记得小时候和猫咪玩手推足球时的故事。

  大概,

  这只叫做艾米的母猫,真的曾经照亮过他童年时的人生吧?

  “玩球。”

  托尼靠近了电视屏幕,伸出手轻声呼唤。

  遗憾的是。

  绘画作品再逼真,也再也不可能会有小猫真的从屏幕里跳出来,和他一起推皮球了。

  托尼伸出手去,想要触摸猫咪的毛发,却只摸到了一座平整的电视机屏幕。

  简·阿诺轻轻挥挥手。

  电视机上的画稿开始一张接着一张的滚动播放。

  除了没有黑白对照的哲学观,完全是和博格斯教授的作品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绘画思路。

  电视机上变换的光影映照着会客厅里每一个人的脸。

  因为已经看过了教授的《艾米》,所以这一套作品形式众人很熟悉了,欣赏的时候都很安静。

  只有托尼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些大家听不懂的词汇。

  负责播片的助理盘算了一下。

  其实就目前为止,以这个电子版图片为标准和博格斯教授做对比的话,两者的画作还没有分出胜负来。

  侦探猫的作品胜在真实,博格斯则胜在立意。

  用更加通俗的解释。

  从画面的表现力来说,侦探猫的作品要更好,更受托尼喜欢。

  但如果这是一次艺术竞赛或者双年展的评选,那么获奖的反而大概率会是博格斯教授。

第302章 分别之画

  侦探猫说,她要准备不少作品,所以耗费的时间会更多一点。

  这句话并非虚言。

  电视机屏幕上正在显示的这套画集中,所包含的生活场景丰富度,要比博格斯教授的《艾米》更多。

  从艾米的相遇到分别,博格斯教授一共画了六张作品。

  侦探猫则画了接近二十张作品。

  没有人觉过于冗杂漫长。

  因为每一张画稿上的猫咪神态都不一样,欣赏感受也不尽相似。

  每当屏幕闪动,将目光放在下一张画稿的过程,观众就是在阅读一个崭新的故事。

  最奇妙的是眼神交流时的观感——和画稿上的猫咪进行眼神交流,这个形容有点古怪。

  安雅女士的目光与侦探猫笔下猫猫的深色瞳孔对视的瞬间,却都会有在和猫咪沟通的错觉。

  它的眼神会说话!

  坐在秋千的猫咪画稿上,艾米的眼神是雀跃的;和托尼一起追逐皮球的猫咪,她的眼神既带猎食者的野性,又带着保姆般的爱怜……

  最让女艺术家印象深刻的,是侦探猫那第三张画稿。

  那张画的模版是艾米来到简·阿诺的家中半年以后的照片场景。

  画稿中。

  暖色的阳光下。

  托尼和艾米分别在院子中葡萄藤蔓下的遮阳椅上睡着了,阳光被葡萄架子切的稀碎。躺椅上,一人一猫的睡姿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一样的四脚朝天。

  一样的肚皮朝外。

  新西兰的平均气温不算高,看上去人与猫都有点冷,轻微缩起了脖子来。

  这张画稿上画家依靠着想象,还原出了猫咪刚刚睡醒时的场景,艾米耸哒着眼皮,扭着脑袋看向屏幕以外,眼睑微微张开了一条缝。

  画面非常写实。

  乳白色的颜料被油画刀起落间,织出了折耳小猫脸上交错的白色绒毛,还带着些许的水汽。

  侦探猫将小猫崽刚刚咪了个好觉,似醒未醒时,脸上所充满的那种萌哒哒的茫然和困惑展现的分毫毕现。

  它润泽的眼神湿湿的,软软的,看上去像是个睡迷糊的小婴儿一样。

  小猫的尾巴轻柔在摇晃。

  安雅女士的心也在轻柔的摇晃。

  不开玩笑。

  实在是太可爱,太好玩了!

  与那种让人充满了呵护欲望的小眼神对视的时候,安雅女士心中简直母性泛滥。

  纵使女艺术家是个单身主义者和不婚主义者,凝望着屏幕上小猫迷蒙神情的时候。

  她也有冲动想要生个娃养着,体会一下这种为人妈妈,注视孩子午睡起来迷迷瞪瞪可爱样子的喜悦。

  博格斯和侦探猫。

  他们都是充满灵气的艺术家,都找到了心中的锚定点,来为观众表现画稿上猫咪艾米来到家中后,不同年纪的区别。

  教授非常巧妙的通过毛发灰度的隐喻,一语双关的表现了艾米从小猫长成大猫,又逐渐老去的过程,还暗示了生死轮回的转变。

  侦探猫则简单直接的多。

  没有费尽心思的渐变设计,没有黑白调和的构图。

  她只是采用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办法,为了画稿上的猫咪和艾米相处时,配上了不同的眼神。

  十五年的时光。

  从懵懂到成熟,从陌生到慈祥……

  无论环境怎么变化,只需要一双眼睛就可以表达。

  这便是属于画家的大巧不工。

  每当画面上出现和《艾米》的那六张画稿所重合的场景的时候。

  众人就会把目光情不自禁的投射在博格斯的脸上。

  博格斯教授已经表现的疯魔了。

  他时不时手在空中乱挥乱抓,时不时狂揪着胡子,被小猫挠乱的白头发让他的造型介于爱因斯坦和邪教领袖之间。

  赞叹,惊愕,困惑,恍然,不解……

  各种各样的神情交替出现在他的脸上。

  他的嘴角一会儿勾起,一会儿下撇,眼神时而不屑,时而叹服,再加上阴暗的会客厅里电视机上变换的光线照在他的身上,映照着博格斯教授的面颊晦暗不明。

  所有的一切。

  都让老教授的气质看上去鬼气森森的。

  助理看到这一幕,心中邪魅一笑。

  “真漂亮,欣赏这么高清的绘画作品和看印在书页上的插画,完全是两码事。我本以为博格斯教授的作品技法已让人高山仰止了。没想到侦探猫女士的技艺,竟然找不到任何不如教授的地方。”

  他名义上是在冠冕堂皇的称赞两位艺术家的技艺,暗地里实在拱火。

  “我是相对的外行,但我依然觉得,这次能看到博格斯教授和侦探猫女士,两位艺术家作品不分伯仲,交相辉映,是多么大的荣幸。”

  助理伪装成一位深受画刀画打动的普通观众的样子,就差感动的流眼泪了。

  冷知识。

首节 上一节 384/10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