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试炼:从打造科幻天庭开始 第616节

  孙长青摇了摇头。

  “什么意思?”

  杨墨愣了一下。

  他记得。

  这套文明位面的搜索算法里,融入了当前华夏掌握的各大文明体系的信息。

  可以综合判定。

  提前知晓这个位面的文明体系。

  除非。

  它不属于华夏当前所掌握的七百多个文明体系的任何一个!

  “算法并未在捕捉到文明体系活动的迹象,它捕捉到的……全都是怪物的活动迹象。”

  孙长青叹了口气,幽幽说道。

  “你是说,这个文明世界……已经被怪物覆灭了?!”

  杨墨眼皮一跳,沉声道。

  “大概率是这样。”

  孙长青点了点头,叹息道:“我刚才反复查看了【文明探测器】搜集到的源头信息,几乎全都是怪物活动的迹象。”

  自研发出了【文明探测器】之后。

  华夏便启用了【三界传送门】,将这些探测器散布到了银河系的各大角落。

  而这一次。

  探测器捕捉到的信息,都来源于银河系外,距离地球40万光年的距离。

  其中。

  99%都是怪物活动的迹象,只有1%文明活动的痕迹。

  但仅凭借着1%。

  九章五号的算力,根本无力逆推出对方的文明体系信息。

  “一个被覆灭了的文明。”

  杨墨听后,心情不禁有些沉重。

  前世里。

  华夏坚持到了第十二轮,整个地球文明也走向了终结。

  而在浩瀚宇宙中。

  被文明试炼席卷的文明如恒河沙粒。

  可能每一秒钟。

  都有文明复灭。

  葬送在了历史长河,消亡在宇宙中的任意角落。

  “先将这个位面的信息传给泰山天门基地,让他们抓紧时间,打通两界通道。”

  他深吸了一口气,对孙长青吩咐道。

  不论如何。

  难得接触到第二个文明世界,华夏必须要想办法一探究竟。

  再决定后续的应对方向。

  ……

  蓉城。

  新颖科技大楼。

  科研中心。

  “你们要将这款游戏,打造成虚拟宇宙?!”

  范星海看著三名穿著制服的研究人员,心惊不已。

  这三名研究人员。

  是怪物研究院划拨而来,常驻在他们公司。

  帮助他们主导“文明试炼”的游戏研发工作,以及那项【伏羲智能AI系统】的实验项目。

  为首的名叫郭彬。

  一个月来。

  在三人的帮助下。

  “文明试炼”这款游戏经过了多次优化,完善度越来越高。

  深得玩家们的好评。

  现在游戏内的玩家基数,已经攀升到了9000万之多。

  即将突破一个亿。

  “这是我们院的意思。”

  郭彬点了点头:“你们这款游戏,对华夏的未来发展或许会有所帮助,但目前太简陋了。”

  闻言。

  范星海咽了咽口水。

  简陋……

  这款游戏,是他呕心沥血,组建了科研团队,历时了半年多才逐步研发出来的。

  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体系、游戏体验、玩家真实感等。

  堪称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款游戏。

  结果。

  在怪物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眼里,它依旧很“简陋”。

  “我们打算后续在游戏中,逐步完善九州之外的地图。”

  郭斌接著阐述道:“优先将真实的地球模拟出来,然后就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以及整个宇宙。”

  “咕噜!”

  范星海再次咽了咽口水。

  为了完成九州的地图。

  他便抽调了两千多名的研发团队,投入了超出百亿的资金,才堪堪做到这个地步。

  他无法想像。

  要将整个地球,乃至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造出来,得投入多大的成本。

  “成本方面,你不用担心。”

  郭彬笑了笑,宽慰道:“这笔钱,将由国家承担,你们依旧享受部分经营权,但除了民用之外的其他方面,都将由国家来接手。”

  范星海听完。

  更是惊奇不已。

  对于国家的布局,他一个商人根本看不透。

  不过能得到国家的帮助研发,还能保持经营权,对他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我一定全力配合!”

  他立即表态道。

  “接下来,你们新颖科技公司的科技人员,负责构造地球的剩余地图。”

  郭彬点了点头,又说道:“而我们,将在游戏中引入宇宙常数,逐步完善地球的守则……”

  “等等。”

  范星海再次咽了咽口水,忍不住问道:“宇宙常数是什么?”

  他也是一名技术人员出身。

  做过十几年的游戏了。

  但……

  从未听说过宇宙常数,更没见过谁家做游戏需要运用宇宙常数这个概念。

  “宇宙常数,是宇宙中固定存在的某个数值。”

  郭彬看了眼他,缓缓说道:“具体解释起来,太过复杂,你可以将它理解为某种守则构成,正因为它,才有了我们宇宙的存在。”

  范星海眨了眨眼睛。

  依旧是一脸茫然。

  “你知道光速是多少吗?”

  郭彬想了想,开口问道。

  “每秒30万公里。”

  范星海脱口而出,这个是九年义务物理课的常识。

  基本上每个读过高中的人都知道。

  “那你知道,它为什么是每秒30万公里,而不是31万公里,为什么常规世界的物质与非物质都无法超越这个速度呢?”

  郭彬点了点头,忽然反问道。

  “这……”

  范星海一下子傻眼了。

  这个问题……

  他完全没考虑过。

  “你知道最低温度是多少吗?”

  郭彬又问道。

  “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

  范星海再次脱口而出。

  这是温度的最低点。

  任何物质达到了这个温度,无论是分子还是非分子,都会趋于稳定,无法更低。

首节 上一节 616/9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