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试炼:从打造科幻天庭开始 第144节

  并不是很难,许多国家都已经掌握了。

  利用“特斯拉线圈”变压器的高频共振原理,借助云层中的雷暴能量,能释放出五十万伏的超强闪电。

  他不理解的是。

  华夏闲著没事,在秦岭造这些闪电干什么?

  ……

  与此同时。

  秦岭。

  雷公电母研发基地。

  “轰隆!”

  “轰隆!”

  “轰隆!”

  在一座巍峨雄伟的钢铁建筑群中,数台巨型装置爆发出轰鸣声。

  天空中。

  数条粗壮的闪电绽放著耀眼夺目的白光。

  照的整个秦岭,无比璀璨。

  “成功了!”

  “高能粒子光束脉冲装置,试运行成功了!”

  装置的外围,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庆祝声。

第106章 第十七日,雷公电母问世!

  包括杨墨在内。

  所有研究人员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此刻。

  秦岭上空,雷霆轰鸣,闪电跳跃,宛如神话传说中的景象。

  估计谁也不会相信。

  这些……

  竟是出自于他们之手!

  在粒子技术突破之后,他们便著手将该项新技术融入到了早已准备好的粒子对撞器、粒子加速器、磁场生成器、粒子脉冲、高精度定位系统等装置上。

  再通过基地里配备的可控核聚变能源。

  驱动了这些装置。

  此时。

  天空中的奇景,便是这项复合装置的试运行造成的!

  高能粒子自动成束,将粒子源产生的电子、质子或光子加速到近光速,通过固定磁场将其聚集成密集的束流。

  继而传输到指定目标。

  其外在表现,便是漫天的雷霆,以及粗壮的闪电!

  巨大的功率传输下。

  每一道闪电。

  相当于十枚核弹爆发所产生的能量集中于一点。

  辐射直径三千公里,可笼罩整个华夏的范围。

  并且。

  由于高能粒子的高速颤动,其温度可达到20000摄氏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出数倍!

  它不仅可以用来摧毁004降雨者留下的神秘能量。

  还可以……

  作为武器,对目标降下天谴——五雷轰顶!

  一旦锁定目标。

  无论是妖族还是灵族,亦或是其他种族,只要没达到五阶,都扛不住【雷公电母】的精准定点打击。

  就如同神话传说中,代天执行雷罚的那名神祗一样。

  再配上量子计算机的精密运算能力。

  自此之后。

  华夏境内,五阶之下,皆为蝼蚁!

  “大家辛苦了。”

  杨墨看著众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是华夏所拥有的第一件,可对单体目标进行打击的镇国武器。

  其能力。

  并不逊色于【生死簿】和【照妖镜】。

  若是遇到【生死簿】无法解决的敌人,可直接动用物理手段超度对方。

  “现在,只差最后一步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基地里实验室的方向。

  那里。

  正是孙长青所带领的光量子研究团队,日夜不休更新叠代九章三号的区域。

  ……

  同一时间。

  秦岭上空的异象,也惊动了附近的华夏民众。

  当地的新闻媒体。

  争相报导。

  《暴雨之中,秦岭上空惊现九条粗壮闪电,目前气象局并未对此进行说明!》

  《雷暴声持续了三个小时,疑似有人渡劫!》

  《神秘天象,各种说法众说纷纭,秦岭背后到底藏著什么?!》

  没多久。

  有人将秦岭上空的景象录制成视频,发布到了网上。

  那九条粗壮如巨龙的闪电在乌云密布的天际交织穿梭,每一次轰鸣都仿佛是天神之怒,震人心魄。

  该视频被疯狂转发。

  引起了全国民众的关注,无数人都将目光聚焦到了秦岭之上。

  但很快。

  华夏的民众又发现,秦岭上空的异象在持续三小时后竟消失了!

  一时间。

  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

  两日后。

  雷公电母研发基地。

  核心实验室。

  “杨院长,九章三号已经更新叠代完毕。”

  孙长青指著屏幕上的复杂代码与模拟运算结果,眼中闪烁著激动与自豪的光芒。

  在巨大的屏幕后面。

  正静静矗立著一个高九米,宽八米,长七米的巨型设备。

  它……

  正是更新叠代后的“九章四号”量子级计算机。

  经过技术更新,其内部储存了2000个光量子,在与绝对零度相差不到一度的极低温中运行,算力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的最巅峰。

  其算力。

  是上一代“九章三号”量子计算机的八百万倍。

  “九章四号,它将是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作品!”

  孙长青身躯轻微颤抖,情绪前所未有的激动。

  看“九章四号”的眼神。

  就像是在看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连续七日攻坚带来的身体与精神上的疲惫,在这一刻全都消失了!

  “辛苦了。”

  杨墨拍了拍孙长青的肩膀,目光也看向了“九章四号”。

  缓步走向了控制台。

  手指轻轻划过触控屏,启动了九章四号量子计算机的测试程序。

  刹那间。

  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只听得见设备运转时轻微的嗡嗡声,以及数据在超高速处理器间穿梭的细微回响。

  计算机主体舱内的冷却器疯狂运转,产生的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不断冷却光量子运算所带来的高热。

  大屏幕上,一串串复杂的数据流如同繁星般闪烁。

  来自于华夏上空的近地卫星监测数据、各地气象站联网数据、实测点数据等,全都汇聚到了基地内的数据库中。

  仅数秒钟。

  九章四号便将这些将这些浩瀚不知凡几的数据处理完毕。

  屏幕上。

  出现了两千四百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标注。

首节 上一节 144/9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