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后续关于汽车设计以及汽车技术发展的各种文章、书籍、论文,他是看了许多。
随随便便搞点东西过来,都能把一汽、二汽的设计精英给征服。
论智商,在场的不少人也许比江辉都要高。
但是这个时候跟江辉去比汽车设计水平,比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那是绝对要被碾压的。
“怎么会不合适呢?”
“你说的每一点内容都是非常的新颖,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启发。”
“国内从事汽车行业的人也有几十万人,这一次来参加培训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并且我觉得你说的内容,将来作为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教材也是非常合适的。”
“其他的东西你不需要特别的操心,只要把内容整理出来,我尽快安排它去出版。”
要是放在一年前或者几年前,郑正清肯定是不会有那么足的底气说这种话。
但是现在的形势日新月异,国内对于引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是非常的积极。
一机部那边也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做点什么。
在考察国外汽车巨头,邀请国外汽车巨头来华夏的窗口期,一机部能够组织出版一本各种观点领先国际水平的汽车专业书籍,也算是一种成绩。
最关键的是这些东西对华夏汽车行业的发展,还真是有好处。
郑正清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江辉自然不会再拒绝。
“郑总共,那我接下来一两周尽快的整理一下培训的内容,也稍微完善一下各个内容之间的衔接。”
听江辉这么回答,郑正清脸上总算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一次培训,自己也算是没有白来啊。
……
“师父,这几天你在培训上面说的内容,我都做了笔记记下来了。”
郑正清跟江辉的谈话,陈晨星在旁边也听到了。
现在要是去修车,也许他还能帮上一点忙。
但是出书的话,除了把这周培训的内容整理一下,他能够帮上忙的地方就非常少。
好在江辉也没有指望陈晨星来帮自己。
这本书写的东西都是其他书籍之中没有提到的内容,想要借鉴也是借鉴不了。
不像是后世的那些书籍出版,东抄抄,西抄抄,再糅合一下,一本书就搞出来了
“那再好不过,我到时候稍微排排版就能用上。”
江辉接过陈晨星递过来的笔记,快速的离开了教室。。
今天朱建生也过来参加BJ212升级换代项目小组的会议,江辉准备去找他谈点事情。
“爸,刚刚一机部的郑正清总工程师建议我把这周培训的内容整理一下,专门出版一本《汽车设计》的书籍。”
“这个消息听到的应该不少,但是大家暂时还没有什么行动。”
“我想以首都工业学院的名义,您带上几个副教授、讲师和我一起把它整理出来。”
江辉知道一机部要给自己出书的消息,厂里面应该会很感兴趣。
这本书的主要功劳肯定是自己的,但是想要独占功劳,显然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
借着这个机会,把朱建生拉进来作为联名作者,再拉几个学校的老师作为编委会成员,显然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自己想要把老丈人推到更高的位置,那么在专业的领域出版几本有影响力的书籍就挺重要。
反正自己是老丈人的学生,这次培训说的很多内容,宣传成为朱建生的观点,显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并且这才更加符合大家的认知。
“你之前在上学的时候就写过不少汽车设计相关的笔记,只要把这些笔记稍微整理一下,结合这一次的培训内容,一本书其实就已经出来了,没有必要拉上其他人吧?”
朱建生虽然看出来女婿想要分功劳给自己的意思,不过他觉得有那么点不好意思。
所以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我一个人去搞,自然也是可以搞出来的。”
“但是那样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一个月都搞不出来。”
“现在一机部那边正是跟国外汽车巨头接触的密集期,我们的书越快搞出来越好。”
江辉快速的解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慢慢的,朱建生也被说动了。
既然女婿觉得这样子做是最有利的方案,那自己就配合一下咯。
第78章 我我不行的
江辉的预测还是很准的。
厂里面很快就让陈奇作为代表,专门去找江辉沟通一机部安排写书的事情。
“小江,你是我们厂的人,有什么需要厂里面帮忙的,尽管提出来,不需要跟我们客气。”
陈奇这话倒也不算假,首都汽车制造厂是真的愿意给江辉提供各种帮助。
反正江辉的级别跟他们几个高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对他们来说只有助力,没有威胁。
这个年代的书籍数量是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多,特别是专业的汽车设计相关书籍,更是凤毛麟角。
并且那些主要还是以华清大学等高校为主出版的,跟各个工厂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人有希望出版一本专业水平国内领先的《汽车设计》书籍,陈奇他们自然很积极。
“多谢陈总工支持,目前BJ212升级换代的项目进展顺利,各个部件的图纸都在绘制之中,预计月底可以正常完成。”
听江辉这么一说,陈奇忍不住直接挑明,道:“一机部那边不是希望你把这段时间培训的内容整理出来,形成一本专业书籍,出版给到更多的人学习吗?”
“写一本书还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厂里面可以安排人员协助,甚至我也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跟你一起讨论如何完善上面的内容。”
虽然陈奇说这话的时候有点心虚,不过能够出书,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陈总工,太感谢您的支持了。”
“不过写书的事情,我跟朱教授那边已经沟通好了。”
“这次培训的很多观点,都是之前朱教授跟我说的内容,我只是灵活整理了一些,给大家做了一个培训。”
“现在一机部觉得这些内容还有一些意义,想要出版成为书籍,我就跟朱教授专门商量了一下。”
“让他把过去的一些手稿和笔记整理一下,然后我配合着一起形成一本《汽车设计》的专业书籍。”
“这么一来,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机部领导的交代。”
江辉直接把朱建生搬出来,陈奇就不好说什么了。
毕竟江辉几个月前才从首都工业学院毕业,他说自己培训的时候讲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学校老师教授的,也没有办法让人挑出毛病。
并且论出版书籍,首都工业学院肯定要比首都汽车制造厂要更加专业啊。
“虽然有些知识是学校里头教授的,但是学生那么多,也就只有你能领会贯通,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华。”
“我觉得你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到时候《汽车设计》的主编,至少也要有你的名字吧?”
既然已经没有办法把出版新书的功劳抢到厂里面,那么陈奇至少也要保证江辉这个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人是主编。
这样子的话,最终的成绩自然也算是厂里面的。
以后年底做总结的时候都能把它加到成绩清单里头。
“朱教授跟我都会是这本书的主编,另外会有几名首都工业学院的老师作为编委会成员。”
江辉的这个回答,陈奇不算特别的满意,不过也能接受。
毕竟朱建生是江辉的老师,他作为主编,自己似乎也找不到特别有力的反驳理由。
好在他也知道朱建生不仅是江辉的老师,也是他的老丈人。
所以最终江辉的功劳会不会被贪墨的事情,他是不担心的。
接下来的几天,江辉就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汽车设计》这本书的撰写上面。
甚至回到家里面也还在忙碌。
“《渴望》都还没有写完,你就又去写一本专业的书籍,会不会忙不过来?”
眼看着都晚上十一点了,江辉还不交作业,朱淋忍不住靠了过来,看看他到底在忙碌什么。
难不成这些书的魅力比自己的吸引力要大很多?
“前段时间不是给国内各个汽车厂的技术人员搞了一个培训嘛。”
“一机部那边希望我把培训的内容整理一下,形成一本专业的书籍之后出版出来。”
“我跟爸爸也商量了一下,到时候就以我们两个作为主编,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的把书写出来。”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也可以让爸爸拉拢几个副教授、助理教授到他的编委会团队,为将来他担任系主任做一些准备工作。”
江辉这么一说,朱淋自然不会反对。
只是她知道《渴望》最近很是火爆,《人民文学》那边第二期的时候直接连载了6万字的内容,让剧情彻底的开始进入到了第一个阶段的高潮。
这么一来,大家对这本书后续的内容自然就更加充满期待。
虽然前段时间江辉也每天都在写稿子,下一期的连载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朱淋知道江辉原本的计划是在两三个月内写完50万字,然后让《人民文学》加快连载。
现在看来,计划似乎要改变?
这一变,以后是什么情况,可就不好说了。
“这几天葛编辑应该会过来拿稿子,到时候她要是知道你的精力都放在新书上面去了,估计要很郁闷。”
朱淋是很清楚《人民文学》对《渴望》的期待有多高,甚至对江辉这个作者的期待也很高。
但是看他的意思,似乎以后的主要精力不会放在这边。
这未免让人觉得有点可惜。
“这样吧,我把《渴望》每一章的情节跟你说一说,然后你来负责写。”
江辉这么一说,朱淋立马就愣住了。
自己来写《渴望》?
这肯定是不行的吧?
自己除了小时候写过几百字的作文,还从来没有写过小说,甚至就是连想都不敢想。
现在可不是那个随便一个人注册一个账号就能上传作品的年代。
作家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
“我……我不行的!”
朱淋面色慌乱,往后退了两步,不断地摆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