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一旦开了个头,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说多了都是泪啊。
“下周我试试吧。”
看到江辉对自己那么有信心,朱淋有点傲娇的抬了抬头,露出了雪白细长的脖子。
两人吃完饭,在附近溜达了一会,差不多就回去了。
长得太不安全,大晚上的尽量少在外面溜达太久。
回到家后,一开灯朱淋就去把盖在电视机上的一个白色帘布给掀起来,然后打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在江辉看来,左右不过是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还用什么布遮挡?
这不是跟九十年代去电脑房要脱鞋,要搞无尘房间一样,完全多此一举?
不过似乎这个年代家家户户的电视机都有帘布给遮挡。
看的时候拿起来,不看又遮住。
把电视机宝贵的不行。
朱淋看电视,江辉干脆就在旁边把《渴望》剩下的部分继续写出来。
这写的不是字,那都是钱啊。
后世码字练出来的手速虽然不适用于写字,但是习惯了每天码一两万字,现在写小说要是不写个4000字以上,心里面都难受的紧。
突然,江辉耳中居然听到一阵英语对话声,这倒是一下就把他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
第67章 关键的安排
七十年代的学校里,英语课是最不受重视,英语知识也是最没有用处的,而且还有“里通外国”的嫌疑。
除了英语版的《语录》,其他英语书本都很容易给自己惹事。
自然而然,英语这个东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很陌生了。
在华夏台的电视节目里头听到英语对话,在江辉看来就更是让人意外。
“这是华夏台的英语讲座?”
简单的听了一会,江辉大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是啊,我听说华夏电视台一套节目,这段时间基本都是在每晚21:35安排最后一个节目:英语讲座。”
“这个节目,完全是一个教学节目,是给那些愿意学习英语的少数人群的一个额外赐予。”
“对于大部分看电视的人来说,到这个时候,也已经把电视机的按键给关掉了。”
朱淋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度显然比江辉要高。
当然了,朱家本身就有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机,对她来说看电视不是什么陌生的事情。
“这个节目过了之后,就没有其他节目啦?”
虽然江辉已经来到这个时代两年多了,但是对于夜生活的匮乏,还是觉得有那么几分不适应。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由于要搞出一副发奋图强的模样,让大家接受自己不断冒出来的新知识,都是有出处、有原因的,所以把自己搞得很忙,倒是不觉得无聊。
现在已经上班了,自然就不用那么装了。
这么一来,除了写点东西,打打扑克,晚上似乎就真的没事做。
哪怕是现在有电视了,似乎不到十点钟,就已经没有节目可看。
“没有了,这个节目结束之后就没有电视信号。”
“一直要等到明天早上八点过后才能再看电视。”
虽然首都台改成了华夏台,但是除了名字变化,其他许多安排都没有变。
朱淋上班的工作比较闲,她又不是那么喜欢跟人唠嗑,看报纸、杂志什么的,成为了主要的消遣。
像是电视台的节目表,在报纸上都是会刊登的。
“这英语,你要是有时间,倒也可以稍微学一学。”
“以后肯定会有机会用到。”
江辉之前可是专门缠着学校的老教授请教过英语、日语和德语的各种学习问题,好好地给大家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做“语言天赋”。
毕竟在上学的时候不“学习外语”,以后突然冒出来各种流利的外语,指不定就要被人抓进去好好的调查一番了。
别看八十年代已经改革开放,但是没有到92年,许多事情都还是比较复杂。
能够不给自己惹麻烦,肯定最好不过。
“英语字母那些东西,它们认识我,可是我不认识它。”
“还是算了吧。”
朱淋的艺术细胞还可以,但是对外语显然没有什么兴趣。
对此,江辉倒也没有勉强。
没多久,华夏台第一套的英语讲座节目也结束了,电视信号也随之消失。
朱淋上前关掉电视,熟练地盖上帘布,然后伸了伸懒腰,“我去刷个牙,你也写了挺长时间,差不多睡觉了。”
两人结婚也就才不到三个月,正是新婚燕尔、甜甜蜜蜜的时候。
不用说,江辉已经明白朱淋话里的意思。
但凡是催江辉去睡觉,就是催他交作业。
要不然自己困了直接先睡就是。
下午睡了午觉,已经满血复活的江辉,这个时候自然不能示弱。
只是那么一来,就苦了睡梦中被惊醒的邻居了。
有的时候,你得承认男人还是不如女人。
第二天出门的时候,朱淋整个人都是容光焕发,感觉年轻了几岁。
但是江辉却是忍不住揉了揉有点发酸的腰,蹬着自行车,朝着首都汽车制造厂而去。
“小江,这个1:1油泥模型是不是差不多完工了?”
江辉刚刚吃完早餐回到办公室,陈奇就拿着个搪瓷杯,慢悠悠的晃了过来。
BJ212升级换代项目小组的各项工作进行的都非常顺利。
他这个总工程师的压力,一下就降低了很多。
现在他有一种坐等功劳从天而降的感觉。
有如此好事等着自己,心情自然不会差。
而最近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1:1油泥模型的制作。
“对,这两天就能收尾,随时请厂里面过来验收。”
有清晰的思路,油泥模型的制作自然就没有那么难。
“那我可就正式去邀请相关领导周五或者周六过来参观了。”
“这也算是国内少见的乘用车1:1油泥模型了吧?”
“指不定还能上报纸。”
陈奇现在比江辉更加积极的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首都汽车制造厂新一代BJ212已经完成油泥模型设计的事情。
至于这样子会不会导致新一代BJ212的外观泄密,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这种正向的车型开发流程,今后很可能会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做法。”
“适当的宣传一下,倒也没有问题。”
这毕竟是自己这一世第一款1:1油泥模型产品,要是没有任何记录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终归是有些可惜。
所以不管是从哪方面考虑,江辉都支持陈奇把油泥模型展示的动静搞的大一点。
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参观点人多了,其实并不意味着泄密的风险会增加。
但是宣传的口碑效果,却是一定会提升。
“关于新一代BJ212的外观设计方面的一些介绍内容,这两天你好好的琢磨一下。”
“到时候我们尽量多用一些比较有冲击性的词语给大家做介绍。”
“上一次4MT变速箱的事情,你已经在一机部的领导那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次要是能够继续让领导记住你,对你的未来发展很有好处。”
陈奇非常重视这一次的活动,所以难免就多叮嘱了几句。
通过跟江辉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对江辉的期待也多了不少。
“没问题,我一定不掉链子,争取让领导们在首都汽车制造厂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看到陈奇要邀请一机部等上级部门,江辉也知道自己确实是应该重视这次活动。
别以为自己是重生人士,就自带光环,可以轻松的出人头地。
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今天是第三轮推荐PK的第一天,大家追读、票票支持一把,多评论几句也行~
第68章 华夏汽车行业的大动作
送走了陈奇,陈晨星积极的凑了过来。
“师父,油泥模型是BJ212升级换代项目的一个关键节点,厂里面非常重视。”
“既然陈总工准备把油泥模型确认的事情搞得大一点,我觉得项目小组办公室这边也有必要做点什么。”
陈晨星现在对江辉的事情比谁都积极。
他是江辉的徒弟这个事情,如今不少人都知道了。
这个年代的师徒关系,绝对是仅次于父子关系的一种存在。
只要江辉混得好,他这个当徒弟的日子也不会差。
“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别看陈晨星在技术科以前是个小透明,专业技术不算很出彩,为人处世也不算圆滑。
但是他的脑子其实不算笨,只是觉得以前的工作有点没有意思而已。
“汽车工业一条街上的厂家基本上都是我们的配套厂,我们BJ212上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的零部件都是这些厂生产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这些配套厂对项目很有信心,才愿意投入最大的资源和精力去推进零部件的升级换代,并解决零件量产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邀请他们来参观一下1:1油泥模型,让他们对升级换代之后的BJ212充满信心,就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并且这也是一次让他们见识师父你的新本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