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415节

  这个时候什么奥迪是豪华品牌,红旗宝马的品牌影响力不够。

  在海外市场也许有用,但是在华夏市场的话,估计效果非常有限。

  至少在以公务车为主的时期,影响很有限。

  除非等到今后个人买车的比例大幅度提升之后,也许大家会接受奥迪品牌的溢价。

  但是等到那个时候,红旗宝马早就已经成气候了。

  这是斯密特很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快速的提升奥迪100的国产化率,把价格降低到跟奔驰轿车类似的水平。”

  “那样子我们在华夏的销量才有保障。”

  威尔曼这个时候能够想到的就是降低奥迪100的售价。

  这样子才能保证自己产品的竞争力。

  要不然对于现在的华夏来说,那个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哪怕是公务用车,人家也是有经费预算的啊。

  更加不用说到时候一汽那边大概率会优先把红旗宝马的新车型推销给相关单位作为公务车使用。

  “不管是奥迪100还是捷达,亦或是沪上大众那边的桑塔纳车型。”

  “它们的国产化速度都需要提升上来。”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跟一汽和沪上汽车制造厂洽谈发动机工厂合作的事情。”

  “它们不是一直都希望我们把发动机的组装生产也放在华夏吗?”

  “我们就答应它们!”

  斯密特知道要真正的降低奥迪100等几款车型的成本,全面国产化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但是如果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关键的零部件没有国产化的话,那么其他零件能够做的贡献就比较有限了。

  “要投资一座新的发动机工厂,一汽那边肯定也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这各种成本都已经付出去了,它们肯定也是希望相关的车型销量能够好一些。”

  “一定程度上,这确实是可以抵消红旗宝马汽车成立带来的影响。”

  威尔曼觉得斯密特的方案已经比自己预想的要好不少,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这一次他专门回国做汇报,本质上就是在需求总部的支持。

  “华夏经济这几年的发展非常的快,现在对华夏汽车市场感兴趣的国家越来越多。”

  “我听说法兰西那边也有车企正在跟华夏的二汽接触,估计很快也会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汽车。”

  “美利坚那边,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动作,应该也不会特别的慢。”

  “我们先一步布局,肯定没有坏处。”

  斯密特越来越笃定自己当初的判断。

  华夏汽车市场大有可为。

  “前段时间华夏公布了好几项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算是正式的肯定了民营企业的意义。”

  “估计今后几年在民营企业的推动下,华夏的经济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速度。”

  “而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个人购买汽车的情况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华夏汽车市场的前景,确实是很值得大家期待。”

  威尔曼自然是希望华夏这边汽车销量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这样子他在大众汽车内部的地位才能进一步的提升。

  要不然同样是海外分公司的总经理,美利坚分公司和华夏分公司在总部的地位却是完全不同。

  ……

  相比丰田汽车和大众汽车的反应,沪上汽车制造厂这边就比较有意思了。

  一方面,它们把这个压力传递给了大众汽车这个合作伙伴,另外一方面对于沪上牌轿车的定位,它们却是有了新想法。

  “江厂长,我们沪上牌轿车曾经也是国内销量最高的轿车。”

  “但是如今一个月的销量还不到1000辆,这还是不断降价之后的结果。”

  “不过沪上牌轿车的品牌影响力还是在那边的。”

  “我们双方是不是可以考虑跟红旗宝马一样,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运营‘沪上牌’轿车呢?”

  “你放心,各方面的条件肯定不会比一汽差。”

  于金跟江辉自然也是认识的。

  并且南山科技现在还是沪上汽车制造厂和沪上大众的供应商呢。

  不过曾经颇为辉煌的沪上汽车制造厂,现在的面临的局面却不是很理想。

  如果没有红旗轿车跟宝马汽车集团的合作在前面作为参考,于金估计也就只能在内部想一想改变局面的办法。

  现在有了借鉴的对象,他自然也想抄作业。

  反正到时候就算是合资失败了,他也可以找到借口。

  “于厂长,我们集团肯定是非常愿意跟沪上汽车制造厂合作的。”

  “不过当初一汽那边耿厂长跟我们商讨合作的时候,就提到了一些排他性的合作条款。”

  “如果您可以说服耿厂长接受我们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话,我这肯定是没有意见的。”

  江辉其实是不想跟沪上汽车制造厂搞什么合资公司。

  有新车型的话,自己生产,100%享受利润,不是更好?

  干嘛要分一半给人家?

  跟一汽合作,那是考虑到了人家在华夏汽车行业的特殊地位,算是给宝马汽车集团额外的买一份保险。

  但是沪上汽车制造厂作为一家地方性的汽车厂,影响力完全没有办法跟一汽相提并论。

  哪怕后世沪上汽车集团的发展很好,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现在有了宝马汽车集团之后,沪上汽车集团还有没有那么光明的将来,都还是两说呢。

  不过不想合作归不想合作,这话肯定是不适合直接这么说出来。

  那也太得罪人了。

  所以江辉一瞬间就想到了把这个锅甩给耿卫东。

  反正等会自己打个电话简单的说明一下,他就不相信耿卫东会同意宝马汽车集团跟沪上汽车集团成立一家类似的合资公司。

  那岂不是在跟红旗宝马抢夺资源?

  这肯定不能忍啊!

  要是宝马汽车集团一意孤行,一汽那边也许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现在过来征询意见,耿卫东铁定是不会答应的。

  一汽那边会怎么回答,于金肯定也是能够想到的。

  “江厂长,国家有相关的规定,允许外资汽车企业在华夏成立不超过两家合资公司。”

  “大众汽车就跟我们和一汽都同时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

  “宝马汽车集团自然也是允许在华夏设立两家合资厂。”

  “我觉得就算是一汽那边不同意,也是不影响我们合作的。”

  于金不想自己去找耿卫东沟通。

  那种注定了会没有任何结果,甚至还会被人喷一脸口水的事情,他才不会去做。

  所以他想要继续在江辉身上下功夫。

  当然,他也不敢乱来。

  不说江辉背后也是有靠山的,这个靠山还是他们的上级领导。

  单单就宝马汽车集团现在的规模,就不是沪上汽车制造厂可以招惹的。

  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之后,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威慑力和影响力。

  “于厂长,我们集团跟沪上汽车制造厂也有好几年的合作历史了。”

  “我们一直都是非常重视承诺,只要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对一汽等其他客户,我们也是同样重视自己的声誉,答应的事情不会反悔。”

  江辉的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这让于金颇为失望。

  难道沪上牌轿车,真的就要这样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他有点不甘心啊。

  不过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指望着合资公司那边的业务能够变得好一些。

  ……

  就在华夏汽车行业因为红旗宝马的成立而议论纷纷的时候,在国际上面,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1987年5月28日,19岁的德意志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着一架塞斯纳172轻型单引擎运动飞机,从赫尔辛基附近的马里阿密机场起飞。

  起飞后不久,鲁斯特改变了航向,向北极熊国境飞去。

  并关闭了除无线电罗盘以外的一切无线通讯设备,使飞机从雷达屏幕上消失。

  鲁斯特驾驶飞机穿越了当时被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北极熊防空系统。

  在飞行过程中,他多次巧妙地躲避了北极熊的拦截和雷达探测。

  其中包括一次向下俯冲的动作,使飞机从北极熊截击机飞行员的视野和地面雷达的屏幕上同时消失。

  最终,经过长途飞行,鲁斯特驾驶飞机成功降落在北极熊红场上。

  当时红场上游人如织,人们看到飞机降落都感到震惊和好奇。

  鲁斯特走下飞机后,羞涩地向围观的人群报以微笑,并散发他的签名纸。

  人们最初以为这是在拍电影,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一起真实的事件。

  红场飞机事件震动了国际社会,使人们对北极熊的防空系统产生了质疑。

  一个仅有40小时飞行记录的业余驾驶员竟然能够突破北极熊的防空网,这被认为是北极熊军事上的一大耻辱。

  不用说,北极熊内部肯定是有一大批人要倒霉了。

  这个消息,华夏这边的部分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它的历史意义。

  “爸,北极熊那边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新闻,你都看到了吧?”

  江辉看到这个新闻之后,立马就给朱建生打了个电话。

首节 上一节 415/4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