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小江写的?”
原本方臻并没有抱太多的期待,只是不想有一件事情悬在心中。
没想到《渴望》真的是江辉写的。
“这书是他上班之后才开始写的,当初投稿都还是我们一起去邮寄的,后面《人民文学》的编辑还过来找他,我们几个还一起吃过一顿饭呢。”
听朱淋这么一说,方臻算是彻底放下心了。
《渴望》的作者江辉,还真就是自己女婿啊。
也幸亏这个年代的杂志投稿,大部分都是用真实姓名,笔名还不流行。
要不然这个事情自己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知道呢。
“周末有空回来吃饭,我还有点事情要处理,就先这样子了。”
方臻说完,立马就挂掉了电话。
然后深呼吸一口气,转身看着李荣芳。
这几个同事,刚刚都在侧耳听着自己说话。
这个年代的电话,你不大声说话,那听到的就都是电流声。
所以不管是方臻还是朱淋,打电话的时候都不能保持淑女形象,得大声一点说。
这么一来,办公室里头的其他人,自然也都听到了。
“方医生,这个江辉还真是你的女婿啊?”
“你也太有眼光了吧!”
李荣芳这个时候看方臻的眼神,还真是变了。
没想到闺蜜的穷小子女婿,居然是个大才子啊。
“写肯定是他写的,不过他的本职工作是造汽车,写书只是空余时间随手写的。”
方臻此时头都比平时要抬高了几个角度。
那些在背后议论自己的人,以后得话风,估计就要变化了吧?
这种转变,实在是让人太舒服了。
“我看《渴望》才写到了
“你能不能帮忙问问刘慧芳后面嫁给了谁啊?”
李荣芳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搞清楚心中疑问的好机会啊。
《人民文学》这一期只是刊登了四章《渴望》,已经写到了王沪生给刘慧芳写信表达爱意,也写到了刘慧芳和宋大成即将结婚的情节。
但是也提到了宋大成爱刘慧芳,希望她幸福,同时也感到慧芳有说不出的苦衷,宋大成希望她再认真考虑,表示不愿意看到慧芳心里委屈的事情。
所以到底刘慧芳会选择谁,就是一个悬念了。
“好,回头我就问。”
方臻已经开始感受到周边同事的态度在变化了。
以前,凭借着自己的背景,倒是没有谁敢当面笑话她。
但是人家要背地里说闲话,你是不可能堵的住的。
她甚至在茶水间直接就碰到过人家说她的场景。
哪怕是心里面一直劝说自己不要在意,也不可能真的一点都不在意。
现在好了,局面彻底的发生变化了。
读书人在几年前还是臭老九,身份地位不高。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作家的身份,绝对是很高大上的存在,社会地位跟后世的明星有的一比。
医院里头有不少人喜欢文学,在工厂里头其实也不例外。
不说那些工人,单单就首都汽车制造厂各个管理部门的人员,就没有几个不喜欢看杂志、小说的。
《人民文学》上面连载的《渴望》的作者是不是自己工厂里头的江辉,自然也是很多人都想要搞明白的事情。
此时此刻,江辉正在享受着幸福的烦恼。
第57章 奇葩的追更
“小江,你是怎么想到写《渴望》的啊?”
“这个工厂的背景,是不是我们首都汽车制造厂啊?”
郑海明这个厂长,今天算是第一次单独跟江辉见面。
今天中午休息时间,他看完《渴望》之后,就注意到了作者跟自己厂子里的风云人物是同一个名字。
怀着一丝好奇,他找了个汇报BJ212升级换代的理由,让秘书把江辉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一问,此江辉居然真的就是彼江辉。
郑海明立马就忘记自己找江辉是想着听BJ212升级换代的事情,而是紧紧地围绕着《渴望》的写作背景和情节发展展开了各种交流。
此时此刻,他已经不是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厂长,而是一个忠实的读者。
“厂长,我是有一次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凑巧听到了邻桌的人聊到了一个邻居年轻的时候还没有结婚就收养了一个女孩的故事,当初心中颇有感触。”
“后面又听说了一些最近十多年前发生的各种故事,脑中就冒出了写作的想法。”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我觉得各个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有点不够看啊。”
“所以我就想着别人写的文章不够我看,那我就自己去写。”
“这一动笔,发现思路居然像是泉水一般的涌了出来,越写越有感觉了。”
“至于工厂的背景,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我们厂的影响,但也不完全是照搬。”
江辉早就知道有一天自己需要面对类似的这种场景,所以脑中已经想好了应对方案。
像是写作的原因以及书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自己都可以拿出一些让人接受的回答。
所以面对郑海明的询问,他是一点都不慌。
“以前我们厂里面有人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个豆腐块,都是很难的事情。”
“没想到现在居然出了一个作家。”
“小江,这BJ212升级换代的项目虽然很忙,不过你也要保重身体,该分出去的活就分出去,可不要跟大家客气。”
“各个处室要是不配合,你可以直接找陈奇,也可以来找我。”
听郑海明这么一说,江辉还真是有点意外。
没想到写小说还有这样子的福利?
今后自己在首都汽车制造厂开展工作都更加容易了啊。
其他人是不是对自己的尊重程度,也会有所提高?
看来这是一个大好事啊。
“多谢厂长支持,我一定努力。”
“不管是BJ212升级换代的项目,还是下班回家之后写的《渴望》,我都会全力以赴,把它们做好。”
虽然写作这种事情,哪怕是上班摸鱼,在这个时代也是能够被大家接受的。
不过江辉还是专门点了一下,表明自己是利用下班时间撰写的《渴望》,上班的时候没有摸鱼。
当然了,其实不特别说明也没有关系。
因为江辉现在每天忙的要死,不是在油泥模型室制作1:1的油泥模型,就是跟首都汽车附件厂或者首都内燃机总厂等各个配套厂的技术人员在讨论零件设计的问题。
哪里有时间在上班的时候写小说啊?
“对了,看《人民文学》上面的说法,你这部《渴望》将会是一部长篇小说,新的一期上面刊登的内容,都已经写出来了吧?”
郑海明继续追问着。
对此,江辉也是有点无奈,不过脸上却是堆满了微笑,“新的一期已经写出来了,稿子都已经交出去,就等下一次刊登。”
江辉几乎可以预想到郑海明接下来会找自己借稿纸,提前看一下小说的情节。
这个事情,江辉肯定不能同意啊。
不过直接拒绝的话,又显得比较生硬。
所以提前找一个理由挡住人家的问题,就是最好的选择。
对此,郑海明虽然有点遗憾,倒也没有继续追问。
而等到江辉回到了办公室之后,侯国明和陈晨星等人都很关心厂长找他是干什么。
想着《渴望》的事情肯定很快就会在厂里面传开,甚至已经有一些其他人在问他《渴望》作者的事情,所以江辉直接就把情况跟大家说了一下。
这一下,办公室里头立马就热闹了起来。
与此同时,整个首都汽车制造厂,乃至首都汽车行业的人,都在快速的传播着《渴望》的作者江辉的一些情况。
“小江,这几天我建议你就在油泥模型室待着,那边正好也是在赶进度。”
“要不然来打扰你的人太多,影响你工作不说,指不定也会产生一些其他的不利影响。”
朱建生之前已经听说过江辉写小说的事情,所以如今虽然很惊讶江辉写的小说居然那么好,但也还算是比较冷静。
出名是好事!
但是出名之后如何应对,却是非常的重要。
江辉接下来要是因为《渴望》的事情占据了太多的精力,耽误了BJ212升级换代的正事,那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甚至下一步BJ212升级换代项目小组只要稍微遇到一些波折,就很容易被人甩锅给江辉。
随便说几句江辉成名之后没有把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面,你就很难去争辩。
造谣很容易,辟谣很痛苦。
所以要避免这种局面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想清楚应对的方案。
让大家都说不出不是来。
“爸,你放心,我心中有数。”
“写小说只是副业,造车才是我的主业。”
江辉的脸上没有那种一朝成名之后的浮躁,倒是让朱建生稍微松了一口气。
年纪轻轻就成名的人,往往很难继续保持往日的平常心态。
自己的得意门生兼女婿却是能够做到,朱建生心中也是颇为骄傲的。
“今天下班后早点回去,我估计淋淋今天肯定很想早点见到你。”
朱建生叮嘱了一句,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