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222节

  朝阳摩托车制造厂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内,从首都其他工厂那边挖来了二百多名技术人才,基本上主要的工厂,各个都有三五名,甚至十多名。

  别看好像数量不是很多,关键是人家选拔的都是真的有本事的那种人。

  首先一点,李学文在学历上就默默地设了一个坎,都需要1966年之前毕业的大学生,要不然哪怕是听上去的职位很高,他也不要。

  虽然这样子容易筛掉一批人才,他也不怕。

  当然了,这个标准他可不敢拿出来说,毕竟自家厂长也是工农兵大学毕业的。

  但是在他看来,工农兵大学毕业能有那么厉害技术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时间有限,他没有办法去认真挑选,就只能制定一些更加粗放的标准。

  就像是后世一些大厂招聘,直接就只要985,其他的都不要。

  是非985就一定没有人才吗?

  肯定不是啊!

  但是同样数量的人员里头,985高校毕业生里头出人才的比例,显然是要高一些的。

  这对许多人事部门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秦局,哪里有那么夸张。”

  “许多工厂很多年都不会研发一款新产品,那些真正有想法的技术人员,都找不到用武之地。”

  “但是我们朝阳摩托车制造厂不一样,之前从宝马科技那边引进了宝马70,后面宝马科技那边提供了两款新产品的设计思路和方案,我准备让厂里面的技术人员把这些方案给落实下去。”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给技术人员开发新产品的锻炼机会,为我们华夏提供更多先进的产品。”

  江辉肯定不会因为其他工厂的人投诉就改变主意。

  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现在可是出口创汇大户,底气十足。

  在出口创汇面前,那些投诉,全部都是浮云!

  当然了,一机部这边肯定也要做一做样子,把江辉叫过去简单训斥一下,然后让江辉把动作缓一缓,安慰一下其他工厂的人。

  反正大家都知道已经办理内退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再回去了。

  人家要是符合政策,你却是不给人家办理,那乐子就更大了。

第248章 全新产品,开启一个新时代

  “你们又要搞新产品啦?”

  秦浩的关注点一下就被江辉给转移了。

  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现在可是秦浩的心头宝。

  之前工厂承包改革的时候,只有江辉站出来承包工厂,要不然一机部这边的改革都快要沦为笑话了。

  有了这个开头,其他经营不善的工厂才陆陆续续的出现有人承包的局面。

  哪怕是如此,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承包了工厂之后,表现又比江辉更好的。

  甚至其他所有的承包工厂的情况加起来的成绩都比不上朝阳摩托车制造厂。

  简单的一年时间,人家江辉就把濒临破产的一家工厂变成了出口创汇大户,盈利情况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人的工资不要说拖欠了,现在每个月都有各种福利发放。

  米面粮油,这些刚需物资,给了每个朝阳摩托车制造厂工人巨大的满足感。

  “是的,宝马70已经大规模量产,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稳定,我准备立马着手引入两款新产品,让我们的产量和销量都能快速的增加上去。”

  “到时候不仅可以为首都地区解决就业问题做更多的贡献,也能为华夏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做一份贡献。”

  借着这个机会,江辉准备跟秦浩汇报一下厂里面的下一步安排。

  宝马70会是一款跨越时代的经典产品。

  但是这款产品毕竟是借鉴了本田70,要说创意是谈不上多么的高。

  也就只能在华夏成为经典。

  但是接下来的两款产品就不一样了,江辉完全是想要把它们打造成为整个华夏乃至全球的经典车型。

  到时候都是其他工厂在模仿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产品,无形之中“宝马”摩托车的品牌力就会不断的增强。

  这也为将来打造中高端品牌,为大排量摩托车做准备。

  “按照你这么说,确实是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新产品。”

  “具体的产品对象,你们已经确定下来了吗?”

  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成绩越辉煌,秦浩的政绩就越大。

  甚至将来伴随着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发展壮大,他的位置都能挪一挪。

  “是的,我们准备引进的两款摩托车,一款是主打女性市场的踏板车。”

  “这款车为使用跟宝马70相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零件,主要是在外观方面做一些特殊的优化,让它更加适合女性骑行,显得更加时尚漂亮。”

  踏板车在全球来说,肯定不算是首创,但是在华夏却是还没有任何一家摩托车厂生产。

  世界上第一辆接近于踏板车的摩托车在1911年出现,这款车是荷兰人发明的。

  比起那些骑跨式的摩托车来说,踏板车让乘客感觉更加舒适,它可以像驾驶汽车一样双腿并拢。

  有趣的是,刚开始时,踏板车的车身前面有个汽车方向盘。

  如果说德意志制造的摩托车像马车,那么荷兰人制造的踏板车的外形就像两轮的汽车。

  在荷兰之后,美利坚人也制造了一种新式踏板车,它突破性的设计在于将自行车式的大梁去掉了,还将整个车身高度降低了不少,不足之处是它的轮胎太小了。

  江辉准备拿出来的这款踏板车,准备借鉴后世铃木UY125的造型和结构,但是发动机暂时使用宝马70的小排量发动机。

  等到下一代踏板车推出来的时候,再换装125CC的发动机。

  现阶段最需要的是快速的推出一款踏板车出来,满足国内各个大城市里头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虽然华夏现在还很穷,但穷也是相对的。

  其实家庭存款有个几千元的人家,从数量上来说还是有不少的。

  特别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夫妻两个的月收入都有一百多元,甚至两百多元一个月的话,那么一年存下来一两千元是很正常的。

  平时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大消费,就算是想要多吃点肉都没有那么容易买到。

  可以说有钱也买不到很多东西。

  这么一来,存钱就是很常见的做法了。

  几年下来,有个几千元存款,也算是正常。

  对于这些人来说,花钱买一辆摩托车,就跟买一台彩电差不多,都是有点奢侈,但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所以江辉对踏板车的市场还是很看好的。

  最关键的是江辉觉得踏板车不仅在华夏可以销售,还有机会出口到港城和东南亚各地,让它成为朝阳摩托车制造厂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真的达到了这个目的的话,那个意义就很不一样了。

  “踏板车?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从江辉短短的几句话里头,秦浩就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

  江辉的眼光,他一向都是很有信心的。

  “我们下个月就可以把设计方案定下来,并且开始制作手工样件的样车,到时候秦局您直接来我们厂参观就行。”

  手头上没有现成的资料,江辉倒也今天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吊一吊秦浩的胃口,似乎也没有坏处。

  “那另外一款呢?有什么特点吗?”

  秦浩可是记得很清楚,刚刚江辉说他们准备一次性的引入两款新产品。

  这种大手笔,在目前国内的各个汽车厂和摩托车厂之间,还是比较少见的。

  “另外的一款定位更加特别一点,是一款三轮车,主要瞄准的是广大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小规模货运市场。”

  “特别是今年7月7日相关部门正式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明确指出,个体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

  “这让各地的小商小贩变得更多,别看这些人好像社会地位很低,但是人家这几年可是没有少挣钱。”

  “对他们来说,一辆可以运人又能运货的三轮摩托车,我觉得是非常有市场的。”

  江辉显然是准备把“三蹦子”给搞出来。

  在汽车保有量很低的年代,三蹦子绝对是很有市场的。

  “是首都汽车摩托车制造厂生产的那种三轮车吗?”

  这一次,秦浩脸上没有笑容,反而皱起了眉头。

  很显然,首都摩托车制造厂现在的困境,他也是知道的。

  那些三轮车,基本上都卖不出去。

  也就是首都地区的一些执法单位会采购一些回来使用,但是数量也是很有限。

  毕竟各个部门的经费都很紧张,不可能每年都大量的添加新的装备。

  “当然不是,那种边三轮在国内没有几个普通人家会买,小商小贩更加对这种摩托车不感兴趣。”

  “我们厂打算引进的是跟任何一家摩托车厂生产的三轮车都不一样的产品。”

  “并且跟宝马70不一样,我们的这款三轮车产品,同时会推出好几个版本,充分的满足不同小商小贩的不同需求。”

  “可以有车厢,也可以是敞篷,只要消费者有需求,我们就能生产。”

  虽然“三蹦子”看起来有点土,但是在这个时候拿出来,只要把成本控制好,价格卖的不要那么高,铁定是可以卖好。

  指不定到时候销量比踏板车和宝马70都要好。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好奇,到时候一定去你们厂好好的看一看。”

  一会还要带着江湖去见郑海明,秦浩倒是没有再细问那么多的问题。

  不过至少通过跟江辉的对话,他知道朝阳摩托车制造厂这一次挖人,还真不是在瞎折腾。

  人家是在为新产品的导入做准备呢。

  既然有这么正当的理由,自己的屁股稍微坐歪一点,也就没有什么压力了。

  很快的,两人就出现在了郑海明的办公室之中。

  “小江,陈奇有没有直接打电话骂你啊?”

  一见到江辉,郑海明满脸和气,根本就没有要生气的样子。

  很显然,对于下面各个工厂厂长的投诉,他也没有特别的在意。

  毕竟一切事情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只要他想要往哪个方向引导,肯定能成功。

  这种情况下,郑海明自然不会紧张。

  “骂我?”

首节 上一节 222/4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